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晔比刘备更接近汉室宗亲,但为何却成了曹操的谋士?

刘晔比刘备更接近汉室宗亲,但为何却成了曹操的谋士?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169 更新时间:2024/1/16 14:33:24

看过《三国演义》就知道,刘备整天都要把自己的汉室宗亲身份摆出来,实际上他跟汉室的关系已经非常远了,当时有大把大把的人比他更接近汉室宗亲,这些人不少还是曹操的谋臣,比如刘晔。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刘晔的先祖刘延,是汉光武帝刘秀与废后郭圣通所生第四子,原封淮阳王,之后改为首任阜陵王,到刘晔父亲刘普这一代,已经是无官职在身的平民,不过还有家产傍身,日子也过得不错,刘晔也接受了良好的教育。

刘晔七岁时,母亲去世,临终时对他说,他们家有一个仆人好挑拨离间,却深得刘普信任,这样下去必是祸端,希望他能和兄长刘涣想办法除掉此人。

刘晔记在心里,隐忍到十三岁时,他邀刘涣一起做掉这名仆人,可刘涣不敢。刘晔二话不说,拿了把刀就把这人砍了,而后又坦然向父亲请罪。刘普起先大怒,但知道刘晔的动机后也对他十分欣赏,不作苛责。

当时天下大乱,刘晔所在的扬州更是实力众多,有郑宝、张多、许乾等多股势力,其中郑宝声势最大。郑宝想劫掠民众过江,方便自己在长江之南造反,得知刘晔贤名在外,又是皇族后裔,便要他出面号召民众。

恰好当时曹操传檄扬州,刘晔就前去求见使者,与之论及当前时势,并请使者在他那里停留数日。此时曹操声名在外,郑宝也不敢怠慢,前去迎接使者,刘晔自然就在身旁。

刘晔举办宴会欢迎使者,特意把郑宝的随行人员安排到外间,他自己则跟郑宝在内间。刘晔本来是打算叫人刺杀郑宝的,可郑宝很防备,手下没有机会下手,干脆刘晔自己亲自上了,一刀砍死郑宝。

这两刀可是砍出了名头,尤其是砍郑宝,刘晔还抱住曹操这条大腿,声称“曹公有令,敢有动者,与宝同罪。”郑宝已死,他的部众看见刘晔这么猛,打算拥其为主,但刘晔不愿意,他把人马交给庐江太守刘勋,自己还是当谋士。

不久,刘勋因不听刘晔劝谏,被孙策偷袭战败,不得不北上投奔曹操,刘晔也随同前往,自此进了曹营,开始新的历程。

在曹操平内乱贼寇时,刘晔不时献策,得到曹操的另眼相看,在《三国志》中,刘晔的传记是跟郭嘉合并的,可见陈寿是将二人相提并论,刘晔在曹操手下的地位,并不输于郭嘉。

曹操攻打汉中张鲁时,张鲁派弟弟张卫依山据关顽抗,曹操派夏侯敦强攻不下,将欲收兵。刘晔在旁看到张卫营因有军士乱闯而满营惊叫的现象,判断对方军心不稳,劝夏侯敦再猛攻一会,果然攻下。

取下汉中后,刘晔劝曹操立即乘势取川,因为刘备以武力取成都人心还未收服,此时挟大胜余威出兵,必有极大收获,不然待到蜀地安定,就难以进取了。不过曹操否决了这个提议,如果曹操听从,说不定三国时代都不可能出现。

曹丕时期刘晔的意见也很重要,关羽失荆州时,大臣们都认为刘备不会出兵,唯有刘晔认为刘备必会出兵伐吴。当孙权受到刘备攻击诈降时,刘晔又劝曹丕不要接受,与刘备一同出兵攻吴,两面夹攻,孙权必亡,吴亡蜀危,天下可定。

可曹丕也否决了刘晔的意见,刘晔人生中第二次精彩谋划也失去了效果。不过曹丕并不长寿,刘晔在其子曹睿掌权时期也颇受重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薄姬的一生是怎样的?她成为太后之后,是否干预朝政?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对薄姬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汉文帝刘恒的母亲薄姬,本是魏王豹的姬妾。薄姬的父亲是吴人,秦时与故魏王宗女魏媪通,生薄姬。在魏豹被立为魏王后,魏媪将其女送入于魏王宫,成为魏王豹的姬妾。在豹下魏二十馀城,立豹为魏王。豹引精兵从项羽入关。汉元年,项羽封诸侯,欲有梁地,乃

  • 处死吕布时,曹操会听刘备的建议是出于什么目的?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曹操处死吕布时,为何会听刘备的建议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公元198年,吕布见在小沛的刘备实力愈发壮大,为了避免刘备对他造成威胁,吕布派出高顺与张辽进攻刘备。当时曹操为了不让刘备战败,他派出夏侯惇对小沛进行救援。只可惜夏侯惇也被高顺击败,沛城最终也

  • 李旦被称作唐睿宗,为何说他的帝王之路并不是很畅通?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李旦是唐高宗李治的第八个儿子,武则天的第四个孩子,唐中宗李显的同母弟,唐玄宗李隆基的父亲,也是唐朝第六位皇帝。然而,他的帝王之路并不是那么畅通,甚至,可以说是几经波折。那么,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其实,跟他“三让”的经历有关。在说道李旦“三让”

  • 大夫是春秋时期的高级官职,百里奚为何被称为五羖大夫?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羖的意思是公羊,大夫是春秋时期高级官职的一种,五羖大夫是指用五张羊皮换回来的大夫——百里奚。百里奚被当时的人戏称为五羖大夫,是有原因的。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百里奚本是小国——虞国的大夫,秦穆公五年,晋国灭掉了虞国,俘虏了虞国的国君和他的大夫百里奚,并将他们作为随嫁

  • 曹操的莫逆之交:蔡邕究竟是个怎样的人呢?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蔡邕,字伯喈。看过《琵琶记》的人对蔡伯喈这个名字一定不陌生,戏中他是一个不得已抛弃妻子父母、性格懦弱的读书人。其实在《琵琶记》中蔡伯喈的形象已有非常大的转变,《后汉书·蔡邕传》中的蔡伯喈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孝子形象,到南戏《赵贞女蔡二郎》中蔡伯喈变成了富贵易妻,甚至骑马践踏贞女的忘恩负义之人,直至《琵琶

  • 西汉著名政论家贾谊为何不被汉文帝重用?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这是唐代诗人李商隐悲叹贾谊命运的一首诗,在李商隐看来,贾谊的不被重用责任主要在汉文帝,是汉文帝认人不明,浪费了贾谊的一腔才情和报国之志。但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是值得商榷的。或者说,这应该只代表了文人的观点,但不代表政治家的观点。政治家的观

  • 灌婴与周勃有哪些相似之处?他有哪些功绩?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对灌婴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我们习惯上把生活年代相同、人生经历近似、功业成就比肩的人物并称,比如李杜,又如绛灌,绛指绛侯周勃,灌指颍阴侯灌婴。灌婴和周勃,真的有太多相似之处。他们都出身贫苦,周勃以编织为业,灌婴以贩缯为业;在刘邦称沛公之后,他们先后以中涓身份跟随

  • 他是北魏的忠良贤臣:郦道元的一生有多传奇?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郦道元,字善长,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文学家,我国游记文学的开创者。出生于官宦世家,其父郦范为青州刺史。终其一生,四处游历,命途多舛,仕途坎坷。一部水经注,留存千百年,为官忠正直,命终丧黄泉。这位在地理、文学上带给后世巨大影响的北魏忠良贤臣,四句二十字,便概括了他的一生。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

  • 周勃:迎立汉文帝的关键人物,他最后的结局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对周勃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宋代有一位诗人,名叫徐钧,他写过一首诗,表达了对西汉重臣周勃平生遭际的慨叹:功成无罪付廷平,借援东朝始得生。若使当时逢吕后,诛夷又是一韩彭。立下汗马功劳的周勃无罪入狱,靠国舅薄昭和薄太后之力才得生还;这还是幸运的,如果在吕后当政之时,

  • 霍去病的死司马迁都没有详细记载 霍去病到底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霍去病死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有人说他是因为染上了瘟疫而死,还有人说他是功成身退,不过这两个理由往深了研究是站不住脚的!我们先来探讨一下关于染瘟疫的说法,要知道如果一个人染上了瘟疫是必死无疑的,这种病症在当时来说可是不治之症,如果他真的不幸染上了瘟疫,那必然是没得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