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人物专题>杨思勖

杨思勖——史上最能打的太监

杨思勖

杨思勖的资料

  本 名:杨思勖

  所处时代:唐朝时期

  出生地:罗州石城人(现广东廉江市)

  出生时间:约659年

  去世时间:740年

  主要成就:平定多处叛乱

  职 业;宦官、骠骑大将军

杨思勖的介绍

杨思勖(约公元659年-公元740年),唐玄宗时期宦官。罗州石城人,本姓苏,从小进宫,被杨姓宦官收养后改姓。他跟随唐玄宗平定了宫廷政变,升左监门卫将军。开元年间,先后平定了安南梅叔鸾、五溪覃行章、邕州粱大海、泷州陈行范的叛乱,屡立战功,是玄宗得力帮手。专管征伐的事,所受到的宠信与高力士相似。他虽然非常勇猛,不过性情也比较凶狠,对待俘虏十分残忍。

杨思勖虽然是太监,但生性刚毅果决,有军事才能,只是性情凶暴,每次俘虏敌人,大多生剥其面,甚至剥去头皮,手下士卒,无不畏惧,也因此惟命是从,所向立功。有一次,内给事牛仙童出使幽州,被密报接受刺史张守珪的贿赂,唐玄宗大怒,命杨思勖杀之。杨思勖将牛仙童绑起来,生挖其心,砍去手足,割其肉而生吞,残酷无比。

杨思勖性情刚烈,治军威严,部下偏裨将领汇报军事时,对他都不敢仰视,所以用兵时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所向无敌,但他对待俘虏过于残酷,不近人性,或生剥其面,或削去头皮,因而敌人都望而生畏,这也使得他在多次平叛中都获得了胜利。

杨思勖虽然战功显赫,但他对唐王朝一直忠心耿耿,并没有居功自傲,攫取政权,因而也算是一个好宦官。开元二十八年,杨思勖因病去世,时年八十余岁。

有关“杨思勖”的历史故事

  • 唐朝杨思勖简介-唐朝杨思勖(史上最能打的太监)

    杨思勖简介:史上最能打的太监小编今天讲一位唐朝历史人物:唐朝杨思勖,历史上评为史上最能打的太监杨思勖,唐朝历史杨思勖是一位著名的风云人物。本名:杨思勖,所处时代:唐朝时期,出生地:罗州石城(现广东廉江)杨思勖(约公元659年-公元740年),唐玄宗时期宦官。罗州石城(今广东廉江)人,本姓苏,从小进宫

  • 史上最能打的太监杨思勖简介 唐朝为何派杨思勖平定越南

    杨思勖战功显赫,生性刚毅果决,有军事才能,性情凶暴,同时他对唐王朝一直忠心耿耿,并没有居功自傲,攫取政权,因而也算是一个好宦官。杨思勖简介杨思勖(约659-740),本姓苏,罗州石城人(现广东廉江市)。时的着名太监,为人残暴,有军事才能。幼年为内官杨氏所养,阉割后,在内侍省服侍。因讨伐叛将李多祚有功

  • 安南蛮渠首领,自称“黑帝”的梅叔鸾造反,满朝文武无人敢去,太监杨思勖站出来:陛下,老奴无需一兵一卒即可平叛!

    722年,40万安南人造反,满朝文武文武大臣却无人敢去镇压,此时有个太监站出来:“陛下,老奴无需一兵一卒即可平叛!“一个太监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口气呢?原因就是他与一般太监的卑微出身不同,说来他的身世也是可怜。这个太监叫杨思勖,本来姓苏,是罗州石城人,本是贵族后裔,父亲是岭南少数

  • 唐朝杨思勖简介:历史上的最能打仗的太监名将

    导读:说到太监这个名词,就总是会和“作威作福”、“累家败国”之类的贬义词联系起来,浮上人们脑海的也总是什么“十常侍”、“九千岁”一类的大反派。如果说太监这种“皇帝家奴”的群体中还存在着什么正面人物的话,大家能想到的恐怕也只有蔡伦与郑和这两位罢了。至于在军事上,太监的作用就更是被后人所轻视了。其实在历

  • 太监名将:杨思勖为唐朝平定越南

    说到太监这个名词,就总是会和“作威作福”、“累家败国”之类的贬义词联系起来,浮上人们脑海的也总是什么“十常侍”、“九千岁”一类的大反派。如果说太监这种“皇帝家奴”的群体中还存在着什么正面人物的话,大家能想到的恐怕也只有蔡伦与郑和这两位罢了。至于在军事上,太监的作用就更是被后人所轻视了。网络配图 其实

  • 唐朝太监名将杨思勖平定越南的背后故事

    如果说太监这种“皇帝家奴”的群体中还存在着什么正面人物的话,大家能想到的恐怕也只有蔡伦与郑和这两位罢了。至于在军事上,太监的作用就更是被后人所轻视了。其实在历史阴影的深处,我们会发现令人吃惊的史实。杨思勖斩杀叛军说到太监这个名词,就总是会和“作威作福”、“累家败国”之类的贬义词联系起来,浮上人们脑海

  • 唐朝大内高手杨思勖侦破军饷案与“通天绳”之谜

    一、唐玄宗开元十二年,大内高手、右监门卫将军杨思勖这天傍晚从皇宫出来在街坊散步,忽见两个身穿麻布衣衫的少年迎面走来,向他恭恭敬敬地作揖行礼。杨思勖是个宦官,他本来姓苏,是岭南罗州少数民族首领苏历的儿子,母亲陈氏是雷州少民首领陈玄之女。可是他家在唐高宗执政时,触犯了皇上,遭到了灭门之祸。杨思勖父母被杀

  • 历史上的太监名将:杨思勖为唐朝平定越南

    说到太监这个名词,就总是会和“作威作福”、“累家败国”之类的贬义词联系起来,浮上人们脑海的也总是什么“十常侍”、“九千岁”一类的大反派。如果说太监这种“皇帝家奴”的群体中还存在着什么正面人物的话,大家能想到的恐怕也只有蔡伦与郑和这两位罢了。至于在军事上,太监的作用就更是被后人所轻视了。其实在历史阴影

  • 太监名将杨思勖:曾经率大军为唐朝平定“安南”

    说起大内太监,就会让人自然想到中国数千年封建社会历史上,太监专权曾演出了一幕幕祸国殃民的惨剧,其中以东汉、唐、明三代为最。秦朝的赵高,东汉的侯览、张让,唐代的仇士良、田令孜,明朝的王振、汪直、刘瑾、魏忠贤,都是历史上臭名昭著的太监。太监,通常是指古代被阉割后失去性能力的男性,他们是专供皇帝、君主及其

  • 历史上的太监名将:宦官杨思勖为唐朝平定越南

    说到太监这个名词,就总是会和“作威作福”、“累家败国”之类的贬义词联系起来,浮上人们脑海的也总是什么“十常侍”、“九千岁”一类的大反派。如果说太监这种“皇帝家奴”的群体中还存在着什么正面人物的话,大家能想到的恐怕也只有蔡伦与郑和这两位罢了。至于在军事上,太监的作用就更是被后人所轻视了。其实在历史阴影

  • 杨思勖是什么人?中国宦官史上第一位名将,戎马一生从一始终

    杨思勖是什么人?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历史上声誉良好的宦官似乎并不多,民间流传更多的,则是关于他们巧言媚笑、谄媚主子、祸国殃民的糗事。而杨思勖的一生完全可以颠覆常人对于宦官的黑印象。他出生在大唐,凭实力上位,一生戎马U摩,官至从一品将军,六十岁还挂帅出征为国解忧。他军事才能

  • 杨思勖:和高力士齐名的宦官,曾平定四次叛乱

    开元十年,在姚崇和宋璟等人的辅佐下,大唐帝国正在一步步走向它的辉煌时代。一天,唐玄宗忽然接到南方急奏,说安南蛮渠首领梅叔鸾起兵反叛。奏章说,老梅于八月份起兵,不仅自称“黑帝”,聚集了32个州的兵马,还结林邑、真腊、金邻等国家。他们有40多万人马,占据了海南,攻陷了安南府,一时间气焰有些嚣张。这还了得

  • 唐玄宗的两个心腹宦官:高力士与杨思勖有多厉害?

    唐玄宗时期,宦官集团开始强大起来,玄宗本人不吝惜赏赐官爵与财富,所以许多他中意的宦官做到了三品以上的位置,其中两个最拔萃的,也就是唐玄宗最心腹之两位大宦官乃是:高力士与杨思勖(xù)。高力士之于唐玄宗,更像是亲密的家人。如果说高力士的贤德名声,可能没有很大,但是论起来古代宦官与皇帝的亲密程度,高力士

  • 杨思勖:从太监到当上骠骑大将军

    我们都知道历史上各朝各代都有很多的太监宦官,这其中呢,有好多人他们的心肠十分毒辣,以至于影响了整个社会大众对了太监这个群体的看法,认为他们都是如过街老鼠一般。其中有名的歹毒宦官就有明朝的魏忠贤、刘璋,还有秦朝那可恨可恶的赵高。但事实上,除了这些奸臣外,历史上还有很多优秀出色的宦官太监。在唐朝时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