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云台二十八将”中最厉害的武将是谁?刘秀夸他是韩信在世!

“云台二十八将”中最厉害的武将是谁?刘秀夸他是韩信在世!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187 更新时间:2024/1/19 22:38:51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云台二十八将”中最厉害的武将是谁?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虽然放在各色野史里,东汉光武帝刘秀的开国团队,存在感十分低调。但哪怕放在中国军事史上,这个团队也堪称名将荟萃。东汉第二任皇帝汉明帝刘庄(刘秀之子),更选出其中最杰出的二十八位武将,将其画像供入洛阳南宫云台阁,史称“云台二十八将”。每张面孔背后,都是一段波澜壮阔的沙场岁月。

但这“云台二十八将”的排名,是考虑了资历身份政治等多种因素,“军事能力”这条标准,其实比较靠边。而放军事层面上,若论在东汉开国“内战”里,最为厉害的武将,却当属其中一位“少年英雄”:“云台二十八将”里排名第四的耿弇

耿弇,扶风茂陵(陕西兴平)人,出身于军事世家的他。少年时就酷爱军事,二十出头就赶上一锅粥的东汉开国战争,接着一身军事天赋就不停爆发:先是一眼就认准了还在绿林军里“低调做人”的刘秀,不但主动投奔,还说服父亲耿况带上全部家当(财产亲兵)一道投奔。

起初刘秀看他太年轻,只拿他当“小儿曹”,也就是小年轻。但他几次精彩谋划,每次都叫刘秀刷新认识,接着就带在身边锻炼,历经铜马战役等几场恶斗,耿弇越“锻炼”越来劲,还顺便替刘秀跑了趟北方,一口气扫平幽州上谷等地,轻松给刘秀扫清后院。待到刘秀称帝的公元25年,不到22岁的耿弇,更得到逆天任命:官居建威大将军,成为刘秀麾下重要战将。

而这位“大将军”最叹为观止的妙笔,就是他25岁那年,即公元28年的平定山东之战。面对盘踞当地的老牌军阀张步,只是整合了身边亲兵和降兵,军力严重不足的耿弇,却是吊打模式开:先用围三缺一的方式,兵不血刃拿下济南,又在巨里打埋伏,打废了张步三万精锐,接着用声东击西的方式,半天拿下临淄。最后和张步在剧县决战,面对张步“十万大军都不怕”的叫嚣,一个侧翼突破就把张步打花,稳稳拿下齐鲁大地。

除了这花样百出的计谋外,耿弇打仗更是够狠,和张步的剧县大决战上,耿弇腿部重箭,他竟咬牙将箭杆砍断,忍着疼继续狠拼硬打,终于打的张步十几万大军稀里哗啦投降。也叫闻讯的刘秀,激动送来一句好评,亦成了一句励志成语:有志者事竟成。

而这场花样吊打的神作,对于东汉立国,也是意义非凡:当时的齐鲁大地,就是全中国最富庶的地区,等于王朝的“钱袋子”。既要快速拿下,还不能破坏太大。但二十五岁的耿弇,却轻松完成了这高难度,把这“钱袋子”,稳稳交接在刘秀手里。

如果名将如格斗选手,那么耿弇,就是其中的“技术流”顶级高手。

而汉光武帝的一句好评,更奠定了耿弇的地位:其功乃难于信也——他就是东汉王朝自己的“韩信”。

不过,比起西汉韩信那功高获罪的悲情来,耿弇显然幸运的多,34岁那年,耿弇主动上缴大将军印,放弃兵权的同时,也继续成了刘秀最信任的心腹之一。每次遇到重大边事,都会请他来出谋划策,可谓荣耀一生。

而比起这位“内战第一人”来,若论东汉开国后保家卫国的“外战”,最强者却是“云台二十八将”之外的一人:汉明帝的老岳父,东汉开国名将“伏波将军”马援

虽然因为身份关系,马援无缘“云台二十八将”名分。但即使在古典名著《三国演义》里,马援依然是书中动辄惹人仰慕的传说。而放在真实历史上,马援,也堪称令人仰慕加唏嘘的传奇英雄。

比起少年成名的耿弇来,马援的大半辈子,几乎都在等待。他曾经做过督邮,却因私防囚犯而遭通缉。后来又曾经营产业,成了富甲一方的知名土豪。可又在土豪事业巅峰时散尽家财,毅然出门闯天下。一句名言也至今流传:“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虽然马援加入刘秀团队时,东汉的“大仗”已到了尾声,只剩了些“苦活”。但马援却干得有声有色,西征陇西时,马援发明了“沙盘作战”法,以精密的谋划,帮助刘秀顺利平定西北。随后又在西北苦战六年,将大小动乱一一平定,叫乱了数年的东汉西北大地,重归和平稳定。

对于东汉开国的国防建设来说,马援这一功,就是无人替代的关键大功。

而在东汉进入和平建设岁月里,衣不解鞍的马援,更成了勤恳的救火队员。交趾叛乱,就杀向交趾,一口气收复了包括今天越南北部在内的大片国土。由于打的太漂亮,他今天还是越南享尽香火的神明。匈奴扰边,他又北击匈奴,打的骄横的匈奴乌丸骑兵,听到“马援”名字就打哆嗦。这段残破的大汉朝,开始休养生息的静好岁月,唯独马援未休息,却以“马革裹尸”的誓言,依然负重前行。

但这位劳苦功高的战将,竟是背着污名离开。在平定五溪叛乱的战斗力,身染重病的马援病故疆场,践行了“马革裹尸”的承诺。但一直耿直做人的马援,却得罪了权贵梁松。病故沙场后,梁松随即写奏折诬陷,造谣说马援贪污,一群权贵纷纷跟风。可怜为国奋战的马援,尸骨一度不能安葬,家人也险些被牵连。忠勇一生,却落得如此悲情结局。

英雄流血又流泪的悲剧,历史上每一桩,都常让人痛。但愿,不再重演。

标签: 汉朝刘秀耿弇

更多文章

  • 韩信“纸上谈兵”为何能入萧何眼?萧何能确定韩信一定能打胜仗吗?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汉朝,韩信,萧何

    韩信“纸上谈兵”为何能入萧何眼?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汉初三杰之一的韩信,被后人称为“兵仙”。对韩信的领兵能力,我们没有疑惑,另我们疑惑的是韩信的崛起之路。他叛楚投汉,不被重用后又叛汉而逃,哪怕如此,仍被刘邦拜为大将。我们拥有2000多年的“上帝”视角,自然知

  • 如果韩信三分天下,历史会不会改写?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韩信,汉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韩信的故事,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韩信虽然为刘邦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最后的下场也是十分的悲剧,吕后安了一个罪名给杀害了,关于韩信到底想不想造反?这是一个千古谜团,充满了争议,但是可以确定的一点是,韩信当时完全有机会造反,并且他身边的谋士蒯通也在极力的劝说韩信让他起兵,

  • 韩信被封为齐王时,如果造反会不会成功?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韩信,汉朝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韩信。韩信自从被刘邦拜为大将军后,其战绩确实比较可人,在攻打齐地成功后,以齐地不稳定为由,公然跟刘邦要官,在张良的分析后,刘邦满足韩信的要求,让他做了齐地的主人,那么此时韩信如果公然反叛刘邦,他韩信会成功吗?会给刘邦攻打他提供理由淮阴侯闻郦生伏轼下齐七十馀城

  • 韩信刘邦能统一天下最大的功臣是谁?韩信打败过哪些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汉朝,韩信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韩信打败过哪些名将?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三国演义》中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讲的是中国古代的大一统王朝,在持续一段时间以后必然会出现分裂局面,而很多精彩纷呈的历史故事,基本上都是发生在分裂时期,如东汉末年的三国、隋朝末年的十八路反王等等,不过其中最为精

  • 萧何是如何向刘邦推荐韩信的?萧何为什么要冒死追韩信?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汉朝,刘邦,萧何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萧何为什么要冒死追韩信?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项梁败亡又归属项羽,项羽用为郎中。韩信屡次向项羽献策,项羽不采纳。汉王刘邦入蜀后,韩信逃出楚军投奔了汉军,仍然不为人所知,当了小官。后来犯罪应当斩首,一起的十三个人都已被斩了,轮到韩信时,他抬头观看,恰巧看到了滕公夏侯婴,

  • 萧何为何计杀韩信?韩信只适合生在战乱时期!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汉朝,韩信,萧何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萧何为何计杀韩信?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俗话说伴君如伴虎,在封建社会时期,皇帝是最高掌权者,几乎掌握一切人的生杀大权,对于帝王,人们往往是敬而远之。古人认为君王喜怒无常陪伴君王如同陪伴老虎一样,随时都可能有杀身之祸。对于帝王身边的人,最忌讳的一词便是“功高盖主”,若是

  • 揭秘:韩信为什么北伐一次就成功了?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韩信,汉朝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韩信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韩信北伐一次就能成功,为何诸葛亮五次都失败了?原因很简单汉中是一个特殊的地方,它是四川盆地的北大门。它的存在,既阻挡了外地入侵,也不利于防守一方的出击。中国古代历史上,从汉中攻入关中平原的,似乎只有韩信一人。诸

  • 韩信为何一出道就能横扫天下?是什么造就了韩信的成功?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汉朝,韩信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韩信为何一出道就能横扫天下?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韩信从来没有当过元帅,但一出道就横扫天下,从某种意义上说,主要是三个方面的原因促成的。第一原因,是韩信本身拥有非常高的军事理论知识。对此,我们只需要看下夏侯婴、萧何、刘邦这些个大佬,他们一和韩信谈话,马上就肯定这是个人

  • 蒯通劝说韩信造反,他自己最后下场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蒯通,汉朝

    对蒯通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作为一位谋士,本应该全心全意辅佐明主,可是当时天下最强的就数项羽刘邦了,但是刘邦有张良,项羽有范增。面对辅助平庸之人又不愿意,后来经过陈平的反间计,范增被气跑了,此时的蒯通以为机会来了。史书记载“通善齐人安期生,安期生尝干项羽,

  • 揭秘刘邦杀韩信的真正原因 800年后的李世民才明白道理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刘邦,韩信

    很多人都不了解刘邦杀韩信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在公元前202年,刘邦登基,建国号为汉,而刘邦在成功上位之后杀了他的功臣韩信,很多人认为刘邦不该杀死韩信,因为刘邦的江山虽然打下来了,但是还没有稳定下来,而且国家周围也有匈奴人在捣乱。如果当时有韩信在,或许后来的大汉天子刘彻就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