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诗词大全>杭州春望原文、翻译和赏析

杭州春望原文、翻译和赏析

所属分类:诗词大全 编辑:晴天 访问量:1399 更新时间:2023/12/4 22:14:16

杭州春望

唐代:白居易所属类型:春天

望海楼明照曙霞,护江堤白踏晴沙。

涛声夜入伍员庙,柳色春藏苏小家。

红袖织绫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

谁开湖寺西南路,草绿裙腰一道斜。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杭州城外望海楼披着明丽的朝霞,走在护江堤上踏着松软的白沙。

呼啸的钱塘涛声春夜传入伍员庙,娇嫩的绿柳春色包蕴在苏小小家。

红袖少女夸耀杭绫柿蒂织工好,青旗门前争买美酒饮“梨花”。

是谁开辟了通向湖心孤山的道路?长满青草的小道像少女的绿色裙腰弯弯斜斜。

注释

望海楼:作者原注云:“城东楼名望海楼。”

堤:即白沙堤。

伍员:字子胥,春秋时楚国人。其父兄皆被楚平王杀害。伍员逃到吴国,佐吴王阖庐打败楚国,又佐吴王夫差打败越国,后因受谗毁,为夫差所杀。民间传说伍员死后封为涛神,钱塘江潮为其怨怒所兴,因称“子胥涛”。历代立祠纪念,叫伍公庙。连立庙的胥山也称为“伍公山”。

苏小:即苏小小,为南朝钱塘名妓。西湖冷桥畔旧有苏小小墓。

红袖:指织绫女。

柿蒂:“杭州出柿蒂,花者尤佳也。”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卷一八说:“杭土产绫曰柿蒂、狗脚,……皆花纹特起,色样织造不一。”

青旗:指酒铺门前的酒旗。沽酒:买酒。

梨花:酒名。作者原注云:“其俗,酿酒趁梨花时熟,号为‘梨花春’。”案此二句写杭州的风俗特产:夸耀杭州产土绫“柿蒂”花色好,市民赶在梨花开时饮梨花春酒。

赏析

首联,先推出“望海楼”“护江堤”,是因为楼高、堤长足可贯领通篇,它们在辉彩早霞、泛光晴沙的映照下,一“明”一“白”,渲衬成一派秾丽畅朗的气氛,渐以下佳境。在这里,“照”楼曙色和霞光属客观现象,“踏”堤遨游则是游人的兴趣,一静一动,皆从诗人眼中见出,紧扣题目的“望”字。诗中原注:“城东楼名望海楼”,又杭城临钱塘江,故筑堤。次联转过一层,始引出显著的季节特征:春潮汹涌,夜涛摩荡,声响直振吴山顶的伍公庙;柳枝掩映,苏小家正当新绿深处,春光似乎就凝汇在她如花的年华和火一般的热情里……这两句声色交织、虚实相衬,分别从视听感知里生发出“夜入”“春藏”的美妙联想,一并融进涵纳着深沉悠远的历史内容的“伍员庙”“苏小家”里,使古老的胜迹超越时空,带上了现实感,并给读者以审美的愉悦。

第三联从前面连辐直下的四处景点移开目光,注视到民俗人事上来。江南丝织业繁盛,故诗中自注:“杭州出柿蒂,花者尤佳也”,据宋人吴自牧《梦粱录·物产》记载,这是绫的花纹;又当地产美酒,诗中亦自注:“其俗,酿酒趁梨花时熟,号为‘梨花春’”。这里特以二者并举,描写杭州女工织艺的精巧和当时人们争饮佳醪的民俗风情,勾勒出繁荣兴旺的社会景象。而“红袖”与“青旗”、“柿蒂”与“梨花”的颜色对照、品物相衬,更象一幅工丽雅致的画图,流溢着浓郁活泼的生活情趣。尾联以登高远眺所见的阔大场景收束,暗与首句照应。“湖寺西南路”,指由断桥向西通往湖中到孤山的长堤,两旁杂花草木密布,诗中自注说:“孤山寺路在湖洲中,草绿时,望如裙腰”。请看,满湖清波如同少女的彩裙飘动,白堤上烟柳葱茏,碧草如茵,就像少女裙上的绿色飘带。上句就“谁开”提唱,故设问答,接着用了“裙腰”这个绝妙的比喻,使人联想到春天的西湖,仿佛是一位风姿绰约的妙龄少女的化身。

作者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所属朝代:唐代

标签: 杭州春望

更多文章

  • 春词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春词

    春词唐代:白居易所属类型:春天,女子,闺怨低花树映小妆楼,春入眉心两点愁。斜倚栏干背鹦鹉,思量何事不回头。译文及注释译文低低的花和绿树掩映下的小楼,将点点愁带入了少女的眉心。斜靠着栏杆背向鹦鹉,思忖着为什么不再回过头来?注释春词:春怨之词。妆楼:华美的楼房,古代常指富家女子的居处。背鹦鹉:以背对鹦鹉

  • 早春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早春

    早春唐代:白居易所属类型:写雪,抒情,愁绪雪散因和气,冰开得暖光。春销不得处,唯有鬓边霜。译文及注释译文白雪融化是因为阴阳之气的交合,寒冰化开是因为得到了温暖阳光的照耀。春天到来,消解不掉的,只有鬓边像霜一样的白发了。注释和气:阴阳交合之气。鬓边霜:鬓边的白发。赏析作者白居易(772年-846年),

  • 京兆府栽莲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黑姑娘标签:京兆府栽莲

    京兆府栽莲唐代:白居易所属类型:咏物,荷花,感伤,命运污沟贮浊水,水上叶田田。我来一长叹,知是东溪莲。下有青污泥,馨香无复全。上有红尘扑,颜色不得鲜。物性犹如此,人事亦宜然。托根非其所,不如遭弃捐。昔在溪中日,花叶媚清涟。今年不得地,憔悴府门前。译文及注释**作于元和二年(807)。**田田:水草叶

  • 早蝉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早蝉

    早蝉唐代:白居易所属类型:咏物,抒情,回忆六月初七日,江头蝉始鸣。石楠深叶里,薄暮两三声。一催衰鬓色,再动故园情。西风殊未起,秋思先秋生。忆昔在东掖,宫槐花下听。今朝无限思,云树绕湓城。译文及注释译文农历六月初七的时候,江边树上的蝉开始鸣叫了。蝉躲在石楠树茂密的树叶里,在傍晚的时候叫上两三声。蝉这一

  • 代迎春花招刘郎中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代迎春花招刘郎中

    代迎春花招刘郎中唐代:白居易所属类型:咏物,写花,喻人幸与松筠相近栽,不随桃李一时开。杏园岂敢妨君去,未有花时且看来。译文及注释译文幸亏与松竹同处一起栽,不愿随着桃李花一时开。杏园哪里敢妨碍你离去,没有花之时你再且看来。注释刘郎中:即刘禹锡。因其曾官主客郎中,故有刘郎中之谓。松筠(yún):松与竹。

  • 画竹歌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画竹歌

    画竹歌唐代:白居易所属类型:咏物,竹子,赞美,咏颂植物之中竹难写,古今虽画无似者。萧郎下笔独逼真,丹青以来唯一人。人画竹身肥臃肿,萧画茎瘦节节竦。人画竹梢死羸垂,萧画枝活叶叶动。不根而生从意生,不笋而成由笔成。野塘水边埼岸侧,森森两丛十五茎。婵娟不失筠粉态,萧飒尽得风烟情。举头忽看不似画,低耳静听疑

  • 题李次云窗竹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题李次云窗竹

    题李次云窗竹唐代:白居易所属类型:咏物,竹子不用裁为鸣凤管,不须截作钓鱼竿。千花百草凋零后,留向纷纷雪里看。译文及注释译文它不需要被做成用来吹奏的笙箫,也不需要截断做成钓鱼竿。只待冬天千花百草凋零后,在纷飞的大雪中去看那点点葱翠。注释凤管:笙箫。赏析《题李次云窗竹》是一首咏竹诗。竹与松、梅并称为“岁

  • 晚桃花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胖次标签:晚桃花

    晚桃花唐代:白居易所属类型:咏物,桃花,怜惜,抒情一树红桃亚拂池,竹遮松荫晚开时。非因斜日无由见,不是闲人岂得知。寒地生材遗校易,贫家养女嫁常迟。春深欲落谁怜惜,白侍郎来折一枝。译文及注释译文一株盛开的桃树,花枝斜垂在水面上,因为被茂盛的松竹遮蔽,开放得晚一些。若不是倾斜的夕阳透入林中,还没办法发下

  • 李都尉古剑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李都尉古剑

    李都尉古剑唐代:白居易所属类型:咏物,写剑,讽喻古剑寒黯黯,铸来几千秋。白光纳日月,紫气排斗牛。有客借一观,爱之不敢求。湛然玉匣中,秋水澄不流。至宝有本性,精刚无与俦。可使寸寸折,不能绕指柔。愿快直士心,将断佞臣头。不愿报小怨,夜半刺私仇。劝君慎所用,无作神兵羞。译文及注释译文这是一柄冷冰冰、暗幽幽

  • 养竹记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养竹记

    养竹记唐代:白居易所属类型:咏物,抒情,感慨竹似贤,何哉?竹本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以体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者。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之,为庭实焉。贞元十九年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