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海瑞罢官,所谓“清官”背后的“私欲”

海瑞罢官,所谓“清官”背后的“私欲”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3292 更新时间:2023/12/9 19:05:43

专制社会,是无边无际的漫漫长夜,各朝代少有的一群清官廉吏便成了黑暗中极为宝贵的一点星光、烛照,祖祖辈辈的老百姓太珍视这些人物了。民间愿意把清官打扮成不食人间烟火的“铁人”。可惜,诸位“青天大老爷”也富有七情六欲。

既是血肉之驱就难免有割除不掉的“私欲”,所谓清官廉吏,或许忠君爱国、恪尽职守,官不贪财,武将不畏死;但内心深处个个儿做好了万世流芳、千古标名的思想准备。说白了就是,小人谋利、君子谋义.其实,邀名,同样是一种强烈的“私欲”。越是清官,这种“私欲”就越自觉、越沉重。

只有存在某方面欲望,人就不纯粹,就有所求,似乎生存起来,格外吃力、特别悲壮。当然,这种“私欲”无可厚非,它是文人仕途的最高理想。把这种东西揭示出来,无非想把“人造的神”还原为“世俗的人”。仅以明朝的海瑞、清代的于成龙为例,且看“邀名”的沉痛代价。

《明史》列传里专门讲到了著名的清官海瑞:

明世宗看到了海瑞的奏章,立刻火冒三丈,他扔了那份不看眉眼高低的“意见书”,恶狠狠地传唤左右:“快去把这个老家伙给我抓来,千万可别叫他跑掉!”

一名叫黄锦的大太监凑上来说:“海瑞这个人是个出了名的死心眼儿,听说,他给陛下上疏的时候,就料到要犯‘触忤当死的大罪,早已经为自己买了一口大棺材,和老婆孩子辞了行,这会儿正在朝堂外边儿等着掉脑袋呢!家里的下人全部都遣散了,看来,海瑞压根儿就没想跑啊。”一听这番话,皇帝默然不语。

后来,海瑞真地死了,佥都御史用汲来处理后事,这位官员做梦也想不到,为官一生的海瑞临死竟然如此凄惨,死者的卧室里吊着旧布帘子,用着破烂不堪的箱子,简直比穷光蛋还差。

海瑞家居然贫寒到拿不出置办丧事的花销,出殡的钱还是大家凑起来的。大丧那天,小民罢市,赶来送行的老百姓成千上万,哭声百里不绝……

这样的场面对于官吏来说是民间最慷慨的旌表。获得过这种殊荣的还有一百年之后的于成龙,康熙皇帝曾盛赞他是“清官第一”。《清史稿》的列传里记载着他的艰难生活:

成龙至江南……自奉简陋,日惟以粗粝蔬食自给。江南俗侈丽,相率易布衣。士大夫家为减舆从、毁丹垩,婚嫁不用音乐,豪猾率家远避。居数月,政化大行。

成龙历官未尝携家属,卒时……惟笥中绨袍一袭、床头盐豉数器而已。

朝代更迭,换了官袍带履的“清官”们其相似啊!他们都有个倔脾气,正是宦官黄锦说的“痴名”。“客来似家家似寄”,职业官僚生涯使他们抛却家眷,放弃亲情,布衣箪食,困窘一生。

显然,这样的命运是古训里安排好的,又得到了本人的认同。给皇帝“逆龙鳞”或为百姓做表率,都是清官道义规定好的,放弃了这种超常的做法,自己将被历史打入“另册”。

只求索取的人固然形容猥琐,值得警惕;相反,只求给予而不图回报的人则过于“高大全”,应该引起必要的怀疑。

老百姓热爱清官,清官的确是老百姓利益的代言人。有趣的是,这些可爱的官员并非什么都不在乎,对于物质和金钱,他们表现出极为罕见的清廉与苛刻,堪称万世师表;但是,对于“千古身后名”却相当看中。

史册泄露出来的信息表明,海瑞、于成龙们早在走入仕途那一天,就开始觊觎自己的政声了,这种觊觎几乎是不计代价的,比如,牺牲本该属于自己的生活供应、舍弃最起码的健康条件、甚至动辄以死殉道。中国清官的盛誉,代价惨重啊。

海瑞、于成龙们早就暗藏着一种极为独特的“小心眼儿”,即他们的“清官意识”是有准备的、自觉的;当他们割舍每一件世俗物欲时,都忍受着内心深处极大的痛苦,否则,就无法解释“忠孝难两全”或“文死谏,武死战”的悲壮遗言。

可是,做官到了不能养家全小、不能维持活命的地步,那么,人生还有什么意义?个体生命一旦消失,所有的报效国家、造福黎民的雄心壮志都将丧失物质载体。

死亡来临,不但成全了某些官员木秀于林的政声,还给予了他们一尘不染的 “清誉”。死就死了,同僚或上司何必还检视人家的被窝褥子、杯盘碗筷?看就看了,何必还满街筒子嚷嚷?是,作官不贪为第一要务,单从道理上说,他们的贫穷很正常;富裕反倒该查一查了。

俸银一两也不少,钱攥在手里,日子怎么过是自己的事。“葛帏敝?”,“盐豉数器”的苦行僧生活,只是损害了一位优秀行政干部的身体,却无益于文官制度的整体优化。还好,中国历史成全了几个海瑞、成龙式的清官,可惜,贪官污吏照样杀不尽、斩不完。

清官通常是刚直不阿,为民请命,无欲则刚,淡泊名利。其实,每个清官之所以苛刻地要求自己,不只是制度与道德问题,还有对政声清明的无限神往。追比先贤没错,要紧的是,首先保存自己宝贵的生命,别动不动就死、死的。老百姓需要这样的精神偶像健康长寿、护佑一方。

苏格拉底曾说:“一无所需,最像神。”如果真的一无所需,那也就不是“人”了。毕竟,清官也是人,离不开人间烟火。

标签: 海瑞自己他们成龙清官

更多文章

  • 《酌中志》作者刘若愚简介 刘若愚人物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刘若,因为,太监,受到,自己

    《酌中志》是记述晚明时期,明朝宫闱之事的著作,共二十四卷,详细记载了明万历朝至崇祯初年的宫廷事迹。作者以其在宫闱之中的所见所闻,包括皇帝,后妃及内侍的日常生活,宫中规则、内臣职掌从及饮食,服饰等等记述其中,详尽而仔细,是可以翔实可信的。相比于只是大略记载大事件的正史,《酌中志》更为仔细详尽,涉及方方

  • 昌盛是谁?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朝鲜,明朝,昌盛,作为,但是

    昌盛,贵州都匀长官司人,是明朝初年的太监,从明太祖到明宣宗时期,都深受皇帝的信任,在神宫监任职。昌盛在明太祖洪武二十四年时入宫,当时年仅十一岁,就被分配到太祖身边伺候。虽然年纪小,但是办事却麻利谨慎,因此得到明太祖恩宠。不止是明太祖,后来他去成祖跟前听后差遣,也能很快的将事情办好,也受到明成祖的重视

  • 张学良自述:不抵抗命令是我下的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事变,张学良,责,日本,抵抗

    关九一八事变时不抵抗政策,多年来都流传说:是蒋介石下令让张学良不抵抗的,但后来又把不抵抗的责任都归到张学良头上。张学良替蒋介石背了黑锅。现在史学界正在对此进行澄清。这里专门介绍张学良晚年对此问题的说法。张学良晚年多次谈及九一八事变时的不抵抗责任问题。他反复说明,九一八事变时下令不抵抗者,是他自己,而

  • 进士太监成敬简介 成敬是个什么样的人?他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太监,景泰,因为,之后,所以

    成敬是宣德到景泰年间的太监,之所以说他是进士太监,是因为他有进士的功名。许多人对此表示疑问,一个太监什么时候也可以考取功名了?太监的确不能参加科举考试,但是成敬参加科举考试的时候还不是太监。问题又来了,既然他是进士的功名,那么入朝做官就好,如何会成为皇宫中的一个太监呢?这要说到明宣宗朱瞻基时期,晋王

  • 明英宗时期“曹石之变”是如何发生的?曹吉祥一个太监哪里来的胆子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后来,自己,谋反,之后,吉祥

    “曹石之变”,指的是明英宗时期权宦曹吉祥和权臣石亨的叛变,二人在内朝和外朝权势滔天,势力相当,所以被当时人合称为“曹石”。曹吉祥和石亨二人,都是通过帮助明英宗发动夺门之变,重新坐上皇位而受到明英宗的宠信和重用。依靠着夺门之功,二人成为朝中权贵,肆意打压

  • 曹操为何不信任司马懿?曹操为何强行招揽司马懿而不是杀了他?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司马,为什么,不是,信任,魏

    曹操爱才之名非常著名,三国时期,魏国阵营的能人异士多如牛毛,许多有才之人仰慕曹操,还主动投奔曹操。但是,有一个人,让曹操爱也不是恨也不是,这个人就是司马懿。曹操为什么一定要将司马懿拉入自己的阵营呢?第一次被拒绝后,曹操为何还能“二顾茅庐”,再次强行招揽司马懿呢?讲道理,他为什

  • 明司礼监太监陈矩是个什么样的人 陈矩的“妖书”一案是怎么回事儿?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太监,因为,事情,自己,但是

    太监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男子经过特殊的处理,失去生育能力,随后经过挑选,成为贵人奴仆,服侍皇族宗室。太监不管是在古时候还是在今天的名声偶读不好听,一说到太监,大家多是以鄙夷的眼光看待的。倒不是因为他们是不男不女的一群人,而是因为大家一听到太监,脑海中浮现的便是一个奸诈贪婪,混乱国政

  • 鲍姑生平简介 她有什么历史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非常,她们,人们,姑娘,一个

    鲍姑是我国古代晋代时期的一名女医生,后来成为了我国医学史上第一位女灸学家。古代的人,大多以约束女子的学习为俗,连豪门世家之中的女子都少有主动去学习书籍理论的。女子无才便是德,真的是这样吗?那些在历史上留下了名字的好女人和坏女人,她们真的一无是处吗?苏妲己、赵飞燕、冯小怜、杨贵妃等等,哪一个没有自己擅

  • 中国历史上的三大贤母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大贤,历史上

    孟母三迁的故事,不仅仅是几千年以来中国教育文化的典范,也成为一个世界范围的母亲样板。几千年以来,没有另外一个母亲的教子故事超越她。尽管这个故事已经越过了几千年的岁月沧桑,但是,至今依然在人类的思想文化殿堂熠熠生辉。孟母是鲁国大夫党氏的女儿,居我国历史上三位伟大的母亲(孟母、徐母、岳母)之首。孟子能够

  • 历史上有哪些文武双全的人物?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文武双全,人物,上有,哪些

    比如吕布突然没了练武的兴致去开马场,刘伯温觉得出谋划策真是好无聊不如开个商铺,李白不想写诗转而酿酒,同脑洞的还有周克华当快递员,柯洁投身高数领域,我只是打个假设,不知有没有实际案例?希望各位拿出来分享一下。答:中国古代的名人里,那些多才多艺的牛人,本就非常常见。但“天下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