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诗词大全>酬郭给事原文、翻译和赏析

酬郭给事原文、翻译和赏析

所属分类:诗词大全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4933 更新时间:2023/12/15 12:57:54

酬郭给事

唐代:所属类型:唐诗三百首,酬和

洞门高阁霭馀辉,桃李阴阴柳絮飞。

禁里疏钟官舍晚,省中啼鸟吏人稀。

晨摇玉佩趋金殿,夕奉天书拜琐闱。

强欲从君无那老,将因卧病解朝衣。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高高的宫门和楼阁沐浴在夕阳的余晖中,桃李技叶茂密,柳絮随风飞舞。

皇宫里钟声稀疏,官舍中办公的官吏已经很少,门下省里只听见鸟鸣。

早晨步入金殿时玉佩摇晃,夜晚捧着皇帝的诏书拜别宫门。

想勉强跟着您一同进退,无奈我已衰老,会因病卧床而解下我这身官袍。

注释

郭给事:郭承嘏,字复卿。“给事”,即给事中,是唐代门下省的要职,常在皇帝周围,掌宣达诏令,驳正政令之违失,地位是十分显赫的。

洞门:指深宫中重重相对相通的门。

霭余辉:遮蔽住落日的光辉。

阴阴:枝叶茂密的样子。

禁里:禁里:禁中,即皇宫中。

省:指唐门下省。

玉佩:官员身上佩带的玉石饰物。

趋:小步而行。

奉:“捧”的本字。

天书:皇帝的诏书。

拜琐闱:指毕恭毕敬地离开宫门。琐闱,宫门。因宫门上刻着连琐图案并以青色饰之,故得名。

强:勉强。

从君:喻在朝做官。

无那:无奈。

卧病:生病卧床。

解朝衣:喻不再做官。

赏析

王维的后半生,虽然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然而在官场上却是“昆仲宦游两都,凡诸王驸马豪右贵势之门,无不拂席迎之。”(《旧唐书·王维传》)因此,在他的诗作中,这类应酬的题材甚多。这首诗,既颂扬了郭给事,同时也表达了王维想辞官隐居的思想。写法上,诗人又别具机杼。最突出的是捕捉自然景象,状物以达意,使那颂扬之情,完全寓于对景物的描绘中,从而达到了避俗从雅的艺术效果。

首联“洞门高阁霭余晖,桃李阴阴柳絮飞”是写郭给事所在门下省的暮春晚景。门下省官署较大,其间门户重叠,楼宇高耸,在落日余晖的笼罩下,显得十分壮丽。时当暮春,院中的桃李已成绿荫,柳絮在轻轻地飞扬。郭给事在这样幽雅的环境中居官,想来是很可乐的。

诗的前两句着意写郭给事的显达。第一句“洞门高阁”,是皇家的写照,“余晖”恰是皇恩普照的象征。第二句“桃李阴阴”,突显出郭给事桃李满天下,而“柳絮飞”意指那些门生故吏,个个飞扬显达。前后两句,形象地描绘出郭给事上受皇恩之曝,下受门生故吏拥戴,突出了他在朝中的地位。

颔联“禁里疏钟宫舍晚,省中啼鸟吏人稀”是写郭给事在省中值晚班的悠闲自在。宫禁里晚钟敲响,官吏散归,留下一片清静给郭给事,他怡然自得地欣赏着鸟鸣。作为门下省的副长官,他掌管着审核政令的重大职事,倘若有心于国事,如何能有此闲心欣赏鸟鸣?联系杜甫在门下省值班时“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春宿左省》)的情景,便可知道这位郭大人是位怎样的官吏了。此联的“官舍”、“省中”均指门下省,重复用词,也表现出作者的无话强说之状。

此两句写郭给事居官的清廉闲静。如果说前两句的景状是华艳的,这两句就转为恬淡了。一个“疏”字,一个“稀”字,正好点染了这种闲静的气氛。诗人描写“省中啼鸟”这个现象,意味甚浓。一般说,官衙内总是政务繁忙,人来人往,居然可以听到鸟儿的鸣叫声,正活画出郭给事为官的闲静。

王维作诗,善于抓住自然界中平凡无奇的景或物,赋予它们某种象征意义。“省中啼鸟”,看起来是描写了景致,其实,是暗喻郭给事政绩卓著,时世太平,以致衙内清闲。虽是谀词,却不着一点痕迹。

颈联“晨摇玉佩趋金殿,夕奉天书拜琐闱”是写郭给事官职的显要。早朝时摇弄出玉佩的美音去金殿朝见皇帝,傍晚时捧着皇帝的诏书回到门下省给官吏们宣读。他那恭谨的样子,有一个“趋”和一个“拜”字生动地描写出来了。“晨”、“夕”两字,则使人感到他时时紧随皇帝左右,处于一种令人嘱目的地位。从全诗结构看,这里是极扬一笔,为最后点出全诗主旨作好准备。

诗的末两句作了一个急转,从谦恭的语气中写出了诗人自己的意向:我虽想勉力追随你,无奈年老多病,还是让我辞官归隐吧!这是全诗的主旨,集中地反映了诗人的出世思想。唐人的很多酬赠诗中,往往在陈述了对酬者的仰慕之后,立即表达希冀引荐提拔的用意。然而王维此诗,却一反陈套,使人感到别开生面。

作者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浩然合称“王孟”。

所属朝代:唐代

标签: 酬郭给事

更多文章

  • 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黑姑娘标签: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

    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唐代:王维所属类型:唐诗三百首,应制渭水自萦秦塞曲,黄山旧绕汉宫斜。銮舆迥出千门柳,阁道回看上苑花。云里帝城双凤出,雨中春树万人家。为乘阳气行时令,不是宸游玩物华。(玩一作:重)译文及注释译文渭水萦绕着秦关曲折地东流,黄麓山环抱着汉宫长年依旧。皇辇远出千

  • 送别 / 山中送别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送别

    送别/山中送别唐代:王维所属类型:唐诗三百首,送别,离别,友情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明年一作:年年)译文及注释译文在深山中送走了好友,夕阳西坠把柴门关闭。待到明年春草又绿的时候,朋友啊你能不能回还?注释掩:关闭。柴扉:柴门。明年:一作“年年”。王孙:贵族的子孙,这里指送别

  • 汉江临泛 / 汉江临眺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胖次标签:汉江临泛

    汉江临泛/汉江临眺唐代:王维所属类型:唐诗三百首,山水,抒情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译文及注释译文汉江流经楚塞又折入三湘,西起荆门往东与九江相通。1?v=滔滔远去,好像一直涌流到天地之外,两岸山色时隐时现,若有若无。远处的城郭好

  • 归嵩山作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归嵩山作

    归嵩山作唐代:王维所属类型:唐诗三百首,山水,写景,抒情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译文及注释译文清澈的流水环绕一片草木丛生的沼泽地,驾着车马徐徐而去从容悠闲。流水有意与我同去永不回返,暮鸟有心跟我一起倦飞知还。荒凉的城池紧挨着古老

  • 桃源行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桃源行

    桃源行唐代:王维所属类型:唐诗三百首,乐府,写景,写狗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不见人。(不见一作:忽值)山口潜行始隈隩,山开旷望旋平陆。遥看一处攒云树,近入千家散花竹。樵客初传汉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居人共住武陵源,还从物外起田园。月明松下房栊静,日出云中鸡犬喧。惊闻

  • 西施咏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西施咏

    西施咏唐代:王维所属类型:唐诗三百首,写人,怀古,怀才不遇艳色天下重,西施宁久微。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贱日岂殊众,贵来方悟稀。邀人傅香粉,不自著罗衣。君宠益娇态,君怜无是非。当时浣纱伴,莫得同车归。持谢邻家子,效颦安可希。译文及注释译文艳丽的姿色向来为天下器重,美丽的西施怎么能久处低微?原先她是

  • 过香积寺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过香积寺

    过香积寺唐代:王维所属类型:唐诗三百首,写景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译文及注释译文不知香积寺在哪座山中,走了数里,就进入了白云缭绕的山峰。古木参天却没有人行路径,深山里何处传来古寺鸣钟?山中泉水撞击危石响声幽咽,松林里日光照射也

  •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唐代:王维所属类型:唐诗三百首,秋天,写景,田园,抒情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馀一作余)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译文及注释译文黄昏时寒冷的山野变得更加苍翠,秋水日夜缓缓流淌。我拄着拐杖伫立在茅舍的门外,迎风细听着那暮蝉的吟唱。渡口一

  • 渭川田家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渭川田家

    渭川田家唐代:王维所属类型:夏天,写景,农村,抒情,孤寂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候,相见语依依。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译文及注释译文村庄处处披满夕阳余辉,牛羊沿着深巷纷纷回归。老叟惦念着放牧的孙儿,柱杖等候在自家的柴扉。雉鸡鸣叫麦儿即将抽穗,

  • 送梓州李使君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送梓州李使君

    送梓州李使君唐代:王维所属类型:唐诗三百首,赠别,友情,送别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汉女输橦布,巴人讼芋田。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译文及注释译文千山万壑之中,到处都是参天大树,到处都是杜鹃的啼鸣声。山中一夜春雨过后,只见山间飞泉百道,远远望去,好似悬挂在树梢一般。汉水的妇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