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残暴荒淫的秦二世胡亥:自杀以谢天下?

残暴荒淫的秦二世胡亥:自杀以谢天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180 更新时间:2024/2/14 3:33:05

导读:秦二世胡亥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暴君,他的残暴人尽皆知。秦二世上台后别的不干,就是极度享乐,而真正落实的就是大屠杀,自毁长城。秦二世胡亥的最后结局就是自杀以谢天下,真的是这样吗?

冤杀蒙恬兄弟。被赵高公报私仇的蒙恬兄弟父祖三代都是赫赫有名的将军。因为扶苏已死,开始胡亥还想放了蒙恬,不料赵高怕以后蒙恬,马上阻止了:“以前先帝曾经想立贤明的陛下为太子,是蒙毅阻止了,他是不忠不义的人,以我之见,不如杀了他们。”赵高是个戳烂天不补的人,反正天下都是胡亥的,与他何干?

鬼迷心窍的二世不听兄子子婴之言,把代秦始皇祈祷山川才回来的蒙毅囚禁在代,更改法律,按图索骥,故意赐死。蒙毅在指责了胡亥滥杀无辜之后被杀。胡亥又遣使者到阳周连坐蒙恬,蒙恬说:“我家积功信于秦三世了。今我带兵三十余万,身虽囚系,其势足以背叛。但是我守义不反,不敢辱先人之教,也是不忘先帝。”使者不敢转达,蒙恬喟然叹息曰:“我何罪于天,无过而死乎?”无奈之下吞药自杀了。

网络配图

手足相残。本来胡亥琢磨的第一件事是如何极尽耳目之娱的,被赵高所劝杀了蒙恬兄弟,就准备转移方向收手了。才二十多岁的小青年,充满对女性的好奇,本是再正常不过的了,可是他似乎立志要阅尽人间春色,说:“人居于世间,就像白驹过隙。我既然已君临天下了,欲极尽耳目之所好,穷尽心志之所乐,而且还想长有天下,终我一生,这个要求可以达到吗?”这种玩物丧志的颓废之语,如果是李斯或许会用周幽王褒姒的故事劝谏。可偏偏胡亥所问的是“诲淫诲盗”的老师赵高,而赵高正唯恐天下不乱,懵懵懂懂的胡亥去问他,恰是正中下怀。

赵高极力称赞胡亥的想法是贤主之所能达到,而昏君所不能达到的,还出了个阴毒的主意,就是杀尽诸兄弟后,才可以高枕无忧地享乐。赵高以三寸不烂之舌轻易将胡亥说动,于是胡亥在赵高的帮助下更改法律,故意让群臣、诸公子犯罪,一旦有罪,就让赵高治罪。胡亥分两批杀了所有的兄弟姐妹,第一次把十二个哥哥砍头于咸阳的集市,十个公主在杜县被剁成肉块,相连坐者不可胜数;第二次在杜邮(今陕西咸阳东)又将六个兄弟和十个姐妹碾死,刑场惨不忍睹。将闾等三人也是胡亥的兄弟,最终也被逼自尽。

横征暴敛。二世的残暴,还表现在重敛赋税、大兴徭役、挥霍无度上。这是沿袭秦始皇的做法,当时修建秦始皇陵的征夫多达70万,胡亥出巡归来,在基本完工后,却不体恤百姓之苦,接着又为了满足自己的声色之娱,又大发徭役继续阿房宫和直道、驰道(古代的高速公路)的修建,同时还派兵征讨四夷,以显示自己的指挥才能就像秦始皇一样高。他选了五万个精壮的士兵驻守咸阳,并让他们学习骑马射箭,以供自己打猎之需。这时,聚集在咸阳的人数太多,粮食无法满足所需,胡亥不想影响自己的挥霍,就下令周围的郡县向咸阳运送粮草,而这些应付差使的人员,不但没有公款吃喝,还得自己负担干粮,也不许取用咸阳三百里以内的粮食(刘邦当“威风凛凛”的亭长,曾经送征夫到咸阳,县里的小小官员们都要凑份子钱给他路上用,萧何总是多给一倍;没有这些钱,恐怕刘邦就要在路上讨饭了)。

秦律令之酷,让人惨不忍睹。仅仅一种死刑,就有斩、戮、车裂、枭首、弃市、赐死、夷族等十几种。“参夷”、“连坐”是两种刑罚非常严酷的法令,许多人家因此家破人亡。到了胡亥上台,李斯为了免祸,向胡亥提出了“督责”之术。他批评仁义的、禹没有实行“督责”,是他们把天下当作自己的“桎梏”而不能随心所欲,他认为施行“督责”可以让帝王独断乾纲,大臣不敢为非作歹,老百姓都忙着修改自己的过失,哪里有时间图谋反叛呢?这样天下自然可以太平,君王就可以为所欲为了。殊不知,正是这种恶政为秦造就了一个掘墓人--刘邦。他本是体制中的亭长,因为带着服苦役的隶徒去骊山,隶徒们纷纷逃亡,刘邦见完不成任务,干脆就把他们放了,自己去落草干很有前途的“盗贼”职业了。

网络配图

在李斯助纣为虐的建议下,大喜过望的胡亥果然“行督责益严”,谁整治百姓越严厉,谁就是好官,“杀人众者为忠臣”。当时,路上的一半人是受过刑的,被处死的人堆积于市,胡亥高兴地说:“若此,才叫能督了。”桓宽《盐铁论》记载说:“赵高以峻法决罪于内,百官以峭法断割于外。死者相枕籍,刑者相望,百姓侧目重足,不寒而栗。”一派恐怖的统治气氛。正是在这种漫无边际的重负和酷法之下,天下的舆论都是“天下苦秦久矣”, 于是官逼民反,“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在秦二世继位的第一年就爆发了陈胜吴广大起义。在陈胜“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鼓动下,可怜一度令人望而生畏的大秦帝国眨眼的工夫就“一行白鹭上青天”了。

沐猴而冠:荒淫的胡亥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起整个地球。”对于胡亥而言,他会说:“给我一个帝位,我将挥霍整个国家。”胡亥和秦始皇这对父子完全是两个极端:胡亥只关心自己享乐,而秦始皇气吞天下;胡亥被赵高玩弄得晕头转向,而秦始皇令臣下堨忠尽力;秦始皇勤政,每天看竹简做的奏章达120斤以上,而胡亥则是“花花公子”;对秦始皇的一生功过后人充满了争议,而对胡亥则根本没有争议,因为他是个彻头彻尾的无道昏君。在史书里胡亥的事迹本来就不多,存留下来的多是胡亥和杂技演员、后宫美女们在一起玩乐的记载。胡亥刚刚上台就找赵高商量如何“娱乐至死”,这是他将“娱乐进行到底”的体现。除了与赵高高谈阔论,他还责问过李斯的一次。

荒淫宣言。在义军已经打到鸿门的时候,李斯见形势危急,多次想找机会劝谏,而胡亥还不知好歹,竟然责备说:“《韩非子》说,尧当帝王的时候,住的连小客店都不如,做椽的木料还有皮;他的衣食住行连守门的奴才都不如;大禹长年劳作,大腿上没有白肉,小腿磨光了汗毛,手脚都结满了厚厚的茧子,面目黎黑,还死在外面,这样的操劳连奴仆也不会达到。人们抢着当天子,就是为了这样苦心费力吗?一个贤明的君王,就是应该让天下来满足自己的欲望,这才能表现出一个帝王的尊贵。如果他自己都过得不好,又怎么指望他能治理好国家呢?我就是要随心所欲,长享天下而无别人来妨害,你看你将怎么办?”他还大言不惭地说: “朕尊称万乘,而无其实,我欲造一千乘的车驾,跟随一万乘随从,来证实我的名号。”

原来,胡亥的人生理念就是“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他的这番话,就是他的“人生宣言”,同时这也是对干预他尽情享受的李斯的指责:不准再对我说三道四,否则我就不客气了。李斯吓得为了自保,只得曲意以严厉的“督责”之法求得宽恕,说“严家无格虏”。巡游全国。胡亥刚刚上台时,觉得自己年轻没有威望,想学秦始皇巡游天下,以威服海内。于是在即位当年的春天,他就带着一大批人去“公款旅行”了。这次,他们东到碣石,然后沿着海岸南行,到达了会稽山,至辽东而返。他在每块秦始皇刻石记功的石头上都刻上了跟从大臣的姓名。胡亥是有样学样,却不料是“画虎不成反类犬”,在天下黎民嗷嗷待哺的时候,这些劳民伤财的举动,无疑是给大秦帝国这头负重已经到了极限的骆驼又增加了一根稻草。

死不足惜:胡亥之死

上帝欲其灭亡,必先让其疯狂。胡亥一刻不停地疯狂游戏人生,希望死而无憾。可对天怒人怨的历史罪人,往往是事与愿违的。胡亥是赵高一手捧红的,也是他一手杀死的。成语“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其实应该改作“成也赵高,败也赵高”。各路义军凯歌高奏,一路向首都咸阳急进,其中的刘邦已经带领数万人杀入武关,派人连接赵高了。赵高怕胡亥怪罪自己,就称病不朝。这时,都门无故塌崩,大家议论纷纷,胡亥也做了个奇怪的梦。梦虎噬马。在赵高指鹿为马后,胡亥很吃惊,以为自己的精神错乱了,亲自召见占卜的太卜,太卜回答说:“这是你没有认真斋戒的原因。”于是胡亥到了上林苑去斋戒,斋戒期间,他依然游荡无度,还射死了一个过路人。这时赵高就故意打发其婿咸阳令阎乐去对胡亥说不知何人射死了他,还把尸体移到上林苑。一切安排停当,他就去见胡亥,说:“天子无故杀了无辜之人,这是上帝所不容的,天将降祸,当远离皇宫以禳之。”胡亥不疑有他,就出居望夷宫。谁知道,这竟然是一个阴谋!

网络配图

一天,胡亥梦见一只白虎咬死了其车架左侧的马,醒后心里不乐,怪问占梦。占梦者占卜后说:“泾水之神作怪。”胡亥就斋戒于望夷宫,还把四匹白马沉下河去。此时胡亥终于也知道大事不好了,派使者指责赵高关于盗贼之事。赵高感到很恐惧,就悄悄地与阎乐、其弟赵成合谋换立仁俭的公子婴。赵高聪明反被聪明误,其实还是呆痴的胡亥最好控制,后来的事实证明,他想立公子婴完全是一厢情愿的“木匠做枷,自作自受”。

胡亥之死。过了三日,赵高以郎中令为内应,以一部分原属胡亥的士兵穿着素服、手持兵器冲入望夷宫。赵高却入告胡亥说:“大批的山东群盗已到!”胡亥爬到高处去看,非常恐惧。

赵高扣押了阎乐老母也就是他的亲家母置于自己的府内为人质,派阎乐带着千余人至望夷宫殿门,绑了守卫的卫令仆射,说:“贼已经入此宫,你们为何不阻止?”卫令大惊失色:“周围防守严密,安得贼敢入宫?”阎乐不容分辩,遂斩卫令,径直带着人冲入,边走边射,里面的郎官都大惊,或走或斗,几十个战斗者全部被杀死。阎乐一进殿就射向胡亥的坐帏。胡亥大怒,急召左右,左右都惶扰不敢出。他身旁只有一个宦官不敢离开。胡亥逃入内室,说:“公何不早告我?乃至于此!”宦官说:“臣不敢言,故得保全。假如臣早言,皆已诛,安得至今?”

阎乐活捉了胡亥,指责他说:“足下骄恣,诛杀无道,天下共叛足下,足下自己说该怎么办吧!”胡亥哀求说:“丞相可得见否?”阎乐傲然说:“不可!”不知人情世故的胡亥又说:“我愿放弃帝位,得一郡为王,这可以了吧?”阎乐说:“不行!”胡亥又说:“那我愿为万户侯。”阎乐也不许。胡亥只得哀求说:“愿与妻子为平头百姓,像我的其他兄弟一样,这样应该可以了吧?”阎乐发怒道:“我受丞相之命,今天是来为天下人要你命的,你说这么多废话干什么?”无奈之下,二世胡亥只有自杀以谢天下,被以平民之礼下葬在杜县。赵高拿过玉玺佩着,而左右百官都不跟从;赵高上殿,宝座都摇摇晃晃。赵高自知天不予他,群臣也不同意,才最后决定以子婴继位。

赵高奸诈了一辈子,最后自己也死于阴谋。他废帝号,降格立秦王子婴,叫他斋戒后到秦始皇的宗庙里去接受玉玺。子婴知道其阴险,与两个儿子商量后说:“赵高杀了二世皇帝,他是怕大臣杀他才立我为王的。我还听说赵高和楚军有约,待灭秦后就在关中称王。”于是他称病不去,赵高多次派人来请,子婴都推辞了。赵高只得亲自来请,被子婴在斋宫里给杀了,还灭其三族,拉着他的尸体在咸阳城里游街示众。

宗庙被毁。大秦帝国已经是回天无力了,子婴仅仅当了46天秦王,就被迫用绳子套住自己的脖子,乘着白马素车,奉上传国玉玺投降了刘邦。一个月后,子婴和宗族全部被项羽所杀,一度光辉的咸阳也遭血洗,宫室被付之一炬。

中国历史故事网点评:胡亥的残暴是直接到秦朝短命的根本所在。秦始皇称帝后的第一件事是改自己的尊称为“皇帝”,以显尊贵。而秦二世的第一件事就是享受荣华富贵,荒淫无度。秦国就败在了胡亥的手里。曾经辉煌无比的大秦帝国,就这样迅速烟消云散。

标签: 胡亥

更多文章

  • 秦二世胡亥是个好皇帝吗?他最后有何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秦二世

    秦始皇称帝后的第一件事是改自己的尊称为“皇帝”,以显示他的尊贵。与此称鲜明对比的是,秦二世上台后欲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极度享乐,而落实的却是大屠杀,自毁长城。这在后世成了利用不轨手段登上帝位的“必修课”。冤杀蒙恬兄弟。被赵高公报私仇的蒙恬兄弟父祖三代都是赫赫有名的将军。因为扶苏已死,开始胡亥还想放了蒙恬

  • 秦二世胡亥继位真相:秦始皇接班人为何是胡亥?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秦二世胡亥继位真相

    秦二世胡亥,是继秦始皇之后秦朝的第二任皇帝,在位仅短短三年,享年二十四岁。胡亥因赵高而登上帝位成为秦二世,最后也因赵高而结束了他的作为秦二世的人生,可以说是成也赵高,败也赵高。秦二世胡亥是秦始皇的第十八个儿子,也是秦始皇最为宠爱的儿子,他的长兄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公子扶苏。他为了能够继承秦始皇的皇位,

  • 秦二世胡亥临死之前仍求大官做 做皇帝不称职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秦二世

    胡亥是秦始皇的小儿子,与阴谋家赵高、利令智昏一生被“老鼠哲学”左右的李斯合谋矫诏杀害了秦始皇指定的合法继承人扶苏和大将蒙恬登基,登基后又杀死了二十多位兄弟、肢解了十多位姐妹,继续大修阿旁宫、驰道,加重赋税徭役,致使李斯被腰斩,右丞相冯去疾、将军冯劫自杀,赵高大权独揽,位高权重以至倾国,直至“指鹿为马

  • 秦二世胡亥:历史上第一个被大臣杀掉,且没节操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胡亥,秦朝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胡亥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秦二世胡亥,绝对是中国历史上,最没有节操的皇帝。大家都知道秦始皇去世之后,是秦二世篡权夺位的。他当了皇帝之后,竟然忠奸不分,导致了大秦帝国最终的灭亡。那么秦二世为什么是最没有节操的皇帝呢?因为他做事毫无原则,你看赵高明明

  • 秦二世胡亥为什么要杀光自己的同胞手足?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秦二世,秦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秦二世胡亥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靠篡改秦始皇遗诏而登基的胡亥,始终害怕同胞手足威胁自己的统治。于是秦二世要千方百计杀尽兄弟姐妹。几千年来,似乎没有人在意秦始皇死后,他的子女都是什么结局。但是,近来据专家考证,秦始皇共有子女33人。这33人中,除胡亥借助

  • 秦朝灭亡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秦朝是被秦二世和赵高作没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秦始皇,汉朝

    还不知道:秦朝灭亡真相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奋六世之余烈,灭六国而统一天下。自此,中国进入了大一统的时代。公元前207年,秦王子婴向刘邦投降,这个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完成的统一大业的王朝,仅仅存在了十五年,便结束了其一生。秦始皇传之万世的

  • 赵高有什么本事,为什么能让秦二世重用他?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赵高,秦朝

    赵高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指鹿为马的故事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详。一个生了异心的臣子,向皇帝进献了一匹鹿,却偏偏说成是马。皇帝以为是自己认错了,便问底下的其它人,其它人有的实话实说,有的却迫于这个臣子的淫威,附和说是马。故事的最后,说是鹿的臣子都没了命,只有说了是马

  • 傀儡皇帝秦三世子婴生平壮举:杀了宦官赵高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秦三世,子婴,皇帝,宦官,赵高,秦朝

    秦三世子婴继位不久,刘邦就进入关中。刘邦到达灞上后劝子婴投降。子婴用绳绑缚自己,并携同皇帝御用的玉玺和兵符等,亲自到刘邦军中投降。秦王朝在子婴投降的那一刻正式结束。子婴在位仅仅46天,这个时候要子婴拯救秦王朝是不可能的了,因为这个时候就是上帝也拯救不了秦王朝了。但是,子婴还是干了件让后世所有傀儡皇帝

  • 为什么后人称子婴为秦王而不是秦三世?他有什么事迹?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子婴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六》记载有:阎乐归报赵高,赵高乃悉召诸大臣公子,告以诛二世之状。曰:“秦故王国,始皇君天下,故称帝。今六国复自立,秦地益小,乃以空名为帝,不可。宜为王如故,便。”立二世之兄子公子婴为秦王。网络配图也就是说在公元前207年的时候,赵高发起了望夷宫之变。赵高自从秦始皇死后,就开始

  • 秦相李斯想明哲保身为何反丧命:名臣的离奇死亡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李斯,秦朝,

    名臣的离奇死亡中国有着数千年的封建社会历史,在皇权体制下的名臣们如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忠臣们为辅助君王恪尽职守、造福天下而青史留名,但他们往往命运多舛。本文述说了在中国历史上很有代表性的名臣,他们的人生归宿虽然并不能完全代表中国封建社会群臣的全貌,但却足以从他们身上感受到中国历史风云的变迁和人性的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