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思美人屈原的家族背景如何?为何屈原要大骂楚怀王?

思美人屈原的家族背景如何?为何屈原要大骂楚怀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721 更新时间:2023/12/9 19:06:15

公元前340年,屈原降生在楚国。十年后,他便名声鹤起,少年便有才子之名。给他取名字的时候,屈原的父亲屈伯庸就有过一番深思熟虑,像是提前预告着屈原的不凡一样。屈原自己在《离骚》中就讲到过,他说:“皇览揆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意思是说,屈原的父亲屈伯庸认为屈原出生那一天的日子是一个非不同寻常的时辰,所以就想要给他去一个好名字。于是,他打算给屈原取名为“平”,字名就可以叫做“原”。“平”代表公正,象征的是天;“原”则代表宽广辽阔的大地,象征的是地。屈原的出身时辰在加上名字,恰恰就构成了“天开于子,地辟于丑,人生于寅”的天地人三统。古人最讲究时辰的吉祥,屈原这个就是不凡之命的象征。东汉时期,逸为屈原解释名字由来的时候,说:“正,平也;则法也”,“灵,神也;均,调也。言正平可法者莫过于天,养物均调者,莫神于地。”

后来也印证了,屈原和其他的同龄人比起来的确有很大的不同,他很不一般。少年时期,屈原以一首《橘颂》,从此才子佳名便名扬天下,此后更是佳作不断。后来,屈原入仕,尽管他非常直率,常常直言顶撞楚怀王,但楚怀王对他依然十分看重。有了楚怀王的支持,屈原就可以大展身手,将国家治理成他想要的样子。但是,光是受宠这一点来说,屈原就得罪了很多朝廷的人,再加上屈原还不停地改革变法,最终导致了朝廷贵族集体讨伐他的情况。屈原被“千夫所指”,但他坚信自己这样做是为国为民的好事,楚怀王一定能够理解自己。他高估了国君的胸怀,被一次次流放,屡屡遭受打击。遇到挫折的屈原始终不屈服,但当他听闻楚国连国都郢都都不能保住,被秦国攻占了以后,他的悲愤之情达到顶峰,最终选择了投江自尽。

屈原的一生,跌宕起伏,死后也被人们传颂了千百年,他的家庭背景如,又为何一次次的大骂楚怀王呢?

屈原出生在一个贵族家庭,他的先祖还是楚国国君的儿子。春秋初期的时候,楚国国君楚武王熊通将自己的儿子分封在屈,此后他们便以“屈”为氏,在楚国生活。除了屈氏,楚国这样的从王族分封出去的分支还有若敖氏、薳氏、昭氏、景氏。到了战国时期,楚国的这种宗族分支就以昭、屈、景三家为主,昭屈景是楚国的三个大姓,在国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屈氏从春秋时期一直延续到了战国,甚至还存在到战国末期,足以见到这个家族的庞大和重要。屈原就是来自于这样一个家族,虽然这时候的屈氏已经远远比不上繁盛时候的屈氏,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屈氏还是非常厉害的。屈原因为才能出色,得到楚怀王的器重,先后担任国楚国的左徒和三闾大夫。

楚怀王看重屈原,既是因为屈原年少即有才,也是因为屈原是唯一一个敢对他说真话的人。但是最后,楚怀王听信公子子兰的挑拨,放逐屈原,给屈原的人生一计重击。屈原在《思美人》中就开骂过,他喝醉了酒,大骂楚怀王不是仁君,小肚鸡肠,容不下越国的后人。之所以会这样发展,是因为屈原的知音无明是越国国君的儿子,越国被楚国所灭,无明一直想着要报仇。在楚国大祭的时候,无明刺杀楚怀王没有成功,反而劫持了屈原逃跑。屈原无意中发现了无明的真实身份,他质问无明为何行刺仁君,无明说了一番战争带来的伤害的话,让屈原倍感震惊。当无明以屈原的剑再次行刺被抓后,楚怀王将无明和屈原一起抓了起来,差点杀掉他们。屈原就斥责楚怀王没有宽广的胸怀,只知道杀人。楚怀王心里知道屈原不能杀,再加上屈原直谏,他就下了决定要重用屈原。

标签: 因为一个自己时候楚国屈原无明时期

更多文章

  • 南朝刘宋王朝开国之君刘裕简介 刘裕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开始,但是,南方,皇帝,东晋,虽然,镇压,南朝

    人物档案姓名:刘裕别名:刘德舆、刘下邳、寄奴庙号:高祖谥号:武皇帝年号:永初国家:中国民族:汉族所处时代:魏晋南北朝出生地:京口出生日期:363年4月逝世日期:422年6月职业:皇帝、政治家、军事家历史定位:定乱代兴之君赞誉:南朝第一帝主要成就:统一南方,北伐中原,改革弊政刘裕是南朝刘宋的开国之君,

  • 晋惠公生平简介 他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继位,秦国,公元前,于是,但是,夫人,自己,最后

    晋惠公,姬姓,晋氏,名夷吾,为我国春秋晋国的国君。《左传·庄公二十八年》中记载到:“又娶二女于戎,大戎狐姬生重耳,小戎子生夷吾。”这是晋国晋献公在位时期,献公正妻是贾国女子,膝下无子,献公和其庶母齐姜私通,生下了秦穆夫人和太子申生。齐姜在献公继位以后被封为夫人,

  • 晋献公是不是一个昏君? 他对后世的影响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没有,儿子,大夫,大臣,公子,就是,公元前,太子

    晋献公时代“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有了这种政绩的晋献公会不会是几个昏君呢?如果是的话,他做了什么竟然让后人们如此评价他呢?公元前677年的一天,将晋国合二为一的曲沃武公去世了,这一年,太子诡诸迎来了他人生最重要的一个阶段,那就是继承父亲晋武公的君位,成为晋国的统治者。晋国原

  • 惜哉马孟起!勇猛无敌的他,到了蜀国之后却庸碌无为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蜀国

    ​马超,字孟起,西凉太守马腾之子,三国时期有名的猛将,曾逼得曹操割须弃袍于潼关,后归降刘备,位列五虎大将。但是,马超降蜀后,却并未受到重用,锋芒渐失。唯一一次作为大将出征是在诸葛亮安居平五路时,当时魏国统兵50万,分五路进犯蜀国,孔明胸有成竹,分五路拒之,其中命马超领兵北拒10万羌兵。其余时间,马超

  • 为什么晋襄公没能成为春秋五霸?晋襄公的政绩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秦国,这一,攻打,在位,趁着,楚国,争霸,春秋

    齐桓公小白经历了和公子纠的夺权登上了君位,在位期间广纳人才,不计前嫌重用管仲。齐国上下齐心,齐国逐渐强大,成为了春秋时代的一个强国,齐桓公也因此被纳入了春秋五霸之中,还是春秋五霸之首。晋国的晋文公重耳经历了十九年逃亡后才回到晋国,在秦穆公的帮助下夺得君位,在位期间保留前朝好的政策,在晋国进行改革。晋

  • 夏太祖李继迁生平简介 李继迁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宋朝,后来,太祖,吐蕃,公元,因为,西夏,建立

    李继迁是党项族平夏部人,银州防御使李光俨之子,生于公元963年,去世于公元1004年。李继迁先祖原本姓拓跋,唐贞观初年归傅唐朝,后来因为在镇压黄巢起义中功勋卓著,因此得唐朝皇室赐国姓“李”。自此之后,拓跋氏全以“李”为姓。据史料记载,继迁自幼勇猛而有谋

  • 真实的杨贵妃:遵循宫廷体制,不过问朝廷政治,不插手权力之争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宫廷,朝廷,政治,真实,杨贵妃

    ​美人无心计,缘何谤非多提起“红颜祸水”“女色误国”,这杨玉环不说是首屈一指,但前三名之内绝对有她。有唐以降这应该是定论,正史对此也是大加渲染,仿佛大唐帝国从盛转衰都应该由她来负责,尽管有人指出唐玄宗有责任,但这贵妃娘娘也难逃其咎。正史为何要夸大其词地

  • 蔡文姬:曹操用重金赎回的汉末才女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曹操,蔡文姬

    乱世佳人苦,肠断付胡笳大漠,孤烟直,茫茫戈壁;琵琶,马头琴,秋草飞黄。叮咚地骆驼铃声,清脆而又单调,落日深处行进着地一队驼队,在隐隐地《阳关三叠》声中,向着关内依然执着地移动着。荒凉的边塞上,那远处依稀可辨的烽火台,在半帘弯月的映照下伫立的身影,显得格外地孤独……文姬归汉

  • 西夏崇宗李乾顺简介 李乾顺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支持,太后,为了,之后,所以,后来,西夏,宋朝

    李乾顺,是西夏国第四位皇帝,夏惠宗李秉常与昭简文穆皇后梁氏所生长子,后世称其为西夏崇宗。李乾顺出生于公元1083年,公元1086年登上皇位,公元1139年去世,是西夏杰出的政治家和皇帝。天安礼定元年,李乾顺登基,改元天仪治平,第二年受宋朝册封为夏国王。天仪治平四年,辽朝派使者册封李乾顺为夏国王。夏惠

  • 一代名相陈廷敬:主编《康熙字典》辅佐康熙长达半个多世纪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世纪,康熙

    ​久没看电视剧了,今日打开突然发现,有一部《一代名相陈廷敬》正在热播中,这真让人很是欣慰,认真地看了几集后感觉还好,虽然说它是正剧有些勉强,但毕竟没有如《一代廉吏于成龙》那样,让陈廷敬也来点武功比划几下,其中的台词乱象也真还不多,怎么也算是让国人大致了解了陈廷敬其人吧。其实,说他是名相,稍稍有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