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诗词大全>好时光·宝髻偏宜宫样原文、翻译和赏析

好时光·宝髻偏宜宫样原文、翻译和赏析

所属分类:诗词大全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4303 更新时间:2023/12/21 13:46:03

好时光·宝髻偏宜宫样

唐代:李隆基所属类型:婉约,爱情,惜时

宝髻偏宜宫样,莲脸嫩,体红香。眉黛不须张敞画,天教入鬓长。

莫倚倾国貌,嫁取个,有情郎。彼此当年少,莫负好时光。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你装饰珠宝的高高的发髻,最适合宫中流行的式样。你的脸庞像莲花一样鲜嫩,肌肤白里透红散发馨香。你青黑的眉毛不需人工描画,天生双眉入鬓又细又长。

不要倚仗自己有倾国之貌,应该嫁给一个有情有意的如意郎。我和你正当青春年少,千万不要辜负了美好的时光。

注释

好时光:词牌为唐明皇李隆基所创。前后片各四句,共五十五字。前后片的二四句押韵,均用平声韵。《好时光》作为词牌名,有其固定的曲调,后世的文人多依据此固定的曲调而填词。

宝髻:插戴珠宝的发髻。偏宜:甚合。宫样:宫中流行的式样。

莲脸嫩:象莲花那样鲜艳娇嫩的脸。

体红香:体,即躯体,这里指女子的肌肤。红:红润。香:馥郁芳香。

黛:青黑色的颜料,古代女子用以画眉。眉黛即眉毛。张敞:汉宣帝时,为京兆尹。曾为妻子画眉。后来成为夫妻恩爱的典故,传为佳话。

倚:倚仗。倾国貌:极言妇女之美貌。

赏析

这是一首仿效民歌写男青年向姑娘求婚求爱的新词。它强调了爱情不要倚仗貌美,要选有情有义的郎君来嫁。当然由于封建帝王的审美观,把一个美女写得珠光宝气,宫样梳妆,脱离了民间姑娘的天生丽质。

上阕集中描写女子的美艳过人。先写发髻,“宝髻”二二字透露出来的是精致与讲究。“偏宜官样”是侧写其气质不凡,盖宫样发髻虽时髦好看,但非人人适宜,而词中女子则天性合适,宛然定制。唐时妆饰风气往往以宫女为典范,故发型和服装的“宫样”意味着潮流和卫,如刘禹锡《赠李司空妓诗》“高髻云鬟宫样妆,春风一曲杜书娘”即是指官样发型,而白居易《上阳白发人》诗“小头鞋履窄衣裳,青黛点眉届细长”,韩《忍笑》“宫样衣裳浅画眉,晚来梳洗更相宜”则主要指宫样服装。

接下写脸部,视觉上的脸嫩、眉长与嗅觉上的体香,衬托出一个青春可人的女性形象,尤其是“天教人鬓长”一句极力写出了女子的天生丽质。这里虽用了张敞的典故,但并非表现恋人或夫妻恩爱的意思,而是着力表现其超乎寻常的美丽而已。《西厢记》中张生第一次见莺莺,就这样描写道:“则见她宫样眉儿,新月偃,斜侵入鬓云边。”也是被莺莺长长的屑线所吸引。有学者认为“体红香”一句乃是暗写杨贵妃,因为《开元天宝遗事》“红汗”条记载:“贵妃每至夏月,常衣轻绡,使侍儿交扇鼓风,犹不解其热,每有汗出,红腻而多香。,或拭之于巾帕之上,其色如桃红也。”但是否能由此将“体红香”归为杨贵妃的专有特征,却是要打个问号的。因为从结构上来说,整个上阕都是集中描写头部和脸部的装扮,如果插入一句对身体的描写,不免使文笔显得枝蔓了。而且“美人红妆色正鲜,侧垂高髻插金钿”(岑参《敦煌太守**歌》),红妆及脂粉香用于脸部描写也是常见的情形。

下阕转入议论。盖此女子因自恃其过人之艾艳,—般男子难入其眼。但真情可贵,青春短暂,故词人郑重劝告:美貌不可恃,青春都一晌,如遇有情郎,不妨付衷肠。此即使以朋友口吻相劝,虽有关切,却无爱恋。

全词语言生动、流畅,饶有民歌率真风味又不失含蕴。象“莲脸嫩”的鲜活比喻,“体红香”的鲜明生动描写,眉黛的夸张,下半阕流水般的明快、俊朗、流畅,都是艺术纯熟的表现。

作者

唐玄宗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亦称唐明皇,公元685年出生在东都洛阳(今河南洛阳),712年至756年在位。前期注意拨乱反正,任用姚崇宋璟等贤相,励精图治,他的开元盛世是唐朝的极盛之世,在位后期宠爱杨贵妃,怠慢朝政,宠信奸臣**甫、杨国忠等,加上政策失误和重用安禄山等侫臣,导致了后来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为唐朝中衰埋下伏笔。756年李亨即位,尊其为太上皇。762年病逝。

所属朝代:唐代

标签: 好时光

更多文章

  • 送岑征君归鸣皋山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送岑征君归鸣皋山

    送岑征君归鸣皋山唐代:李白所属类型:送别,赞美,友人,友谊岑公相门子,雅望归安石。奕世皆夔龙,中台竟三拆。至人达机兆,高揖九州伯。奈何天地间,而作隐沦客。贵道能全真,潜辉卧幽邻。探元入窅默,观化游无垠。光武有天下,严陵为故人。虽登洛阳殿,不屈巢由身。余亦谢明主,今称偃蹇臣。登高览万古,思与广成邻。蹈

  • 清溪半夜闻笛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清溪半夜闻笛

    清溪半夜闻笛唐代:李白所属类型:抒情,壮志未酬,怀才不遇,忧国羌笛梅花引,吴溪陇水情。寒山秋浦月,肠断玉关声。译文及注释译文羌笛声声吹起《梅花引》的曲子,却让人在这吴溪听到陇头流水般的伤情。又使这月光下的秋浦寒山,响遍令人肠断的边关之声。注释羌笛:古代流行于西北地区的一种竹笛。原出于古羌族,故称《梅

  • 故都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故都

    故都唐代:韩偓所属类型:抒情,感慨,**,国家故都遥想草萋萋,上帝深疑亦自迷。塞雁已侵池籞宿,宫鸦犹恋女墙啼。天涯烈士空垂涕,地下强魂必噬脐。掩鼻计成终不觉,冯驩无路学鸣鸡。译文及注释译文想起长安处处草萋萋,上天对此也迷惘怀疑。野外塞雁偷入宫中宿,宫院乌鸦留恋矮墙啼。天涯壮士白白空流泪,无辜死者饮恨

  • 从军北征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从军北征

    从军北征唐代:李益所属类型:边塞,军旅,战争,悲凉,无奈,思乡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偏吹行路难。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译文及注释译文天山下了一场大雪,从青海湖刮来的风更添寒冷。行军途中,战士吹起笛曲《行路难》。听到这悲伤的别离曲,驻守边关的三十万将士,都抬起头来望着东升的月亮。注释偏:一作“

  • 奉寄韦太守陟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奉寄韦太守陟

    奉寄韦太守陟唐代:王维所属类型:赠友,边塞,抒情,思念,友人荒城自萧索,**山河空。天高秋日迥,嘹唳闻归鸿。寒塘映衰草,高馆落疏桐。临此岁方晏,顾景咏悲翁。故人不可见,寂寞平陵东。译文及注释译文荒凉的古城萧条冷落,极目远望,**山河一片空旷寂寥。秋天,天高云淡,高远空旷,不时传来几声南归鸿雁的哀鸣。

  • 从军行七首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从军行七首

    从军行七首唐代:王昌龄所属类型:边塞,叙事,抒情,思念,早教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独上一作:独坐)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愁。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 江楼月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江楼月

    江楼月唐代:白居易所属类型:赠答,月亮,友情,思念嘉陵江曲曲江池,明月虽同人别离。一宵光景潜相忆,两地阴晴远不知。谁料江边怀我夜,正当池畔望君时。今朝共语方同悔,不解多情先寄诗。译文及注释诗的前半是“追忆旧事”,写离别后彼此深切思念的情景。“嘉陵江曲曲江池,明月虽同人别离。”明月之夜,清辉照人,最能

  • 江梅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江梅

    江梅唐代:杜甫所属类型:写花,梅花,抒情,思念梅蕊腊前破,梅花年后多。绝知春意好,最奈客愁何。雪树元同色,江风亦自波。故园不可见,巫岫郁嵯峨。译文及注释译文腊月前梅蕊己破,新年后梅花正多。明知此地啊春光美好,可心怀客愁而又无可奈何!江梅和白雪原来同此一色,春风也徒自节江水漾动清波。故乡的春色渺不可见

  • 回中牡丹为雨所败二首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回中牡丹为雨所败二首

    回中牡丹为雨所败二首唐代:李商隐所属类型:咏物,写花,牡丹,感慨下苑他年未可追,西州今日忽相期。水亭暮雨寒犹在,罗荐春香暖不知。舞蝶殷勤收落雨,有人惆怅卧遥帷。章台街里芳菲伴,且问宫腰损几枝?浪笑榴花不及春,先期零落更愁人。玉盘迸泪伤心数,锦瑟惊弦破梦频。**重阴非旧圃,一年生意属流尘。前溪舞罢君回

  • 绝句四首·其四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绝句四首

    绝句四首·其四唐代:杜甫所属类型:咏物,抒情,感怀,国家药条药甲润青青,色过棕亭入草亭。苗满空山惭取誉,根居隙地怯成形。译文及注释译文药草的枝叶长得郁郁青青,青青的颜色越过棕亭漫入草亭。“苗满空山”的美誉我愧不敢当,只怕它们的根在干裂的土中成不了形。注释药条药甲:指种植的药材。王嗣奭《杜臆》说:“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