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人物专题>赵登禹

赵登禹

赵登禹的介绍

山东荷泽人,字舜臣。1914年在陕西第十六混成旅入伍,1915年随旅长冯玉祥入川剿匪,以战功迭升副团长。1927年5月冯玉祥部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升为旅长。1928年升任第二十七师师长,1929年部队实施编遣,回任旅长。1930年中原大战后,所部被改编,隶属东北军,任第二十九军第三十七师第一○九旅旅长。九一八事变后,力主抵抗日本侵略。1933年长城抗战中,任喜峰口方面作战军前敌总指挥。

有关“赵登禹”的历史故事

  • 近代赵登禹简介-近代赵登禹(抗日殉国的第一位师长)

    赵登禹简介:抗日殉国的第一位师长小编今天讲一位近代历史人物:近代赵登禹,历史上评为抗日殉国的第一位师长赵登禹,近代历史赵登禹是一位著名的风云人物。本名:赵登禹,字号:字舜臣,所处时代:中华民国赵登禹(1898年-1937年),字舜城,山东菏泽县杜庄乡赵楼村人,抗日烈士,国民党党员。1914年赵登禹加

  • 赵登禹

    赵登禹(1898年—1937年7月28日),字舜诚(一作舜臣),山东菏泽县杜庄乡赵楼村人,抗日烈士,中国国民党党员。1914年赵登禹加入冯玉祥的部队,任冯的随身护兵,跟随参加北伐战争,后国民党军改编,回任第二十八旅旅长。跟随冯玉祥参加“中原大战”,战败后冯的部队被整编,赵登禹被任命为第29军37师1

  • 打虎将军赵登禹是如何牺牲的?一位老兵目睹了将军最后的三分钟

    赵登禹,字舜诚,菏泽市杜庄乡赵楼村人,1898年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赵登禹少年丧父,全靠母亲一人抚养长大。13岁时,赵登禹拜在朱楼村的武术名师朱凤军门下,成为朱的入室弟子。赵登禹聪明好学,毅力过人,不出三年就学会了太极、八卦、少林等各门派的拳术及枪、刀、剑、棍十八般武器,成年后的赵登禹在十里八乡

  • 雨中的赵登禹将军墓地

    赵登禹(1898--1937),山东菏泽县杜庄乡赵楼村人,1914年加入冯玉祥的部队,后被任命为第29军37师109旅旅长。1933年日军将战火烧向长城一线,赵登禹率领109旅从蓟县出发,把守喜峰口阵地,砍杀日军5000余名。长城抗战后,第29军被调回察哈尔省驻防,赵登禹被擢升为132师师长,并被授

  • 魏广悦《北京公交站名的来历(129)张自忠路、佟麟阁路、赵登禹路、金台路…》

    北京公交站名的来历(128)第七章 以街巷胡同命名23.张自忠路站乘坐3路、13路、42路、113路、115路、118路、夜3路、夜34路等公交车,可到达位于东城区的张自忠路站点。站名来历:这条路原来叫铁狮子胡同,是因为明朝崇祯皇帝宠爱的田贵妃之父田弘遇都督府在此,门前有一对铁狮子,故而得名。“百度

  • 赵登禹将军的简介 赵登禹与佟麟阁的关系

    赵登禹将军赵登禹是我国著名的抗日救国的将军,他自幼就立志报国,少时就习得一身武艺,十六岁就投身军旅,抗日救国。赵登禹将军一直都是中华人民的骄傲。接下来,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赵登禹将军。赵登禹图片赵登禹将军生于1898年的一个贫农家庭,家中兄弟姐妹共有五人。随着父亲的去世,只读了两年书的赵登禹便辍学了。十

  • 赵登禹资料简介 简述赵登禹的英雄事迹

    赵登禹出生在山东的一个小农村里,加入了中国国民党,在抗日作战中丧生,也是第一位在抗日战争中丧命的师长。后人为了纪念他,就将崇元观南到太平桥的马路以赵登禹命名。新中国成立后,将赵登禹确认为抗日烈士。2009年,赵登禹被评选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下面就是一些有关赵登禹简介及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