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诗词大全>《上汝州郡楼 / 上汝州城楼》原文、译文及注释

《上汝州郡楼 / 上汝州城楼》原文、译文及注释

所属分类:诗词大全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3134 更新时间:2024/1/15 19:46:24

上汝州郡楼/上汝州城楼

黄昏鼓角似边州,三十年前上此楼。今日山城对垂泪,伤心不独为悲秋。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登上汝州城楼,看着眼前暗淡的黄昏景色,仿似身处边塞,耳边响起那熟悉的鼓角声,想到第一次登上此楼已是三十年前。

想到如今战火不熄灭,国家满目疮痍;满心惆怅不仅仅是因为这凋敝的秋天啊!

注释

汝州:今河南临汝,地处唐王朝的腹地。唐德宗建中年间,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叛乱,汝州沦陷,成为唐王朝军队与叛军争夺的战场。

边州:边塞城市。

鉴赏

这是一首触景生情之作。境界苍凉,寄意深远。诗的首句中,“黄昏鼓角”写的是目所见、耳所闻,“似边州”写的是心所感。李益曾久佐戎幕,六出兵间,对边塞景物特别是军营中的鼓角声当然是非常熟悉的。这时,他登上汝州(州城在今河南临汝县)城楼,眼前展现的是暗淡的黄昏景色,耳边响起的是悲凉的鼓角声音,物与我会,情随景生,曾经对他如此熟悉的边塞生活重新浮上心头,不禁兴起了此时明明身在唐王朝的腹地而竟然又像身在边州的感慨。这个感慨既有感于个人的身世,更包含有时代的内容,分量是极其沉重的。这里虽然只用“似边州”三字淡描一笔,但这三个字寄慨无穷,贯串全篇。

首句是从空间回忆那遥远的边塞生活;接下来,第二句“三十年前上此楼”则是从时间回忆那漫长的已逝岁月。这句看来很平常,而且写得又很简单,既没有描绘三十年前登楼的情景,也没有叙说三十年来人事的变化;但字里行间,感慨系之,联系上一句读来,正如孙洙在《唐诗三百首》中评杜甫《江南逢李龟年》诗所说,“世运之治乱,年华之盛衰,……俱在其中”。

据近人考证,这首《上汝州郡楼》诗大约写于公元804年(唐德宗贞元二十年)李益五十七岁时,由此上溯三十年,其第一次登楼大致在他登进士第后做华州郑县簿尉期间。试考察他两次登楼间隔期间所发生的事情:就作者个人经历而言,他在郑县过了几年郁郁不得志的簿尉生活,又远走边塞,先后在朔方、幽州、鄜坊、邠宁等节度使幕下过了长时期的军旅生活;就时局变化而言,唐王朝愈来愈走向没落,藩镇割据的局面愈来愈积重难返,代宗、德宗两朝,不但河北三镇形同异域,淄青、淮西等地也成了动乱的策源地。在公元783年(德宗建中四年),汝州曾一度被淮西节度使李希烈攻陷;当李益第二次过汝州时,淮西之乱也还没有平定。三十年的变化是如此之大。他旧地重来,想到此身,从少壮变为衰老;想到此地,经受干戈洗礼,是腹地却似边陲。城郭依旧,人事全非。这时,抚今思昔,百感丛集,忧时伤世,万虑潮生,不能不既为岁月更迭而慨叹,又为国运升降而悲怆。这就是诗人在这首诗里紧接着写出了“今日山川对垂泪”这样一句的原因。

这第三句诗,会使人想起东晋过江诸人在新亭对泣的故事以及周顗所说“风景不殊,举目有江山之异”的话,也会使人想起杜甫《春望》诗中那“国破山河在”的名句。而在李益当时说来,这面对山川、怆然泣下的感触是纷至沓来、千头万绪的,既无法在这样一首小诗里表达得一清二楚,也不想把话讲得一干二净,只因他登楼时正是秋天,最后就以“伤心不独为悲秋”这样一句并不说明原因的话结束了他的诗篇。自从宋玉在《九辩》中发出“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的悲吟后,“悲秋”成了诗歌中常见的内容。其实,单纯的悲秋是不存在的。如果宋玉只是为悲秋而悲秋,杜甫也不必在《咏怀古迹五首》之一中那样意味深长地说“摇落深知宋玉悲”了。这里,李益只告诉读者,他伤心的原因“不独为悲秋”,诗篇到此,戛然而止。而此诗篇外意、弦外音只能留待读者自己去探索。

标签: 上汝州郡楼

更多文章

  • 《临滹沱见蕃使列名》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临滹沱见蕃使列名

    漠南春色到滹沱,碧柳青青塞马多。万里关山今不闭,汉家频许郅支和。

  • 《写情》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写情

    水纹珍簟思悠悠,千里佳期一夕休。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译文躺在精美的竹席上,耿耿不寐,思绪万千。风云突变,千里佳期一下子破灭了。从今以后再也无心欣赏那良辰美景了,管他月上东楼,月下西楼。注释水纹珍簟(diàn):编织着水纹花样的珍贵竹席。思悠悠:思绪很多。悠悠:漫长,遥远。“水纹”句写独宿

  • 《夜宴观石将军舞》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夜宴观石将军舞

    微月东南上戍楼,琵琶起舞锦缠头。更闻横笛关山远,白草胡沙西塞秋。

  • 《春夜闻笛》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编辑:心作祟标签:春夜闻笛

    寒山吹笛唤春归,迁客相看泪满衣。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译文在寒山吹着笛子呼唤春天归来,被贬谪的人彼此对望不禁泪湿衣。晚上洞庭湖畔停宿的无数大雁,还没等到天亮就都急切地往北飞。注释寒山:地名,在今江苏徐州市东南,是东晋以来淮泗流域的战略要地,屡为战场。迁客:指遭贬斥放逐之人。作者此刻被贬谪,

  • 《扬州送客》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扬州送客

    南行直入鹧鸪群,万岁桥边一送君。闻道望乡闻不得,梅花暗落岭头云。

  • 《统汉峰下(一作过降户至统漠烽)》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统汉峰下

    统汉峰西降户营,黄河战骨拥长城。只今已勒燕然石,北地无人空月明。

  • 《宫怨》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宫怨

    露湿晴花春殿香,月明歌吹在昭阳。似将海水添宫漏,共滴长门一夜长。和王昌龄“奉帚平明”、“闺中少妇”等名作之同,此诗的怨者,不是一开始就露面的。长门宫是汉武帝时陈皇后失宠后的居处,昭阳殿则是汉成帝皇后赵飞燕居处,唐诗通常分别用以泛指失宠、得宠宫人住地。欲写长门之怨,却先写昭阳之幸,形成此诗一显著特点。

  • 《暮过回乐烽》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暮过回乐烽

    烽火高飞百尺台,黄昏遥自碛西来。昔时征战回应乐,今日从军乐未回。

  • 《奉和武相公郊居寓目》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编辑:笑红尘标签:奉和武相公郊居寓目

    黄扉晚下禁垣钟,归坐南闱山万重。独有月中高兴尽,雪峰明处见寒松。

  • 《诣红楼院寻广宣不遇留题》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诣红楼院寻广宣不遇留题

    柿叶翻红霜景秋,碧天如水倚红楼。隔窗爱竹有人问,遣向邻房觅户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