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搜索>一桩
一桩
清嘉庆年间的一桩官贿案
野史秘闻时间:2024/1/15 17:02:37阅读:558
清嘉庆年间的一桩官贿案,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清嘉庆年间曾发生一起李毓昌秉公查赈而遭毒害的大案,一时震动了朝野上下。李毓昌,字皋言,山东即墨人。清嘉庆十三年(1808)进士,分发江南,以知县候补。在候补期间,于十四年夏初,奉两江总督铁保委派,查勘山阳县(今江苏淮安县)赈灾款发放事宜。当时的黄河流
黄袍加身了两次:为什么是赵匡胤最终得到了天下?
历史人物时间:2024/1/20 4:59:01阅读:720
五代十国是一个残酷的时代,在这段时期真正是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只要你的拳头够硬,你就可以做皇帝,而百姓也习惯了换皇帝,大臣么也习惯了换皇帝,反正皇帝换了,大臣还是那些大臣,百姓依然种地交皇粮,只是皇帝不一样而已,有点像现在换总统一样。而结束这一切的人就是宋太祖赵匡胤,也就是黄袍加身的那一个,而本
宋太祖赵匡胤是猝死吗?赵匡胤死亡之谜大揭秘
历史人物时间:2024/1/1 0:38:53阅读:3464
公元976年,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一夜之间猝然离世,正史中没有他患病的记载,野史中的记载又说法不一。他的死因,成了历史上一宗离奇的悬案。据《湘山野录》记载:开宝九年10月20日,一个雪夜,赵匡胤急召他的弟弟赵光义(原名赵匡义)入宫,兄弟二人在寝宫对饮,你来我往,赵光义不时添酒。三更鼓敲过,地上积雪已数
武庙十哲中,赵匡胤为何将三位顶级名将踢了出去?
历史人物时间:2024/1/15 12:16:06阅读:1368
能进入武庙十哲的人,都是我国历史上最顶级的文臣武将,如诸葛亮、马田穰苴等,但是为何将领出身的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夺取皇位后,要将武庙十哲中的3位顶级名将,从武庙中踢出来?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一、白起商鞅变法之前,秦军中的将领由贵族把持,但商鞅变法后,秦国废除了
忘恩负义!赵匡胤对救命恩人竟然痛下杀手
历史人物时间:2024/1/16 8:04:06阅读:4316
后周时,张琼隶属于赵匡胤的帐下,以骁勇闻名,曾冒死救过匡胤的性命,因此甚得赏识。太祖即位后,擢典禁军,累迁为内外马步军都军头、领爱州刺史。光义迁开封尹臣,代为殿前都虞侯,迁嘉州防御使。网络配图当时军校史珪、石汉卿正逢受宠,但张琼却屡次折辱他二人,因此二人对其也是恨之入骨。于乾德元年(965)八月,石
明朝一员外算卦,道士说他子夜必死,死后十年一只狗揭开这桩命案
历史解密时间:2024/1/4 22:11:42阅读:2813
大明王朝276年的历史之中,就发生了这么一桩离奇命案,这命案的案情曲折颠覆,其中阴谋一环扣着一环,甚至惊动了当时的皇帝,更让人瞠目结舌的是案件最终破获的方式,是以一种极为奇葩的方式完成。今天,我们就来揭开历史的面纱,重回四百年前的大明王朝,好好回顾一番这场离奇命案的来龙去脉,或许会改变你的思维方式。
科举考试中如何防止舞弊?从唐朝开始便创设了各种措施
历史解密时间:2024/2/27 20:56:14阅读:503
当然,在科考中利用各种舞弊手段的现象也层出不穷。尤其是考官掌握着考生的去留大权,因此,对考官舞弊的监察成为科举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唐朝科举考官舞弊监察制度概述科举制度由隋朝创立,但隋朝仅经二世而亡,其后的唐朝继续沿用科举制度,以便帮助国家选贤举能。为实现这一初衷,唐代设置了锁院、别头试以及覆核与覆试
明代一桩奇案:巨盗闯入县衙勒索万两白银,却被县令巧计制服!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4 22:54:13阅读:4142
这位县令就是后来官至大明兵部尚书的张佳胤。此案的具体经过是这样的——一天傍晚,张佳胤独自坐在滑县县衙中批阅公文。忽然,门外闯进来两位不速之客,其中一个是身着兵勇服装的年轻人,另一个是满面虬髯的中年汉子。县衙前有人把守,那么两人是怎么闯进来的呢?一来张佳胤是个为官清廉、比较平易近人的县令,因此县衙的守
荒唐!唐代将军被一只猴带了绿帽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6 7:25:31阅读:4732
欧阳询是唐朝初年的著名书法家,祖父欧阳頠[wěi]是南朝陈国的广州刺史,父亲欧阳纥是南朝陈国的著名大臣、将领。《唐传奇》中有一段记载,竟然说欧阳询不是欧阳纥的亲生儿子,而是其妻子和“白猿”所生。《唐传奇》记载:“梁大同未(公元547年),遣平南将军蔺钦南征,至桂林,破李师古、陈彻。别将欧阳纥略地至长
民国时期,一桩轰动全国的盗卖国家码头寨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7 10:01:07阅读:1719
李国杰,系李鸿章之长孙、张之万(张之洞之兄)之孙女婿。1932年2月,他坐上了中国轮船招商局总经理的宝座。然而,也就在这一年,这位新任总经理在上海滩干出了一件震惊国人的丑事……抵押仓库,换取巨款三千万元李国杰是个旧官僚,他懂得什么生意经?自从当上了招商局总经理之后,他家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