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诗词大全>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 惠崇春江晓景二首原文、翻译和赏析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 惠崇春江晓景二首原文、翻译和赏析

所属分类:诗词大全 编辑:胖次 访问量:3186 更新时间:2024/1/20 10:55:21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惠崇春江晓景二首

宋代:苏轼所属类型:古诗三百首,题画,想象,写景,春天,早教,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两两归鸿欲破地,依依还似北归人。

遥知朔漠多风雪,更待江南半月春。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水中嬉戏的鸭子最先察觉到初春江水的回暖。

河滩上长满了蒌蒿,芦苇也长出短短的新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北飞的大雁就像那向北归去的人一般,依依不舍,差一点掉队离地。

远隔千里就已经知道北方的沙漠多风雪了,还是再在江南渡过半月的春光时节吧。

注释

惠崇(亦为慧崇):福建建阳僧,宋初九僧之一,能诗能画。《春江晚景》是惠崇所作画名,共两幅,一幅是鸭戏图,一幅是飞雁图。钱钟书《宋诗选注》中为“晓景”。诸多注本,有用“晓景”、有用“晚景”,此从《东坡全集》及清以前注本用“晚景”。

蒌蒿:草名,有青蒿、白蒿等种。芦芽:芦苇的幼芽,可食用。

河豚:鱼的一种,学名“鲀”,肉味鲜美,但是卵巢和肝脏有剧毒。产于我国沿海和一些内河。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产卵。

上:指逆江而上。

归鸿:归雁。破地:离开飞行队伍。

依依:不舍之貌。归人:回家的人。

朔漠:北方沙漠之地。杜甫诗:“一去紫台连朔漠。”

更待:再等;再过。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惠崇的《春江晓景图》没有流传下来,不过从苏轼的诗中,我们可以想个大概:一片竹林,三两枝桃花,一条江,几只鸭子,河岸上满是蒌蒿,芦芽刚刚破土,天上还有两两归鸿。河豚是看不到的,是馋嘴的苏轼在想:河豚该上来了,用蒌蒿和芦芽一炖,比东坡肉鲜多了。

惠崇为宋初“九诗僧”之一,跟苏轼不是一个时代的人。苏轼是只见其画,未见其人。此僧诗画俱佳,尤其擅长画水乡,再放上几只飞禽走兽,人称“惠崇小景”。

王安石很推崇他的画,在《纯甫出僧惠崇画要予作诗》中赞到:“画史纷纷何足数,惠崇晚年吾最许。”

明清两朝眼里只有唐诗,从不把宋诗放在眼里。康熙年间大学者、大诗人**希龄就批评苏轼这首诗说:“春江水暖,定该鸭知,鹅不知耶?”

这老头真有点瞎抬杠。春江水暖,鹅当然也知。宋人还有“春到人间草木知”的诗呢。这是题画诗,可能画上根本没有鹅啊。

不过**希龄也不是就跟苏轼过不去,他谁也看不上眼。他读朱子,身边都得摆个稻草人朱熹,看到他哪地方解的不对了,就要连打带骂,非得让这稻草人朱熹认错才行。对苏轼,已经够客气了。

作者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所属朝代:宋代

更多文章

  • 和子由渑池怀旧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和子由渑池怀旧

    和子由渑池怀旧宋代:苏轼所属类型:古诗三百首,人生,感伤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译文及注释译文人的一生到处奔走像什么呢?应该像飞鸿踏在雪地吧。偶尔在雪地上留下几个爪印,但转眼它又远走高飞,哪还记得

  • 游兰溪 / 游沙湖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游兰溪

    游兰溪/游沙湖宋代:苏轼所属类型:高中文言文,游记,写人,抒怀,乐观,旷达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闻麻桥人庞安常善医而聋,遂往求疗。安常虽聋,而颖悟绝人,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余戏之曰:“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疾愈,与之同游清泉寺。寺

  •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宋代:苏轼所属类型:高中文言文,悼念,观点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与可之教予如

  • 方山子传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方山子传

    方山子传宋代:苏轼所属类型:高中文言文,古文观止,写人,隐居,生活,抒怀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曰:“此岂古方

  • 石钟山记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晴天标签:石钟山记

    石钟山记宋代:苏轼所属类型:高中文言文,古文观止,纪游,写景,写山《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

  • 赤壁赋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赤壁赋

    赤壁赋宋代:苏轼所属类型:辞赋精选,高中文言文,古文观止,饮酒,感叹,哲理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

  • 观潮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观潮

    观潮宋代:苏轼所属类型:写景,地方,抒情庐山烟雨浙江潮,未至千般恨不消。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译文及注释译文庐山的烟雨,钱塘江的潮汐,都值得去观赏。无缘去一饱眼福则会遗憾终身。终于亲眼看到庐山、浙江的景致,却发现过去的冲动妄念不过如此、并无惊奇,只觉庐山烟雨就是庐山烟雨,浙江潮水就是浙江潮

  • 朔风诗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朔风诗

    朔风诗两汉:曹植所属类型:弦歌荡思。谁与销忧。临川慕思。何为泛舟。岂无和乐。游非我邻。谁忘泛舟。愧无榜人。译文及注释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后人因

  • 离友诗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离友诗

    离友诗两汉:曹植所属类型:小序乡人其夏侯威者。少其成人之风。余尚其为人。与之昵好。王师振旅。送余于魏邦。心其眷然。为之陨涕。乃作离友之诗。其辞曰。王旅旋兮背故乡。彼君子兮笃人纲。媵余行兮归朔方。驰原隰兮寻旧疆。车载奔兮马繁骧。涉浮济兮泛轻航。迄魏都兮息兰房。展宴好兮惟乐康。译文及注释曹植(192-2

  • 秋胡行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秋胡行

    秋胡行两汉:曹植所属类型:歌以咏言。大魏承天玑。译文及注释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后人因他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南朝宋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