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诗词大全>所见原文、翻译和赏析

所见原文、翻译和赏析

所属分类:诗词大全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3559 更新时间:2023/12/29 7:54:31

所见

清代:袁枚所属类型:古诗三百首,小学古诗,儿童,早教,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及注释

译文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树林里回荡。

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于是马上停止唱歌,静悄悄地站立在树旁。

注释

牧童:指放牛的孩子。

振:振荡;回荡。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

林樾(yuè):指道旁成荫的树。

欲:想要。

捕:捉。

鸣:叫。

立:站立。

赏析

这首诗的第一句平平而起,不着痕迹。第二句调子突然高昂,旋律突然加快,从而形成一个高潮。一二句描写了小牧童的天真活泼、悠然自得的可爱模样和他的愉快心情,“骑”字直接写出了牧童的姿势,“振”字则间接点出他的心情。通过“骑”和“振”两个动词,把牧童那种悠闲自在、无忧无虑的心情和盘托了出来。他几乎完全陶醉在大自然的美景之中,简直不知道世间还有“忧愁”二字。正因为心中欢乐,才不禁引吭高歌,甚至于遏行云,“振林樾”。

三四句仍然是继续描写神态。第三句是过渡,是作势。写牧童的心理活动,交代了他“闭口立”的原因,也是全诗的转折点。第四句,急转直下,如千尺悬瀑坠入深潭,戛然而止。“忽然”一词,把这个牧童发现树上鸣蝉时的惊喜心情和机警性格栩栩如生地表现了出来。“忽然”发生了变化:由响而静、由行而停,把小牧童闭口注目鸣蝉的瞬间神态写得韵味十足。而“闭”和“立”两个动词,则把这个牧童天真的神态和孩子式的机智刻划得淋漓尽致。全诗纯用白描手法,紧紧抓住小牧童一刹那间的表现,逼真地写出小牧童非常机灵的特点,让人倍觉小牧童的纯真可爱。

这是一首反映儿童生活的诗篇,诗人在诗中赞美了小牧童充满童趣的生活画面。诗人先写小牧童的动态,那高坐牛背、大声唱歌的派头,何等散漫、放肆;后写小牧童的静态,那屏住呼吸,眼望鸣蝉的神情,显得特别专注。“此时无声胜有声”。这从动到静的变化,写得既突然又自然,把小牧童天真烂漫、好听多事的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这首诗正是在这种起伏变化中获得了巨大的艺术效果。诗的语言,明白如话,质朴无华,十分本色。至于下一步的动静,小牧童怎样捕蝉,捕到没有,诗人没有写,留给读者去体会、去遐想、去思考。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的描写,直接抒发生活的感受,看似闲情逸致,实则寄托情思。同时这首诗不顾及格律,活泼自由,语言浅显明了,形象自然生动。综观全诗,它所描绘的和平、宁静和优美如画的田园风光,所刻划的活泼、自在和天真无邪的牧童形象,表现了诗人的一种“真性情”。诗人曾经说过“诗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也。”毋庸讳言,诗所描绘、所刻划的,正是诗人毕生追求的境界,也正是他所一再强调的“真性情”。

作者

袁枚(1716-1797)清代诗人、散文家。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四年进士,历任溧水、江宁等县知县,有政绩,四十岁即告归。在江宁小仓山下筑筑随园,吟咏其中。广收诗弟子,女弟子尤众。袁枚是乾嘉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乾隆三大家”。

所属朝代:清代

标签: 所见

更多文章

  • 烟村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烟村

    烟村宋代:叶绍翁所属类型:隐隐烟村闻犬吠,欲寻寻不见人家。只於桥断溪回处,流出碧桃三数花。译文及注释叶绍翁,南宋中期诗人,字嗣宗,号靖逸,处州龙泉人。祖籍建安(今福建建瓯),本姓李,后嗣于龙泉(今属浙江丽水)叶氏。生卒年不详。曾任朝廷小官。其学出自叶适,他长期隐居钱塘西湖之滨,与真德秀交往甚密,与葛

  • 访隐者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访隐者

    访隐者宋代:叶绍翁所属类型:不作王门梦,来敲隐者关。童先孤鹤化,云伴一身闲。碍笋新移路,低墙为看山。几回松下去,锄得茯苓还。译文及注释叶绍翁,南宋中期诗人,字嗣宗,号靖逸,处州龙泉人。祖籍建安(今福建建瓯),本姓李,后嗣于龙泉(今属浙江丽水)叶氏。生卒年不详。曾任朝廷小官。其学出自叶适,他长期隐居钱

  • 猫图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猫图

    猫图宋代:叶绍翁所属类型:醉薄荷,扑蝉蛾。主人家,奈鼠何。译文及注释叶绍翁,南宋中期诗人,字嗣宗,号靖逸,处州龙泉人。祖籍建安(今福建建瓯),本姓李,后嗣于龙泉(今属浙江丽水)叶氏。生卒年不详。曾任朝廷小官。其学出自叶适,他长期隐居钱塘西湖之滨,与真德秀交往甚密,与葛天民互相酬唱。赏析作者叶绍翁,南

  • 鹭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鹭

    鹭宋代:叶绍翁所属类型:无事时来立葑田,几回惊去为归船。霜姿不特他人爱,照影沧波亦自怜。译文及注释叶绍翁,南宋中期诗人,字嗣宗,号靖逸,处州龙泉人。祖籍建安(今福建建瓯),本姓李,后嗣于龙泉(今属浙江丽水)叶氏。生卒年不详。曾任朝廷小官。其学出自叶适,他长期隐居钱塘西湖之滨,与真德秀交往甚密,与葛天

  • 西溪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西溪

    西溪宋代:叶绍翁所属类型:一条横木过前溪,村女齐登采叶梯。独立衡门春雨细,白鸡飞上树梢啼。译文及注释叶绍翁,南宋中期诗人,字嗣宗,号靖逸,处州龙泉人。祖籍建安(今福建建瓯),本姓李,后嗣于龙泉(今属浙江丽水)叶氏。生卒年不详。曾任朝廷小官。其学出自叶适,他长期隐居钱塘西湖之滨,与真德秀交往甚密,与葛

  • 汉武帝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心作祟标签:汉武帝

    汉武帝宋代:叶绍翁所属类型:殿号长秋花寂寂,台名思子草茫茫。尚无人世团圞乐,枉认蓬莱作帝乡。译文及注释叶绍翁,南宋中期诗人,字嗣宗,号靖逸,处州龙泉人。祖籍建安(今福建建瓯),本姓李,后嗣于龙泉(今属浙江丽水)叶氏。生卒年不详。曾任朝廷小官。其学出自叶适,他长期隐居钱塘西湖之滨,与真德秀交往甚密,与

  • 秋日游龙井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秋日游龙井

    秋日游龙井宋代:叶绍翁所属类型:写景引道烦双鹤,携囊倩一童。竹光杯影里,人语水声中。不雨云常湿,无霜叶自红。我来何所事,端为听松风。译文及注释译文还烦一双仙鹤引导我的道路,携带的背囊请书童背着。杯中茶映着竹叶的光影,只听着隐约的人声隔水传来。即便没有雨,云也是湿漉漉地,不用下霜,树叶已经红了。我来到

  • 独坐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独坐

    独坐明代:于谦所属类型:焚香坐一室,驰心向**。有官脩其职,展转安得已。译文及注释于谦(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号节庵,官至少保,世称于少保。汉族,明朝浙江杭州钱塘县人。因参与平定汉王朱高煦谋反有功,得到明宣宗器重,担任明朝山西河南巡抚。明英宗时期,因得罪王振下狱,后释

  • 秋意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秋意

    秋意明代:于谦所属类型:池上秋风起,池中秋水凉。芙蓉好颜色,可惜不禁霜。译文及注释于谦(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号节庵,官至少保,世称于少保。汉族,明朝浙江杭州钱塘县人。因参与平定汉王朱高煦谋反有功,得到明宣宗器重,担任明朝山西河南巡抚。明英宗时期,因得罪王振下狱,后释

  • 北风吹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北风吹

    北风吹明代:于谦所属类型:写树,寓人,品格吹我庭前柏树枝。树坚不怕风吹动,节操棱棱还自持,冰霜历尽心不移。况复阳和景渐宜,闲花野草尚葳蕤,风吹柏枝将何为?北风吹,能几时?译文及注释诗歌赞颂柏树,实际上是以此来勉励自己。北风喻恶势力。本句以柏树的枝干坚挺,不怕严寒,生长得郁郁葱葱来比喻人的节操。自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