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京索之战:古代战争史上较早的骑兵作战的典型战例

京索之战:古代战争史上较早的骑兵作战的典型战例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999 更新时间:2024/1/1 0:52:14

激烈的骑兵攻防是楚汉京索之战的主要特点,这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较早的骑兵作战的典型战例。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资治通鉴》卷九对京、索之战记载道:“楚起于彭城,常乘胜逐北,与汉战荥阳南京、索间。楚骑来众,汉王择军中可为骑将者,皆推故秦骑士重泉人李必、骆甲;汉王欲拜之。必、甲曰:‘臣故秦民,恐军不信臣,愿得大王左右善骑者傅之。’乃拜灌婴为中大大,令李必、骆甲为左右校尉,将骑兵击楚骑于荥阳东,大破之,楚以故不能过荥阳而西。”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楚追师以骑兵为主力,并达到了相当的数量。

《史记项羽本纪》关于楚、汉彭城之战的记载中多次出现“楚骑追汉王,汉王急”的描绘,正是楚骑较精锐的反映。不过,项羽楚军的基干力量为起于吴楚等地的项氏子弟兵,主要当以步兵为主。直到汉代吴楚地仍然是少有骑兵,钱子文《补汉兵志》谓:“大抵金城、天水、陇西、安定、北地、河东、上党、上郡多骑士;三河、颍川、沛郡、淮阳、汝南、巴蜀多材官;江淮以南多楼船士。”其说甚是。景帝吴楚七国之乱时,吴军亦是多步卒而少骑兵。因此楚骑相比于继秦雄居关中,骑兵众多的汉军,难免要相形见绌。

骑兵为独立编制的郎中骑兵,对此《史记灌婴列传》记载较《资治通鉴》为详,“乃拜灌婴为中大夫,令李必、骆甲为左右校尉,将郎中骑兵击楚骑于荥阳东,大破之”。《汉书》叙事与《史记》略同,王先谦《汉书补注》释之曰:“即百官表之郎中骑将也。”《汉书百官公卿表》则曰:“郎中有车、户、骑三将,秩皆比千石。”认为郎中骑兵即后来汉廷统属于郎中令的近卫骑兵。拘泥于西汉后世制度是王说之失,楚汉战争时各种制度较为纷杂,将郎中骑兵完全等同于“掌守门户、出充车骑”,员数不过千人的郎中骑将所辖侍卫骑军显然是有问题的。因为京、索之战中的汉郎中骑兵的规模,要远远超过千人,其职能也不局限于护卫汉王刘邦。且灌婴以中大夫统帅郎中骑兵,地位要在秩位仅比千石的郎中骑将之上。

案《汉书百官公卿表》“卫尉”条,“卫尉,秦官,掌宫门卫屯兵,有丞。景帝初更名中大夫令,后元年复为卫尉”,也可为灌氏所任中大夫地位较高的一个旁证。但点明郎中骑兵为刘邦驾前精锐则是王氏说法之长,灌婴能够成为郎中骑兵的统帅,正是由于他为刘邦丰沛旧人,关系甚密。还应说明的是,刘邦起兵后军中很早就拥有骑兵,如傅宽,“以魏五大夫骑将从,为舍人,起横阳。从攻安阳、杠里,赵贲军于开封,及击杨熊曲遇、阳武,斩首十二级,赐爵卿。从至霸上。沛公为汉王,赐宽封号共德君。从入汉中,为右骑将”。

靳歙,“以中涓从,起宛朐。攻济阳。破李由军。击秦军开封东,斩骑千人将一人,首五十七级,捕虏七十三人,赐爵封临平君。又战蓝田北,斩车司马二人,骑长一人,首二十八级,捕虏五十七人。至霸上。沛公为汉王,赐歙爵建武侯,迁骑都尉”。

以上都是汉军中有名的骑兵将领。樊哙在还定三秦后也曾统领骑兵,“从击章平军好峙,攻城,先登陷阵,斩县令丞各一人,首十一级,虏二十人,迁为郎中骑将”。

京索之战时刘邦又对郎中骑兵进行较大的整顿与扩编,从前引《资治通鉴》、《史记·灌婴列传》的记载看主要是补充进大批善于骑射、有骑兵作战经验的关中秦人,不但李必,骆甲等中层指挥官多为秦人,普通骑士也当多为秦人。大批秦人加入汉军,无疑是汉军骑兵实力在短时间内迅速提高的主要原因。京索之战胜利后,由于刘邦、项羽对峙的成皋、广武一线的正面战场多为阵地拉锯战,郎中骑兵这支汉军骑兵精锐主要深入楚军后方断项羽粮道和攻打楚军后方力量以及与韩信一起的行动,始终是刘邦大军突击力量的骨干。

汉军能够得以在京索之战中击破气势正盛的楚师,主要得益于刘邦从彭城退回荥阳后招集溃散众军。

《史记项羽本纪》即云:“汉王间往从之,稍稍收其士卒。至荥阳,诸败军皆会。”特别是由灌婴统帅的新组建的精锐骑兵。

萧何调集征发关中人力、物力源源不断地供给前线,也是汉军实力在惨败后得以迅速恢复的关键因素之一。《汉书高帝纪》记载京索之战时,“五月,汉王屯荥阳,萧何发关中老弱未傅者悉诣军”。所谓老弱未傅者,颜师古注引如淳曰:“今老弱未尝傅者皆发之,未二十三为弱,过五十六为老。”但这实际上是西汉武帝以后的制度,根据出土云梦秦律推算,秦傅籍给公家徭役的起始年龄当为十七岁,可见弱者要低于十七岁。

从《史记灌婴列传》、《高祖功臣侯者年表》等所反映京索之战时汉军扩编的骑兵多由关中秦人组成的情况来看,萧何所发关中士卒未必尽为老弱,因为老弱残兵组成的乌合之众是不会有较强战斗力的。所以史言萧何发关中老弱诣军,只是极言强调其竭尽全力而已,实际情况仍当是以发丁壮至前线参战为主,老弱者大概是承担为大军运送粮饷等后勤保障任务,《史记高祖本纪》:“丁壮苦军旅,老弱疲转饷。”的记载就是较好的证据。由此可见,汉军既得到源源不断的兵力、物资补充,又有名将灌婴统帅精锐骑兵,加以在荥阳已休整近月时间,以逸待劳,有力量阻击并打败楚兵于京索一带,也是在情理之中的。

相比于元气日益恢复的汉军,楚军却逐渐成为一支疲惫之师。应该说,从齐地回师的三万楚军无疑是楚军的精锐,是霸王项羽赖以纵横天下的基本力量,战斗力是很强的。但正如《孙子兵法》所云:“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五十里而趣利者军半至。”经过近三个月之久地不停顿地激战与长途跋涉,这支精锐楚军已臻于强弩之末的窘境。

从双方第一线兵力对比看,楚军也相当不利。由于后续步兵主力尚未能跟进,前线楚军的兵力过于单薄,受挫于兵马日益雄厚的汉军并不意外(案:彭城战役后楚总兵力未必少于汉,汉军兵力优势的逐渐取得主要得益于刘邦成皋之战多次大破楚军,与关中的人力补充)。项羽对这种情况当也是有所了解的,因而他在京索之战失利后没有继续做盲目的强攻,而是适当地转入短期休整,平定后方,调集援兵,直至是年八月后才重新对荥阳一线的汉军发起大规模进攻。

标签: 京索之战古代战史风云

更多文章

  • 武则天让自己姐姐进宫,为什么把她给杀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唐朝,历史解密

    在她十四岁的时候,她就被唐太宗给召进宫中,十二年之后,唐太宗去世了,在这期间她并没有得到册封,而且她也没能给他生下孩子,于是就被赶到了寺庙当尼姑了。不过,武则天肯定不会情愿地呆在寺庙一辈子的。其实在唐太宗生病之后,她就已经和太子李治偷偷摸摸的在一起了。她在寺庙当尼姑的那段日子,太子也会经常性来看望她

  • 算命先生说乾隆能活80岁,为何被处死了?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乾隆,清朝,乾隆,野史秘闻

    关于乾隆的寿命在民间还有一则传说。据说在乾隆年间,有一个神算子名叫管天豹,靠占卜、相面为生,他写了一本可以预言清朝国运的书,书中预言乾隆可以活到80岁,乾隆听说此事后勃然大怒,立马下令将他处死,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先来看一看古代皇帝的平均寿命是多少,仅仅三十九岁。当然岁数这么小的一个原因是有很多皇帝

  • 孙武战绩寥寥无几,为什么能被为“兵圣”?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孙武,春秋,风云人物

    “兵圣”孙武的生平带有极其神秘的色彩,其直接相关的战绩仅仅在《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中有两句话,“于是阖庐知孙子能用兵,卒以为将。西破强楚,入郢,北威齐晋,显名诸侯,孙子与有力焉。”从文中的用词“卒以为将”和“孙子与有力焉”不难看出,孙武在上述战役中肯定不是统帅,而仅仅是个参与者,要么是部将要么是谋臣

  • 吴三桂起兵为何会失败?与其优柔寡断的性格有何关系?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文史百科

    公元1662年,清康熙初年,大明旧臣吴三桂在云南昆明杀掉了南明最后一位皇帝永历帝。同年吴三桂被满清晋封为平西王,与福建靖南王耿精忠、广东平南王尚可喜并称三藩。 到公元1673年,年轻气盛的康熙下令撤藩。吴三桂自称周王、总统天下水陆大元帅、兴明讨虏大将军,发布檄文,史称“三藩之乱”。这场叛乱在鼎盛时期

  • 窦建德一方占有优势,为何会在虎牢关之战中惨败给李世民?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战史风云

    虎牢关之战是唐朝统一天下的关键一战,也是李世民军事生涯的巅峰,农民起义军领袖窦建德的滑铁卢。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武德三年(620)七月,大唐关中后方平定,高祖李渊派秦王李世民为统帅,统领各路大军向关东进军,准备克定中原,统一天下。当时,中原盘踞着王世充与窦建德两大势

  • 雍正麾下四大虎将,他们分别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雍正麾下四大虎将,他们分别是谁?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说起雍正,历史对其评价褒贬不一,不过更多的还是在其即位的问题上,早有传言说雍正即位名不正言不顺,是篡夺了十四阿哥的皇位。但是雍正即位后的兢兢业业,努力充实大清国库,整顿康熙遗留下的历史问题,这才有了之后的康乾盛世,可以说雍正居功至伟。

  • 古代女子用什么粉来涂脸?秦汉面妆是怎样的?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秦朝,野史秘闻

    妆粉1.米粉在周代,人们就已经知道以粉敷面了,当时用的粉,多半是用米粉制成的。秦汉时的妆粉除了米粉之外,还发明了铅粉。2.铅粉任何新兴事物的发明,必然与当时生产技术的发展有关。秦汉之际,道家炼丹盛行,秦始皇就四处求募“仙丹”,以期长生不老。烧丹炼丹术的发展,再加上汉时冶炼技术的提高,使铅粉的发明具备

  • 韩林儿到底是怎么死的 韩林儿的死和朱元璋有关吗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朱元璋,小明王,风云人物

    对韩林儿与朱元璋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历史上小明王韩林儿与朱元璋之间有什么纠葛存在?韩林儿到底是怎么死的?韩林儿的死真的是意外吗?韩林儿的父亲韩童山发展了白莲教,后韩童山与他的得力干将刘福通,以反元复宋为口号发动起义,起义失败后,韩童山被杀,韩林儿和母亲逃亡到了武安。刘福

  • 皇宫当中为什么要养猫?嘉靖皇帝对猫又是怎样的态度?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文史百科

    猫和狗都是现代社会当中最为普及的两种宠物,现在的许多人养猫都是当作宠物来对待,养猫最早的目的大家也都知道,就是为了消除鼠患。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从猫的这个名字我们就可以看出,猫字的右边是“苗”,象征着农业,而古时候农业最大的威胁就是老鼠,猫就是消除鼠患的最有效的一种“工具”

  • 城濮之战中,导致楚国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战史风云

    周襄王二十年(公元前632年),晋国、楚两国在卫国城濮地区为争夺中原霸权展开了多次战役,史称城濮之战。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晋文公兑现当年流亡楚国许下“退避三舍”的诺言,令晋军后退,避楚军锋芒。子玉不顾楚成王告诫,率军冒进,被晋军歼灭两翼。楚军大败。楚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内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