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诗词大全>庄暴见孟子原文、翻译和赏析

庄暴见孟子原文、翻译和赏析

所属分类:诗词大全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4096 更新时间:2023/12/10 16:51:04

庄暴见孟子

先秦:孟子及弟子所属类型:高中文言文,对话,议论,治国

庄暴见孟子,曰:“暴见于,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曰:“好乐何如?”

孟子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他日,见于王曰:“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

王变乎色,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

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今之乐犹古之乐也。”

曰:“可得闻与?”

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曰:“不若与人。”

曰:“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

曰:“不若与众。”

“臣请为王言乐。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籥之音,举疾首蹩頞而相告曰:‘吾王之好鼓乐,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今王畋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疾首蹩頞而相告曰:‘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此无他,不与民同乐也。

“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籥之音,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田猎也?’此无他,与民同乐也。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庄暴进见孟子,说:“我被大王召见,大王告诉我(他)喜好音乐的事,我没有话应答。”

接着问道:“喜好音乐怎么样啊?”

孟子说,“大王如果非常喜好音乐,那齐国恐怕就治理得很不错了!”

几天后,孟子在觐见齐王时问道:“大王曾经和庄子谈论过爱好音乐,有这回事吗?”

齐王脸色一变,不好意思地说:“我并不是喜好先王清静典雅的音乐,只不过喜好当下世俗流行的音乐罢了。

孟子说,“大王如果非常喜好音乐,那齐国恐怕就治理很不错了!在这件事上,现在的俗乐与古代的雅乐差不多。”

齐王说:“能让我知道是什么道理吗?”

孟子说:“独自一人(少数人一起)欣赏音乐快乐,与和他人(多数人)一起欣赏音乐也快乐,哪个更快乐?”

齐王说:“不如与他人(多数人)一起欣赏音乐更快乐。”

孟子说:“假如大王在奏乐,百姓们听到大王鸣钟击鼓、吹萧奏笛的音声,都眉开眼笑地相互告诉说:‘我们大王大概没有疾病吧,要不怎么能奏乐呢?’假如大王在围猎,百姓们听到大王车马的喧嚣,见到华丽的旗帜,都眉开眼笑地相互告诉说:‘我们大王大概没有疾病吧,要不怎么能围猎呢?’这没有别的原因,是由于和民众一起娱乐的缘故。

(“请让我给大王讲讲什么是真正的快乐吧!假如大王在奏乐,百姓们听到大王鸣钟击鼓、吹箫奏笛的音声,都愁眉苦脸地相互诉苦说:‘我们大王喜好音乐,为什么要使我们这般穷困呢?父亲和儿子不能相见,兄弟和妻儿分离流散。’假如大王在围猎,百姓们听到大王车马的喧嚣,见到华丽的仪仗,都愁眉苦脸地相互诉苦说:‘我们大王喜好围猎,为什么要使我们这般穷困呢,父亲和儿子不能相见,兄弟和妻儿分离流散。’这没有别的原因,是由于不和民众一起娱乐的缘故。)

“假如大王能和百姓们同乐,那就可以成就王业,统一天下。”

注释

庄暴:人名,即下文提到的的庄子。

见(xiàn)于王:被齐王召见或朝见齐王。

乐(yuè):《说文》:“五声八音总名。”《易》曰:“雷出地奋豫,先王以作乐崇德。”《礼记·乐记》:“先王之

所以饰喜也”“天地之和”“德之华也”。可见,古代的乐是为了身心合德而作。音乐是道德感情的心声,也是回归天地万物

和谐境界的途径。

庶几:差不多。朱熹《集注》云:“近辞也,言近于。”,这里指“差不多治理好了,有希望了”。

变乎色:改变了脸色。朱熹《集注》云:“变色者,惭其好之不正也。”赵注则说是宣王恼怒庄暴把他“好乐”的事告诉孟,色:脸色

子。

直:不过、仅仅。

独乐乐:独自一人欣赏音乐快乐。前一个“乐(yuè)”欣赏音乐名词后一个快乐作动词用,以下几句类似的句子同。

钟鼓之声,管籥(yuè)之音:这里泛指音乐。管,籥,两种管乐器,前者跟笛子相似,后者似是排箫的前身。

举:皆、都。

疾首蹙頞(cùè):形容心里非常怨恨和讨厌。疾首,头痛。蹙頞,皱眉头。頞,鼻梁。

极:《说文》:“栋也。”《通训定声》按:在屋之正中至高处。引申为极致,极端。

田猎:在野外打猎。在春秋战国时代,这是一项带有军事训练性质的活动。由于它要发动百姓驱赶野兽,各级地方官员都要

准备物资和亲自参与,所以古人主张应该在农闲时候有节制地举行,以免扰乱正常的主产秩序。

羽旄:古代军旗的一种,用野鸡毛,牦牛尾装饰旗杆。旄,牦牛尾。

诸:相当于“之乎”,“之”是代词,代之前的“王尝语庄子以好乐”。“乎”是疑问语气词,相当于“吗”

语:告诉

对:回答

赏析

作者

所属朝代:先秦

标签: 庄暴见孟子

更多文章

  • 勾践灭吴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勾践灭吴

    勾践灭吴先秦:佚名所属类型:高中文言文,励志,历史,故事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乃号令于三军曰:“凡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姓,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大夫种进对曰:“臣闻之,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絺,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譬如蓑笠,

  • 召公谏厉王弭谤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晴天标签:召公谏厉王弭谤

    召公谏厉王弭谤先秦:佚名所属类型:高中文言文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召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 赵威后问齐使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赵威后问齐使

    赵威后问齐使先秦:战国策所属类型:古文观止,高中文言文,对话,忧国忧民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邪?民亦无恙邪?王亦无恙邪?曰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曰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

  • 齐桓晋文之事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笑红尘标签:齐桓晋文之事

    齐桓晋文之事先秦:孟子及弟子所属类型:高中文言文,游说,仁政,思想,故事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曰:“可。”曰:“何

  • 弈秋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弈秋

    弈秋先秦:孟子及弟子所属类型:高中文言文,寓理,故事孟子曰:“无或乎王之不智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今夫弈之为数,小数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

  • 季氏将伐颛臾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季氏将伐颛臾

    季氏将伐颛臾先秦:孔子及弟子所属类型:高中文言文,寓理,历史,故事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

  •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心作祟标签: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先秦:佚名所属类型:高中文言文,哲理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

  • 谏逐客书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谏逐客书

    谏逐客书先秦:李斯所属类型:高中文言文,古文观止,公文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昔缪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丕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缪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

  • 烛之武退秦师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烛之武退秦师

    烛之武退秦师先秦:左丘明所属类型:高中文言文,古文观止,赞美,写人,谋略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

  • 寡人之于国也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寡人之于国也

    寡人之于国也先秦:孟子弟子录所属类型:高中文言文,治国,哲理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