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诗词大全>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原文、翻译和赏析

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原文、翻译和赏析

所属分类:诗词大全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1572 更新时间:2023/12/22 3:45:06

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

宋代:苏轼所属类型:端午节,纪游,写景

肩舆任所适,遇胜辄留连。

焚香引幽步,酌茗开静筵。

微雨止还作,小窗幽更妍。

盆山不见日,草木自苍然。

忽登最高塔,眼界穷大千。

卞峰照城郭,震泽浮云天。

深沉既可喜,旷荡亦所便。

幽寻未云毕,墟落生晚烟。

归来记所历,耿耿清不眠。

道人亦未寝,孤灯同夜禅。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乘坐小轿任性而往,遇到胜景便游览一番。

在寺院里焚香探幽,品尝香茗与素斋。

蒙蒙细雨时作时停,清幽小窗更显妍丽。

这里四面环山,如坐盆中,难见太阳,草木自生自长,苍然一片。

登上寺内最高的塔,放眼观看大千世界。

卞山的影子映照在城郭上,太湖烟波浩渺,浮天无岸。

像卞山这样深厚沉静当然喜欢,也喜欢太湖吞吐云天,无所不容的旷荡气度。

游兴还没有结束,但村落中已经出现袅袅炊烟。

归来后记下今天的游历,心中挂怀无法入眠。

道潜也没有睡意,孤灯古佛,同参夜禅。

注释

肩舆(yú):一种用人力抬扛的代步工具,用两根竹竿,中设软椅以坐人

胜:美景。辄(zhé):总是,就。

酌茗(míng):品茶。静筵(yán):指素斋。筵,酒席。

盆山:指寺庙四面环山,如坐盆中。

最高塔:指湖州飞英寺中的飞英塔。

卞(biàn)峰:指卞山,在湖州西北十八里,接长兴界,为湖州之主山。

震泽:太湖。

旷荡:旷达,大度。

耿耿:心中挂怀的样子。

墟落:村落。

道人:指僧人道潜,善诗,与苏轼、秦观为诗友.当时也在湖州。

赏析

诗的开头四句,直叙作者乘坐小轿任性而适,遇到胜景便游览一番。或焚香探幽;或品茗开筵,筵席上都是素净之物,以见其是在寺中游览,四句诗紧扣题目中的遍游诸寺。

“微雨”以下四句,转笔描绘江南五月的自然景色,蒙蒙细雨,时作时停,寺院的小窗,清幽妍丽,四面环山,如坐盆中,山多障日,故少见天日。草木郁郁葱葱,自生自长,苍然一片。苏轼本人对此四句诗很欣赏,自谓“非至吴越,不见此景”(见《苕溪渔隐丛话》前集)。这四句诗捕捉到了湖州五月的景物特点。

当诗人登上湖州飞英寺中的飞英塔时,放眼观看大千世界,笔锋陡转,又是一番境界:诗人进一步描绘了阔大的景物。“卞峰照城郭,震泽浮云天”二句,写景很有气魄,既写出卞山的山色之佳,又传神地描绘出浮天无岸,烟波浩渺的太湖景象。此二句诗与“微雨”以下四句,都是写景的佳句。据《苕溪渔隐丛话》记载:“东坡渡江,至仪真,和《游蒋山诗》,寄金陵守王胜之益柔,公(即王安石)亟取读之,至“峰多巧障日,江远欲浮天”,乃抚几曰:‘老夫平生作诗,无此二句。’”这就可见王安石对“峰多”两句是如何赞赏了。但这两句的意境,又完全出现在《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的写景名句中。“盆山不见日”与“峰多巧障日”差可比肩,“震泽浮云天”比起“江远欲浮天”来有过之而无不及。

一个大手笔,写诗要能放能收。苏轼这首诗,在达到高峰之后,他先插入两句议论,以作收束的过渡,对眼前所见的自然美景,发表了评论,说他既欣赏太湖的那种吐吸江湖、无所不容的深沉大度,又喜爱登高眺远,景象开阔的旷荡。紧接此二句,便以天晚当归作收,却又带出“墟落生晚烟”的晚景来,写景又出一层。最后四句,又写到夜宿寺院的情景,看似累句,实则不然。与道人同对孤灯于古佛、同参夜禅的描写,正是这一日游的一部分。

这首纪游诗,作者在写景上没有固定的观察点,而是用中国传统画的散点透视之法,不断转换观察点,因此所摄取的景物,也是不断变化的,体现出“遇胜辄流连”的漫游特点,诗人的一日游,是按时间顺序而写,显得很自然,但又时见奇峰拔地而起,六句写景佳句,便是奇崛之处,故能错落有致,平中见奇。

作者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所属朝代:宋代

更多文章

  • 正月二十日往岐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余于女王城东禅庄院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正月二十日往岐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余于女王城东禅庄院

    正月二十日往岐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余于女王城东禅庄院宋代:苏轼所属类型:送别,友情,写景十日春寒不出门,不知江柳已摇村。稍闻决决流冰谷,尽放青青没烧痕。数亩荒园留我住,半瓶浊酒待君温。去年今日关山路,细雨梅花正断魂。译文及注释译文初春的严寒里,十天来我未曾走出家门,不知道江边柳丝,已摇曳着新的青春。渐

  • 雪后书北台壁二首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雪后书北台壁二首

    雪后书北台壁二首宋代:苏轼所属类型:写景,抒情,怀才不遇黄昏犹作雨纤纤,夜静无风势转严。但觉衾裯如泼水,不知庭院已堆盐。五更晓色来书幌,半夜寒声落画檐。试扫北台看马耳,未随埋没有双尖。城头初日始翻鸦,陌上晴泥已没车。冻合玉楼寒起粟,光摇银海眩生花。遗蝗入地应千尺,宿麦连云有几家。老病自嗟诗力退,空吟

  • 记游定惠院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记游定惠院

    记游定惠院宋代:苏轼所属类型:游记,写景黄州定惠院东小山上,有海棠一株,特繁茂。每岁盛开,必携客置酒,已五醉其下矣。今年复与参寥禅师及二三子访焉,则园已易主。主虽市井人,然以予故,稍加培治。山上多老枳木,性瘦韧,筋脉呈露,如老人头颈。花白而圆,如大珠累累,香色皆不凡。此木不为人所喜,稍稍伐去,以予故

  • 浣溪沙·雪里餐毡例姓苏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浣溪沙

    浣溪沙·雪里餐毡例姓苏宋代:苏轼所属类型:写景,抒情,友人,感激雪里餐毡例姓苏,使君载酒为回车。天寒酒色转头无。荐士已闻飞鹗表,报恩应不用蛇色。醉中还许揽桓须。译文及注释译文身居异地,艰难困苦,雪里餐毡按道理都是姓苏的人,可幸的是太守徐君猷驾着载满美酒的车马前来照顾我,大寒天里脸上的醉容转头之间就消

  • 浣溪沙·旋抹红妆看使君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浣溪沙

    浣溪沙·旋抹红妆看使君宋代:苏轼所属类型:写景,祭祀,风俗旋抹红妆看使君,三三五五棘篱门。相挨踏破茜罗裙。老幼扶携收麦社,乌鸢翔舞赛神村。道逢醉叟卧黄昏。译文及注释译文村里姑娘们匆匆打扮一下就在门首看路过谢雨的使君,三三五五地挤着棘篱门往外探望。你推我挤的有人尖叫裙子被踏破了。村民们老幼相扶相携到打

  • 浣溪沙·万顷风涛不记苏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浣溪沙

    浣溪沙·万顷风涛不记苏宋代:苏轼所属类型:婉约,贬谪,忧思,写景万顷风涛不记苏。雪晴江上麦千车。但令人饱我愁无。翠袖倚风萦柳絮,绛唇得酒烂樱饱。尊前呵手镊霜须。译文及注释译文只记得昨夜风声一片,却不记得何时醒来,看江上大雪纷飞,想这瑞年,明年麦子定能丰收,只要百姓吃饱我就不愁了。歌女的舞袖上萦绕着随

  • 浣溪沙·渔父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浣溪沙

    浣溪沙·渔父宋代:苏轼所属类型:写景,田园,写人,热爱,自然西塞山边白鹭飞,散花洲外片帆微。桃花流水鳜鱼肥。自庇一身青箬笠,相随到处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译文及注释译文西塞山江边白鹭在飞翔,散花洲外江上片片白帆船在轻轻地飘动。桃花水汛期鳜鱼长得肥胖。自有遮护全身的青竹壳斗笠,与斗笠相伴的还有绿蓑衣

  • 行香子·丹阳寄述古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行香子

    行香子·丹阳寄述古宋代:苏轼所属类型:写景,追忆,思念,友人携手江村,梅雪飘裙。情何限、处处消魂。故人不见,旧曲重闻。向望湖楼,孤山寺,涌金门。寻常行处,题诗千首,绣罗衫、与拂红尘。别来相忆,知是何人?有湖中月,江边柳,陇头云。译文及注释译文正值梅花似雪,飘沾衣襟的时候,和老朋友携手到城外游春。回忆

  • 醉落魄·离京口作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醉落魄

    醉落魄·离京口作宋代:苏轼所属类型:写景,抒情,思乡轻云微月,二更酒醒船初发。孤城回望苍烟合。记得歌时,不记归时节。巾偏扇坠藤床滑,觉来幽梦无人说。此生飘荡何时歇?家在西南,常作东南别。译文及注释译文云朵轻轻飘,月色微微亮,二更天时从酒醉中醒来,船刚开始出发。回头遥望京口,孤城已经隐没在灰蒙蒙的雾气

  • **后步至四望亭下鱼池上遂自乾明寺前东冈上归二首·其一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君莫笑标签:**后步至四望亭下鱼池上遂自乾明寺前东冈上归二首

    **后步至四望亭下鱼池上遂自乾明寺前东冈上归二首·其一宋代:苏轼所属类型:写景雨过浮萍合,蛙声满四邻。海棠真一梦,梅子欲尝新。拄杖闲挑菜,秋千不见人。殷勤木芍药,独自殿余春。译文及注释译文一场雨过后浮萍又重新**在一起,池塘里蛙声一片。海棠已经落尽像梦一样无影无踪,梅子初熟可以尝新了。柱着拐杖悠闲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