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诗词大全>峨眉山月歌原文、翻译和赏析

峨眉山月歌原文、翻译和赏析

所属分类:诗词大全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2289 更新时间:2024/1/5 4:21:52

峨眉山月歌

唐代:李白所属类型:初中古诗,秋天,山水,写景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半轮明月高高悬挂在峨眉山前,青衣江澄澈的水面倒映着月影。

夜间乘船出发,离开清溪直奔三峡。想你却难相见,只能依依不舍顺江去向渝州。

注释

峨眉山:在今四川峨眉县西南。

半轮秋:半圆的秋月,即上弦月或下弦月。

影:月光的影子。

平羌:即青衣江,在峨眉山东北。源出四川芦山,流经乐山汇入岷江。

夜:今夜。

发:出发。

清溪:指清溪驿,属四川犍为,在峨眉山附近。

三峡:指长江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今在四川、湖北两省的交界处。一说指四川乐山的犁头、背峨、平羌三峡,清溪在黎头峡的上游。

君:指峨眉山月。一说指作者的友人。

下:顺流而下。

渝州:治所在巴县,今重庆一带。

赏析

此诗是作者李白于开元十三年(725)出蜀途中所作。这首诗意境明朗,语言浅近,音韵流畅。全诗意境清朗优美,风致自然天成,为李白脍炙人口的名篇之一。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前两句是说,高峻的峨眉山前,悬挂着半轮秋月。

诗从“峨眉山月”写起,点出了远游的时令是在秋天。“秋”字因入韵关系倒置句末。秋高气爽,月色特别明亮。以“秋”字又形容月色之美,信手拈来,自然入妙。月只“半轮”,使人联想到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在峨眉山的东北有平羌江,即今青衣江,源出于四川芦山县,流至乐山县入岷江。次句“影”指月影,“入”和“流”两个动词构成连动句式,是说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定位观水中月影,任凭江水怎样流,月影却是不动的。“月亮走,我也走”,只有观者顺流而下,才会看到“影入江水流”的妙境。所以此句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意境空灵入妙。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后两句是说,夜间乘船出发,离开清溪直奔三峡。想你却难相见,恋恋不舍去向渝州。

次句境中有人,第三句中人已露面:他正连夜从清溪驿出发进入岷江,向三峡驶去。这位“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青年,乍离乡土,对故国故人不免恋恋不舍。江行见月,如见故人。然而明月毕竟不是故人,于是只能“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了。末句“思君不见下渝州”,表达依依惜别的无限情思,可谓语短情长。

诗中连用了五个地名,构思精巧,不着痕迹,诗人依次经过的地点是: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峡──渝州,诗境就这样渐次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除“峨眉山月”以外,诗中几乎没有更具体的景物描写;除“思君”二字,也没有更多的抒情。然而“峨眉山月”这一集中的艺术形象贯串整个诗境,成为诗情的触媒。由它引发的意蕴相当丰富:山月与人**相随,夜夜可见,使“思君不见”的感慨愈加深沉。明月可亲而不可近,可望而不可接,更是思友之情的象征。凡咏月处,皆抒发江行思友之情,令人陶醉。连用五个地名,精巧地点出行程,既有“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豪迈,也有思乡的情怀,语言流转自然,恰似“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本来,短小的绝句在表现时空变化上容易受到限制,因此一般写法是不同是超越时空。但这首诗在时间和空间跨度上达到了驰骋自由的境地,二十八个字中出现了五个地名,共计十二个字,这在万首唐人绝句中是仅见的,人们不但不感到重复,而且认为是绝唱,其原因就在于诗境中无处不渗透着江行的经验和思友之情,无处不贯穿着山月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艺术形象它把广阔的空间和较长的时间统一起来。其次地名的处理也富有变化。“峨眉山月”、“平羌江水”是地名附加于景物,是虚用;“发清溪”、“向三峡”、“下渝州”则是实用,在句中的位置也有不同,所以读起来就觉得不着痕迹,自然入妙。

作者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所属朝代:唐代

标签: 峨眉山月歌

更多文章

  • 江南逢李龟年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江南逢李龟年

    江南逢李龟年唐代:杜甫所属类型:唐诗三百首,初中古诗,追忆,感慨,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译文及注释译文当年我经常在岐王与崔九的住宅里见到你并听到你的歌声。现在正好是江南风景秀美的时候,在这暮春季节再次遇见了你。注释李龟年:唐朝开元、天宝年

  • 题破山寺后禅院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晴天标签:题破山寺后禅院

    题破山寺后禅院唐代:常建所属类型:唐诗三百首,初中古诗,写景,咏物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曲径一作:竹径)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都寂一作:俱寂;但余一作:惟闻)译文及注释译文清晨我进入这古老寺院,初升的太阳照在山林上。弯弯曲曲的小路通向幽深处,禅

  • 竹里馆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胖次标签:竹里馆

    竹里馆唐代:王维所属类型:唐诗三百首,初中古诗,隐居,生活,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译文及注释译文独自闲坐在幽静竹林,一边弹琴一边高歌长啸。深深的山林中无人知晓,只有一轮明月静静与我相伴。注释竹里馆:辋川别墅胜景之一,房屋周围有竹林,故名。幽篁(huáng

  • 渡荆门送别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渡荆门送别

    渡荆门送别唐代:李白所属类型:唐诗三百首,初中古诗,长江,送别,思乡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送行舟。译文及注释译文我乘舟渡江来到遥远的荆门外,来到战国时期楚国的境内游览。山随着低平的原野地出现逐渐消失,江水在一望无际的原野中奔流。江面月

  • 滁州西涧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滁州西涧

    滁州西涧唐代:韦应物所属类型:唐诗三百首,初中古诗,写景,抒情,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译文及注释译文最是喜爱涧边幽谷里生长的野草,还有那树丛深处婉转啼鸣的黄鹂。傍晚时分,春潮上涨,春雨淅沥,西涧水势顿见湍急,荒野渡口无人,只有一只小船悠闲

  •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代:刘禹锡所属类型:初中古诗,抒怀,励志,哲理,自勉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译文及注释译文被贬谪到巴山楚水这些荒凉的地区,度过了二十三年沦落的光阴。怀念故去旧友徒然吟诵闻笛

  • 石壕吏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石壕吏

    石壕吏唐代:杜甫所属类型:初中古诗,叙事,战争,同情,人民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

  • 送友人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送友人

    送友人唐代:李白所属类型:唐诗三百首,初中古诗,送别,离别,写景,惜别,友情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译文及注释译文青翠的山峦横卧在城墙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围绕着城的东边。在此地我们相互道别,你就像孤蓬那样随风飘荡,到**之外远

  • 过故人庄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过故人庄

    过故人庄唐代:孟浩然所属类型:唐诗三百首,初中古诗,田园,生活,早教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译文及注释译文老朋友准备丰盛的饭菜,邀请我到他田舍做客。翠绿的树林围绕着村落,一脉青山在城郭外隐隐横斜。推开窗户面对谷场菜园,共饮美酒,

  • 夜雨寄北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夜雨寄北

    夜雨寄北唐代:李商隐所属类型:唐诗三百首,初中古诗,高中古诗,写雨,夜晚,思念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译文及注释译文你问我回家的日期,归期难定,今晚巴山下着大雨,雨水已涨满秋池。什么时候我们才能一起秉烛长谈,相互倾诉今宵巴山夜雨中的思念之情。注释寄北:写诗寄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