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解密:手握30万重兵的秦朝名将蒙恬为何不造反?

解密:手握30万重兵的秦朝名将蒙恬为何不造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1139 更新时间:2024/1/27 21:27:15

作为大秦帝国后期最重要的将领,蒙恬手握秦国最为精锐的三十万长城军。这支部队,北击匈奴,立下赫赫战功,是一支战斗力超强的部队。这支部队,跟谁蒙恬多年,中高级将领几乎都是蒙恬的人马。只要蒙恬假托皇帝诏令,拥护太子扶苏,打回京城,赵高胡亥必定死路一条。

可是,奇怪的事情发生了。明明知道是假传诏令,太子扶苏自杀了。明明知道是假传诏令,蒙恬也拱手交出了兵权。实在让人不可解。

扶苏的缘由,我们另外再说。本文单说蒙恬。

蒙恬被赐死时,自己对自己做出了一番评价:恬罪固当死矣。起临洮属之辽东,城堑万馀里,此其中不能无绝地脉哉?此乃恬之罪也。

蒙恬说,我的罪过本就应当被处死。为什么呢?因为我修建了一条横跨东西,长达万里的长城。修建长城的时候开山凿河,这中间或许有伤及大秦龙脉的地方?或许,这就是我蒙恬的罪过吧。

龙脉之说,虚无缥缈。况且,大秦只是将六国长城连贯起来,长城的主体工程,早在大秦一统天下之前就已经修成了。

很明显,这是蒙恬的托词。

在《史记·蒙恬传》中其实已经约略透漏蒙恬真正的死因。

司马迁评价蒙恬说:“吾适北边,自直道归,行观蒙恬所为秦筑长城亭障,堑山堙谷,通直道,固轻百姓力矣。夫秦之初灭诸侯,天下之心未定,痍伤者未瘳,而恬为名将,不以此时彊谏,振百姓之急,养老存孤,务修众庶之和,而阿意兴功,此其兄弟遇诛,不亦宜乎!何乃罪地脉哉?”

司马迁说,我到过北疆,从大秦时代修建的直道回归。沿途观看蒙恬修筑的长城关隘。发现工程确实浩大。这体现的,是大秦王朝对百姓的奴役不遗余力。在秦国刚刚平定天下的时候,各地百姓还没有真心归附。在那个时候,,身为大将的蒙恬,本应当向秦始皇进谏,让百姓休养生息。可是,蒙恬“阿意兴功”,如此,才落得兄弟被诛杀的下场。

那么,司马迁说得阿附秦皇获得功勋是什么事情呢?当然是说北击匈奴。

当时的匈奴很强大,但是,并没有强大到需要秦朝倾国远征的地步。我们结合历史就可以发现,匈奴在冒顿单于时达到极盛,开始犯边。在前几十年,匈奴还不足以威胁到大秦帝国。

蒙恬掌管大秦兵马的时候,天下已经接近一统。身为一国统帅的他,没有一场拿得出手的灭国级战役。这样蒙恬和前代诸如白起王翦比起来自惭形秽。于是,当小部匈奴扰边时,蒙恬建议修竹长城,大举征讨。一来满足秦始皇好大喜功的脾气,二来也可以趁机建立功勋。

而修竹长城,大举征讨,正是激起天下民变的导火索。

史书有这样一段记载:(秦二世)遣使者以罪赐公子扶苏、蒙恬死。扶苏已死,蒙恬疑而复请之。

当使者来到长城大寨,宣读诏令要赐死扶苏时,蒙恬或许很吃惊,却并没有怀疑之心,也就是反抗之心。等到扶苏已经死了,他听说使者也要杀死他,这才有所怀疑,并且上书朝廷询问缘由。也就是说,在蒙恬看来,即便秦二世时伪造诏令称帝,杀掉太子扶苏,也必须仰仗他蒙恬。于是,扶苏死的时候他没有动手。等到自己有危险了,他才着急了。

蒙恬一着急,情况很可怕。使者不敢下手了,连忙请示秦二世。秦二世接到了蒙恬的上书,“胡亥已闻扶苏死,即欲释蒙恬”,还真的想要释放蒙恬。是赵高从中作梗,害死了蒙恬。

胡亥为何原谅蒙恬,赵高又为何要还是蒙恬呢?

因为蒙恬还有一个弟弟叫做蒙毅,两人一内一外,深得秦始皇信任。两人都是将军,掌握京城和地方的主要兵力,于是“故虽诸将相莫敢与之争焉!"

既然兄长扶苏已经死了,蒙恬也表示了诚意,于是,秦二世胡亥想要召回蒙恬,委以重任。不出意外的话,应该是担任宰相。可那样一来,赵高精心设局想要掌控朝政的计划就要泡汤。

于是,赵高诬陷蒙恬,说当初始皇本就想让胡亥继位,是蒙恬劝阻才立扶苏为太子。胡亥想到最近几年蒙恬和大哥的关系都很亲密,就怀疑蒙恬在欺骗自己。最终,胡亥下达了赐死蒙恬的诏令。

到这时,蒙恬还不肯死。他告诉使者,要面见二世,并且强调”今臣将兵三十馀万,身虽囚系,其势足以倍畔“,自己为什么没有背叛呢?就是因为顾念先帝厚恩,并且举了周公辅佐周成王的例子,表示自己一定会对新君效忠。

到此,蒙恬邀功贪生的嘴脸已经一清二楚了。

可是,使者告诉蒙恬,皇帝不可能见你,你死定了!在这样的情况下,蒙恬才慨叹自己挖了龙脉,不得不死!

标签: 蒙恬秦朝名将

更多文章

  • 蒙恬将军在秦国究竟有多厉害?蒙恬有何功绩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蒙恬,秦朝

    司马贞:“蒙氏秦将,内史忠贤。长城首筑,万里安边。赵高矫制,扶苏死焉。绝地何罪?劳人是稥。呼天欲诉,三代良然。”“内史忠贤”是历朝历代对蒙恬的看法,这位大将军原居齐国,后来跟随家人来到了秦国,为秦国驱逐匈奴,维护秦国的稳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史记》蒙恬将军传:(始皇)乃使将军蒙恬发兵三十万,北击胡

  • 秦朝一代名将蒙恬被李斯赵高联手算计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蒙恬

    秦朝一代名将蒙恬将军给世人的印象是击匈奴,修长城的武夫角色,那么历史上的蒙恬将军真的就是这样的人物吗?仅仅是一介武夫吗?一、出身官宦世家蒙恬的出身是非常高贵的,出身于官宦世家、武将世家。虽然其先祖是齐国人,但是其祖父蒙骜和其父蒙武都为秦国高…秦朝一代名将蒙恬将军给世人的印象是击匈奴,修长城的武夫角色

  • 秦朝公子扶苏和大将蒙恬的关系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扶苏

    蒙恬是嬴政手下的大将,当时的秦国,有着两大将军,一个是王翦,一个是蒙恬,两人都为大秦统一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王翦的年龄比蒙恬要大很多,所以他的功绩多在秦统一六国的时候,蒙恬的主要功绩是在秦朝统一六国之后。动漫中的扶苏和蒙恬(网络图)秦统一六国之后,虽然在中原大地所向披靡,但是却苦于西北匈奴的骚扰。

  • 秦国大将蒙恬为什么最后的结局如此悲惨?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蒙恬

    据史料记载,蒙恬是秦时的将军,山东省蒙阴县人,其祖父蒙骜,父亲蒙武都是秦国的名将,其弟蒙毅也位至上卿。所以,蒙毅和蒙恬是切切实实真实存在的人物。蒙氏兄弟同时效力于秦始皇,蒙恬担任外事,在边疆之外带兵打仗,抵御外侵;蒙毅常为内谋,在朝廷之上为秦始皇出谋划策,进谏忠言。他们被合称为“忠信”,皇宠国恩,荣

  • 一代名将蒙恬为何愿意死在赵高的手上?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蒙恬

    蒙恬是秦始皇时代的人,从他祖父那一代开始,他们家就一直为秦国服务。到了蒙恬这一代,他们家在秦国拥有了相当高的知名度。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任命蒙恬为将军,率领三十万大军对抗匈奴。蒙恬是秦始皇最坚定的支持者,更是秦国数一数二的奇才,长期与匈奴角逐于大漠之上,使他对怎样赢得胜利有了直观的认识。为了彻底御敌于

  • 秦国著名将领蒙骜 蒙骜和蒙恬是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蒙骜,蒙恬

    蒙骜本为齐国人,后投奔秦国,官拜上卿,还是秦国著名将领,其子蒙武、其孙蒙恬和蒙毅都是秦国名将。蒙骜历经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庄襄王、秦始皇四朝,战功无数,曾夺韩二城、设立三川郡,夺魏二十城、设立东郡,为日后秦始皇统一六国打下坚定的基础。公元前240年,蒙骜去世。网络配图人物生平蒙骜本是齐国人,秦昭襄

  • 万里长城谁修建的?秦朝大将蒙恬的万世功勋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蒙恬

    秦朝强大而短暂,说起秦朝军事就不得不提到蒙恬将军。说起秦朝大将蒙恬,我们都知道,他干的最有名的事就是修筑万里长城。电影《神话》里面,成龙演的将军叫蒙毅,是蒙恬的弟弟。蒙氏兄弟应该是中国蒙姓人里最有名的。蒙恬主管外事,蒙毅主管内政,在秦朝立下大功,很受秦始皇的信任。网络配图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派蒙恬率3

  • 秦朝名将蒙恬和项羽谁更加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蒙恬,项羽

    秦朝名将蒙恬和项羽谁更加厉害蒙恬和项羽都是秦末年的风云人物,相对来说,蒙恬成名比项羽早几年。两人都是当时的出名英雄,那么蒙恬和项羽谁厉害呢?史料并没有记载蒙恬和项羽谁厉害这个事件。从史料上来看,不论是单挑,还是指挥军队大规模作战,蒙恬和项羽并没有证明的交锋。蒙恬是秦朝老将,是秦始皇最信任的人之一,祖

  • 大秦第一勇士蒙恬 不仅能打杖还会造笔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蒙恬

    蒙恬,大秦名将。这个大家都知道。公元前221年,蒙恬被封为将军,攻齐,因破齐有功被拜为内史 ,其弟蒙毅也位至上卿。蒙氏兄弟深得秦始皇的尊宠,蒙恬担任外事,蒙毅常为内谋,当时号称“忠信”。秦统一六国后,蒙恬率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收复河南地,修筑西起陇西的临洮,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征战北疆十多年,威震匈

  • 论忠诚度论实力 秦始皇不选蒙恬还能选谁?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秦始皇

    秦始皇并不是多么残暴多疑的人,《史记·秦始皇本纪》里:徙天下十二万户豪富于咸阳。说的是始皇帝把六国贵族置于咸阳,即使有繁荣咸阳甚至是监视六国贵族的想法,但是也没斩尽杀绝,就算是“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项氏也没被灭绝。网络配图至于为什么非得用蒙恬?因为除了蒙恬还有其他人可信任么?对比一下王翦家族。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