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为什么说李斯和赵高害死公子扶苏 历史故事揭秘

为什么说李斯和赵高害死公子扶苏 历史故事揭秘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1466 更新时间:2024/1/20 20:26:34

为什么说李斯和赵高害死公子扶苏,赵高这一个人大家都是比较了解的,传言说赵高和李斯联手将扶苏杀害,那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一个传言,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希望大家对于历史的经典故事有基本的了解,看一下赵高和李斯如何将扶苏杀害。

李斯为什么不帮扶苏

赵高修改诏书,杀死嬴政嫡长子扶苏,当时身为宰相的李斯为什么没有阻止赵高,反而还和赵高狼狈为奸,帮助赵高害死扶苏呢?李斯和扶苏之间是有什么样的深仇大恨?使得他非要置扶苏于死地。

李斯,嬴政统一六国的大功臣,也是他向嬴政提出了皇帝的称号,绵延千年的皇帝称号正是由李斯提出来的,李斯也被始皇封为宰相。秦始皇统一之后,收缴民间兵器这一举措,也是有李斯最先提出来的。另外,李斯还参与《秦律》的制定,秦始皇提出的一系列的统一措施,都和李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网络配图

秦始皇死之前,国政大事都是由李斯把持着,赵高想要修改诏书,就必须说服李斯。赵高通过了解,知道李斯是一个非常注重家族的人,于是他以李斯家族的存亡来威胁李斯,让李斯帮助自己一起杀死扶苏,共同推举胡亥继位。刚开始,李斯是不同意赵高的提议的,但是后来赵高利用李斯和蒙恬扶苏的矛盾,使得李斯不得不同意赵高的建议,做自己不愿做的事,这样可以使自己的家族能够更加久远的存在下去。

扶苏死后,胡亥继位,赵高开始暗地里控制胡亥,将胡亥当做自己的传话筒,利用胡亥在朝廷之中独揽大权,之前的李斯党羽都被赵高全部打压下去。后来,二世和赵高为了不让篡位的消息泄露出去,找了个借口杀死了李斯,将李斯的三族全部诛灭。

可怜的李斯,死之前非常后悔当初的袖手旁观,如果当时他帮助了扶苏,以扶苏的性格就算之前有一点的不愉快,也会很快过去的,自己的家族完全可以延续下去。

对李斯的评价

李斯是秦朝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是秦始皇嬴政的左右臂膀,为秦朝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最终李斯在秦二世二年被腰斩于咸阳闹市之中,并且被灭了三族,这与当时为秦国立下功劳的商鞅车裂相比,腰斩已经很不错了。据说这项刑罚也是李斯自己建立的,这大概就是身为一代臣子的悲哀,那么历史上对李斯的评价是怎么样的呢?

历史上对李斯的评价各有不一,但是总体上来说主要是有两个方面的。李斯为秦朝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这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在政治上李斯建议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从根本上改变了西周以来诸侯割据的局面,实现了国家的稳定。另外李斯建议离间六国,最终实现了天下的统一,推动了历史向前的车轮。在经济上,李斯建议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实现了整个国家货币的统一,为经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改变了一直以来货币混乱的局面。这些都促进了历史的发展,是时代的进步。

网络配图

李斯在后期的时候与赵高合谋,杀死本该继承皇位的公子扶苏,将秦二世胡亥推上了皇位。最终造成秦国灭亡。另外秦始皇焚书坑儒也与李斯有一定的关系,李斯嫉妒韩非子在文学方面的成就,所以想尽方法在始皇帝面前说韩非子的坏话,最终韩非子被杀。李斯一生对秦朝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也因为一些原因做了一些在后人看来是不应该的事情,人非完人,都是会犯错的,总体上来说,李斯的成就远远大于他的过错,这些小过错并不会改变史学家们对李斯的高度评价。

李斯的故事

李斯是一个有争议的历史人物,他在帮助秦皇统一天下、使国家繁荣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他又与贪官谋逆。历史对他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李斯的故事有哪些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李斯自幼博览群书,有着远大的抱负,在他刚刚做一个小官吏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事情,对他以后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他来到官吏们用的厕所,发现里面的老鼠在吃很脏的东西,而且它们一看到别人进进出出就得拼命逃窜,看起来十分落魄。他又来到了粮仓,里面环境舒适,里面的老鼠放心的吃着粮食,看见人来了不慌不忙的离开。看到这样的场景,李斯感悟到一个道理:人和老鼠一样,环境和平台都很重要,大丈夫应该努力拼搏,不能安于现状,苟延残喘,这就是著名的“老鼠哲学”。

李斯告别了父亲、妻子,向荀子学习了“帝王之术”,分析各国的形势后,决定为秦国效力,李斯到了秦国后,很快的就见到了秦王,秦王对李斯的见解十分的欣赏,但韩国怕秦国势力强大,吞并韩国,决定派人到秦国游说他们修建水渠,消耗他们的国力,牵制他们侵略,事情败露后,秦王决定驱逐来客,李斯又上书了《谏逐客书》,深的秦王赏识,于是从此在秦国站稳了脚步。

秦国统一天下后,李斯被封为了宰相,他为始皇出谋划策,提供了很多中肯的意见,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当时国家的政治经济发展。李斯的故事仍然还有很多都在被世代流传。

李斯身处要职,家里的人也都晋封了,男儿娶的都是秦国的公主,女儿嫁的都是秦国的王子。李斯的儿子名叫李由,李由在李斯的儿子中算是成就比较杰出的了。

李由自幼时与皇子们一起学习交流,在众多的皇子中,李由与长子扶苏的关系最好。李由自小起性格冷淡,沉默寡言,心思缜密,和李斯很像,也深得李斯的喜欢。

胡亥即位后,奸臣当道,穷奢极欲、加重赋役,不顾百姓死活,各地起义揭竿而起,希望推翻胡亥的暴力统治,建立新的国度。在胡亥的奢侈下,军中物资极其匮乏,当陈胜吴广应民意起义后,抢占大泽乡,势如破竹,挥师进京。胡亥只知玩乐,不顾民生、国家安危,在李由派人上报,数十万谋反大军即将一天就要攻打县城时,被吓得瘫坐在地,对李由要求增兵、派粮的要求更加束手无策。

网络配图

李由没有办法,只得严格放手,亲自带兵,组织城内的秩序。在李由的妥当指挥下,起义被镇压。但胡亥却听信奸佞的谗言,认为李斯谋反,李由也脱不了干系。胡亥昏庸,听信小人,将李斯处死,并且到战场查办李由。而此时的李由毫不知情,仍在为胡亥卖命,抵抗项羽、刘邦的进攻。

项羽一队战备精良、粮食充足,李斯的儿子李由没有办法,只好身先士卒,即使受伤,包扎后仍继续指挥作战,到最后大军只剩下十几个人,仍拼死作战。

更多文章

  • 韩信的地位:韩信自立为王历史会另有一个三国?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韩信,

    汉四年(前203),韩信平定了齐国全境,派人向汉王刘邦上书,要求让他做一个假齐王。刘邦此时正受困于项羽,看到韩信的书信勃然大怒。在张良、陈平等人的提醒下,刘邦改变了主意,派张良前往齐国,册封韩信为齐王。这时候,楚汉两国都在拉拢韩信,齐国内部也有人劝韩信自立为王,三分天下,形成楚、汉、齐鼎足而立的局面

  • 汉中著名成语典故大全 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典故,成语故事

    汉中有2300年文明史。刘邦、韩信曾在这里建功立业,创造了辉煌的汉代文化;诸葛亮8年征战,六出祁山,最后长眠于定军山下;李白、杜甫、苏轼、陆游,也曾在这里留下壮丽诗篇。自古至今,褒姒、张骞、蔡伦、李固、刘邦、汉中王、汉朝、汉人、汉字、汉子……还有张良、韩信、曹操、刘备、诸葛亮……多与汉中有关,据说汉

  • 韩信是如何死的?揭秘刘邦杀掉战神韩信的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韩信,刘邦

    导读:对于刘邦来说,韩信永远是他的心头之痛、心腹之患,韩信功高盖世,活着对他就是危险,当韩信要求当假齐王时,刘邦心里便已经动了杀机,于是刘邦遇到了一个南巡的机会开始对韩信实施秘密逮捕。刘邦之所以要实施秘密逮捕韩信的计划,主要考虑到韩信毕竟是有功之臣,有用之才,更何况韩信将兵多年,在军中有一定威望,多

  • 解密韩信之死:吕后为何私下处决开国功臣韩信?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韩信,吕雉,刘邦,

    “将略兵机命世雄,苍黄钟室叹良弓。遂令后代登坛者,每一寻思怕立功。”这是刘禹锡写的《韩信庙》一诗,对他的死因做了充分糅合和提炼。但是,从“钟室叹良弓”推导出“后人怕立功”之论,有点类似于现在的归谬法,好像历朝历代的皇帝都是小心眼似的,又好像后世觅封侯的人都成了绝对少数似的,很难自圆其说。实际上,韩信

  • 汉朝十大名将之首:汉高祖麾下名将淮阴侯韩信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韩信,汉朝,名将,

    韩信(约公元前231年-前196年),汉族,淮阴(原江苏省淮阴县,今淮安市淮阴区)人,西汉开国功臣,中国历史上杰出军事家,与萧何、张良并列为汉初三杰,与彭越、英布并称为汉初三大名将。早年家贫,常从人寄食。秦末参加反秦斗争投奔项羽,后经夏侯婴推荐,拜治粟都尉,未得到重用。萧何向刘邦保举韩信,于是,刘邦

  • 解密:汉高祖刘邦派张良册封韩信为王有何用意?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刘邦,韩信,汉朝,

    在楚汉相争这段历史当中,有一个细节容易被人们忽视,那就是刘邦派张良到齐国封韩信为王。刘邦在当皇帝以前封过好几个王,像魏豹、张耳、韩王信、英布、吴芮等,都没有大张旗鼓地派什么高级使臣搞什么册封仪式,为什么对韩信要这样隆重对待呢?当时,楚汉之争正处于一个重要的时期,刘邦在荥阳被项羽围困难以脱身。张良是刘

  • 萧何为何会赏识推荐韩信?刘邦为何会重用韩信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韩信,刘邦,张良.萧何

    人生很多时候与其说是你英明选择,倒不如说是你被逼无奈。当一个人感觉不舒服、难过或者不安到时候,他就会做出改变。有的人默默承受,逐渐的成为懦弱者。有的人会愤然离开,寻找适合他生存发展的环境。而有一些人则会崛起,历史上这些人几乎都非常有名。 比如韩信忍住胯下之辱,忍住好友刻薄寡恩,终于等到了自己才华施展

  • 郦食的死与韩信有关吗?郦食其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郦食其,韩信,刘邦

    郦食其原来是魏国人,后来魏国为秦国消灭,就隐居乡野。等到后来反秦义军纷纷起兵的时候,郦食其才投靠了刘邦,为刘邦之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为人狂发大气,颇有一种豪气,所以很对刘邦的脾气,深受刘邦的喜爱,但是在劝降齐国的时候,因为韩信的嫉妒贸然动兵,郦食其被齐王烹杀。郦食其是战国至秦朝时期人,他原是

  • 章邯的军事才能如何?面对韩信时又为何会失败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章邯,项羽,赵高,韩信

    章邯是古代有名的名将,在秦末时期,绽放了非常耀眼的光彩,他带着一群刑徒,连战告捷,先后打败多方起义军,甚至连项梁都死在了他手中,后来在巨鹿之战的时候,因为项羽太过勇猛,朝廷里的赵高又想要杀他,所以才投靠了项羽,最后战死在了沙场之上,可以说他的军事才能绝对是突出的,就算不如韩信,也不会相差太多。纵观章

  • 韩信和钟离昧为何最后分道扬镳?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韩信,钟离昧

    钟离昧简介历史资料对钟离昧简介少之又少,只知钟离昧是秦朝末期楚汉之际人士。早年间,钟离昧投靠在楚霸王项羽门下。钟离昧凭借自己精湛的武艺得到了项羽赏识,并成为项羽得力助手之一。早年间,钟离昧和韩信是很好地朋友,他将韩信推荐给项羽,但是项羽没有任用韩信。钟离昧剧照公元前203年,楚军和汉军在荥阳一带交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