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人物专题>裴垍

裴垍--唐朝宰相

裴垍

裴垍的资料

本 名:裴垍

拼音:[ péi jì ]

字 号:字弘中

所处时代:中唐

民族族群:汉人

出生地:绛州闻喜

主要成就:改革税收弊政,贬抑庸劣

裴垍的介绍

弱冠二十岁时进士出身,以贤良方正对策第一,补美原尉。累迁翰林学士、中书舍人,元和三年(808年),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一生为国尽心尽力,“小心敬慎,甚称中旨。

”“垍守正不受请托,考核皆务才实。”,他尽力完善法律制度,年方四十四岁,须发尽白。元和初年,叙任中书舍人。当时李吉甫方拜相,不知该如何用人,便向裴垍请教。垍随即列出三十人的名字,李吉甫按照他给的列表录用人才,受人称赞。元和三年,代替李吉甫以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入相。在担任相国的期间,裴垍提拔了许多能人贤士,包括裴度、李绛、崔群、韦贯之等。这些人后来都相继入相。

裴垍为武则天垂拱年间宰相裴居道的七代孙,20岁中进士。唐德宗贞元年间,朝廷制举贤良极谏科,裴垍对策第一,特授为美原县尉。他任期满后,各藩镇、州府,交相征辟,但均不赴就,不久,朝廷拜他为监察御史,此后,还相继任殿中侍御史、尚书礼部考功员外郎等职。这期间,吏部侍郎郑珣瑜曾委托裴垍主持考试词判。裴垍秉公办事,严肃认真,不受请托贿赂,皆以实才取人。

唐宪宗元和初年,召裴垍入翰林为学士。此后,他还相继任考功郎中,知制诰、中书舍人等职。元和三年(808年),朝廷诏举贤良。当时应试的皇甫湜、牛僧孺、李宗闵等人在对策中指陈时弊、言词激切,考官杨于陵、韦贯之将他们三人招为上第录取。裴垍复查考试结果也无异议。为此事,李吉甫却泣奏唐宪宗,认为裴垍等录用非人。唐宪宗于是贬黜杨于陵、韦贯之外任,又罢免裴垍翰林学士,降为户部侍郎。不过,唐宪宗事非情愿,也知裴垍正直,从此反而对裴培更加信重,就在这年秋天,李吉甫出任淮南节度使,唐宪宗遂拜裴垍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代李吉甫主持朝政,第二年又加任裴垍为集贤院大学士监修国史。

当时,百姓输赋税于州府要分成三份:一曰上供;二曰送使;三曰留州。在唐德宗建中初年制定两税法时,物重钱轻,后来渐至物轻钱重,百姓赋税交钱,这样税额到唐宪宗时就增加了一倍。此外,唐时所说的“贯”或“缗”,按规定为千钱,但在习惯流行中并不足千钱,称省估,州里长吏为了中饱私囊,让百姓以足额交钱,称为实估,这样又加重了人民的负担。裴垍为相以后,奏请唐宪宗同意,将天下留州送使钱,改由省估征收。同时规定观察使或节度使,只征收所在州的赋税作为公费开支,如不足,才可征收所辖支郡,这样减轻了人民的负担。

裴垍当宰相时还很年轻,但他严肃为政,依法办事,颇有一番作为。他一心为国家朝廷办事,也触犯了勋贵旧臣的利益,引起他们的不满,但因裴垍事事在理,又得到唐宪宗的支持,他们也奈何不得。此外,裴垍还注意听从不同意见,以补自己的不足。裴垍为翰林学士时,曾举荐李绛、崔群同掌机要政务;为宰相以后,又用韦贯之、裴度为知制诰,擢拔李夷简为御史中丞,这些人后来都相继机任宰相,为一代名臣。他选用的其他人也都很精明。不负人望。裴垍才能兼备,风范凛然,知人善任,在他前后担任宰相的人中,是无人可比的,时论认为:他执政时期朝无奸侫,百业渐兴,出现唐后期少有的清明时期。元和五年(810年),裴垍患中风病,唐宪宗得知后非常叹惜,特遣中使前往存慰,并对其饮食用药都让及时奏上,亲加过问。但裴垍的病并不好转,且日加重。唐宪宗只好免去了他的宰相职务,而改任兵部尚书,不久又迁任太子宾客。裴垍于当年去世,朝廷特赠他为太子少傅。裴垍任职翰林期间,唐宪宗新平吴、蜀之乱,正励精图治,一切机要事务都要和裴垍商量后才施行,而裴垍也小心谨慎,认真按唐宪宗的旨意办事。裴垍任宰相以后,严明法治,考课吏绩,分清良恶,种种作法,正大光明,使唐宪宗也折服。当时,吐突承璀很受唐宪宗的恩宠,常寻机向唐宪宗有私人请求。但唐宪宗碍于裴垍,不敢如吐突承璀所愿,并诫其收敛一些。唐宪宗由于对裴垍信重,在朝廷常称其官号,而不直呼其名。

有关“裴垍”的历史故事

  • 《秋暮送裴垍员外刺婺州》原文、译文及注释

    婺女星边气不秋,金华山水似瀛州。含香太守心清净,去与神仙日日游。

  • 裴垍怎么读?裴垍的正确发音是怎样的?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令人敬仰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他们的名字成为了永恒的传奇。裴垍,唐朝著名文学家,与白居易、元稹并称为“新乐府三杰”。那么,裴垍这个名字究竟怎么读呢?让我们一起来探寻这个名字背后的韵味与传奇。裴垍,字子厚,唐朝著名文学家。他的诗歌作品以豪放、奔放、清新脱俗而著称,被誉为“诗仙”。在唐代

  • 裴垍和裴度是什么关系?他们有什么故事?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令人敬佩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他们的名字成为了永恒的传奇。裴垍和裴度就是这样一对兄弟,他们分别是唐朝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人物。那么,裴垍和裴度究竟是什么关系呢?本文将带您了解这对兄弟之间的深厚情谊与政治传承。裴垍,字子厚,唐朝著名文学家,与白居易、元稹并称为“新乐府三杰”。他的诗歌作品

  • 唐朝宰相:裴垍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裴垍(?811年),[ péi jì ],字弘中。绛州闻喜(今山西闻喜县)人。河东裴氏东眷裴出身。为高陵令裴昱第二子。唐朝宰相。内史裴居道七世孙。进士。历官美原尉、考功员外郎、翰林学士、中书舍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兵部尚书。裴垍二十岁中进士,后举贤良极谏

  • 裴垍简介:唐朝众多宰相之一,出身于河东裴氏东眷裴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裴垍(?—8

  • 裴垍是什么人?裴垍人物生平简介,怎么评价他

    弱冠二十岁时进士出身,以贤良方正对策第一,补美原尉。累迁翰林学士、中书舍人,元和三年(808年),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一生为国尽心尽力,“小心敬慎,甚称中旨。”“垍守正不受请托,考核皆务才实。”,他尽力完善法律制度,年方四十四岁,须发尽白。元和初年,叙任中书舍人。当时李吉甫方拜相,不知该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