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万历帝登基后,在文化与外交方面有哪些作为?

万历帝登基后,在文化与外交方面有哪些作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3661 更新时间:2023/12/24 11:34:28

朱翊钧,即明神宗、万历帝,明朝第十三位皇帝,年号万历,在位共四十八年,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是明穆宗朱载坖第三子,生母是孝定太后李氏。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隆庆二年(1568)三月十一日被立为皇太子。隆庆六年(1572年),明穆宗驾崩,十岁的朱翊钧即位。明神宗在位之初十年,内阁首辅张居正主持政务,张居正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社会经济有很大的发展,开创了“万历中兴”的局面。万历二十年至二十八年(1592年—1600年)间主持了万历三大征,巩固了明朝疆土,但也耗费了大量帑银。 明神宗执政后期,28年不上朝,而王朝依旧可以运行如常。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七月二十一日,明神宗去世,享年五十八岁,庙号神宗,谥号范天合道哲肃敦简光文章武安仁止孝显皇帝,葬十三陵之定陵。

为政举措

文化

改革学校

学校为养士基地,“人才所系”。为了培养新的人才,万历二年(1574年),神宗命令吏部严格选用提学官。次年三月,张居正进呈《请申旧章饬学政以振兴人才疏》,提出选用提学官和整顿学校的十八条方案。神宗以为“深切时弊”,下诏命“各官着实遵行”,并大量裁减府、州、县学的学生数。在明代,“科举必由学校”。人口不断增加,学校招生人数反而减少,不但与社会发展大势背道而驰,对于那些追求功名利禄者更是当头一棒。明神宗还根据张居正的建议,诏毁天下书院,迫害士人,实行文化专制。这些都是倒退行为,所以,一开始就遭到激烈反对,难以贯彻执行。张居正本人更为此付出了沉重代价:大邑士子多怨之,或谓他“千虑一失,在汰郡县诸生”,成为后来惨败的祸根之一。

外交

西书七千部

万历年间,西方传教士纷纷来华传播基督教,使得中西之间文化上得到交流。万历二十八年十二月二十二日(1601年1月25日),利玛窦觐见了朱翊钧。向朱翊钧进呈自鸣钟、圣经、《万国图志》、大西洋琴等方物,得他的信任。 利玛窦还把封面烫金、装订精美的地图集《地球大观》送给他,告诉他,从这部地图集上,可以看到他从西方来到中国途经的路径。

同年,朱翊钧下诏允许利玛窦等人长居北京。之后利玛窦在北京以丰富东西学识,结交中国的士大夫。常与宾客谈论天主、灵魂、天堂、地狱。同时编撰新书,包括以中文写成的《二十五言》等,得到不少中国知识分子的尊重。到了1605年,北京已有200人信奉天主教,当中有数名更是公卿大臣。这当中最著名的,也是后来影响最大的是主持西书七千部翻译运动的进士出身的翰林徐光

除利玛窦外,明末来中国的著名传教士还有意大利人熊三拔、艾儒略,日耳曼人汤若望,瑞士人邓玉函,西班牙人庞迪我等。

这些传教士在中国传播西方天文、数学、地理等科学技术知识。对于当时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对于中国士大夫阶层中的少数先进分子,起了一种唤醒的作用。对中西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传教士把在中国所经历的写到西方去,引起西方巨大的反响,对日本和朝鲜半岛上的国家认识西方文明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中俄交流: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9月1日,俄国彼德林使团到达北京,由于未带供品,也无国书,万历皇帝没有接见他们,但明朝政府仍旧热忱的接待了他们并允许他们在中国进行贸易。使团在北京停留了一个多月,于10月11日离开返回俄国,带回了一份万历皇帝的回信。

中英交流: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时任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写了一封亲笔信,派使者约翰·纽伯莱带给明朝万历皇帝,信中表达了英中两国更好开展贸易往来的愿望。可惜的是,约翰·纽伯莱在途中遭遇不幸,虽然信件没有丢失,但却成了伊丽莎白一世的终身遗憾。此后,信件被英国国家博物馆收藏。

标签: 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在唐朝名将樊梨花征西中,她如何大败白虎关总兵杨藩?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文史百科

    杨藩看见樊梨花,便道:“我乃白虎关总兵杨藩。吾父杨虎,与你父同朝之臣,将你许配与我,十有余载,因两地远隔,未曾花烛。你我今已长成,正要央媒完娶,因国舅苏宝同,惹得唐兵西进,两下相争,蹉跎至今。你怎么弃了前夫,另嫁敌国?西番虽是夷虏之地,你也晓得读孔孟之书,会达周公之礼,一女何能匹二夫?纲常廉耻,休得

  • 京索之战:古代战争史上较早的骑兵作战的典型战例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京索之战,古代,战史风云

    激烈的骑兵攻防是楚汉京索之战的主要特点,这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较早的骑兵作战的典型战例。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资治通鉴》卷九对京、索之战记载道:“楚起于彭城,常乘胜逐北,与汉战荥阳南京、索间。楚骑来众,汉王择军中可为骑将者,皆推故秦骑士重泉人李必、骆甲;汉王欲拜之。必、甲曰:

  • 武则天让自己姐姐进宫,为什么把她给杀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唐朝,历史解密

    在她十四岁的时候,她就被唐太宗给召进宫中,十二年之后,唐太宗去世了,在这期间她并没有得到册封,而且她也没能给他生下孩子,于是就被赶到了寺庙当尼姑了。不过,武则天肯定不会情愿地呆在寺庙一辈子的。其实在唐太宗生病之后,她就已经和太子李治偷偷摸摸的在一起了。她在寺庙当尼姑的那段日子,太子也会经常性来看望她

  • 算命先生说乾隆能活80岁,为何被处死了?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乾隆,清朝,乾隆,野史秘闻

    关于乾隆的寿命在民间还有一则传说。据说在乾隆年间,有一个神算子名叫管天豹,靠占卜、相面为生,他写了一本可以预言清朝国运的书,书中预言乾隆可以活到80岁,乾隆听说此事后勃然大怒,立马下令将他处死,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先来看一看古代皇帝的平均寿命是多少,仅仅三十九岁。当然岁数这么小的一个原因是有很多皇帝

  • 孙武战绩寥寥无几,为什么能被为“兵圣”?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孙武,春秋,风云人物

    “兵圣”孙武的生平带有极其神秘的色彩,其直接相关的战绩仅仅在《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中有两句话,“于是阖庐知孙子能用兵,卒以为将。西破强楚,入郢,北威齐晋,显名诸侯,孙子与有力焉。”从文中的用词“卒以为将”和“孙子与有力焉”不难看出,孙武在上述战役中肯定不是统帅,而仅仅是个参与者,要么是部将要么是谋臣

  • 吴三桂起兵为何会失败?与其优柔寡断的性格有何关系?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文史百科

    公元1662年,清康熙初年,大明旧臣吴三桂在云南昆明杀掉了南明最后一位皇帝永历帝。同年吴三桂被满清晋封为平西王,与福建靖南王耿精忠、广东平南王尚可喜并称三藩。 到公元1673年,年轻气盛的康熙下令撤藩。吴三桂自称周王、总统天下水陆大元帅、兴明讨虏大将军,发布檄文,史称“三藩之乱”。这场叛乱在鼎盛时期

  • 窦建德一方占有优势,为何会在虎牢关之战中惨败给李世民?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战史风云

    虎牢关之战是唐朝统一天下的关键一战,也是李世民军事生涯的巅峰,农民起义军领袖窦建德的滑铁卢。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武德三年(620)七月,大唐关中后方平定,高祖李渊派秦王李世民为统帅,统领各路大军向关东进军,准备克定中原,统一天下。当时,中原盘踞着王世充与窦建德两大势

  • 雍正麾下四大虎将,他们分别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雍正麾下四大虎将,他们分别是谁?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说起雍正,历史对其评价褒贬不一,不过更多的还是在其即位的问题上,早有传言说雍正即位名不正言不顺,是篡夺了十四阿哥的皇位。但是雍正即位后的兢兢业业,努力充实大清国库,整顿康熙遗留下的历史问题,这才有了之后的康乾盛世,可以说雍正居功至伟。

  • 古代女子用什么粉来涂脸?秦汉面妆是怎样的?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秦朝,野史秘闻

    妆粉1.米粉在周代,人们就已经知道以粉敷面了,当时用的粉,多半是用米粉制成的。秦汉时的妆粉除了米粉之外,还发明了铅粉。2.铅粉任何新兴事物的发明,必然与当时生产技术的发展有关。秦汉之际,道家炼丹盛行,秦始皇就四处求募“仙丹”,以期长生不老。烧丹炼丹术的发展,再加上汉时冶炼技术的提高,使铅粉的发明具备

  • 韩林儿到底是怎么死的 韩林儿的死和朱元璋有关吗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朱元璋,小明王,风云人物

    对韩林儿与朱元璋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历史上小明王韩林儿与朱元璋之间有什么纠葛存在?韩林儿到底是怎么死的?韩林儿的死真的是意外吗?韩林儿的父亲韩童山发展了白莲教,后韩童山与他的得力干将刘福通,以反元复宋为口号发动起义,起义失败后,韩童山被杀,韩林儿和母亲逃亡到了武安。刘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