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项羽斩杀宋义夺回兵权后,楚怀王为什么不治他的罪?

项羽斩杀宋义夺回兵权后,楚怀王为什么不治他的罪?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1958 更新时间:2023/12/5 23:59:59

项羽斩杀宋义夺回兵权后,只因做一件事,楚怀王不治罪反封主将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

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九月,楚军北线作战部队在宋义的率领下来到了安阳(今河南省安阳市)。到了这里后,宋义突然停下来不走了,下令安营扎寨,大有在此长期驻扎之意。

这下可急坏了项羽和范增二人。现在秦军正在围攻巨鹿,如果此时迅速渡河去支援,楚军攻其后,赵军应其内,内外接应,便可以一举击败秦军。这是打败秦军的最好机会,不能就这样白白浪费掉了啊。

项羽是火暴脾气,他气冲冲地闯进宋义的营帐,质问其为何按兵不动。不问倒好,这一问,宋义便抓住机会给项羽上了一堂生动的政治课。

“两虎相斗,必有一伤。”宋义娓娓道来,“秦军和赵军之战,马上就会出结果了。如果秦军胜,他们也是疲惫之师,到时候我军以逸待劳,正好可以趁机将之攻破;如果秦军败了,我军更可顺利西行,直捣秦都咸阳。”

宋义的意思,就是让秦、赵两家再斗一阵子,待两败俱伤时,再去坐收渔翁之利。

应当说宋义这套隔山观虎斗,坐享其成的理论很高明。但是,在现实中,这只是他一厢情愿的想法。没有真正和章邯交过手的他,并不知道章邯大军的强大。如果他们此时不助力攻打,章邯根本就不可能败。如此延误战机,等到赵国真的被秦军灭了,下一个目标很可能就是他们楚国了。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宋义的书生气来,而且他对形势的分析,也有点纸上谈兵的味道。

项羽可不吃这一套,大骂宋义贪生怕死后愤愤而去。宋义身为主将,至高的权威受到了挑衅,自然也不是吃素的。他当即下了一道命令:“猛如虎,狠如羊,贪如狼,强不可使者,皆斩之。”(《史记·项羽本纪》)项羽自然知道这就是针对自己说的。就这样,两人的矛盾迅速升级。

宋义停军不前的一个半月后,机会终于来了。

别看宋义整天逗留在这无比荒凉的山野地区,却也办了一件值得炫耀的私事,那就是成功地把他的儿子宋襄推销到齐国做丞相了。

据说,齐国丞相一职是公开招聘的。很多才华横溢之人都去报了名,但齐王最终选中了并未参加应聘的弱冠少年宋襄。

然而,就是这件喜事,直接把宋义推入了万劫不复的万丈深渊。

他大摆酒宴,为儿子去齐国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送别宴。举行送别宴原本也没什么,只是宋义可能忘了当时义军的情况。宋义饮酒高会,与众官员吃香喝辣的时候,士兵们的待遇却完全相反。他们已多日来食不果腹,连吃冷喝凉的都没有。

这时,项羽抓住机会在军中大造舆论,无非是说宋义只关心他儿子的前途,哪里关心士兵的饥寒。这舆论一造,原本就对宋义不满的士兵自然更加火冒三丈了。

沉默啊沉默,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做好舆论铺垫后,项羽不再沉默。第二天一大早,项羽借机冲进了宋义帐房里,二话没说就把他给干掉了。随后,项羽当众宣布,宋义在搞阴谋诡计,企图与齐国合谋反楚,自己是奉了楚怀王的密令才诛杀了他。

众将士本来就对宋义不满,一听他死了,大家反而很欢喜。在这个时候,项羽还派出一队人马追上了就快到齐国的宋襄,来了个斩草除根。最后,他才派出心腹桓楚向楚怀王报告,说宋义迟迟按兵不动,想谋反。

项羽这招先斩后奏真是高明至极,反正死无对证,自己又领兵在外,就算你楚怀王怪罪,也没辙。

楚怀王接到报告后,虽然心存疑惑,但碍于当时的形势,只得任命项羽为主将,继续北上抗秦。就这样,项羽重新夺回了整个楚军的兵权。

标签: 项羽汉朝

更多文章

  • 楚汉争霸人才辈出!宋义和陈馀都被我们低估了!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汉朝,陈馀,宋义

    楚汉争霸人才辈出!宋义和陈馀都被我们低估了!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秦楚汉之际,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生于当时的刘邦、项羽、韩信,一个比一个耀眼。在刘邦、项羽、韩信等光芒万丈的人物之下,其实有很多人因为最后的不得善终,而被我们大大低估了,如被项羽阴杀的宋义和被韩信击杀的陈馀。其实

  • 刎颈之交的张耳和陈馀,他们怎么会反目成仇?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张耳,汉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张耳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张耳年少时,曾为魏公子无忌(信陵君)座上常客。 曾亡命游外黄(今商丘民权县) ,当地有位富家女丧夫,她父亲的门客就建议她:“想要找一位好丈夫,就跟着张耳吧。 ”于是这个女子就嫁给了张耳,并且给予张耳大力资助。张耳因此能招致四方食客,成

  • 魏国名士陈馀生平简介,司马迁是如何评价陈馀的?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魏国,陈馀

    陈馀(?-前204年),一作陈余,魏国大梁(今河南开封)人。魏国名士,性格高傲,与张耳为刎颈之交。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简介公元前209年,陈胜在蕲州起义,打到陈地,军队已扩充到几万人。张耳、陈馀求见陈胜。陈胜和他的亲信们平时多次听说张耳、陈馀有才能,只是未曾见

  • 丁固和项伯都是一样的人 为什么刘邦会对他下手呢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汉朝,刘邦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项伯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秦朝灭亡后,刘邦与项羽为了获得全国最高统治权展开了长达四年的战争,史称“楚汉之争”。由于项羽刚愎自用,而刘邦知人善任,项羽很多的将领都投降了刘邦,项羽死后,很多楚将也听闻刘邦的仁义,纷纷放弃抵抗前来投奔刘邦,他们大部分都

  • 为什么说李斯和赵高害死公子扶苏 历史故事揭秘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李斯和赵高害死公子扶苏

    为什么说李斯和赵高害死公子扶苏,赵高这一个人大家都是比较了解的,传言说赵高和李斯联手将扶苏杀害,那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一个传言,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希望大家对于历史的经典故事有基本的了解,看一下赵高和李斯如何将扶苏杀害。李斯为什么不帮扶苏赵高修改诏书,杀死嬴政嫡长子扶苏,当时身为宰相的李斯为什么没有阻

  • 韩信的地位:韩信自立为王历史会另有一个三国?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韩信,

    汉四年(前203),韩信平定了齐国全境,派人向汉王刘邦上书,要求让他做一个假齐王。刘邦此时正受困于项羽,看到韩信的书信勃然大怒。在张良、陈平等人的提醒下,刘邦改变了主意,派张良前往齐国,册封韩信为齐王。这时候,楚汉两国都在拉拢韩信,齐国内部也有人劝韩信自立为王,三分天下,形成楚、汉、齐鼎足而立的局面

  • 汉中著名成语典故大全 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典故,成语故事

    汉中有2300年文明史。刘邦、韩信曾在这里建功立业,创造了辉煌的汉代文化;诸葛亮8年征战,六出祁山,最后长眠于定军山下;李白、杜甫、苏轼、陆游,也曾在这里留下壮丽诗篇。自古至今,褒姒、张骞、蔡伦、李固、刘邦、汉中王、汉朝、汉人、汉字、汉子……还有张良、韩信、曹操、刘备、诸葛亮……多与汉中有关,据说汉

  • 韩信是如何死的?揭秘刘邦杀掉战神韩信的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韩信,刘邦

    导读:对于刘邦来说,韩信永远是他的心头之痛、心腹之患,韩信功高盖世,活着对他就是危险,当韩信要求当假齐王时,刘邦心里便已经动了杀机,于是刘邦遇到了一个南巡的机会开始对韩信实施秘密逮捕。刘邦之所以要实施秘密逮捕韩信的计划,主要考虑到韩信毕竟是有功之臣,有用之才,更何况韩信将兵多年,在军中有一定威望,多

  • 解密韩信之死:吕后为何私下处决开国功臣韩信?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韩信,吕雉,刘邦,

    “将略兵机命世雄,苍黄钟室叹良弓。遂令后代登坛者,每一寻思怕立功。”这是刘禹锡写的《韩信庙》一诗,对他的死因做了充分糅合和提炼。但是,从“钟室叹良弓”推导出“后人怕立功”之论,有点类似于现在的归谬法,好像历朝历代的皇帝都是小心眼似的,又好像后世觅封侯的人都成了绝对少数似的,很难自圆其说。实际上,韩信

  • 汉朝十大名将之首:汉高祖麾下名将淮阴侯韩信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韩信,汉朝,名将,

    韩信(约公元前231年-前196年),汉族,淮阴(原江苏省淮阴县,今淮安市淮阴区)人,西汉开国功臣,中国历史上杰出军事家,与萧何、张良并列为汉初三杰,与彭越、英布并称为汉初三大名将。早年家贫,常从人寄食。秦末参加反秦斗争投奔项羽,后经夏侯婴推荐,拜治粟都尉,未得到重用。萧何向刘邦保举韩信,于是,刘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