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诗词大全>将发石头上烽火楼诗原文、翻译和赏析

将发石头上烽火楼诗原文、翻译和赏析

所属分类:诗词大全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2827 更新时间:2024/1/19 8:39:21

将发石头上烽火楼诗

南北朝:谢朓所属类型:山水,自然,写景

徘徊恋京邑,踯躅躧曾阿。

陵高墀阙近,眺迥风云多。

荆吴阻山岫,江海含澜波。

归飞无羽翼,其如别离何。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留恋京城,还在京城徘徊,脚步因重迭的山停止不前。

登上石头山高处看皇宫,感到皇宫很近,眺望远方风起云涌。

荆、吴远方都被高山挡住视线,江河湖海都波涛汹涌。

空中飞回又恨身无羽翼,象这样的别离之情怎么受得了。

注释

将发:即将出发。

石头:山名,在今南京市西长江边。

烽火楼:利用烟和光来报警而建造的高楼。

踟蹰(chíchú):住足不进的样子。

躧(xǐ):鞋,这里作踏解。

曾阿:同“层阿”,重迭的山。

墀阙(chíquè):是指宫殿。墀,即丹墀,指宫殿的红色台阶。阙,指宫殿门左右对峙的一对高建筑物。

荆:荆州,今湖北、湖南一带。因湖北刺山而得名。

吴:今江苏、浙江、安徽一带。

山岫(xiù):山峰。

其如:即如其,象这样。

赏析

这首诗开头两句吟后顿觉一种惆怅忧伤的气氛透入心扉,眼前仿佛看到这样一位青年,他满面愁容,步履迟疑地走出京城,向着江边的山上一步一步地往上踏行。他之所以“徘徊”,“踯躅”,是因为他对“京邑”“恋”念极了。“恋京邑”为一篇中要领。

“陵高墀阙近,眺迥风云多”。皇宫在京邑中,是诗人日常出没之处。建康为东吴、东晋古都,古迹胜景不胜枚举。诗人登上烽火楼,既没有放眼江天山野,一抒久处“墀阙”之怀,也没有凭吊陈迹,发思古之幽情,而是首先回首俯视“墀阙”。他平素身处墀阙,似乎对墀阙看犹未足,而来登此烽火楼作一饱览。按理说,他此日登楼所望“墀阙”,比他平日所见应是远了。但诗人在此却说是“近”了。这乍想似乎违于理,但深思后便觉合乎情。这“近”字实从首句中“恋”字而来,因其“恋京邑”,故视京邑中的一切便反远为“近”了。“近”字凝结着诗人对京邑、墀阙的无限深情。前三句写京邑,“眺迥”句与上句对举,转写荆州。他对京邑是那样的“恋”,对即将赴任的荆州,诗人也以三句作答。据《南齐书》本传载:谢朓去荆不久,便被同僚王秀之向武帝告密,武帝随令“朓可还都”。据此可知,荆州随王府的人际关系是复杂的。谢朓对此也当早有所料,故“风云多”一语,绝非简单的写景,而实隐含着对此去荆州的畏惧之情。

接着两句,隐含此情尤深:“荆吴阻山岫,江海含澜波。”荆吴之间,有山有水。山水本是诗人素性爱好玩赏之自然景物,此时却成了他的惆怅忧郁的象征。山是阻隔两地之情的障碍,江水有着险不可测的波澜。诗人此去荆州福祸未卜,一腔心事咏叹无端,移情于景,以寄托其畏惧之思。

“归飞”一句,笔意陡转,神思飞越,由将去而未去荆州的此时,想到去荆州后思归之日,陆地有山岫相阻,水路有澜波惊扰,空中又恨身无羽翼。未去荆州时,已对京邑恋不可舍,去了荆州,遇上人事趄必将更“恋京邑”。“恋京邑”而归不得京邑,其心境之愁苦忧思,亦必十倍于今日。忧思及此,笔锋再一转:“其如别离何?”自我提问道:早知日后愁苦,何必今日离此京邑而去荆州呢?

这首诗以“恋京邑”提携全篇,明写京邑可恋,暗写荆州可畏。由情及景,以景融情,由今及后,由后复今,妙笔回还往复,互为呼应。诗意含蕴,耐人寻味。

作者

谢朓(464~499年),字玄晖。汉族,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人。南朝齐时著名的山水诗人,出身世家大族。谢朓与谢灵运同族,世称“小谢”。初任竟陵王萧子良功曹、文学,为“竟陵八友”之一。后官宣城太守,终尚书吏部郎,又称谢宣城、谢吏部。东昏侯永元初,遭始安王萧遥光诬陷,下狱死。曾与沈约等共创“永明体”。今存诗二百余首,多描写自然景物,间亦直抒怀抱,诗风清新秀丽,圆美流转,善于发端,时有佳句;又平仄协调,对偶工整,开唐代律绝之先河。

所属朝代:南北朝

更多文章

  • 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

    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南北朝:谢朓所属类型:写景,写水,思乡江路西南永,归流东北骛。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旅思倦摇摇,孤游昔已屡。既欢怀禄情,复协沧洲趣。嚣尘自兹隔,赏心于此遇。虽无玄豹姿,终隐南山雾。译文及注释译文船与江水背向而行,江水尚知入海为归,人却辞别旧乡而去。水天相接处能够认出返归之船,

  • 观朝雨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观朝雨

    观朝雨南北朝:谢朓所属类型:写景,抒怀朔风吹飞雨,萧条江上来。既洒百常观,复集九成台。空濛如薄雾,散漫似轻埃。平明振衣坐,重门犹未开。耳目暂无扰,怀古信悠哉。戢翼希骧首,乘流畏曝鳃。动息无兼遂,歧路多徘徊。方同战胜者,去翦北山莱。译文及注释译文北风吹来了飞洒的雨点,一股萧杀之气从江面上迎面扑来。风雨

  • 和徐都曹出新亭渚诗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和徐都曹出新亭渚诗

    和徐都曹出新亭渚诗南北朝:谢朓所属类型:写景,春天,纪游宛洛佳遨游,春色满皇州。结轸青郊路,迥瞰苍江流。日华川上动,风光草际浮。桃李成蹊径,桑榆荫道周。东都已俶载,言归望绿畴。译文及注释译文早晨新亭渚边停车小憩,一眼望去郊外春色迷离,让人砰然心动,这满城胜景可媲美汉时的繁华古都啊!将车停在东郊路边,

  • 行田登海口盘屿山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行田登海口盘屿山

    行田登海口盘屿山南北朝:谢灵运所属类型:登高,写景,抒怀齐景恋遄台,周穆厌紫宫。牛山空洒涕,瑶池实欢悰。年迫愿岂申,游远心能通。大宝不欢娱,况乃守畿封。年苦孰云慰,观海藉朝风。莫辨洪波极,谁知大壑东。依稀采菱歌,仿佛含颦容。遨游碧沙渚,游衍丹山峰。译文及注释译文景公奢华,一生依恋宫室,穆王倦怠,八骏

  • 望荆山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望荆山

    望荆山南北朝:江淹所属类型:秋天,写景,旅途奉义至江汉,始知楚塞长。南关绕桐柏,西岳出鲁阳。寒郊无留影,秋日悬清光。悲风桡重出,云霞肃川涨。岁宴君如何,零泪沾衣裳。玉柱空掩露,金樽坐含霜。一闻苦寒奏,再使艳歌伤。译文及注释据李善《文选注》记载,它是江淹将近三十岁时随宋建平王刘景素赴荆州时所作。曹道衡

  • 秋至怀归诗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秋至怀归诗

    秋至怀归诗南北朝:江淹所属类型:秋天,写景,伤怀帐然集汉北,还望岨山田。沄沄百重壑,参差**山。楚关带秦陇,荆云冠吴烟。草色敛穷水,木叶变长川。秋至帝子降,客人伤婵娟。试访淮海使,归路成数千。蓬驱未止极,旌心徒自悬。若华想无慰,忧至定伤年。译文及注释江淹早岁以一介寒士受知于宋建平王刘景素,景素爱好文

  • 发后渚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发后渚

    发后渚南北朝:鲍照所属类型:写景,抒情,感慨江上气早寒,仲秋始霜雪。从军乏衣粮,方冬与家别。萧条背乡心,凄怆清渚发。凉埃晦平皋,飞潮隐修樾。萧光独徘徊,空烟视升灭。途随前峰远,意逐后云结。华志分驰年,韶颜惨惊节。推琴三起叹,声为君断绝。译文及注释译文江上早寒,仲秋时节就已经霜结雪降。我要从军远征,却

  • 从登香炉峯诗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从登香炉峯诗

    从登香炉峯诗南北朝:鲍照所属类型:写景,赞美辞宗盛荆梦,登歌美凫绎。徒收杞梓饶,曾非羽人宅。罗景蔼云扃,沾光扈龙策。御风亲列涂,乘山穷禹迹。罗啸对雾岑,延萝倚峰壁。青冥摇烟树,穹跨负天石。霜崖灭土膏,金涧测泉脉。旋渊抱星汉,乳窦通海碧。谷馆驾鸿人,岩栖咀丹客。殊物藏珍怪,奇心隐仙籍。高世伏音华,绵古

  • 登大雷岸与妹书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登大雷岸与妹书

    登大雷岸与妹书南北朝:鲍照所属类型:写景,山水,抒情,苦闷吾自发寒雨,全行日少,加秋潦浩汗,山溪猥至,渡泝无边,险径游历,栈石星饭,结荷水宿,旅客贫辛,波路壮阔,始以今日食时,仅及大雷。涂登千里,日逾十晨,严霜惨节,悲风断肌,去亲为客,如何如何!向因涉顿,凭观川陆;遨神清渚,流睇方曛;东顾五州之隔,

  • 日落望江赠荀丞诗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日落望江赠荀丞诗

    日落望江赠荀丞诗南北朝:鲍照所属类型:写景,思念,友人旅人乏愉乐,薄暮增思深。日落岭云归,延颈望江阴。乱流灇大壑,长雾匝高林。林际无穷极,云边不可寻。惟见独飞鸟,千里一扬音。推其感物情,则知游子心。君居帝京内,高会日挥金。岂念慕群客,咨嗟恋景沉。译文及注释译文飘泊他乡的游子本就很少觉得愉快的,今又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