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诗词大全>别云间原文、翻译和赏析

别云间原文、翻译和赏析

所属分类:诗词大全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931 更新时间:2023/12/15 8:21:19

别云间

明代:夏完淳所属类型:古诗三百首,初中古诗,离别,悲愤,爱国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山河一作:河山)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及注释

译文

三年为抗清兵辗转飘零,今天兵败被俘成为阶下囚。

山河破碎,感伤的泪水流不断,国土沦丧,谁还能说天地宽?

已经知道生命即将走到尽头,想到永别故乡实在心犯难。

等到我魂魄归来的那一天,定要在空中看后继者的队伍抵抗清军。

注释

云间:上海松江区古称云间,是作者家乡。1647年(永历元年/顺治四年),他在这里被逮捕。

三年:作者自1645年(弘光元年/顺治二年)起,参加抗清斗争,出入于太湖及其周围地区,至1647年(顺治四年),共三年。

羁旅:寄居他乡,生活飘泊不定。羁:音(jī),停留。

南冠(guān),被囚禁的人。语出《左传》。楚人钟仪被俘,晋侯见他戴着楚国的帽子,问左右的人:“南冠而絷(zhi,拴、捆)者,谁也?”后世以“南冠”代被俘。

泉路:黄泉路,死路。泉,黄泉,置人死后埋葬的地穴。

毅魄,坚强不屈的魂魄,语出屈原《九歌.国殇》:“身即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灵旗,又叫魂幡,古代招引亡魂的旗子。这里指后继者的队伍。

赏析

此诗是作者诀别故乡之作。起笔叙艰苦卓绝的飘零生涯,承笔发故土沦丧、山河破碎之悲愤慨叹,转笔抒眷念故土、怀恋亲人之深情,结笔盟誓志恢复之决心。既表达了此去誓死不屈的决心,又对行将永别的故乡流露出无限的依恋和深切的感叹。全诗思路流畅清晰,感情跌宕豪壮。格调慷慨豪壮,读来令人荡气回肠。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叙事。其中“羁旅”一词将诗人从父允彝、师陈子龙起兵抗清到身落敌手这三年辗转飘零、艰苦卓绝的抗清斗争生活作了高度简洁的概括。诗人起笔自叙抗清斗争经历,似乎平静出之,然细细咀嚼,自可读出诗人激越翻滚的情感波澜,自可读出平静的叙事之中深含着诗人满腔辛酸与无限沉痛。

“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抒写诗人按捺不住的满腔悲愤。身落敌手被囚禁的结局,使诗人恢复壮志难酬,复国理想终成泡影,于是诗人悲愤了:“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大明江山支离破碎,满目疮痍,衰颓破败,面对这一切,诗人禁不住“立尽黄昏泪几行”,流不尽“无限河山泪”。诗人一直冀盼明朝东山再起,可最终时运不济,命途多舛,恢复故土、重整河山的爱国宏愿一次次落空,他禁不住深深地失望与哀恸,忍不住上苍发出“谁言天地宽”的质问与诘责。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坦露对故乡、亲人的依恋不舍之情。无论怎样失望、悲愤与哀恸,诗人终究对自己的人生结局非清醒:“已知泉路近”。生命行将终结,诗人该会想些什么呢?“欲别故乡难”,诗人缘难别故乡呢?原来,涌上他心头的不仅有国恨,更兼有家仇。父起义兵败,为国捐躯了。而自己是家中唯一的男孩,此次身落敌手,自是凶多吉少,难免一死,这样,家运不幸,恐无后嗣。念及自己长年奔波在外,未能尽孝于母,致使嫡母“托迹于空门”,生母“寄生于别姓”,自己一家“生不得相依,死不得相问”,念及让新婚妻子在家孤守两年,自己未能尽为夫之责任与义务,妻子是否已有身孕尚不得而知。想起这一切的一切,诗人内心自然涌起对家人深深的愧疚与无限依恋。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盟恢复之志。尽管故乡牵魂难别,但诗人终将恢复大志放在儿女私情之上,不以家运后嗣为念。正如诗人在《狱中上母书》中所表示的“二十年后,淳且与先文忠为北塞之举矣”。“已知泉路近”的诗人坦然作出“毅魄归来日”的打算,抱定誓死不屈、坚决复明的决心,生前未能完成大业,死后也要亲自看到后继者率部起义,恢复大明江山。诗作以落地有声的铮铮誓言作结,鲜明地昭示出诗人坚贞不屈的战斗精神、精忠报国的赤子情怀,给后继者以深情的勉励,给读者树立起一座国家与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的不朽丰碑。

全诗思路流畅清晰,感情跌宕豪壮。起笔叙艰苦卓绝的飘零生涯,承笔发故土沦丧、山河破碎之悲愤慨叹,转笔抒眷念故土、怀恋亲人之深情,结笔盟誓志恢复之决心。诗作格调慷慨豪壮,令人读来荡气回肠,禁不住对这位富有强烈民族意识的少年英雄充满深深的敬意。

这首诗表达的不是对生命苦短的感慨,而是对山河沦丧的极度悲愤,对家乡亲人的无限依恋和对抗清斗争的坚定信念。

作者

夏完淳(1631~1647)原名复,字存古,号小隐、灵首(一作灵胥),乳名端哥,汉族,明松江府华亭县(现上海市松江)人,明末著名诗人,少年抗清英雄,民族英雄。夏允彝子。七岁能诗文。十四岁从父及陈子龙参加抗清活动。鲁王监国授中书舍人。事败被捕下狱,赋绝命诗,遗母与妻,临刑神色不变。著有《南冠草》、《续幸存录》等。

所属朝代:明代

标签: 别云间

更多文章

  • 明日歌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笑红尘标签:明日歌

    明日歌明代:钱福所属类型:小学古诗,劝诫,惜时,哲理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若一作:苦)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版本一钱鹤滩)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日日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皆被明日累,明日无穷老将至。晨

  • 石灰吟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石灰吟

    石灰吟明代:于谦所属类型:古诗三百首,小学古诗,咏物,言志,早教,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万凿一作:万击)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浑不怕一作:全不怕)译文及注释译文石灰石经过千锤万凿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

  • 祝英台近·晚春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晴天标签:祝英台近

    祝英台近·晚春宋代:辛弃疾所属类型:宋词精选,婉约,闺怨,女子,怀远,离情宝钗分,桃叶渡,烟柳暗南浦。怕上层楼,十日**雨。断肠片片飞红,都无人管,更谁劝、啼莺声住?鬓边觑,试把花卜归期,才簪又重数。罗帐灯昏,哽咽梦中语:是他春带愁来,春归何处?却不解、带将愁去。译文及注释译文将宝钗擘为两截,离别在

  • 水调歌头·和马叔度游月波楼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和马叔度游月波楼宋代:辛弃疾所属类型:宋词精选,登楼,赏月,饮酒,抒怀客子久不到,好景为君留。西楼着意吟赏,何必问更筹?唤起一天明月,照我满怀冰雪,浩荡百川流。鲸饮未吞海,剑气已横秋。野光浮,天宇迥,物华幽。中州遗恨,不知今夜几人愁?谁念英雄老矣?不道功名蕞尔,决策尚悠悠。此事费分说,来日

  • 贺新郎·把酒长亭说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贺新郎

    贺新郎·把酒长亭说宋代:辛弃疾所属类型:宋词精选,友情,离别,相思,典故,爱国陈同父自东阳来过余,留十日。与之同游鹅湖,且会朱晦庵于紫溪,不至,飘然东归。既别之明日,余意中殊恋恋,复欲追路。至鹭鸶林,则雪深泥滑,不得前矣。独饮方村,怅然久之,颇恨挽留之正是遂也。夜半投宿吴氏泉湖四望楼,闻邻笛悲甚,为

  • 清平乐·题上卢桥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清平乐

    清平乐·题上卢桥宋代:辛弃疾所属类型:宋词精选,写景,山水,思索,人生清溪奔快,不管青山碍。十里盘盘平世界,更著溪山襟带。古今陵谷茫茫,市朝往往耕桑。此地居然形胜,似曾小小兴亡。译文及注释译文清澈的溪流欢快地奔流而出,穿越了青山的重重障碍。方圆十里的一片**原。就坐落在青山与溪流的环抱之中。茫茫今古

  • 菩萨蛮·金陵赏心亭为叶丞相赋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菩萨蛮

    菩萨蛮·金陵赏心亭为叶丞相赋宋代:辛弃疾所属类型:宋词精选,感慨,壮志未酬青山欲共高人语。联翩万马来无数。烟雨却低回。望来终不来。人言头上发。总向愁中低。拍手笑沙鸥。一身都是愁。译文及注释译文青山有意要同高雅之人交谈,像万马奔腾一样接连而来。却在烟雨中徘徊,迟迟不能到达。人们都说头上的低发是因为愁苦

  • 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贺新郎

    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宋代:辛弃疾所属类型:宋词三百首,宋词精选,豪放,送别,写鸟,抒情,离情别茂嘉十二弟。鹈鴂、杜鹃实两种,见《离骚补注》绿树听鹈鴂。更那堪、鹧鸪声住,杜鹃声切。啼到春归无寻处,苦恨芳菲都歇。算未抵、人间离别。马上琵琶关塞黑,更长门、翠辇辞金阙。看燕燕,送归妾。将军百战身名裂。向河梁

  • 鹧鸪天·送人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鹧鸪天

    鹧鸪天·送人宋代:辛弃疾所属类型:宋词精选,送别,感伤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译文及注释译文唱完了《阳关》曲泪却未干,功名利禄不过都是小事,不要为此劳神伤身应该多多吃饭。水天相连好像将两岸的树

  • 阳关曲·中秋月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阳关曲

    阳关曲·中秋月宋代:苏轼所属类型:宋词精选,中秋节,月亮,离别中秋作本名小秦王,入腔即阳关曲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译文及注释译文夜幕降临,云气收尽,天地间充满了寒气,银河流泻无声,皎洁的月儿转到了天空,就像玉盘那样洁白晶莹。我这一生中每逢中秋之夜,月光多为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