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齐桓公之死:成于识人亡于不识人的齐桓公

齐桓公之死:成于识人亡于不识人的齐桓公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2859 更新时间:2024/1/24 2:12:35

齐桓公无论是文治还是武功都值得后世称道。当时齐国在齐桓公的主宰之下,加上管仲的辅助,国势强盛。但齐桓公仍不满足,依然到处搜罗治国人才。齐桓公的结局可以用十二个字来形容齐桓公成于识人亡于不识人。早期雄赳赳气昂昂的齐桓公晚年凄凉,晚年的齐桓公不听管仲的劝谏,重用小人,结果导致几个奸佞小人专权,误导国君。齐桓公生前非常宠幸三个人,一个叫竖刁,一个叫易牙,还有一个叫开方。他们都是些什么人呢?

网络配图

竖刁自小就生活在宫里,侍奉齐桓公的宠妃长卫姬等人。因为他不是太监,所以在他长到十多岁的时候,就应该搬离王宫了。但是,竖刁已经习惯了宫廷内闱的权力争斗,贪恋宫中的富贵生活,想获得更大的权力。于是,他一狠心,竟然把自己阉割了,当了一个宦官,主管皇宫内的一切事务。

易牙本来是王宫里的一个厨子,没有什么名气。但是,他跟竖刁很要好。于是,竖刁就想尽办法让易牙得齐桓公的重用。有一次,长卫姬突然得了厌食症,整日茶饭不思,齐桓公很是着急。这时候,竖刁就向齐桓公推荐了易牙。易牙不敢怠慢,费尽心思地做了一碗汤献给了长卫姬。长卫姬吃完之后,胃口大开,连声称赞易牙的厨艺,于是她就把易牙推荐给了齐桓公。齐桓公吃了易牙做的饭菜后也感觉很不错,于是就重重地赏了易牙。有一次,齐桓公开玩笑地对易牙说“你做的饭菜的确很好,但是,人间的美味我都已经尝遍了,只是不知道人肉是什么滋味。”易牙听了之后,马上回去把自己年仅三岁的儿子杀了,做成了一盘蒸肉,献给了齐桓公。齐桓公听说这盘肉是易牙的儿子后,居然还被易牙的“忠心”所感动,就对他格外看重了。

开方是长卫姬的侄子,本来是卫国的太子,但卫国地处偏远地区,非常贫穷,他觉得这个太子做得没意思,于是就放弃了继承权,待在繁华富强的齐国,成为一名围绕着齐桓公打转转的幕僚。对于三宠,齐桓公的宰相管仲是很不喜欢的。这一切都被管仲看在眼里,他断定这三个人都是没有什么品德的人,于是就想找机会劝齐桓公远离他们。由于过度操劳,管仲病倒了。齐桓公见他病得不轻,赶紧请教治国之道。管仲趁机说“希望君主疏远易牙、竖刁、开方三个无用的大臣。”

网络配图

“主公,易牙、竖刁和公子开方这3个人不是好人,离他们远一点。”管仲说。

“可是,易牙很爱我啊,他把他儿子都蒸来给我吃了呀。”——齐桓公

“人之常情是最爱自己的儿子的,他连儿子都忍心杀掉,对别人还有什么做不出来的?”——管仲

“可是,竖刁为了留在我身边,自己把自己给阉了啊。”——齐桓公

“人都是把自己的身体看得最重,他连自己的身体都不在乎,他会在乎别人吗?”管仲说。

“公子开方呢?他放弃了卫国公子的位置来跟随我,父母死了都不回去奔丧,他难道不是真爱我吗?”——齐桓公

“连父母都可以抛弃,还有什么人不能抛弃?”

管仲的一番话,让齐桓公大感困惑怎么这3个人的感人事迹到了管仲这里就成了没人性了?

尽管齐桓公有困惑,可是他知道管仲看问题是有道理的。

管仲死后,齐桓公采纳了管仲的建议,把易牙等三人流放远方。但是,齐桓公从此吃饭不知味,宫室不修理,旧病又经常发作。

一向对管仲言听计从的管仲这次在管仲死后却没有听从他的话,过了三年,齐桓公想“仲父的看法是不是太片面了?”他糊涂地认为国家治理不够好与流放这三个人有很大关系,于是,又把三人召回,把国家治理的重任都交给他们。然而可悲的是,继续让其三人在宫中主事,最后其三人竟将齐恒公宫殿用高墙围住,任何人不得进去。将他活活饿死了。“唉,仲父真是圣人啊,我不听他的话,才落得今天凄惨的下场。我死之后,哪里还有脸见仲父啊,呜呜呜呜。”齐桓公临死之前,发出这样的哀叹。

网络配图

更悲惨的是,齐桓公去世之后67天才有人为他收尸。

一个名满天下的英雄竟然活活被他们饿死。齐桓公因此被史学家称为中国历史上死的最窝囊的国君。

不要鼓励违背人性

对于同样的3件事3个人,齐桓公和管仲得出的结论却是完全相反的,为什么?

齐桓公只看到了表象,却不去探寻本质。管仲从人性出发去看问题,因此能够看到本质。

人性首先是自私的,每个人首先想到的都是自己。其次,人是有亲情的,父母之恩,妻子之爱,这种亲情甚至超过了自私。不同的文化中,亲情是不一样的,这说明亲情在很大程度上受后天环境的影响。但是,亲情是人性重要的一个部分。至于其他,都是次要的。

当一个人连自己都不爱,连自己的亲人都不爱,这说明要么这个人有更大的阴谋,要么就是心理变态,人性扭曲。如果一个人基本的人性都不存在,他可能超级高尚,也可能超级残忍。但是最大的问题是,他的行为具有不可预知性。

不要违背人性,也不要鼓励违背人性。

在过去的中国,违背人性的东西很多,但是至少一点是符合人性的,那就是司法实践中的“父为子隐,子为父隐”,意思就是父亲可以不举证儿子的罪行,儿子也可以不举证父亲的,这样才符合人性。

标签: 齐桓公

更多文章

  • 揭秘齐桓公究竟失败在什么地方:错用身边人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齐桓公

    核心提示:齐桓公惨死宫中却无人知晓,落得如此悲惨的下场就是因为他没能拿捏好自己与身边亲信的关系。网络配图“悟”为此道之起步,“破”为此道之续步,“习”为此道之化步。齐桓公本是一代雄杰,在贤相管仲和鲍叔牙的辅佐下,成为春秋时期各诸侯的第一位霸主。而至晚年则意志衰退,宠妾用奸,好色起佞。他有六个儿子,均

  • 一场闹剧!齐桓公休妻竟引发一场战争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齐桓公

    导读:春秋齐桓公是首霸,郑庄公是小霸主。今天我们就说说这个首霸齐桓公的故事。齐桓公46岁登基,人也老了,但是心不老。短短几年就争霸得到了周王室的认可。春风得意。于是他决定在另一个领域也突出自己的威武。没错,他娶了一个十几岁的小少女。故事老套,结局却让人忍俊不禁。网络配图蔡姬不是海伦,却引发了一场战争

  • 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为什么用衣袖遮脸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齐桓公

    齐桓公(-前643年10月7日),春秋五霸之首,公元前685-前643年在位,春秋时齐国第十五位国君,姜姓,吕氏,名“小白”。齐桓公是姜太公吕尚的第十二代孙,齐僖公第3子、齐襄公弟,其母为卫国人。在齐僖公长子齐襄公和僖公侄子公孙无知相继死于齐国内乱后,公子小白与公子纠争位成功,即国君位。齐桓公任管仲

  • 帝王爱重口味:齐桓公吃婴儿吴王阖闾吃咸鱼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齐桓公

    一般人们对于古代皇帝的印象就两字:奢华。不论是衣食住行方面,尤其是民以食为天,这方面就算是皇帝也是一样的,那么,古代皇帝的饮食是怎样的吗?是不是山珍海味鲍参翅肚,no,这只是普通人的饮食,对于帝王来说讲究的是独特,正所谓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大鱼大肉吃多了总是要换换口味的,小编这里有一则关于古代帝王在饮

  • 春秋霸主齐桓公的最大功臣应该是鲍叔牙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齐桓公,鲍叔牙

    齐桓公继位之后,非常感谢师傅鲍叔牙的协助,要让鲍叔牙做自己的宰相,这么好的位置,鲍叔牙直接拒绝了不仅拒绝了还把位 置让给了齐桓公的死对头管仲。这个人不仅辅助自己的竞争对手,还差点射杀自己。难道仅仅因为是管仲的朋友,就推荐给了齐桓公。这么一 个人齐桓公只想杀之而后快。但是鲍叔牙知道齐桓公的志向不只是想

  • 古中国吃人史:齐桓公称小孩肉味最美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齐桓公

    因为兴趣爱好吃人。春秋霸主齐桓公吃遍了天下美味,有一天心血来潮想吃人肉,手下美食家易牙得知主公心意,一会即找来人肉羹若干。齐桓公吃了,觉得味道极美。易牙在一边讨好说:这是我三岁的儿子。齐桓公甚是感动。这位齐桓公什么都吃,连人肉都尝,活该他后来被易牙堵在宫内,活活饿死。六十多天后才被人发现。网络配图

  • 历史上有两个齐桓公 千万不要傻傻地分不清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齐桓公

    最近在写古代世界史与平行中国的专栏的时候,碰到不少读者在评论栏里说怎么会是齐桓公呢,齐桓公是春秋的,怎么会到战国呢?那么现在就给大家解释一下,好让大家别傻傻地分不清楚了。首先,来说说那个不为人所知的战国齐桓公(熟人通常后面才介绍)。网络配图这位齐桓公叫田午,田氏代齐后第三位国君。说到田氏代齐,这是齐

  • 齐桓公鼓励生育:解决婚龄男女比例失调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齐桓公

    实行计划生育是我们的一项基本国策。在公众的印象中,“计划生育”就是少生孩子,其实这种看法是不全面的。计划生育的概念是人类有计划地调节自身生殖行为的行为,既包括“减产”,也可以“增产”。在中国古代相当长的时间里,实行的是鼓励国民生育的“计生”政策。不过,关于“少生”、“优生”的提法,倒也“由来已久”,

  • 揭秘:贪杯好色的齐桓公为何能成为春秋五霸之首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齐桓公

    齐桓公,姜姓,吕氏,名“小白”。是春秋时齐国第十五位国君同时亦是春秋五霸之首。那么,齐桓公何德何能成为春秋五霸之首呢?揭贪杯好色的齐桓公为何能成为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是姜太公吕尚的第十二代孙,是齐僖公禄甫的第三个也是最小的儿子,其母为卫国人。在齐僖公长子齐襄公和僖公侄子公孙无知相继死于齐国内乱后,

  • 春秋轶事:齐桓公为抢媳妇儿竟发动一场战争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齐桓公

    那日,齐桓公和蔡姬在湖上划船采莲,莲叶何田田,他俩玩儿得很开心。蔡姬玩儿嗨了,就开始往齐桓公身上洒水,齐桓公当然是制止的。蔡姬本来就知道齐桓公怕水,桓公说别闹,她就知道桓公怕了,晃荡小船,越玩儿越嗨,最后溅了桓公一身。桓公当时就怒了,心想你是傻逼吗?遣返。回你哥那儿反省反省。蔡穆公看见齐国把妹妹送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