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人物专题>吕祖谦

吕祖谦

吕祖谦的介绍

南宋哲学家。字伯恭,学者称东莱先生,宋婺州金华(今属浙江)人,祖籍寿州(治今安徽凤台)。始以荫补官,隆兴年间中进士,复中博学宏词科,历官太学博士,著作郎、国史院编修官、实録院检讨官。曾参与重修《徽宗实录》,奉命编纂《皇朝文鉴》。后以疾请归,除直秘阁,寻主管冲祐观、淳熙八年(1181)卒,谥曰“成”。

有关“吕祖谦”的历史故事

  • 吕祖谦

    吕祖谦(1137年4月9日—1181年9月9日),字伯恭,淮南寿州(今安徽省寿县)人,人称“小东莱先生”。南宋大臣、理学家、文学家,许国公吕夷简六世孙、仓部员外郎吕大器的儿子。吕祖谦出身“东莱吕氏”,生于婺州,以门荫入仕,起家将仕郎。隆兴元年(1163年),进士及第,调补南外宗学教授,累迁直秘阁学士

  • 吕祖谦:南宋理学家、文学家,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吕祖谦(1137年4月9日—1181年9月9日),字伯恭,婺州人,祖籍淮南寿州,郡望东莱郡,人称“小东莱先生”。南宋理学家、文学家,许国公吕夷简六世孙、仓部员外郎吕大器之子。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吕祖谦出身于“东莱吕氏”,门荫入仕,起家将仕郎。隆兴元年(11

  • 南宋著名理学家吕祖谦简介:与朱熹、张栻并称东南三贤

    南宋(1127年6月12日—1279年3月19日)是宋朝第二个时期,因以临安(今浙江杭州)为都城,史称南宋,历九帝,享国152年。南宋虽然外患深重,统治者偏安一隅,但其经济上外贸高度发达,重心完成了历史性南移,思想学术和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理学成型确立正统地位,并向海外传播,形成了东亚“儒学文化圈”。

  • 景定二年(1261)正月,皇太子“谒孔子于太学,请以张栻、吕祖谦列从祀”

    [var1]常棣tandy2022-08-31 08:00陕西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关注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宋明理学何时确立官方哲学地位?有学者说是在元代,有学者说是在南宋中期,有学者说是在南宋理宗时。理宗逝世后,朝臣在为他

  • 景定二年正月十五日,宋度宗赵禥到太庙朝拜孔子,请以张栻、吕祖谦列为从祀

    [var1]宋度宗赵禥(2张)景定元年(1260年)六月初六,立为皇太子,赐字长源,命杨栋、叶梦鼎为太子詹事。七月初一,太子入居东宫。十七日,举行册封礼。当时理宗家教甚严,鸡初鸣问安,再鸣回宫,三鸣前往会议所参加处理国家政事。然后退回讲堂,讲官讲经,其次讲史,终日手不释卷。天将晚时,又到榻前起居,习

  • 吕祖谦简介 吕祖谦后人 吕祖谦的后代

    吕祖谦出身名门东莱吕氏,是吕夷简的后人,世称其为“小东莱先生”,是南宋著名文学家、理学家,与朱熹、张栻并称“东南三贤”。吕祖谦简介吕祖谦(1137年4月9日1181年9月9日),字伯恭,世称“东莱先生”,为与伯祖吕本中相区别,

  • 南宋理学家吕祖谦生平介绍及评价:与朱熹、张栻并称“东南三贤”

    吕祖谦(1137年4月9日1181年9月9日),字伯恭,世称“东莱先生”,为与伯祖吕本中相区别,亦有“小东莱先生”之称。婺州(今浙江金华)人,南宋著名理学家,出身“东莱吕氏”,为吕夷简六世孙、吕大器之子。初以荫补入官。隆兴元年

  • 从朱熹与吕祖谦丧葬观看“江南无族葬”辨

    20世纪中叶以来,浙江及其附近地区清理的两宋墓葬,尤其是南宋墓葬,数目众多。但是,宋墓的系统整理和综合性研究并不为学术界所重视。《读墓——南宋的墓葬与礼俗》是一部较为系统介绍考古发掘的南宋墓葬的学术论著。澎湃新闻经授权选刊《“江南无族葬”辨》一文。该文从风水、朱熹与吕祖谦丧葬观的差异来辨析古人说的“

  • 南宋著名理学家吕祖谦简介:与朱熹、张栻并称“东南三贤”

    南宋(1127年6月12日—1279年3月19日)是宋朝第二个时期,因以临安(今浙江杭州)为都城,史称南宋,历九帝,享国152年。南宋虽然外患深重,统治者偏安一隅,但其经济上外贸高度发达 ,重心完成了历史性南移,思想学术和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理学成型确立正统地位,并向海外传播,形成了东亚“儒学文化圈”

  • 南宋著名理学家吕祖谦简介:与朱熹、张栻并称“东南三贤”

    南宋(1127年6月12日—1279年3月19日)是宋朝第二个时期,因以临安(今浙江杭州)为都城,史称南宋,历九帝,享国152年。南宋虽然外患深重,统治者偏安一隅,但其经济上外贸高度发达 ,重心完成了历史性南移,思想学术和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理学成型确立正统地位,并向海外传播,形成了东亚“儒学文化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