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萧何为什么要月下追韩信?萧何为什么那么看重韩信?

萧何为什么要月下追韩信?萧何为什么那么看重韩信?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3407 更新时间:2024/3/17 5:23:02

萧何月下追韩信。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项羽进了咸阳,杀了秦王子婴和秦国贵族八百多人,还下命令烧阿房宫。跟随项羽进关的五十多万兵士,谁没受过秦朝的压迫?他们见了豪华的阿房宫,想到他们过去受的罪,心里燃烧起报仇的火苗。项羽一声令下,大伙儿就放起火来。

这场火一直烧了三个月,把阿房宫烧成一堆瓦砾。

项羽原来是楚国的贵族,趁着农民起义的机会,参加了反秦战争。灭了秦朝以后,他不可能为广大农民着想。他决定重新划分封地,把统一了的中国又弄得四分五裂。

当时名义上的首领还是楚怀王。项羽把他改称为义帝,表面上承认他是帝,实际上只让义帝顶个虚名,一切分封的事,都得听他主张。他把六国旧贵族和有功的将领一共封了十八个王,自称为西楚霸王。春秋时期不是有霸主吗?项羽自称霸主,等于宣布他有权号令别的诸侯,诸侯都得由他指挥。到了第二年,项羽干脆把挂名的义帝杀了。

分封诸侯以后,各国诸侯就都分别带兵回自己的封国去,项羽也回到他的封国西楚的都城彭城(今江苏徐州市)。

在十八个诸侯中,项羽最忌的是刘邦。他把刘邦封在偏远的巴蜀和汉中,称为汉王;又把关中地区封给秦国的三名降将章邯等人,让他们挡住刘邦,不让刘邦出来。

汉王刘邦对他的封地很不满意,但是自己兵力弱小,没法跟项羽计较,只好带着人马到封国的都城南郑(今陕西汉中东)去。

汉王到了南郑,拜萧何为丞相,曹参、樊哙、周勃等为将军,养精蓄锐,准备再和项羽争夺天下。但是他手下的兵士们却都想回老家,差不多每天有人开小差逃走,急得汉王连饭也吃不下。

有一天,忽然有人来报告:“丞相逃走了。”

汉王急坏了,真像突然被人斩掉了左右手一样难过。

到了第三天早晨,萧何才回来。汉王见了他,又气又高兴,责问萧何说:“你怎么也逃走?”

萧何说:“我怎么会逃走呢?我是去追逃走的人呀。”

汉王又问他:“你追谁呢?”

萧何说:“韩信。”

萧何所说的韩信,本来是淮阴人。项梁起兵以后,路过淮阴,韩信去投奔他,在楚营里当个小兵。项梁死了,又跟项羽,项羽见他比一般兵士强,就让他做个小军官。

韩信好几回向项羽献计策,项羽都没有采用。韩信感到十分失望。赶到汉王刘邦到南郑去的时候,韩信就投奔汉王。

韩信到了南郑,汉王也只给他当个小辟。有一次,韩信犯了法被抓了起来,差不多快要被砍头了。幸亏汉王部下一个将军夏侯婴经过,韩信高声呼喊,向他求救,说:“汉王难道不想打天下了吗,为什么要斩壮土?”

夏侯婴看韩信的模样,真是一条好汉,把他放了,还向汉王推荐。汉王派韩信做个管粮食的官。

后来,丞相萧何见到了韩信,跟他谈了谈,认为韩信的能耐不小,很器重他,还几次三番劝汉王重用他,但汉王总是不听。

韩信知道汉王不肯重用他,趁着将士纷纷开小差的时候,也找个机会走了。

萧何得到韩信逃走的消息,急得跺脚,立即亲自骑上快马追赶上去,追了两天,才把韩信找了回来。

汉王听说萧何追的是韩信,生气地骂萧何说:“逃走的将军有十来个,没听说你追过谁,单单去追韩信,是什么道理?”

萧何说:“一般的将军有的是,像韩信那样的人才,简直是举世无双。大王要是准备在汉中呆一辈子,那就用不到韩信;要是准备打天下,就非用他不可。大王到底准备怎么样?”

汉王说:“我当然要回东边去。哪能老呆在这儿呢?”

萧何说:“大王一定要争天下,就赶诀重用韩信;不重用他,韩信早晚还是要走的。”

汉王说:“好吧,我就依着你的意思,让他做个将军。”

萧何说:“叫他做将军,还是留不住他。”

汉王说:“那就拜他为大将吧!”

萧何很高兴地说:“这是大王的英明。”

汉王叫萧何把韩信找来,想马上拜他为大将。萧何直爽地说:“大王平日不大注意礼貌。拜大将可是件大事,不能像跟小孩闹着玩似地叫他来就来。大王决心拜他为大将,要择个好日子,还得隆重地举行拜将的仪式才好。”

汉王说:“好,我都依你。”

汉营里传出消息,汉王要择日子拜大将啦。几个跟随汉王多年的将军个个兴奋得睡不着觉,认为这次自己一定能当上大将。

赶到拜大将的日子,大家知道拜的大将竟是平日被他们瞧不起的韩信,一下子都楞了。

汉王举行拜将仪式以后,再接见韩信,说:“丞相多次推荐将军,将军一定有好计策,请将军指教。”

韩信谢过汉王,向汉王详详细细分析了楚(项羽)汉双方的条件,认为汉王发兵东征,一定能战胜项羽。汉王越听越高兴,只后悔没早点发现这个人才。

打那以后,韩信就指挥将士,操练兵马,东征项羽的条件渐渐成熟了。

标签: 萧何韩信西汉

更多文章

  • 韩信唯一的徒弟陈豨有多少实力?虽学艺不精却也多次打败刘邦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陈豨,汉朝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陈豨的故事。在我国汉朝时期,有一位十分厉害的军事家,他便是赫赫有名的韩信,是汉朝开国皇帝刘邦的得力干将,他为汉朝的建立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他用兵如神,因此被后世之人称为兵仙。韩信是一位如此出名

  • 什么是京索之战?看看西楚霸王与战神韩信的第一次交手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京索之战,汉朝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京索之战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说京索之战,不得不说彭城之战。《史记中》记载刘邦纠集56万诸侯联军,趁项羽北上对齐国征讨齐国叛乱时,挟还定三秦之威势,一举占领彭城(今江苏徐州)。汉高祖刘邦但是刘邦占领彭城之后,““沛公收其货宝美人,日置酒高会”。每

  • 韩信被杀害之前,张良为什么没有对他伸以援手呢?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张良,西汉

    张良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秦国灭亡后,4年的楚汉之争开始了。战况异常惨烈,最终以项羽在乌江边自刎结束。刘邦也随即建立了大汉400年的江山。而据历史记载,在刘邦平定天下之后,也开始学着其他的君王,大肆分封自己的嫡系和开国功臣。而帮助刘邦平定天下的萧何、张良、

  • 刘邦到底是如何看待韩信的死的?为何会后悔呢?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汉朝,刘邦

    在《史记》里司马迁借用刘邦之口,在得之韩信被吕后杀死在未央宫里之后,刘邦的感觉是:且喜且怜之,可谓神来之笔,诛心之局,短短五个字把刘邦的流氓本性,枭雄本色展露无疑!刘邦其实并不嗜杀。早年的时候,他对人才其实是非常宽容的。尽管他嘴里骂骂咧咧,但是他从来没有拒绝过人才,也很少杀人。也正是因为他有这样一副

  • 韩信死后,他的兵法究竟有没有失传?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韩信,汉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韩信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在中国古代,真正登峰造极的军事家首推两人,一人是战国时期的孙武,此人被后世称为“兵圣”,一套《孙子兵法》至今在世界范围内广为流传。另一人是秦朝末年的韩信,被人称为“兵仙”,韩信用兵“抱王霸之大略”,自成体系,创造了暗渡陈仓、背

  • 张良非常受刘邦尊敬,为何张良没有出手救下韩信呢?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汉朝,张良

    张良是刘邦最信任的谋士,刘邦称呼手下几乎是直呼其名,唯独称呼张良为子房,由此来表达对张良的尊敬。刘邦一生中几乎对张良言听计从,他们的关系就像刘备和诸葛亮那样。那么同为汉初三杰,为何张良看见韩信被灭三族,不出手相救呢?在解说这个问题之前,首先要从韩信为什么被杀说起。韩信家境贫寒,他像春秋战国时期一些有

  • 手握重兵的韩信,为什么从没想过背叛刘邦?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韩信,西汉

    韩信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刘邦对有才之人从来都是解衣推食,有功必赏。比如他答应韩王信收复了韩地,就把韩国赏给韩王信,说到做到。他答应陈平如果范增被弄死,就把四万金赏给陈平,结果也做到了。这就是刘邦的手段之一,韩信身为一个臣子,自然是希望有这么一个领导带着他

  • 卢生和侯生为什么会诽谤秦始皇 只因他们害怕谎言被揭穿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儒生,秦始皇

    还不知道:卢生、侯生为什么要诽谤秦始皇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秦始皇“坑儒”的故事原型见于《说苑》卷二十《反质》讲方士侯生、卢生害怕继续留在秦始皇身边会遭杀戮,于是一起逃跑,始皇闻之,大怒曰:吾异日厚卢生,尊爵而事之,今乃诽谤我,吾闻诸生多为妖言,以乱黔首,

  • 侯景一生充满传奇,为何最后的下场却很悲惨呢?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南北朝,侯景

    侯景,鲜卑化的羯族人,个不高,跛子,弓马娴熟,擅长策划武装叛乱,先反了老东家高欢,后来又反了江南的和尚皇帝萧衍。侯景有新发明,他给自己设计了两个新职务:宇宙大将军、都督六合诸军事,据说当时的傀儡皇帝萧纲听说后,大惊失色说:“侯将军都有宇宙的名号了?”宇宙这个词是庄子最早提出来的,后来由淮南子发扬光大

  • 桓玄是怎么建立桓楚的?桓玄生平简介及政治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南北朝,桓玄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桓玄生平简介及政治贡献!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桓玄(369年-404年),字敬道,一名灵宝,谯国龙亢(今安徽怀远)人,大司马桓温之子。东晋将领、权臣,桓楚武悼帝,谯国桓氏代表人物。历任侍中、都督中外诸军事、丞相、录尚书事、扬州牧、徐州刺史、相国、大将军等职,封楚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