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神宗时期文化成就

明神宗时期文化成就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1575 更新时间:2024/1/28 6:38:46

明神宗时期是市民社会发展、市民力量壮大的时代,大思想家纷纷涌现,政治社团纷纷出现,学派繁荣。明神宗时代是传播新思想、新观念、新文化的时代。

因为没有了政府的监管,所以百姓的言论自由也空前高涨,只要是大众喜欢的、有市场前景的就可以出版,根本就不需要有关部门的审核,各种文化思想如雨后春笋般拔出地面,可谓是“百家争鸣”。

出现了方以智、李时珍、徐光徐霞客宋应星等科学巨人以及朱载堉、李之藻、王征等众多科学家。还有李贽等大思想家,徐谓和董其昌等顶级书画家,戏剧家汤显祖等,是明朝中叶以来最好的时期。

改革学校

学校为养士基地,“人才所系”。

为了培养新的人才,万历二年(1574年),神宗命令吏部严格选用提学官。

次年三月,张居正进呈《请申旧章饬学政以振兴人才疏》,提出选用提学官和整顿学校的十八条方案。神宗以为“深切时弊”,下诏命“各官着实遵行”,[13]并大量裁减府、州、县学的学生数。

在明代,“科举必由学校”。人口不断增加,学校招生人数反而减少,不但与社会发展大势背道而驰,对于那些追求功名利禄者更是当头一棒。

明神宗还根据张居正的建议,诏毁天下书院,迫害士人,实行文化专制。这些都是倒退行为,所以,一开始就遭到激烈反对,难以贯彻执行。

张居正本人更为此付出了沉重代价:大邑士子多怨之,或谓他“千虑一失,在汰郡县诸生”[。从而成为后来惨败的祸根之一。

科技著作

李时珍的著名著作《本草纲目》也是出版于万历年间,由于它的科学性,系统性,科学性流传至今,为现代医学所认可采用,可见当时中医药学原理、实践之发达程度了。

著名科学家宋应星编撰的《天工开物》详细叙述了当时农作物和手工业原料的种类、产地、生产工艺、生产设备等,以及宋应星自己的组织生产经验和科学见解,此书传到日本后,被称为“中国的狄德罗”。

戏曲成就

明代著名戏曲家、文学家汤显祖(1550—1616年)创作了著名的《牡丹亭》,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生死离合的爱情故事,歌颂了反对封建礼教、追求自由幸福的爱情观和强烈的要求个性解放的精神,汤显祖被称为当“东方的莎士比亚”。

标签:

更多文章

  • 司马迁写史记是怎么写出汉朝以前的历史的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

    司马迁写《史记》,是如何知道几千年前的事情的?这个问题不难解决,那便是参考前代史料。修史不是写小说,不能自由发挥,任何修史者都要参考史料,参考史料是修史的主要方法,比如班固修撰《汉书》,便明显参考了司马迁的《史记》。可如你所知,司马迁修撰《史记》前,经历了秦始皇焚书,全国各地的书籍都付之一炬,那些历

  • 霍去病有儿子吗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

    霍去病被封为“冠军侯”,一生征伐,年纪轻轻从无败绩,汉武帝曾经赏赐给霍去病很多的赏赐,其中有一次赏赐给霍去病一座很大的宅子,霍去病坚辞不受,理由就是那句有名的“匈奴未灭,何以为家”。霍去病到底有没有儿子?司马迁的《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第五十一》中记载:天子为治第,令骠骑视之,对曰:“匈奴未灭,无以家

  • 司马迁为什么没有详细记载霍去病的死因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

    霍去病是西汉著名的抗匈将领,也是一位少年天才,他一生数次指挥大军与匈奴会战,每一仗均是深入险境,孤军奋战,每一仗均是以寡敌众,大胜而归!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将才,却在他二十三岁的时候突然划上了生命的句号。千百年来使无数后人为之扼腕叹息!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一代战神霍去病的死亡之迷。与霍去病同一时代的司马

  • 霍去病为什么封狼居胥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

    元狩四年(前119年)春,汉武帝命卫青与时年二十一岁的霍去病各率骑兵五万,“步兵转折踵军数十万”,分别出定襄和代郡,深入漠北,寻歼匈奴主力。霍去病率五万骑兵,以将军李敢等为大校,出代郡、右北平郡,北进两千多里,越过离侯山,渡过弓闾河,与匈奴左贤王部接战,大破匈奴军,俘虏匈奴屯头王、韩王等三人及将军、

  • 太平公主的真名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

    太平公主是我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她不仅仅因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皇武则天的女儿,而且几乎真的成了“武则天第二”。太平不是太平公主的名字也不是封号,而是她的道号,在史书中并未有她真名的记载,本来一般女子的名讳是不太在史书上留下的,不过这么有名的一个公主没有留名很是奇怪,那么太平公主的名字是什么呢?

  • 乾隆对雍正的态度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乾隆

    雍正死得很突然。雍正13年(公元1735年)的一天,白天雍正还在处理政务,半夜就去世了。作为一个善于装点形象的帝王,乾隆绝不会泄露心中的任何一丝兴奋。雍正的丧事进行得迅速而周到。大殓之际,他无数次挣扎跳跃,拦着不让人盖上棺材。在护送黄舆回宫的一路上,乾隆“哭不停声”。尽管乾隆在丧礼上很孝顺,他对雍正

  • 武则天为什么不传位给太平公主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武则天,太平公主,唐朝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名的女皇帝,她的政治能力,却是很高的。在武则天做皇帝时,确实给当时的百姓带来了实惠的利益,给当时的天下带来了安定,也同样使当时的朝廷走向强盛。她用武周代唐,晚年挑选继承人的时候却不知道该传位给李家子孙,还是武家,最后还是决定传位给李家,不过她自己是女帝,而且宠爱太平公主,认为

  • 乾隆长寿的秘诀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

    乾隆活了89岁,这算是中国史上最长寿的皇帝了(不知还有哪位皇帝比乾隆长寿?)。要知道中国古代500多位皇帝平均寿命才39岁!为什么乾隆这么长寿呢?那是因为天时地利人和都站在乾隆这边,下面我给大家仔细分析分析:乾隆家族基因强大乾隆爷爷康熙活了68岁,这算长寿了,而乾隆的父亲雍正活了58岁,短了点,这主

  • 乾隆不杀和珅的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乾隆

    稍微熟悉点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在乾隆在位时期,出了一个中国历史上最大的贪官和珅,和珅自己所贪的钱财,是清朝政府十五年财政收入的总和。说到这里,问题也来了,乾隆既然知道和珅这么贪,为什么不在位期间杀了和珅呢?其实乾隆不杀和珅的原因有五点,只有最后一点才让乾隆最为难。我们一起来看一下!第一点:和珅的能力无

  • 乾隆不传位永璂的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乾隆

    爱新觉罗·永璂是乾隆帝的第十二子,母亲为继后乌拉那拉氏。他的名字璂,在古汉语里是皮件里镶嵌的玉饰,而只有天子皮弁饰十二璂。所以永璂这个名字不仅应了序齿之数,还包含了乾隆帝对他寄予的厚望。从永璂这个名字可以看出,乾隆是打算把他立为太子的。但是最后为什么没能如愿呢?我认为可能有以下原因:一、乾隆怕重蹈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