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赵高有什么本事,为什么能让秦二世重用他?

赵高有什么本事,为什么能让秦二世重用他?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1340 更新时间:2024/1/9 3:27:33

赵高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指鹿为马的故事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详。一个生了异心的臣子,向皇帝进献了一匹鹿,却偏偏说成是马。皇帝以为是自己认错了,便问底下的其它人,其它人有的实话实说,有的却迫于这个臣子的淫威,附和说是马。故事的最后,说是鹿的臣子都没了命,只有说了是马的人保下了一命。

而杀了那些说真的话的人的,不是别人,正是这个进献鹿的臣子,他的目的,就是为了铲除朝廷上的异己,方便日后自己夺位。这个故事说的正是秦二世和他的宰相,赵高。

赵高这个人,在我们的印象中就是个惯会阿谀奉承,捧高踩低的,没有什么大本事,全靠一张嘴位居高位似的。但事情真的这么简单吗?英明的秦始皇重用赵高,仅仅因为赵高会说好话吗?想来是不尽然的,毕竟会说好话的,又不止他赵高一个不是。那么,赵高究竟有何过人之处,才使得向来英明神武、慧眼识珠的秦始皇重用他的呢?

深藏不漏的赵高

提起赵高,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他灭亡秦朝的事,总觉得这个人不是什么好家伙,不仅密谋杀了公子扶苏,篡改诏书,私立秦二世为帝,还撺掇秦二世胡亥诛杀忠臣,鼓励他沉浸于声色犬马,甚至最后还弑君,谋夺皇位。这样一个人,除了满腹的坏心肠,能有什么才华呢?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赵高不仅有才,还有大才。

我们知道,隋唐以后的人做官一般是通过科举入仕,而官僚集团取代贵族集团则早在秦始皇时代。那个时候的人想要入宫做官,也需要考试,只不过考试的内容和具体操作方法不一样。

《张家山汉简》中有一篇关于“史律”的,上面记载到,“史、卜子年十七岁学。史、卜、祝学童学三岁,学佴将诣大史、大卜、大祝,郡史学童诣其守,皆会八月朔日试之。”

通俗地讲就是,有资格学习的学童将被统一安排在一起,学什么呢?学习三年的读书写字,教材将就是《史籀》。三年以后进行考试,相当于结业考试,能够背诵全书五千字以上的人就合格了。合格了的人又去深造,学习几年以后又考试,这次考试拔得头筹的人,就可以进宫为官了。

可想而知,这竞争还是很激烈的,那么多人中才选一个,比咱们今天的高考还要严苛。而赵高就是那个得了第一名,进宫为官的人。而赵高能够从这么多人中脱颖而出,就表明这个人不简单。

事实上,赵高的文化水平确实很高。当时第二次考试的主要内容就是写字,写各种字体的字,包括大篆、小篆、虫书等八种体类。可想而知,赵高能够获得第一名,那字一定写得好极了。而赵高的书法水平也确实十分高超,在当时,除了当朝丞相李斯,就数赵高的字最好。秦始皇因为他字写得好,还专门让他编写了《爰历篇》,作为当时全国通用的识字课本。

咱们可以想象一下,一个人的字得写成什么样,作为一国之君的皇帝才会下令让他编写教材呢?毕竟这可不是什么随随便便的事,这可关系到人才培养,而人才又关系到一个国家江山社稷的稳固。可见,赵高这个人在书法上的造诣着实不低。

而赵高不仅字写得好,他还深谙秦朝律法。当时始皇以法治天下,最看重的当然是精通法律条文的人了。而赵高这个人因为字写得好已经在始皇面前留下印象了,刚好他又精通狱法,那这下子,不重用他,又重用谁呢?

《史记·蒙恬列传》记载,“秦王闻高彊力,通於狱法,举以为中车府令。”

什么是中车府令呢?简单讲就是帮皇帝掌管车马的。大家可能觉得那不就是一个给皇帝开车的嘛,这能叫重用?中车府令可不只是个开车的,能坐上这个位置那意味着皇帝很看好你,把你当身边人,不然一天出门在外这么亲近、又关乎生命安全的事能让你来做?更何况,坐上这个位置,可比别人有更多的机会能和皇帝相处,不仅能在帝王跟前刷存在感,还很容易博得好感,甚至能在不经意间左右皇帝的决定。

而能够坐上这个位置的人,也不是泛泛之辈,可不是说你会驾车就行了。身手矫健、技术过硬这都是基本条件。除此之外,还必须要武艺高强,能在驾车的同时开弓射箭,保卫皇帝的安全。当时的一般要求是,要能引八石强弩。可见,这赵高还是个武艺高超的人。

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秦始皇看见了赵高的聪明才智,看见了他的胆识气魄,派他去教育自己的小儿子,委之以重任,却没看见他隐藏的奸诈和狡猾,没看见他背后的野心和利爪。

真是“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啊,本以为自己是找了个有本事的人,却不知道自己圈养了一只会吃人的狼啊。秦始皇提拔重用赵高的时候,一定没有想到,自己以为固若金汤的江山与社稷,竟全都叫他葬送了。

标签: 赵高秦朝

更多文章

  • 傀儡皇帝秦三世子婴生平壮举:杀了宦官赵高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秦三世,子婴,皇帝,宦官,赵高,秦朝

    秦三世子婴继位不久,刘邦就进入关中。刘邦到达灞上后劝子婴投降。子婴用绳绑缚自己,并携同皇帝御用的玉玺和兵符等,亲自到刘邦军中投降。秦王朝在子婴投降的那一刻正式结束。子婴在位仅仅46天,这个时候要子婴拯救秦王朝是不可能的了,因为这个时候就是上帝也拯救不了秦王朝了。但是,子婴还是干了件让后世所有傀儡皇帝

  • 为什么后人称子婴为秦王而不是秦三世?他有什么事迹?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子婴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六》记载有:阎乐归报赵高,赵高乃悉召诸大臣公子,告以诛二世之状。曰:“秦故王国,始皇君天下,故称帝。今六国复自立,秦地益小,乃以空名为帝,不可。宜为王如故,便。”立二世之兄子公子婴为秦王。网络配图也就是说在公元前207年的时候,赵高发起了望夷宫之变。赵高自从秦始皇死后,就开始

  • 秦相李斯想明哲保身为何反丧命:名臣的离奇死亡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李斯,秦朝,

    名臣的离奇死亡中国有着数千年的封建社会历史,在皇权体制下的名臣们如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忠臣们为辅助君王恪尽职守、造福天下而青史留名,但他们往往命运多舛。本文述说了在中国历史上很有代表性的名臣,他们的人生归宿虽然并不能完全代表中国封建社会群臣的全貌,但却足以从他们身上感受到中国历史风云的变迁和人性的善

  • 秦朝开国丞相李斯想要明哲保身为何反丧命?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李斯,秦朝,秦始皇,

    中国有着数千年的封建社会历史,在皇权体制下的名臣们如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忠臣们为辅助君王恪尽职守、造福天下而青史留名,但他们往往命运多舛。本文述说了在中国历史上很有代表性的名臣,他们的人生归宿虽然并不能完全代表中国封建社会群臣的全貌,但却足以从他们身上感受到中国历史风云的变迁和人性的善恶,更能体会到

  • 李斯的伯乐居然是吕不韦?李斯和吕不韦是何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秦朝,李斯,吕不韦

    当李斯风尘仆仆赶到咸阳城的时候,他想不到自己会遇上一场盛大的丧事。年轻的秦庄襄王即位三年便撒手西去,把偌大一个国家留给刚满十二岁的儿子嬴政和文信侯吕不韦。吕不韦本是阳翟大贾,他本着一种大商人的世界观投身于政治活动,他的人生信条是“奇货可居”。在这一信条的驱使下他出资帮助了一个困居异国、纤弱无能的秦之

  • 历史如何评价李斯?李斯对中国发展有何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李斯,秦朝,历史

    李斯(约公元前284年—公元前208),李斯是秦朝时期的著名丞相,也是一位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协助秦始皇帝统一天下。秦统一之后,李斯又参与制定了法律,统一车轨、文字、度量衡制度。他是秦国不能回避的一个人,了解秦国的关键人物之一。李斯是一个很复杂的历史人物,在他的身上既有文人“达则兼济天下,

  • 李斯为什么要背叛秦始皇?李斯生平事迹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李斯,秦朝,秦始皇

    《史记》记载:斯出狱,与其中子俱执,顾谓其中子曰:“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遂父子相哭,而夷三族。李斯在临刑前,回头看自己的儿子说:“我还想跟着你一起牵着黄狗,到蔡东门追逐野兔,还有这样的机会吗?”说完父子俩都哭了,最后的李斯下场很惨,不仅本人被腰斩,还被夷三族。回首当年丞相

  • 李斯对汉字发展有何影响?又是什么影响了李斯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李斯,秦朝

    李斯不仅是秦朝的一个功臣,他还对秦朝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是大秦帝国的见证者,也是缔造者。虽然在千百年来,很多人评价李斯是个只知道贪恋爵禄的人,其实李斯对自己的定位和认识都很清楚,千古帝业有他一半的功劳,也因此替始皇帝背负了一半的骂名。李斯成功登上丞相之位后,回首当年在上蔡的时光应该是很感叹。

  • 秦朝宰相李斯为什么不帮公子扶苏 公子扶苏的母亲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宰相李斯,公子扶苏

    赵高修改诏书,杀死嬴政嫡长子扶苏,当时身为宰相的李斯为什么没有阻止赵高,反而还和赵高狼狈为奸,帮助赵高害死扶苏呢?李斯和扶苏之间是有什么样的深仇大恨?使得他非要置扶苏于死地。李斯,嬴政统一六国的大功臣,也是他向嬴政提出了皇帝的称号,绵延千年的皇帝称号正是由李斯提出来的,李斯也被始皇封为宰相。秦始皇统

  • 丞相李斯的故事 李斯与赵高是怎么认识的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丞相李斯,李斯与赵高

    李斯是一个有争议的历史人物,他在帮助秦皇统一天下、使国家繁荣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他又与贪官谋逆。历史对他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李斯的故事有哪些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李斯自幼博览群书,有着远大的抱负,在他刚刚做一个小官吏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事情,对他以后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他来到官吏们用的厕所,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