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韩信是怎么死的?j竟是他自己一手造成的

韩信是怎么死的?j竟是他自己一手造成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945 更新时间:2024/3/17 5:27:05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韩信死得冤枉,但他的死却是自己一手造成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韩信,西汉著名开国功臣,早年跟随刘邦一起打下汉家天下,在建立汉朝的过程中有不世之功。韩信领兵打仗的能力在当时几乎无人能出其右,他曾自称其将兵“多多益善”,刘邦也曾直言:“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这样一位曾经在战场上叱咤风云的人物,最后却落得身死族灭的下场,无不引人唏嘘。对于韩信,历来褒贬评说不一,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他是因谋反而罹祸,后世亦有许多人认为韩信本无反心。无论韩信是否有反心,不得不说,其悲剧的结局早在很多事情中就已现出端倪。

少有大将之风

韩信早年为布衣之时,在乡里名声十分不好,既穷困又无品行,常靠去各家寄食度日。按说这样的人看起来一辈子也只会是一个游手好闲之徒,可韩信偏偏就不是,往往越是在穷困潦倒之时越能看出一个人不凡的一面。

韩信曾在亭长家寄食过数月,后来遭到亭长妻子的厌弃,每次都赶在他来之前赶紧把饭吃完,久而久之,韩信也看出了他们的用意,于是“怒,竟绝去”。少年韩信虽习惯在乡里间蹭吃蹭喝,但却没有就此失掉骨气,当他看出亭长一家并不愿意为他提供饭食的时候,他便选择毅然绝交而去。

另一件便是著名的“胯下之辱”的故事。对于这件事,韩信曾在衣锦还乡的时候对人说,“方辱我时,我宁不能杀之邪。杀之无名,故忍而就于此”,这说明他当时是有想法且有能力杀死戏辱他的那名少年的,但他却没有那样做,因为当时不仅杀之无名而且杀之无益,为逞一时之气,杀人犯法,而使自身难保,这不是大丈夫所为。苏轼也曾说“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应该说韩信性格中的志气和能伸能屈的勇气是他日后得以功成名就的基础。一个有志向、有骨气且能忍一时之气的人是不会一辈子都庸碌无为的。

祸起拜将

在“萧何月下追韩信”之前,韩信一直是寂寂无名之辈,时而追随项羽,时而转投刘邦,都未得到重用。但萧何却一直很欣赏韩信的想法与能力。于是在韩信想要随将领们一起逃亡的时候,萧何不顾一切将其追回并极力推荐给刘邦,誓要让刘邦为韩信封爵拜将。当时刘邦对于韩信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印象,但因为十分信任萧何,于是答应为韩信斋戒,具礼,拜为大将。韩信此生的功业起于萧何,但他的祸根也随之而起。刘邦拜将的那天,“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韩信在汉军中资历尚浅,却被一举拜为大将,而军中众多征战沙场军功显赫的老将却被晾在了一旁,这使韩信无法不遭人忌恨,也多少为后来埋下了祸根。

祸起贪功

韩信奉命领兵平齐,但还未到达之时就听说齐国已被郦食其说下,韩信本想就此收兵,却为蒯通的一番话所动容。特别是当他听到“郦生一士,伏轼掉三寸之舌,下齐七十余城,将军将数万之众,岁余乃下赵五十余城,为将数岁,反不如一竖偶之功乎”,韩信决定发兵攻齐。发兵攻齐的举动不仅使郦食其无辜被齐王烹杀,还致使齐连楚兵拼死抗击。无论从哪一方面来看,韩信这次的决定都是只顾贪功不顾大局的行为。

平齐之后,韩信立即派人给刘邦上书说,齐国诈伪多变,且南面临楚,若不趁此时任命代理齐王恐怕形势有变。最后他表示“愿为假王便”。而刘邦此刻正被楚军围困于荥阳,形势危急,正盼望韩信引兵来救,可韩信却趁人之危向刘邦邀功请赏。无奈之下,刘邦只能忍气吞声,还颇为大度的说,大丈夫有平定诸侯之功,要做就做真王,做什么代理齐王?于是刘邦派张良立韩信为齐王,再调兵回来攻打楚军。

韩信与刘邦的关系始终不如刘邦与萧何、张良的关系亲近。萧何后来在据守长安之时尚且要自污名节来消除刘邦的疑虑,韩信却在刘邦陷于危机的时候趁机邀功,这一举动无不成为韩信最后悲剧结局的一个重要原因。

祸起骄矜

功勋卓著的韩信变得日益骄矜,再不是曾经能忍“胯下之辱”的大丈夫了。曾有一次韩信去拜访樊哙,樊哙跪拜送迎口中称臣,韩信竟自嘲说,我现在竟也与樊哙这等人为伍了。樊哙不仅是陪伴刘邦出生入死的兄弟,也是刘邦的妹夫,韩信如此说,似过于狂妄了。

高祖常与韩信谈论诸将的领兵统帅之能,有一次高祖问韩信,你觉得像我这样能带多少兵?韩信说,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众。刘邦问,那你又如何?韩信说,多多益善。韩信在皇上面前也没有丝毫收敛,可谓锋芒过露了。

心头大患

汉家天下定后,高祖开始大封功臣,韩信等作为开国元勋被封为异姓诸侯王。当时的诸侯王不仅拥有大片封地,而且享有独立的自治权和军事武装。名义上是汉家臣子,实际上则可算得上是割据一方的独立王国。诸侯王势大力强,可以说刘邦没有一日对这些诸侯王放松过警惕。很快,燕王臧荼率先谋反,这就更加使当时的异姓诸侯王势力成为刘邦的一块心病。

汉六年,有人上书告楚王韩信谋反。当时是谁来告,是否诬告,我们都不得而知。但在刘邦看来只要涉及到谋反,宁可错杀也绝不能放过,更何况韩信的势力一直是刘邦的心腹大患。借着这个由头,刘邦设计将韩信绑至洛阳,但不久又把他放了。至此韩信的势力大减,刘邦能释放韩信说明他心里清楚韩信此时并没有谋反,但为防微杜渐考虑,刘邦将韩信贬为淮阴侯。韩信的悲剧至此只是一个开始,刘邦虽然暂时放过韩信,但从汉家大局考虑,异姓诸侯王以及对君主政权有威胁的势力最终都必然会被铲除殆尽。

其后不久,韩信一位舍人的弟弟又向吕后告发韩信欲反,吕后这次没有任何心慈手软,立即与萧何相谋划,将韩信诱来捕杀,后夷其三族。当刘邦平叛回朝得知韩信已被吕后诛杀,“且喜且怜之”。喜的是韩信这一心头大患终于被除去,怜的是韩信身为汉家功臣却落得身首异处的下场。从高祖的反映来看,只有喜与怜,却没有悲与怒,说明韩信的被杀只是时间的问题。

韩信传奇跌宕的一生,主要还是因其自身原因造成的。所谓成于己,而亡于己。韩信自小有大志能忍让,遂能成事,后来贪功矜能又使自己身死族灭。太史公亦言:“假令韩信学道谦让,不伐己功,不矜其能,则庶几哉,于汉家勋可以比周、召、太公之徒,后世血食矣!”

标签: 韩信汉朝

更多文章

  • 韩信打仗有什么套路?你知道是什么吗?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韩信,汉朝

    韩信打仗,有个最明显的套路,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楚汉之争中,韩信于短短三年间,涉西河,虏魏王,禽夏说,引兵下井陉,诛成安君,徇赵,胁燕,定齐,南摧楚人之兵二十万,东杀龙且,倾三十万齐兵赴垓下,大败楚军,逼杀项王,此所谓不二之功。《史记中》只记载了韩信虏魏王豹、诛杀成安君陈馀、

  • 张良为何见死不救救韩信呢 看看他都做了什么就知道了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汉朝,张良,韩信

    张良为何见死不救救韩信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韩信(约公元前231年-前196年),汉族,淮阴(原江苏省淮阴县,今淮安市淮阴区)人,西汉开国功臣,中国历史上杰出军事家,兵家四圣之一,同时也是中国军事思想“兵权谋家”代表人物,被后人奉为“兵仙”、

  • 刘邦身边的谋臣接连拿下80余座城池,不是张良也不是韩信!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汉朝,郦食其

    刘邦身边的谋臣接连拿下80余座城池,不是张良也不是韩信!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楚汉之争时,曾有这样一个传奇人物,为刘邦出谋划策,接连拿下齐国80余座城池,此人不是韩信,也不是张良,而是名不见经传的郦食其。历史对郦食其的描述并不多,战国时期魏国人,秦灭六国以后,郦食其家道中落,沦为门客,

  • 韩信的军事才华真的是吹出来的吗?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韩信,汉朝

    还不知道经常有人说,韩信的军事才华都是吹出来的,您怎么看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晚上跟小伙伴组团开黑时,猫奴选了韩信后被大家嘲笑了整场,讲着讲着就飘到了韩信的军事才华是不是吹出来的,不然,王者荣耀中的韩信怎么都是“十个韩信九个坑,还有一个小学生”?玩过王者荣

  • 韩信究竟是怎么点兵的 点兵的典故又是出自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汉朝,韩信

    还不知道:韩信是如何点兵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秦王暴政,众多能人义士商定讨伐残暴不仁的秦王,说起推翻暴政,那要从陈胜、吴广两位历史大咖在大泽乡开始了,紧接着,燕国之后,项梁之孙项羽也开始高举义旗了,在这里,小编要多说一个十分重要的关键人物,这就是韩信,说到

  • 项羽为什么只让韩信做执戟郎?他是什么用意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项羽,秦朝

    韩信才华盖世,萧何赞他“国士无双”,为何项羽只让他做执戟郎?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下去。经过一场惊心动魄的鸿门宴,刘邦拱手让出了富饶的关中之地,被项羽打发叫花子似的赶到蜀地去。刘邦的臣子和兵丁大多是关中以东的人,他们本以为可以在战争结束后在关中享福,没想到,竟然要去偏远的蜀地,于

  • 兵仙韩信是怎么兵拜大将军的?施展才华需要哪些因素?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汉朝,韩信

    兵仙韩信是怎么兵拜大将军的?施展才华需要哪些因素?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五月份的汉中,天气已经微热,刘邦军营将卒逃亡的势头还是没有遏制。看不到半点希望的将卒,忍受不了思乡的痛苦,纷纷逃亡。刘邦(剧照)韩信的心里也很焦灼,如果这次再离开,是他第三次跳槽了,韩信不觉回想起了伤心的往事

  • 揭秘:韩信为什么不自立为王呢?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韩信,汉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韩信的文章,欢迎阅读哦~理论上,韩信有两个机会拥兵自立。一次是在他平定齐地之后,向刘邦求封齐王的时候,当时刘邦如果不肯封韩信为齐王,他可以自立为王。第二次是在他被降封为淮阴侯之后,他已经明知道刘邦对他非常不满了,所以他也有反叛之心,陈豨反叛就是在他撺掇之下才

  • 韩信如果听了蒯通的话会怎么样 他能打得过刘邦吗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韩信,蒯通

    还不知道:韩信如果听了蒯通的话会怎么样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每个人在这一生之中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遗憾的事情,或者是遗憾的选择,倘若人世间可以有时光倒流之说,再给人们一次选择的机会,结局不知道是否会有所变化。在历史上,便有一些因为选择失误而造成了自己的死亡之

  • “淮阴屠中少年”跟韩信有什么仇?非要逼他受胯下之辱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韩信,汉朝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韩信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韩信的少年时代是很苦的。家贫,无地可耕种,更没本钱去经商做买卖,虽有才学但没特别品行,不能被推举或应试为吏,最终弄得连老母亲过世都没丧葬费,吃穿就更成问题了,只能靠着一张厚脸皮跟别人去吃白饭。人混到韩信这地步,就算再高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