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诗词大全>七绝·屈原原文、翻译和赏析

七绝·屈原原文、翻译和赏析

所属分类:诗词大全 编辑:胖次 访问量:4384 更新时间:2024/1/15 12:28:41

七绝·屈原

近现代:****所属类型:写人,赞美

屈子当年赋楚骚,手中握有**刀。

艾萧太盛椒兰少,一跃冲向**涛。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屈原当时写下名篇离骚,手中没有刀却发挥了战斗作用。

当时楚国奸佞小人多贤德之士太少,只能在悲愤和绝望投入汩罗江。

注释

屈子:指屈原。屈原(前234——前278),名平,字原,战国楚人,是爱国主义诗人。曾辅佐楚怀王,官至左徒、三闾大夫遭谗去职。楚顷襄王时被放逐。因无力挽救楚国的危亡,深感自己的**理想无法实现,晚年投汨罗江而死。楚骚:指的是《楚辞·离骚》,开了我国浪漫主义诗词的先河。赋:赋是以“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为手段,以“颂美”和“讽喻”为目的的一种有韵文体。

手中握有**刀:喻指屈原作《离骚》所发挥的战斗作用。

艾萧太盛椒兰少:艾萧,即艾蒿,臭草,出自《离骚》。这里比喻奸佞小人。椒兰,申椒和兰草,皆为芳香植物,出自《离骚》。这里比喻贤德之士。

一跃冲向**涛:指屈原在悲愤和绝望中投汨罗江而死。

赏析

这首诗****写于1962年。屈原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爱国主义诗人,也是浪漫主义诗词的开山鼻祖。屈原的爱国精神千百年来鼓舞和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爱国仁人志士。****在此诗中高度赞扬屈原的爱国精神,把屈原的才华、当时的世情、以及屈原在悲愤、绝望中的心境精炼和巧妙地作了艺术再现。全诗语言精练简洁,笔锋犀利,比喻浅显明白,诗意深邃。

诗人生前特别爱读《离骚》,曾多次让身边的工作人员收集各种版本的《楚辞》和屈原著作。诗人运用诗句的艺术魅力,同情屈原的遭遇,诉说屈原能赋骚是因为手中有一支战斗之笔,用来捍卫自己和国家,同时歌颂了屈原强国抱负,忧国忧民的高尚人格,不屈服于恶势力而以身殉志的英勇无畏的形象。

屈原在《离骚》一诗中不仅讥刺群小,还把矛头指向了最高统治者:“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谗而齌怒”,“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责难楚王听信谗言,不察忠良,不体恤民心。又责怪楚王言而无信,半途而废:“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这种大胆的指责充满了批判的力度和反传统的揭露作用,也遭到后代保守的儒家学者的微词,如班固就批评屈原“露才扬己,竞于群小之中,怨恨怀王,讥刺椒、兰,苟欲求进,强非其人,不见容纳,忿恚自沉”(王逸《楚辞章句序》),认为屈原对楚王的批评是出于怨恨,讥刺群小是出于露才扬己,朱熹也评价屈原的《离骚》是变风变雅,“故醇儒庄士或羞称之”(朱熹《楚辞集注序》),但在今天看来,屈原的伟大正在于这种“批判君恶”的无畏与高洁。而****曾经说过的这句话便是对这句诗的最好注解:“骚体是有**色彩的,属于浪漫主义流派,对**的统治者投以批判的**。屈原高居上游,宋玉、景差、贾谊枚乘稍逊一筹……”

此诗的第三句“艾萧太盛椒兰少”是借用《离骚》中的词语。《离骚》在艺术手法上最大的特征便是用比兴寄托、香草美人来抒情议论,用香花香草比喻贤德之人,用恶花臭草比喻奸佞小人。如王逸所说:“《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谕,故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灵修美人,以媲于君;宓妃佚女,以譬贤臣;虬龙鸾凤,以托君子;飘风云霓,以为小人。其词温而雅,其义皎而朗。”(王逸《离骚经章句序》)在这里,艾萧是艾蒿,一种臭草,而椒兰是申椒和兰草,是芳香植物,因此,这句诗是用比兴感叹当时的楚国小人很多,朋比为奸,邪恶势力根深蒂固,而像屈原一样的贤臣却少而微弱,不能与黑暗势力抗衡,如屈原所写“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正是这种正邪力量对比的悬殊,使得楚国最终走向灭亡,也使得屈原最终无所希望,而走向自沉,即此诗的最后一句:“一跃冲向**涛。”

末句中最特别的字是两个动词:跃和冲。跃,写出了屈原的果决勇敢,义无反顾,“冲”写出了屈原以死向黑暗势力抗争的气概和视死如归的精神。**涛,则是一幅深远壮阔的画面:江水滔滔,无情有情,水流不已,斯人永存。屈原的死是令人哀伤的,可在****大气度的笔下,则变哀伤为悲壮,气势宏大,气象开阔,发前人所未发,一改历史上的屈原形象。

在****笔下,屈原已经不是令人悲悯的绝望诗人,而是一个坚强勇猛的战士,是一个坚守正道忠贞,不屈服于恶势力而以身殉志的英勇无畏的形象,从而从**的高度对屈原的性格进行了深层的挖掘。既暗含了对屈原的赞美之意,又暗含了对屈原的凭吊之情。

作者

所属朝代:近现代

标签: 七绝

更多文章

  • 临江仙·给丁玲同志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临江仙

    临江仙·给丁玲同志近现代:****所属类型:写人,赞美壁上红旗飘落照,西风漫卷孤城。保安人物一时新。洞中开宴会,招待出牢人。纤笔一枝谁与似?三千**瑟精兵。阵图开向陇山东。昨天文小姐,今日武将军。译文及注释译文西风吹过孤城,城头上的红旗,正在夕阳映照下随风飘扬。保安城里来了新人,窑洞里酒宴待客笑语缤

  • 七绝·为女民兵题照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七绝

    七绝·为女民兵题照近现代:****所属类型:写人,赞美飒爽英姿五尺枪,曙光初照演兵场。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译文及注释译文黎明时的阳光刚刚照到进行军事训练的场地,女民兵英姿飒爽手持五尺枪。中华儿女志向不凡,不爱红艳美丽的装扮,而爱**的武装。注释这首诗最早发表在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六三年十二

  • 六言诗·给**同志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六言诗

    六言诗·给**同志近现代:****所属类型:写人,赞美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译文及注释译文吴起镇山高路远地势险峻,红军骑马纵横其间奋勇杀敌。有谁敢手持武器,纵马驰骋,在我看来只有彭大将军。注释六言诗:旧体诗的一种格式,偶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句数和平仄都不像律诗那

  • 七律·咏贾谊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七律

    七律·咏贾谊近现代:****所属类型:怀古,写人少年倜傥廊庙才,壮志未酬事堪哀。胸罗文章兵百万,胆照华国树千台。雄英无计倾圣主,高节终竟受疑猜。千古同惜长沙傅,空白汨罗步尘埃。译文及注释译文贾谊年少有才,豪爽洒脱,乃是国家的栋梁之才,但最终壮志难酬真是让人觉得悲哀。胸有锦绣文章,治国策略好像统军韬略

  • 莲蓬人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莲蓬人

    莲蓬人近现代:鲁迅所属类型:咏物,赞美,写人芰裳荇带处仙乡,风定犹闻碧玉香。鹭影不来秋瑟瑟,苇花伴宿露瀼瀼。扫除腻粉呈风骨,褪却红衣学淡装。好向濂溪称净植,莫随残叶堕寒塘!译文及注释译文以菱叶作衣荇茎为带的莲蓬人,她如同纯洁的少女居住在仙乡。即使秋风停止了,仍然散发着清香。在秋风轻吹的时候,鹭鸶鸟早

  • 好事近·湘舟有作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好事近

    好事近·湘舟有作近现代:文廷式所属类型:婉约,写景,怀古翠岭一千寻,岭上彩云如幄。云影波光相射,荡楼台春绿。仙鬟撩鬓倚双扉,窈窕一枝玉。日暮九疑何处?认舜祠丛竹。译文及注释寻:古代以八尺为寻。幄:帷幕。九疑:九嶷山,在湖南省。相传为舜的葬地。舜祠丛竹:指湘妃竹。相传舜死后,娥皇、女英二妃哀泣,泪滴于

  • 念奴娇·井冈山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念奴娇

    念奴娇·井冈山近现代:****所属类型:写景,追忆,抒情参天万木,千百里,飞上南天奇岳。故地重来何所见,多了楼台亭阁。五井碑前,黄洋界上,车子飞如跃。江山如画,古代曾云海绿。弹指三十八年,人间变了,似天渊翻覆。犹记当时烽火里,九死一生如昨。独有豪情,天际悬明月,风雷磅礴。一声鸡唱,万怪烟消云落。译文

  • 好事近·夜起倚危楼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好事近

    好事近·夜起倚危楼近现代:王国维所属类型:秋天,写景,抒情,国家夜起倚危楼,楼角玉绳低亚。惟有月明霜冷,浸万家鸳瓦。人间何苦又悲秋,正是伤春罢。浸向春风亭畔,数梧桐叶下。译文及注释译文半夜起来登上高楼,楼檐与玉绳星是如此接近。漫天当中只有冷冷的月亮和迷茫的霜雾,笼罩着城里人家的房屋。不要为秋天的到来

  • 别诸弟三首庚子二月·其二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别诸弟三首庚子二月

    别诸弟三首庚子二月·其二近现代:鲁迅所属类型:写景,惜别还家未久又离家,日暮新愁分外加。夹道万株杨柳树,望中都化断肠花。译文及注释译文旧家度假还没有多少时日,又要启程离开老家;当踏上夕阳西下的旅程,眷恋的愁绪又在心中萌发。尽管一路上春风吹拂,一排排的杨柳绽出新芽;但我此时此刻看到它们,却幻化成绵延无

  • 七绝·观潮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七绝

    七绝·观潮近现代:****所属类型:地方,写景,赞美千里波涛滚滚来,雪花飞向钓鱼台。人山纷赞阵容阔,铁马从容杀敌回。译文及注释译文1?v=的波涛汹涌澎湃,滚滚而来,溅起的浪花拍打向钓鱼台。到处人山人海,大家一边观潮一边赞叹江潮阵容壮阔,犹如铁甲战马从容杀敌后回返。注释雪花:浪花。鱼台:即钓台,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