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东晋的王羲之成“东床快婿”因露肚皮吃东西

东晋的王羲之成“东床快婿”因露肚皮吃东西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3514 更新时间:2023/12/12 21:53:36

一般人都听过“袒腹东床”的故事:一名高官派人到王导家选女婿,其他年轻人都正襟危坐,只有王羲之敞着衣服、露着肚子在东厢房的床上吃东西。这种另类表现由于不做作、真性情,千百年来,后面跟着数不尽的点赞。当时也“秒杀”了来面试的人,高官听说后更是两眼放光,当即拍板就是他了。从中也可以看出这名老岳丈的性情和眼光,你知道他是谁吗?

郗鉴是个儒雅“流民帅”

他叫郗鉴,是高平金乡(今山东省金乡县)人,出自名门,是扬州刺史郗隆的侄子。但从小家道中落,穷困潦倒。他唯一的娱乐活动就是读书,即使在田地里挥着锄头,汗如雨下,也忘不了摇头晃脑,吟诵诗文。“八王之乱”时,他辗转任多个官职,还被匈奴军队活捉过。但他坚决不降,在混乱中成功越狱。

郗鉴回到家乡后,正闹饥荒。他以前乐于助人,是个美名远播的“活雷锋”。朋友们一听说他死里逃生、日子窘迫,带着很多财物,从外地赶过来看望。郗鉴一点不留,都送给周围穷苦的百姓,由于他的接济,许多人才活了下来。乡里推举他为领袖,南下避难,1000多户人家死心塌地跟着他。

司马睿到江南后,任他为兖州(今山东地区等)刺史,出镇邹山(今属山东威海)。三四年他就聚众数万人,都是北方逃难的流民。从此郗鉴就有了一个身份:“流民帅”。东晋朝廷其实讨厌这种人,总觉得他们土匪气太重,没文化,是无法无天的强盗,只能安抚笼络。但郗鉴不同,他本身是士族出身,是个儒雅的“草头王”。

322年,王敦谋反,司马睿焦头烂额,想到了这支力量。纪瞻也极力推荐,说:郗鉴有将相之才,能力不亚于戴渊。司马睿下诏,让他参加建康保卫战,于是郗鉴率兵南下(还有一种说法是,他挡不住北方的匈奴兵,无奈逃离)。但没想到的是,建康丢得实在太快了。郗鉴才渡过淮河,还没有来得及过长江,就听到京城陷落的消息,只好呆在合肥观望。

王敦掌控朝廷后,知道这个人不可靠,决定灭了他。任他为尚书,调他回建康,郗鉴看穿这个阴谋孤身去京城,将“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于是上书称身患重病,不能动了,拒绝就职。王敦不愿逼得太急,决定慢慢收拾,任他为安北将军,屯兵合肥,接替戴渊的职务。

“吴牛喘月”的由来

明帝司马绍即位后,自然瞄上了这支生力军。为了让郗鉴明白他的心思,发出一个试探性的信号弹,任命他为安西将军、兖州刺史,都督扬州江西诸军事,镇守合肥。

这个职位的意思是:淮河大部分的流民部队都交给你指挥了。你能站到我边吗?这个信号弹太亮了,王敦一看,司马绍在向外求援啊,死了这颗心吧。他想出一毒招:上表郗鉴为尚书令,剥夺他的兵权。

司马绍暗自叹息,只好召郗鉴回建康。郗鉴不敢再违抗圣旨,收拾行装,去建康上任。途中,他要经过姑孰,必然要拜访王敦。于是迎来了他一生中最为凶险的时刻,两人有一次杀机重重的对话。王敦问他:乐广这个人实际没有什么才能,怎么能比得上满奋呢?

这句话是为了试探郗鉴,问得相当含蓄。先来看看乐广和满奋是什么人。乐广是大帅哥卫玠的老丈人,典故“杯弓蛇影”与他有关,此前已提过(第87篇)。满奋也有一个典故。他长得高大魁梧,看上去是个强壮猛男,但他比柔弱的女人还怕冷。遇到刮风下雨,穿得像个圆球,还缩着脖子笼着双手。到了秋天,他家里就开始生炉子烤火;冬天,他基本整天窝在炉火边,进入冬眠状态。

有一次,晋武帝找他谈事情。到了宫中,让他坐在靠窗的位置。过了一会,武帝发现他紧皱双眉,浑身打颤,脸色蜡黄。就问他:你是身体不舒服吗?

满奋指着窗外说:陛下,今天风太大,我被吹得冻僵了。这个窗户是个透明的玻璃屏,看起来很疏,好像风能吹进来,实际上很严实。晋武帝不禁笑了,说:这是琉璃屏是密封的,外面的风根本吹不进来。

满奋才知道是心理作用,很不好意思,自嘲说:我听说南方一带的牛怕热,看到月亮以为是太阳,就趴在地上,热得喘起气来。这就是成语“吴牛喘月”的由来,一个意思指天气酷热。李白曾有一首诗:“吴牛喘月时,拖船一何苦。”另一个意思指人遇到事情过分惧怕,产生错觉,失去了判断的能力。

王敦无奈放过郗鉴

王敦拿这两个人比较是什么意思呢?当年废太子司马遹迁往许昌,王敦等人冒着巨大的风险去送别,结果被贾皇后派人抓捕,迫于舆论压力又放了出来。具体抓他们的人就是满奋,放他们的人就是乐广。

按理说,乐广是王敦的恩人,但王敦说乐广不如满奋,本身极不厚道。但乐广是站在司马氏这一边的,满奋是站在贾后这一边的。王敦正准备起兵反司马氏。

其实就是问郗鉴:你是站到我这边,还是站到司马氏这一边?郗鉴当然听出其中的味道,回答很明确:乐广柔中有刚,维护皇权。满奋是失节的人,怎么可能和乐广相比?

王敦又说:人要顺应时事,怎么能守着常理呢?郗鉴回:大丈夫洁身北面侍君,怎么可以偷生而变节。道不同不相为谋,谈话无法继续了,王敦随即把他软禁。钱凤等人劝王敦赶紧杀了他,以绝后患。郗鉴知道命悬一线,神态自若,正常吃饭睡觉。王敦对钱凤说:郗鉴是儒雅之士,有名望地位,不能随便加害他啊!

不久把他释放。郗鉴一回到建康,就和明帝商议平灭王敦的事。苏峻得到了重用北方还有一个流民帅得到了明帝的重用,那就是苏峻。苏峻少年时是个书生,很有才华。北方大乱时,苏峻组织了数千家,在县里修筑堡垒。

独霸一方,由书生华丽转身成了武将。不久也逃往南方,司马睿让做淮陵(今属安徽明光市)内史。王敦谋反时,司马睿也下诏命令苏峻讨伐王敦。苏峻搞不清皇室这只股是涨是跌,请人算命,结果是“跌停”,于是按兵不动。

到了明帝时,苏峻任临淮(安徽滁州凤阳县一带)太守,此外还有豫州刺史祖约驻寿春(今安徽寿县)。他们都讨厌王敦,又听到了他患病的消息,认定王家大崩盘开始了,必将“一路飘绿”;明帝是“潜力股”,于是投入全部的资本“抄底买进”。郗鉴是明里反王敦,而有一个人在王敦的眼皮下做小动作,手段高明让人拍案叫绝。

标签: 一个就是这个于是司马怎么有一知道

更多文章

  • 倪瓒是个什么样的人?倪瓒代表诗词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但是,当时,因为,没有,生活,自己,时候,所以

    倪瓒是书画大家,是“元六家”之一。不仅擅长书法绘画,而且也工诗文。倪瓒出生在一个富贵大家,祖父是当地身家丰厚的大财主,父亲早逝,倪瓒是由长兄抚养长大。因为成吉思汗和丘处机的关系,元朝对道教十分推崇,有很多的特权。所以不同于现今佛教在中国的壮大,在元朝道教才是被统治者认可的宗教

  • 窦仪的人物趣事 窦仪是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之后,父亲,去世,历史,学士,这个,时候,宰相

    窦仪是五代到宋初大臣,在宋宋太祖赵匡胤一朝,官拜工部尚书,判大理寺事。窦仪是蓟州渔阳人氏,生于公元914年,去世于公元966年,父亲是窦禹钧。窦禹钧又叫窦燕山,在历史上并不出名,但是他“五子登科”的事情,却一直被传为美谈。窦禹钧一生有五个儿子,在他的悉心教育之下,五个儿子都登

  • 他一生花钱如流水 死后身份更惊呆世人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乞丐,袁世凯,梁启超,黄兴,北洋,美国,自己,秘密

    他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具争议的风云人物之一。其背景与经历的复杂程度,堪称奇特,最后的归宿,又让人咋舌不已。他就是民国奇人杨度。杨度原名杨承瓒,后改名杨度,字皙子,别号虎公、虎禅,又号虎禅师、虎头陀、释虎。1875年出生于湖南省湘潭县。他当过满清的秀才,参与公车上书,混到了满清四品顶戴。北洋时期,因鼓吹帝

  • 王继恩是谁?王继恩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太宗,成为,时候,太祖,所以,因为,皇位,宋朝

    王继恩是宋朝初年著名宦官,受宋太宗宠信,成为防御使,对宋初政局有着重要影响。王继恩在宋太祖去世之时,曾经拿着遗诏迎当时还是晋王的赵光义入宫,使得赵光义登上皇位,成为宋朝的第二位皇帝。王继恩早年被一位姓张的人家收养,所以改王姓为张姓,又改名德均。后周显德年间,入宫成为一位宦官。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宋朝,发

  • 北宋“隐相”梁师成真是苏轼的儿子吗?他为什么被称为“隐相”?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儿子,当时,文章,因为,什么,苏轼,之后,自己

    对于梁师成大家应该都不陌生,但凡对宋朝历史稍微感兴趣的童鞋,应该都听过“北宋六贼”的称号。而梁师成就是北宋“六贼”之一,是宋徽宗时期的宠臣。梁师成 因为书法出众,写的一手好字,受到宋徽宗青睐,不仅赐其同等进士出身,同时还屡次提拔他。梁师成也仗着宋徽宗对

  • 陶谷是个什么样的人?陶谷的外交丑闻 陶谷诗词代表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之后,螃蟹,但是,虽然,受到,自己,不如,后来

    陶谷是北宋时期大臣,父亲唐涣,曾领夷州刺史。陶家是望族世家,虽然父亲早逝,但是在母亲柳氏的抚育下,仍然受到了很好的教育。陶谷曾经先后在后晋、后汉、后周为官,大宋时期坐到判吏部铨兼知贡举,累加刑部、户部尚书的位置。陶谷是一个非常爱吃螃蟹的吃货,他的这个喜好不仅自家人知道,都传到外国去了。陶谷奉后周朝廷

  • 如何评价北宋宦官杨戬 杨戬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没有,时间,地方,百姓,本人,宦官,但是,一个

    这里说的杨戬,是北宋时期著名奸宦,受宋徽宗宠信,位高权重,干了不少损害百百姓利益的事情。虽然不入“六贼”之列,但是其祸害程度也不低了。姓名:杨戬国家:中国民族:汉族所处时代:北宋出生时间:时间不详去世时间:1124年官职:彰化军节度使、太傅身份:宦官追赠:太师、吴国公杨戬有没

  • 北宋大臣陶谷简介 陶谷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担任,但是,宰相,时候,侍郎,受到,尚书,户部

    陶谷是北宋大臣,坐到了礼部尚书、刑部尚书、户部尚书的位置。虽然是北宋一朝大臣,但是他却不是在北宋时入仕,而早在后晋时期就已经进入官场了。在后晋、后汉、后周中,先后担任单州判官、著作佐郎、监察御史、知制诰、仓部郎中、中书舍人、给事中、户部侍郎、兵部侍郎、吏部侍郎、翰林学士承旨等职。人物档案姓名:陶谷字

  • 宦官五侯王振简介 王振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太后,之后,一个,太监,自己,没有,明朝,直接

    王振是明朝时期著名奸宦,是土木堡之变明英宗被瓦剌俘虏的直接推手。在明英宗一朝极受宠信,位高权重,成为明朝第一代专权太监,位列“宦官五侯”之中。王振是河北蔚县人氏,早些年研读经书,后来又做了教官,算是一个知识分子。但是他学识并不丰富,文采也并不出色,走正经的科举之路是行不通的。

  • 激怒张学良诱西安事变:今天起要做狮子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南京,情报,天才,张学良,主张,活动,通电,西安事变

    对于黎天才成为张学良亲信后的活动,分歧很大,尤其对他在西安事变中的表现说法不一甚至相当矛盾。出现在人们面前的有两个“黎天才”这是因其特殊身份和当事人回忆时已有倾向性判断所致。以下笔者仅根据历史事实对黎在西安事变前后的活动作一描述。东北沦陷,黎天才即在北平活动,并为国民党北平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