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搜索>学书
学书
赵元杰:宋太宗赵光义第五子,生性好学,也是名藏书家
历史人物时间:2023/12/30 1:50:05阅读:1865
赵元杰(972—1003),字明哲,初名赵德和,北宋藏书家。宋太宗赵光义第五子。1003年去世,年仅31岁,无后。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人物生平太平兴国八年(983年)改名赵元杰。授检校太保,同平章事,封益王。端拱初年,加侍中、成都尹、迁剑南东西川节度使。淳
《资治通鉴》by司马光-听文人之言
历史解密时间:2024/1/30 3:28:46阅读:181
君子亦弃是非,以害消利。”贼(不)用其言,应还之;小人也,歹徒弃言,当诛之。如果是这样,你怎么敢为朋友开车送他!看这说的多美啊!只是不知道当时有没有人问他,王安石到底是君子还是小人?他当旧党领袖的时候,民众被赶走了吗?如果他不参选,为什么他还是党的领袖?何敢说:“谁敢!”政府不管好坏都拒绝“新法”,
魏晋南北朝思想碰撞、竞争激烈,天文学为何能占有一席之地?
历史解密时间:2024/3/11 1:48:21阅读:2400
长期的不同势力的割据以及不间断的战争,对于文化的发展,对于天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一般认为都是在这样动乱的社会背景下,天文学这种文化是不容易发展,但是为什么天文学能够在如此动乱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发展的如此迅速呢?一、各种文化思潮碰撞,天文学发展有适宜的土壤魏晋南北朝是历史学上公认的一个政权更迭
临池学书是什么意思?成语临池学书的故事
文史百科时间:2024/1/24 8:53:16阅读:4282
临池学书学术是什么意思?临池学书的意思:临:靠近,挨着。指刻苦练习书法。用法:连动式;作谓语;指刻苦学习书法。出处:《晋书·卫恒传》:“弘农张伯英者,因而转精甚巧。凡家之衣帛,必书而后练之。临池学书,池水尽墨。”关于临池学书的历史典故东汉末年,敦煌酒泉这个地方,
临池学书的主人公是谁?成语临池学书的故事
历史人物时间:2024/1/16 18:13:23阅读:1867
临池学书的主人公是谁?关于成语临池学书的故事的怎样的?一起来看看。东汉末年,敦煌酒泉这个地方,出了一个爱好书法的少年,名叫张芝。在他家附近有一个池塘,池塘边有一块很大的青石。由于家里贫穷,买不起纸,于是张芝每天早早起来,就以这块大青石为桌子练习书法。时间久了,大青石被他磨得平平的。有一天,他发现
宋太宗赵光义向臣子学习书法的故事
历史解密时间:2024/2/9 1:48:16阅读:4089
宋太宗学书《宋太宗学书》讲述的是宋太宗和一个名为王著的大臣之间的故事,这篇文章出自《渑水燕谈录》,作者是王辟之。宋太宗所指的就是赵匡义,后来改名为赵光义,他在位的时间长达二十一年,不仅灭掉了汉朝,而且还让之前重武轻文的习惯完全改变。而王著则是北宋时期的一个大臣,在取得了进士之后便担任翰林院的大学士的
趣学书法巧集联:虞世南《孔子庙堂碑》集字联十四副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21 8:19:37阅读:2659
唐·虞世南书《孔子庙堂碑》(局部)孟会祥(竹堂)节临虞世南《孔子庙堂碑》【编者按】《孔子庙堂碑》,为虞世南六十九岁时撰文并书,后世公认为虞书最著者。原碑立于唐贞观七年(633)。碑高280厘米,宽110厘米,楷书35行,每行64字。此碑笔法圆劲秀润,平实端庄,笔势舒展,用笔含蓄朴素,气息宁静浑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