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韩信犯过的错,为何诸葛亮也犯了?

韩信犯过的错,为何诸葛亮也犯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945 更新时间:2024/3/17 5:27:09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韩信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要论起中国古代的军事家,韩信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人。韩信自从被刘邦拜帅之后,屡次以少胜多,可以说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千古一人,而且他还为刘邦建立汉朝打造了总体的军事思想,韩信在发展军队,训练士卒上也颇有造诣,堪称全能。起初刘邦被项羽驱逐到巴蜀之后,信心受到极大打击,正是韩信的《汉中对》点明了刘项各自的优劣势,才树立了刘邦夺取天下的信心,也确立了汉朝夺取天下的战略。

史书中的韩信,用兵遇到的挫折只有一次,那就是汉11年韩信听说刘邦在外平叛,准备趁夜假传诏书释放在官府里服役的罪犯和奴隶。结果走漏风声,吕后和萧何把韩信骗到宫中,把他杀掉了。以韩信当时的处境来说,他依然能够制定出释放囚徒和奴隶的策略,不得不让人佩服兵仙确实才华冠绝史册。不过由于他连续在齐王和楚王的位置上被刘邦暗算,处境早已十分被动,所以到了最后机关算尽,也徒劳。

韩信为什么没有早早的造反呢?《史记》中记载韩信占领齐国的时候,楚汉争霸的局势基本是由当时的韩信投靠哪一方决定的,这个时候齐国人蒯通曾经劝说韩信摆脱刘邦自立,三分天下。但是韩信说了两个理由,拒绝了蒯通的意见:1,刘邦对自己有知遇之恩;2、自己功勋卓著,刘邦不会加害于自己。

但是这两个原因无论怎么看都过于情感化,绝对不是韩信放弃自立的最主要的原因,韩信这样一将功成万骨枯的人,看了多少血流成河,如果缺乏必要的理性,如何能百战百胜?韩信之所以没有选择自立,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这也是梁王彭越、代王陈豨、九江王英布等人为什么不担心刘邦将会狡兔死走狗烹,不仅选择帮助刘邦攻击项羽,而且项羽死后大家坐以待毙被各个击破---刘邦年老体衰,楚汉争霸时已经五十多岁了,随时可能死去。

试想如果诸侯在垓下合围的项羽不是一个年富力强的壮小伙,也是一个垂垂老矣之人,大家只需要静待他老死就可以了,何苦协助刘邦?九江王英布造反的时候就曾经对自己的部下说“汉王已经老了,没有力气带兵了”,这非常能代表各路诸侯的想法。只可惜的是,刘邦去世于公元前195年,却在公元前196年这一年的时间里连续杀掉陈豨、韩信、彭越、英布,这绝对不能说是巧合,只能说刘邦早已看透了这些人的想法。

静静的等待对手老死,这看起来是一个非常不错的计谋,然而韩信等人却放弃了掌握自己命运的主动权,不得不说这看似高明的想法背后其实隐藏着无边的祸患。400年后的智慧化身诸葛亮也曾经犯过类似的错误,在他与韩信《汉中对》齐名的《隆中对》中,曾经也犯了类似的错误,刘备三顾茅庐时,诸葛亮提到:

“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我们看到,诸葛亮的想法是保有荆州和益州之后,与孙权结交,然后发育国家,等待“天下有变”,然后再派一个上将去攻打魏国。而诸葛亮所谓的“天下有变”指的主要是魏国发生内乱,尤其已经50岁的曹操随时可能衰老死亡,然后他帐下的几个军事集团会随着他的死亡而群龙无首,诸葛亮认为那才是蜀国的机会。

在这种思路的影响下,赤壁之战后,本来约定与东吴军队一起进攻魏国的刘备军队放过了曹操----华容道上关羽释放曹操只是小说家想象的,但是在《三国志》中,赤壁之战后周瑜和孙权分两路进攻魏国,而刘备却没有按照原计划进行。曹操从华容道逃跑后,认为刘备如果早放火,自己必败。

诸葛亮的想法中,夺取了荆州和益州之后,蜀国就开始按兵不动静待天下之变。后来夺取汉中是在法正的力劝下进行的,法正死后,蜀国的扩张也就仅限于关羽在荆州耀武扬威了,并没有按照自武王伐纣以来的统一路数“西出崤函”。

自己放弃了主动就意味着敌人会采取主动,在汉中吃了大亏的曹操在死前不久联合孙权,把荆州的关羽杀了。结果虽然诸葛亮计划中的“天下有变”已经出现了,然而“上将”却没了。这也最终导致蜀国失去了夺取中原的能力,只能静静的等待被对手吞并。

韩信和诸葛亮作为古代的大能,在个人和国家命运攸关时刻的选择,其实还是非常高明的,因为从后世的角度去看,静待对手衰老并且死去是成功率最大的方案。不过这样一来,虽然作出了成功率最大的选择,但是如果考虑到因此而失去了主动选择的权利,则等待和出击之间的优劣就很难说清楚了。

标签: 韩信汉朝

更多文章

  • 韩信是怎么死的?j竟是他自己一手造成的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韩信,汉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韩信死得冤枉,但他的死却是自己一手造成的文章,欢迎阅读哦~韩信,西汉著名开国功臣,早年跟随刘邦一起打下汉家天下,在建立汉朝的过程中有不世之功。韩信领兵打仗的能力在当时几乎无人能出其右,他曾自称其将兵“多多益善”,刘邦也曾直言:“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

  • 韩信打仗有什么套路?你知道是什么吗?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韩信,汉朝

    韩信打仗,有个最明显的套路,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楚汉之争中,韩信于短短三年间,涉西河,虏魏王,禽夏说,引兵下井陉,诛成安君,徇赵,胁燕,定齐,南摧楚人之兵二十万,东杀龙且,倾三十万齐兵赴垓下,大败楚军,逼杀项王,此所谓不二之功。《史记中》只记载了韩信虏魏王豹、诛杀成安君陈馀、

  • 张良为何见死不救救韩信呢 看看他都做了什么就知道了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汉朝,张良,韩信

    张良为何见死不救救韩信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韩信(约公元前231年-前196年),汉族,淮阴(原江苏省淮阴县,今淮安市淮阴区)人,西汉开国功臣,中国历史上杰出军事家,兵家四圣之一,同时也是中国军事思想“兵权谋家”代表人物,被后人奉为“兵仙”、

  • 刘邦身边的谋臣接连拿下80余座城池,不是张良也不是韩信!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汉朝,郦食其

    刘邦身边的谋臣接连拿下80余座城池,不是张良也不是韩信!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楚汉之争时,曾有这样一个传奇人物,为刘邦出谋划策,接连拿下齐国80余座城池,此人不是韩信,也不是张良,而是名不见经传的郦食其。历史对郦食其的描述并不多,战国时期魏国人,秦灭六国以后,郦食其家道中落,沦为门客,

  • 韩信的军事才华真的是吹出来的吗?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韩信,汉朝

    还不知道经常有人说,韩信的军事才华都是吹出来的,您怎么看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晚上跟小伙伴组团开黑时,猫奴选了韩信后被大家嘲笑了整场,讲着讲着就飘到了韩信的军事才华是不是吹出来的,不然,王者荣耀中的韩信怎么都是“十个韩信九个坑,还有一个小学生”?玩过王者荣

  • 韩信究竟是怎么点兵的 点兵的典故又是出自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汉朝,韩信

    还不知道:韩信是如何点兵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秦王暴政,众多能人义士商定讨伐残暴不仁的秦王,说起推翻暴政,那要从陈胜、吴广两位历史大咖在大泽乡开始了,紧接着,燕国之后,项梁之孙项羽也开始高举义旗了,在这里,小编要多说一个十分重要的关键人物,这就是韩信,说到

  • 项羽为什么只让韩信做执戟郎?他是什么用意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项羽,秦朝

    韩信才华盖世,萧何赞他“国士无双”,为何项羽只让他做执戟郎?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下去。经过一场惊心动魄的鸿门宴,刘邦拱手让出了富饶的关中之地,被项羽打发叫花子似的赶到蜀地去。刘邦的臣子和兵丁大多是关中以东的人,他们本以为可以在战争结束后在关中享福,没想到,竟然要去偏远的蜀地,于

  • 兵仙韩信是怎么兵拜大将军的?施展才华需要哪些因素?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汉朝,韩信

    兵仙韩信是怎么兵拜大将军的?施展才华需要哪些因素?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五月份的汉中,天气已经微热,刘邦军营将卒逃亡的势头还是没有遏制。看不到半点希望的将卒,忍受不了思乡的痛苦,纷纷逃亡。刘邦(剧照)韩信的心里也很焦灼,如果这次再离开,是他第三次跳槽了,韩信不觉回想起了伤心的往事

  • 揭秘:韩信为什么不自立为王呢?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韩信,汉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韩信的文章,欢迎阅读哦~理论上,韩信有两个机会拥兵自立。一次是在他平定齐地之后,向刘邦求封齐王的时候,当时刘邦如果不肯封韩信为齐王,他可以自立为王。第二次是在他被降封为淮阴侯之后,他已经明知道刘邦对他非常不满了,所以他也有反叛之心,陈豨反叛就是在他撺掇之下才

  • 韩信如果听了蒯通的话会怎么样 他能打得过刘邦吗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韩信,蒯通

    还不知道:韩信如果听了蒯通的话会怎么样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每个人在这一生之中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遗憾的事情,或者是遗憾的选择,倘若人世间可以有时光倒流之说,再给人们一次选择的机会,结局不知道是否会有所变化。在历史上,便有一些因为选择失误而造成了自己的死亡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