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在孔子的一生中 对他最差的评价是什么?

在孔子的一生中 对他最差的评价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1630 更新时间:2023/12/10 14:30:50

子路跟着孔子走,却落在了后面,碰到一个老者,子路问道:“您看见我的老师了吗?”老者道:“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说完,便扶着拐杖去锄草。子路拱着手恭敬地站着。他便留子路到他家住宿,杀鸡、做饭给子路吃,又叫两个儿子出来相见。第二天,子路见到孔子报告了这件事。孔子说:“这是位隐士啊。”叫子路回去再看看他。子路到了老者家,他却已不在。子路便道:“君子出来做官,只是尽应尽之责罢了。至于我们的政治主张行不通,早就知道了。”

对于“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这句话,不同的学者有着不同的解释。有一种观点认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指的是孔子,整句话的意思就是“(孔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怎么能算老师呢?”这里将“孰”解释为“怎么”,将整句话看做对孔子的讥讽,这其实是一种曲解。罗继祖先生认为,孔子在《论语·子罕》中曾自己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所谓“鄙事”,就是君子所鄙事的体力劳动,这也就是说孔子能做包括农活在内的多种体力劳动。如此一来,将“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帽子扣在孔子头上,着实冤枉。

吕本中的《紫微杂说》认为,这两句话其实是指老者自己。老者的意思是:我要是四肢不劳动,就会造成不分五谷的后果。进而引申,为了避免这种后果,我不能舍弃自己的本业,只能辛勤劳动,因此没有注意到过往的人。俞樾的《群经平议》和《古书疑义举例》则从训诂的角度进一步发展了吕本中的观点。俞樾认为,此句中的“不”是没有实际意义的语气词,并不表示否定。如在《诗经·车攻》中,“徒御不惊,大庖不盈”中的“不”,传就解释为:“不惊,惊也;不盈,盈也。”如此训诂,整句话的意思就是老人因忙于勤四体、分五谷,因此没有注意到别的事情,所以不知道哪位是你的老师。

总而言之,以上学者都认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指的是老者自己,意思是老者在专心劳动,没有看到子路的老师。从故事情节上讲,这样的观点也说得通。老者和子路素昧平生,子路一开始便对他恭恭敬敬,按理说老者不应该直接就批评子路。同时,老者留子路住宿,杀鸡给子路吃,还让自己的孩子和子路见面,老者既待子路如此友善,怎会一开始言讥讽?

朱熹在《论语集注》中则认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是对子路的评价,用意是“责(子路)不事农业而从师远游也。”皇侃在《论语义疏》中解释的更为详细,他认为老者的话“言当今乱世,汝不勤劳四体以播种五谷,而周游远走,问谁为汝之夫子……”春秋时值乱世,老者认为当时最重要的事情应该是做隐士并从事农业劳动,而非像孔子那样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从上下来看,这样的解释也是说得通的。孔子让子路去找老者,老者已然离开,而后子路还自言自语为自己入仕的选择做出解释,这些情节只有在子路曾经受到老者批评的情况下才说得通。

钱穆先生认为,无论是“丈人自谓说”还是“批评子路说”,都有一定道理,当存为两说。其实,我们不必纠结于“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二句到底指的是谁。整个故事的核心其实是子路最后所说的话——“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他认为,君子出仕为官是对国家天然的责任,不逃避现实,积极参与社会的治理,是人臣应尽的职责,哪怕自己的政治主张不被当政者采纳,仍要坚持不懈地努力。这其实也是孔子对弟子的一贯教导。在他看来,君子出仕,参与社会的管理与改造,是义所为,不得不为!

标签: 颜回孔子孟子子贡

更多文章

  • 揭秘:孔子两次择婿的事件背后有何隐情?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颜回,孔子,孟子,子贡

    《论语》中记载了孔子两次选婿的故事。一次替自己女儿选。孔子评价公冶长:“可以把女儿嫁给他。虽然他被拘禁了,但他并没有犯别人指控的罪。”于是把女儿嫁给了他。一次替侄女(哥哥孟皮的女儿)选。孔子评价南容:“国家有道时,不被免职;国家无道时,能免遭刑罚。”于是把侄女嫁给了他。《论语》记载这两个故事的文字,

  • 泰山为何会对孔子思想有着如此深远的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颜回,孔子,孟子,子贡

    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和文学家。泰山与名人结缘,肇始于孔子。孔子登临泰山,抒怀畅志,开阔胸襟;考察封禅,学习礼仪;了解民情,观知时政,活动内容与历史遗迹十分丰富。明代《泰山志》说:“泰山胜迹,孔子称首。”这不仅拓展了泰山文化的内涵,也使儒家思想文化借泰山之力发扬光大。同时,孔子也

  • 孔子一生都做过哪些官?孔子一生的仕途顺利吗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孔子,春秋战国

    孔子当的第一个官是季氏吏,也就是鲁国三大家族“三桓”之一季氏家族的小吏。是管什么的呢,负责管理仓库的。说白了,也就是个仓库管理员。但是,孔子是个对工作相当负责的人。短时间内取得了较高的业绩——仓库出纳的钱粮有条有理,很是清晰明了(料量平),众人叹服。很快,由于工作认真、负责,孔子便有小小的仓库管理员

  • 晏子为何要排挤孔子?晏子身上都有哪些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晏子,春秋战国,孔子

    晏婴,齐之习词者也。历史上,这个能说会道的齐之习词者晏婴就是晏子。晏子是齐国自管仲以后,又出现的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他与管仲的不同是,管仲是个实干派,有自己的政治、经济主张,力求变革。而晏婴则更多的是通过他过人的口才和其独特的人格魅力,受到齐国人的赏识和赞美,历来有很多人对他进行过评价,褒贬不一的观点

  • 孔光是孔子的第几代孙?孔光的生平事迹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孔光,西汉,孔子

    孔光,孔子后人中又一位大家,在西汉王朝后期有着卓越的地位,那么孔光的简介是什么呢?孔光,字子夏,山东曲阜人。孔子的第十四世孙,西汉太师孔霸的儿子。孔光从小就聪明好学,天资聪颖。未满20岁,孔光就被推举为议郎。早早地开始了他的从政生涯。后来又被推举为方正,进入朝廷担任谏大夫一职。因为孔光性格刚烈,敢于

  • 圣人孔子名字暗含玄机 孔子名字的秘密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孔子,名字,秘密

    孔子是鲁国公孙嘉的后代,公孙嘉字孔文。我国古人有的以祖先的“字”为姓,如鲁公子牙字叔,他的孙子就叫叔得臣。孔子也是近这种方式为姓的。故姓孔。孔子在整个中国的历史上地位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他的学说贯彻了整个中华名族,历代的帝王在即位时都需要阅读他的学说,甚至就是现在中国海外还有很多孔子学院。但很少有人

  • 孔子母亲为何到死都不告诉其生父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孔子,颜征,叔梁纥,庄姜

    母亲颜征在一直到死,都没有给孔子说过,他父亲到底是谁。颜征在死后,孔子才从邻居一车夫口中,得知父亲是曾经做过陬邑大夫的叔梁纥。这让孔子既震惊更兴奋不已,原来自己具有贵族血统!孔子的贵族血统并不假,从叔梁纥上溯,可以追述到殷纣王庶出兄长微子启。周朝建立后,在“兴灭国,继绝世”组织路线指导下,周武王将微

  • 孔子弟子公冶长是个怎样的人 公冶长人物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孔子弟子公冶长,公冶长人物生平

    公冶长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弟子,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公冶长家境贫穷,个人非常勤俭节约,又十分喜爱读书,知识渊博,才能和德行都同时具备,是孔子眼中具备仁德的重要代表。在《论语》第五篇中有提到公冶长的文章,主要内容是写孔子对公冶长的评价,孔子评论公冶长说:“可以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他,虽然他现在被关在牢

  • 孔子学琴的故事 孔子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孔子

    孔子这位圣人在历史上不仅留下了自己的思想主张和儒家学说,在他不朽的一生中,孔子周游列国,四处讲学,期间也留下了很多轶闻故事。这些故事有的流传甚广传诵至今,为后人津津乐道,其中就有孔子学琴及孔子相师的故事。这两则故事具体是讲述了什么?孔子学琴的故事孔子学习非常的刻苦,并且要完全掌握知识的精髓深意才能满

  • 孔子爱徒颜回在历史上有何故事流传?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颜回,孔子

    颜回是中国历史上了不起的大人物,被后世的人尊称为“复圣”,他作为孔子最杰出的弟子,继承了孔子的思想文化,践行着孔子仁义守礼的思想主张,虽然凭借他的贤名可以很轻松的去做个官僚,但是颜回依旧恪守着清贫的生活,不改其志。颜回的故事颜回幼年的时候的很多事已经不可考了,而在他拜孔子为师,跟着孔子周游列国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