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诗词大全>舟中夜起原文、翻译和赏析

舟中夜起原文、翻译和赏析

所属分类:诗词大全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3597 更新时间:2024/1/19 1:34:03

舟中夜起

宋代:苏轼所属类型:夜晚,写景

微风萧萧吹菰蒲,开门看雨月满湖。

舟人水鸟两同梦,大鱼惊窜如奔狐。

夜深人物不相管,我独形影相嬉娱。

暗潮生渚吊寒蚓,落月挂柳看悬蛛。

此生忽忽忧患里,清境过眼能须臾。

鸡鸣钟动百鸟散,船头击鼓还相呼。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微风吹拂着湖中的菰蒲,沙沙作响;打开舱门查看是否下雨,却见到湖中洒满了银色的月光。

船工和水鸟都已进入了梦乡,一条大鱼受惊逃窜,仿佛奔跑的野狐。

夜深了,人与物都静悄悄地,只剩下我独站船头,与自己的影子互相嬉娱。

潮水悄悄地上涨,那低咽的声息,恍如蚯蚓蠕动;明月悬挂在岸边的柳条上,犹如蜘蛛悬挂在交织的蛛网。

我这一生都在失意恍惚中,这清丽的境界,也只能此时欣赏,转眼就会过去。

鸡鸣声和晨钟声里,百鸟散去,只有船头的鼓音与之呼应。

注释

萧萧:象声词。常形容马叫声、风雨声、流水声、草木摇落声、乐器声等。

菰(gū)蒲:茭白和菖蒲,均为浅水植物。

“开门”句:诗人初听到风吹菰蒲之声,误以为是雨,谁知开门视之,竟是月光洒满了湖面的景象。

“舟人”句:意谓夜已很深,船工和水鸟均已进入了梦乡。

惊窜:受惊而逃窜。

渚:水边。

吊:怜悯。

寒蚓:即蚯蚓。

“落月”句:意谓柳树如蛛网,落月如蜘蛛。

忽忽:失意恍惚状。

能须臾:如此之快。能,如此。

鸡鸣钟动:指天已拂晓。

击鼓:开船时打鼓招呼。

赏析

诗描绘了舟中夜起后所观赏到的美丽画图,曲折有致地表露了自己的心曲情怀。全诗写得空旷奇逸,不染一点世俗烟火气,细微地写了夜宿湖中的景况。在描写中,尤其突出了一个“静”字,无论是有声还是无声,动态还是静态,大景还是局部,都紧紧为写静夜服务。

“微风萧萧吹菰蒲,开门看雨月满湖。”是说诗人在舟中听到外面微风吹拂水草的声响,以为湖面上下起了蒙蒙细雨,于是,推开船门,去欣赏雨景,然而,看到的却是满湖月色,波光粼粼。这是诗人起首二句描绘的境界。它不但巧妙地点出了“舟中夜起”之题,而且,写出了诗人的幻觉。这种手法,前人也曾使用过,如唐人释无可《秋寄从兄岛》云:“听雨寒更尽,开门落叶深”,但苏轼此二句,似比唐人之句更为成功。

自“舟人水鸟”至“落月挂柳”六句,诗人描绘了舟中夜起后所观赏到的美丽画图,曲折有致地表露了自己的心曲情怀。此六句可分三层,两句一折,写出了“静”、“独”、“冷”三种心境。

“舟人水鸟”两句,诗人以动静相衬的手法,着重描绘夜境之静:此时,舟人、水鸟都已进入了梦境,只有大鱼惊窜激起的水波声。这鱼声在静夜里格外响亮,以致使诗人误以为是一只狐狸在草丛中惊窜而去。将“大鱼”误作为“奔狐”,其中暗伏着将满是月华的湖面误作月光照耀下的草地,这是自“开门看雨月满湖”之后的又一次幻觉,它是暗伏着的,不易为人查觉。这境界,如梦如幻、极远极近、极奇极美,“静”字为其魂魄。

诗人之所以如此喜爱这万籁俱寂的夜境,这需要多少了解一点儿苏轼当时的心情。苏轼早年曾“奋厉有当世志”,但二十余年仕宦生涯的体验,使他对之产生了厌恶情绪,官场上的尔我诈与诗人“坦荡之怀,任天而动”的天性格格不入,积极入世的进取精神与诗人自身的“野性”始终处于尖锐的矛盾之中。诗人曾说自己是:“尘容已似服辕驹,野性犹同纵壑鱼”(《游庐山次韵章传道》),就正是这一矛盾的形象写照。

苏东坡既不能真正归隐,丢弃自己“致君舜”的本来志向,又难以忍受污浊的官场生活,这就使他常常要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得到慰藉。“夜深人物不相管,我独形影相嬉娱”的深层蕴涵也正在于此。白天,“举手摇足,辄有法禁”,那是“野性”的囚牢,人性的桎梏,而现在,在这个静静的夜色里,只有自己面对满湖的月光、惊窜的大鱼,只有自己和自己的形影互相嬉娱,这是“野性”的解脱,是骏马的脱羁,诗人手舞足蹈,陶然醉之了。此二句“独”字为眼,不仅写出此时此际之独,而且从潜意识上讲,苏轼一生独立危行,“一肚皮不合时宜”,也正是一种人生的孤独,是一种时代先觉者的孤独。“独”字承上,深化了“静”界。

诗人由“静”至“独”,总体来说,是陶醉自然,物我同一的境界,是一种愉悦的审美境界。然而,诗人是不能完全忘却尘世的,对人生、社会问题的深深思索,会突然闪过心头。于是,诗人的心境转至“冷”字,诗人面前的绝妙夜景也变得冷气袭人了:“暗潮生渚吊寒蚓,落月挂柳看悬蛛”。来自洲渚边的潮水在暗涨,其声幽幽咽咽,有如寒蚓蠕动的声音;挂在柳条之下的落月,犹如悬在丝端的蜘蛛。诗人使用“暗潮”、“寒蚓”、“落月”、“悬蛛”这些充满暗色寒觉的意象,既进一步为这幅舟湖夜色图添画数笔,又象征和暗示了诗人内心的苦闷,为下一段的议论作了渲染铺垫。

最后一部分,诗人以议论抒情作结。诗人想到,良辰美景,转瞬即逝,天明之后,又要开始那令人痛苦的仕宦生活。你听:在鸡鸣声和晨钟声的合奏里,夜里伴我度过了一个美好夜晚的百鸟都散去了,只有船头的鼓音与之呼应。苏轼此处用韩愈《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中的“猿鸣钟动不知曙”句,反其意,写自己对夜色清境的留恋,暗示对白日“忽忽忧患”生活的厌恶。

作者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所属朝代:宋代

标签: 舟中夜起

更多文章

  • 江城子·前瞻马耳九仙山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江城子

    江城子·前瞻马耳九仙山宋代:苏轼所属类型:写景,山水,喜爱,赞美前瞻马耳九仙山。碧连天。晚云间。城上高台,真个是超然。莫使匆匆云雨散,今夜里,月婵真。小溪鸥鹭静联拳。去翩翩。点轻烟。人事凄凉,回首便他年。莫忘使君歌笑处,垂柳下,矮槐前。译文及注释译文远眺马耳山跟九仙山,只见碧山与天相连,晚云悠闲地飘

  • 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

    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宋代:苏轼所属类型:端午节,纪游,写景肩舆任所适,遇胜辄留连。焚香引幽步,酌茗开静筵。微雨止还作,小窗幽更妍。盆山不见日,草木自苍然。忽登最高塔,眼界穷大千。卞峰照城郭,震泽浮云天。深沉既可喜,旷荡亦所便。幽寻未云毕,墟落生晚烟。归来记所历,耿耿清不眠。道人亦未寝,孤灯同夜禅。译文

  • 正月二十日往岐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余于女王城东禅庄院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正月二十日往岐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余于女王城东禅庄院

    正月二十日往岐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余于女王城东禅庄院宋代:苏轼所属类型:送别,友情,写景十日春寒不出门,不知江柳已摇村。稍闻决决流冰谷,尽放青青没烧痕。数亩荒园留我住,半瓶浊酒待君温。去年今日关山路,细雨梅花正断魂。译文及注释译文初春的严寒里,十天来我未曾走出家门,不知道江边柳丝,已摇曳着新的青春。渐

  • 雪后书北台壁二首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雪后书北台壁二首

    雪后书北台壁二首宋代:苏轼所属类型:写景,抒情,怀才不遇黄昏犹作雨纤纤,夜静无风势转严。但觉衾裯如泼水,不知庭院已堆盐。五更晓色来书幌,半夜寒声落画檐。试扫北台看马耳,未随埋没有双尖。城头初日始翻鸦,陌上晴泥已没车。冻合玉楼寒起粟,光摇银海眩生花。遗蝗入地应千尺,宿麦连云有几家。老病自嗟诗力退,空吟

  • 记游定惠院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记游定惠院

    记游定惠院宋代:苏轼所属类型:游记,写景黄州定惠院东小山上,有海棠一株,特繁茂。每岁盛开,必携客置酒,已五醉其下矣。今年复与参寥禅师及二三子访焉,则园已易主。主虽市井人,然以予故,稍加培治。山上多老枳木,性瘦韧,筋脉呈露,如老人头颈。花白而圆,如大珠累累,香色皆不凡。此木不为人所喜,稍稍伐去,以予故

  • 浣溪沙·雪里餐毡例姓苏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浣溪沙

    浣溪沙·雪里餐毡例姓苏宋代:苏轼所属类型:写景,抒情,友人,感激雪里餐毡例姓苏,使君载酒为回车。天寒酒色转头无。荐士已闻飞鹗表,报恩应不用蛇色。醉中还许揽桓须。译文及注释译文身居异地,艰难困苦,雪里餐毡按道理都是姓苏的人,可幸的是太守徐君猷驾着载满美酒的车马前来照顾我,大寒天里脸上的醉容转头之间就消

  • 浣溪沙·旋抹红妆看使君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浣溪沙

    浣溪沙·旋抹红妆看使君宋代:苏轼所属类型:写景,祭祀,风俗旋抹红妆看使君,三三五五棘篱门。相挨踏破茜罗裙。老幼扶携收麦社,乌鸢翔舞赛神村。道逢醉叟卧黄昏。译文及注释译文村里姑娘们匆匆打扮一下就在门首看路过谢雨的使君,三三五五地挤着棘篱门往外探望。你推我挤的有人尖叫裙子被踏破了。村民们老幼相扶相携到打

  • 浣溪沙·万顷风涛不记苏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浣溪沙

    浣溪沙·万顷风涛不记苏宋代:苏轼所属类型:婉约,贬谪,忧思,写景万顷风涛不记苏。雪晴江上麦千车。但令人饱我愁无。翠袖倚风萦柳絮,绛唇得酒烂樱饱。尊前呵手镊霜须。译文及注释译文只记得昨夜风声一片,却不记得何时醒来,看江上大雪纷飞,想这瑞年,明年麦子定能丰收,只要百姓吃饱我就不愁了。歌女的舞袖上萦绕着随

  • 浣溪沙·渔父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浣溪沙

    浣溪沙·渔父宋代:苏轼所属类型:写景,田园,写人,热爱,自然西塞山边白鹭飞,散花洲外片帆微。桃花流水鳜鱼肥。自庇一身青箬笠,相随到处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译文及注释译文西塞山江边白鹭在飞翔,散花洲外江上片片白帆船在轻轻地飘动。桃花水汛期鳜鱼长得肥胖。自有遮护全身的青竹壳斗笠,与斗笠相伴的还有绿蓑衣

  • 行香子·丹阳寄述古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行香子

    行香子·丹阳寄述古宋代:苏轼所属类型:写景,追忆,思念,友人携手江村,梅雪飘裙。情何限、处处消魂。故人不见,旧曲重闻。向望湖楼,孤山寺,涌金门。寻常行处,题诗千首,绣罗衫、与拂红尘。别来相忆,知是何人?有湖中月,江边柳,陇头云。译文及注释译文正值梅花似雪,飘沾衣襟的时候,和老朋友携手到城外游春。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