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清朝太监需要从“秦、赵、高”三字中挑选一个改姓 乾隆为什么要下这个命令

清朝太监需要从“秦、赵、高”三字中挑选一个改姓 乾隆为什么要下这个命令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4650 更新时间:2024/1/5 2:26:58

还不知道:清朝太监改姓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清朝时期,有一位皇帝下令所有的太监必须要改姓为秦、赵、高,从里面选择一个作为自己的姓,这几个姓联系起来,很容易就让人联想到了秦朝时期颠覆秦朝的宦官赵高,他篡改秦始皇遗诏,将一个帝国带向了灭亡。那为什么这位清朝皇帝要下令,命太监们都改成这三个姓?改姓之后又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我们一起来来看看吧。

这个问题并不太准确,清朝的太监因为不能干政,没有实权,所以留名的不多。仅从留下姓名的姓这三个姓的都很少。但是这句话也不能说全错,因为乾隆皇帝的确干过这事,乾隆朝基本上入宫的太监,都让他们自己从“秦、赵、高”三个姓里面选一个给自己改姓。

其实明清两季都对防止太监干政做过努力,但是很显然明朝失败了,而清朝可谓很成功。然而虽然有清一朝太监几乎未干过政,但是清朝还是灭亡了。

洪武年间,朱元璋为了防止宦官干政,特地做了块碑放在宫门前,上书八个大字“内臣不得干预政事”。这就是明清两季为了防止宦官干政的开始。

可是偏偏是宦官在朱棣的“靖难之役”中有很大的功劳。更何况后来司礼监几乎成了明朝皇帝制约内阁文官集团的重要工具,所以朱元璋的那个碑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被人给挪走了。

这是一个很失败的例子。所以在清朝入关以后,满洲贵族们以顺治皇帝的名义也曾经专门做了三块铁牌,分别立在交泰殿、内务府和刑慎司。

但实际上顺治自己就在鼓励甚至怂恿太监干政,原因很简单,因为就当时顺治自己的处境,没有实权,和自己的亲娘见面,都被人看着。所以和自己最亲近的便是太监吴良辅,但是顺治一归天,康熙一即位,孝庄就以康熙的名义把吴良辅给处理了。

所以防止太监干政就要年年讲,月月讲,甚至日日讲。到了乾隆年间,甚至正式形成了相关的带有法律性质的典籍《钦定宫中现行则例》和《国朝官史》。

即便做到这个份上,乾隆仍然觉得不够,乾隆3年,乾隆集中了后宫的宦官,要求集中学习“秦朝赵高”的故事,赵高是如何篡改秦始皇的旨意;如何矫旨杀了扶苏;如何陷害李斯;如何“指鹿为马”;如何暗害秦二世胡亥;如何把大秦搞亡的。

听得所有的宦官诚惶诚恐,大汗淋漓。然后要求太监们在“秦”、“赵”、“高”三个字里选择一个做自己的姓氏。

所以清朝最倒霉的太监基本上集中在乾隆朝,因为乾隆经常形而上地去理解执行太监不准干政,动不动就去折磨太监们,连太监走路时不小心碰了一下两个当官的,因为没有避让,道歉。结果乾隆看到了,直接下令把这个太监脑袋揪掉了。

所以可见太监在乾隆的眼里地位是非常低下的,想想明朝很多文官都还得任太监做干爹,这命运差得简直不是一点点。所以乾隆朝的太监应该真的就是活不下去才会进宫的,否则谁愿意遭这个罪?

清朝后来因为咸丰彻底改变了大清的权力格局,使得后宫有机会掌控了实权。慈禧作为同治的生母,最终在权利的角逐中胜出。

因为后宫不得干政也一直都是清朝的禁令,所以为了维护自己后宫干政的合法性,她也一味纵容宦官干政。所以安德海、李莲英都开始逐步崛起。安德海甚至还公开在北京城娶老婆。最终以办龙袍的名义,“私自”出宫(实际上就是慈禧故意试探自己的权威的),到了山东丁宝桢留把他扣了,以违反制度的名义给杀了,慈禧连屁都没放一个。

标签: 清朝太监

更多文章

  • 什么是指鹿为马?赵高为什么要那么做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赵高,秦朝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指鹿为马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如果把一个国家比作一艘船的话,那宰相就是舵手。他的行为直接影响船只的前进方向,关乎朝廷命运。好的宰相能够帮助君主做出正确的决定,让国家走上正途。而心怀不轨的宰相则是会败坏国家气运,加速国家的灭亡。在秦朝,赵高就是这么

  • 深受重用的李斯为什么会斗不过一个赵高?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李斯,秦朝

    下面由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深受重用的李斯为什么会斗不过一个赵高,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秦朝丞相李斯,是法家学派的杰出代表人物,更精通权谋和政斗手段,略施小计就坑死了老同学韩非,更让秦始皇这等雄才之主,也在国策大政上对他言听计从。然而,秦始皇死后,李斯却在政治斗争中输给了宦官赵高,而且几

  • 什么是沙丘之变?秦始皇死后由赵高主导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赵高,秦朝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沙丘之变的故事。“始皇帝死而地分“这件事,虽然被秦始皇以暴力的手段解决了。可是这就像一根刺,在始皇帝心中,久久不能挥去,始皇帝一直闷闷不乐,于是便让博士创作了《仙真人诗》,等巡视天下的时候,便传

  • 历史上的赵高真是太监吗?别被影视剧误导了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秦,赵高

    赵高(前258年-前207年),中国战国时期秦国及秦朝政治人物,历仕秦始皇、秦二世和秦王子婴三代君主,沙丘之变和望夷宫之变的主谋、策划者。最后被子婴派宦官韩谈刺杀而死。一般认为赵高引发的多次秦朝内部宫廷混乱是造成秦朝加速灭亡的原因之一,但历史上对赵高是否为宦官以及制造秦朝宫廷混乱的动机都尚存争议。司

  • 为何赵高掌权之后要杀了蒙恬呢?他们之间有何恩怨?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秦,蒙恬

    秦朝一代名将蒙恬将军给世人的印象是击匈奴,修长城的武夫角色,那么历史上的蒙恬将军真的就是这样的人物吗?一、出身官宦世家蒙恬的出身是非常高贵的,出身于官宦世家、武将世家。虽然其先祖是齐国人,但是其祖父蒙骜和其父蒙武都为秦国高官,都是秦国将军,都为秦统一六国立下汗马功劳,蒙氏家族的功勋在当时秦国很少有家

  • 沙丘之变中李斯为何要和赵高联合呢?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秦,沙丘之变

    沙丘之变,又称沙丘之谋,秦始皇在沙丘宫(今河北省广宗县)去世后,赵高与李斯杀害公子扶苏,拥立秦二世即位的事件。秦始皇巡游时在途中突然去世,遗诏令其长子扶苏主持葬礼,意即使之返都即位。遗诏还没交给使者发出时秦始皇已经驾崩,只有公子胡亥、李斯和赵高以及五六个亲信宦官知道秦始皇去世的消息。此时扶苏正在上郡

  • 徐福是日本神武天皇?徐福东渡是真实还是虚假?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徐福,神武天皇

    我国秦代的方士徐福带领五百童男童女浮海东渡日本的动人传说,自古以来就在中日两国人民中间广为流传,今天已成为两国人民友好往来的历史象征了。当人们茶余饭后谈论这古老而美好的传说时,不禁会想到历史上真有徐福东渡这件事吗?这确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尽管史学家对它已作了很多年的探讨,但至今仍是一个众说纷纭的历

  • 徐福东渡到日本了吗 真的是日本祖先神武天皇?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徐福,日本

    徐福,也名徐市,秦始皇时齐地(属今山东省)人。据《史记》记载,徐福上书秦始皇说东海中有仙人居住的神山,有长生不老之药。于是秦始皇派他率领童男童女数千人入海求仙。在花费了大量钱财后却一无所获,徐福就欺骗秦始皇说需要先杀死出没骚扰的鲛鱼才能取回仙药,于是一去不复返。此后中日两国的许多史书都引用《史记》的

  • 解密:徐福东渡替嬴政求取不老药是否到达日本?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徐福,东渡,不老药,

    据台湾学者彭双松先生统计,日本各地与徐福姓名联系在一起的墓、祠、碑、宫、庙、神庄等遗址有50余处,登陆点20余处,传说故事30余个。这些遗迹与传说虽不全是真实的,但也与史实有所关联。谜团一:徐福东渡是否到达日本?徐福,也叫徐市,为秦国时一方士,公元前210年徐福奉秦始皇之命往渤海三神山寻找长生不老药

  • 揭秘秦朝徐福东渡是否到达日本?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徐福东渡日本

    刘华祝认为,徐福东渡起航点的确定,起决定作用的是当地的物质条件,一是经济的发达,二是港口的自然状况。否则,聚集大批的人员,征调大量的物资,建造很多的船只等大规模的准备工作就无法进行。还有港湾也应宽广,并与腹地有便利的交通。网络配图比较而言,具备上述优越条件的,据史书所记,只有当时的琅邪。战国时,楚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