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赵国惨败于长平,掉出抗秦第一梯队,山东五国为何不前来救援?

赵国惨败于长平,掉出抗秦第一梯队,山东五国为何不前来救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1701 更新时间:2023/12/23 4:08:28

战国是一个以战为名的时代,诸侯争霸,群雄并起。在这个时代,大小不一的战争爆发了无数个,其中最惨烈的还要当属“长平之战。”这场战争足以载入战国的史册,堪称秦国、赵国历史上最艰难且惨烈的战争,没有之一。

这场战争,秦赵之间对峙了三年之久,在这三年之中,赵国基本消耗了自赵武变法之后积攒下的全部财富。赵国的“胡服骑射”改革仅仅是将赵国本就强悍的军事实力提升了一个档次,但其国内经济与政治一直在拖国家的后腿。这一战的失利,导致赵国从此一蹶不振,掉出了抵抗秦国的第一梯队,削弱了山东六国的实力。

[var1]

赵国强盛的军事是山东六国共同抵抗秦国的强力保障,也是六国抵抗秦国的勇气所在,但当赵国惨败于秦国时,山东其余五国,为何选择袖手旁观?其中原因耐人寻味。

抗秦先锋惨败,其余五国为何不出手相助

唇亡齿寒的道理大家都懂,赵国一旦遭受巨大的创伤,那其他秦国与六国的天平便会往秦国那边倾倒,山东五国的生存必然也会产生巨大的危机。可山东五国确实没有对赵国施以援手,背后又隐藏着什么原因呢?

赵国无礼在先,五国师出无名;

中国自古以来讲究师出有名,有名则有实,自己在道义上站住脚,才会得到最大的支持。“长平之战”的起因在于上党郡之争。上党郡本是韩国割让给秦国的一块土地,上党郡守冯亭自作主张,主动将郡献给赵国,意在引起秦赵两国的战争。赵孝成王看到唾手可得的城池,心动了,于是坦然地接受了上党郡。

[var1]

赵国强悍的军事实力摆在那里,但已经呈现日薄西山之态,赵武灵王去世之后,赵国便转攻为守,依靠当年打下的基础,继续充当抗秦先锋。秦国自然也知道赵国恐怖的军事实力,所谓两虎相争必有一伤,秦国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他们自然也不会选择主动招惹赵国,可这一次,情况有所不同。

秦昭襄王费尽力气从韩国讨来的战利品,转眼便被赵国横刀夺爱,敢问在这种情况下,秦昭襄王这么大岁数的人,他不要面子吗?

老秦人吃这么大亏不声张,那还算是秦国人吗?于是秦赵双方就上党之争展开了一场持续三年的拉锯战,韩国利用上党郡挑起秦赵两国战争的目的已然达到。韩国崇尚术治,自己无法报复秦国,便使了一个借刀杀人之计,借用赵国的刀对秦国实施报复,韩国的目的达到了。

[var1]

七雄之中,秦赵最强,其余五国选择坐山观虎斗;

秦赵两国是山东五国无法逾越的两座大山,两败俱伤的结果是其他国家最希望看到的。如此一来,此消彼长,战国七雄的实力就能重新再回到一个水平线,最好的结果便是一战回到解放前。

于是,在秦赵对峙期间,虽然有一部分外交方面的原因,但总体来看,其余五国都似商量好了一般,全都在静静地等待这场战争结束,他们既没有选择去帮助赵国,也没有出兵偷袭其中任何一个国家,由此可见,坐山观虎斗的动机极其明显。

[var1]

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没有那三分利,谁起那五更天,六国合纵也好,秦与诸侯连横也罢,无非还是为了一个利益。秦赵之间拼个你死我活,对于其余几个国家来说,利远远大于弊。他们无非要把握一个度,那便是秦赵两国尽可能消耗,但又不让其中一个彻底灭亡,维持七雄之间的平衡,让争霸持续下去。

因此秦赵虽对峙到精疲力竭,但仍在寻求自己解决问题,这一点是难能可贵的。

[var1]

长平之战的结果,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战国时期的战争,多如牛,在当时,两国之间战争的结果无非便是割地。无数次的战争让战国时期的每一个人对于战争都早已司空见惯。所有人,包括赵孝成王都认为,迅速结束战争才是当务之急,失败无非是将上党还回去,再割让几座城池而已。

其余五国应该也没有想到,白起会一下子坑杀45万赵国士兵,这即便在战国时期,依旧足够震撼。战争的成败的确是一瞬间的事情,赵国失败,秦国处置赵国士兵的方式震撼了世人,但除了震撼之外,他们已然无法改变事情的结局。在那个弱肉强食的年代,这一切都太正常了。当其余五国反应过来的时候,一切都太迟了。

[var1]

后记

长平之战本作为战国时期一场普通的战争,但由于其规模的宏大且坑杀赵卒20余万,以摧毁赵国有生力量的战果被记入了战国的史册。

赵国没能收到援助,除了中提到的几个原因之外,赵孝成王在外交方面的不作为,以及赵国这么多年来对于其他国家的频繁攻伐都有很大的关系。历史不存在对错,一切都已成为定局,我们在历史中学习经验与教训,才是我们研究历史的真谛。

更多文章

  • 皇亲逸事:张飞儿子成为投降代表人物,靠投降获得魏国列侯封爵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皇亲逸事完整版,皇亲逸事免费观看,正史上张飞的官位

    [var1]邓艾的大军打进四川的时候,满朝文武有主降的,有主战的。张飞的孙子张遵是主战派,他追随诸葛瞻在绵竹与邓艾决战,以身殉国。(苞子遵为尚书,随诸葛瞻於绵竹,与邓艾战,死)[var1]诸葛瞻战死的消息传到成都,季汉君臣再次召开紧急会议商讨对策。这次会议,投降派代表人物谯周占据了上峰。季汉主战派代

  • 战国后期,帝王与平民都曾穿开裆裤,是为了省布料还是另有所图?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战国帝王一览表,战国时期军队服饰,战国统兵十大帝王

    [var1]开裆裤走向历史舞台人类历史的发展,是一部拓荒史也是一部进化史。人类祖先战胜了猛兽与环境,摒弃了茹毛饮血的生活,开始建立人类的文明。早期的人类,过着群居生活,每天为了填饱肚子而发愁。至于穿什么,还真没人在意。天气暖和,所有的人都光着。天气冷了,用树叶亦或者是动物的毛皮制作衣服,用以抵御寒冷

  • 《大秦赋》未讲清楚,吕不韦为何要帮嬴异人?聊聊二人背后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大秦赋嬴虔,大秦赋中的异人指的谁,大秦赋美化吕不韦了吗

    这一切看起来是那么的轻描淡写,好像事实真的如剧本一样轻松且自在,只不过过程显得稍微刺激了一点罢了。但各位观众在看这部剧的时候,有没有想过这几个问题:1、卫国人吕不韦为何要散尽家财,拼上性命来解救嬴异人?吕不韦是一个商人,而不是一个慈善家;2、吕不韦数次提及,多年来曾往来于邯郸与咸阳,数次拜访华阳夫人

  • 弭兵会盟,春秋时代的雅尔塔会议!看晋楚两国如何平分春秋霸权?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晋楚大战与弭兵会盟,春秋十国弭兵会盟,晋楚会盟

    [var1]在此之前,时任宋国执政大夫的向戌,主动发起号召,希望当时中原地区的两大巨头,晋国和楚国,能够坐下来好好谈一谈,不要再打仗了。面对这位宋国大夫的号召,强大的晋楚两国,竟然还真的很给面子,同时派出了代表,来宋国参与会盟。非但如此,除了晋楚两国之外,以秦国和齐国为代表的十多个诸侯国,也全都纷纷

  • 勾践战败被俘之后,吴王夫差为何不直接杀了他,彻底免除后患?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勾践最后杀了夫差吗,吴王夫差和勾践,吴王夫差范蠡勾践

    [var1]但这个说法,其实是错的。在正史上,夫差之所以不杀勾践,主要是因为在当时的社会环境和道德体系下,他没有办法杀勾践。俘虏勾践,让勾践给他做奴隶,这本身就已经是他能做到的极致了!至于说后世那种所谓的斩草除根的办法,当时大家是真的没有这个概念。想要更好地理解当时夫差对于勾践的复杂态度,我们得简单

  • 正史上秦国为何曾经八次迁都?做首都最久的雍城,为何很少被提及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秦国迁都示意图,迁都雍城,秦国雍城县在哪

    [var1]但实际上,咸阳其实是秦国在商鞅变法之后,才新建的首都。而从商鞅变法之后,一直到后来秦国崛起,秦始皇统一六国,最终到秦朝灭亡,大秦政权一直都是以咸阳作为首都。所以咸阳才特别有名。而在商鞅变法之前,秦国其实曾经有九座国都,八次迁都。而在这八次迁都的过程当中,最重要的一个都城,其实是雍城。东周

  • 历史上未曾打过败仗的三大名将,其中一人竟位列战国四大名将之首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讲述战国四大名将排名,战国四大名将历史小视频,三国堪比战国的四大名将

    第一个:白起白起,又称公孙起,战国时期秦国郿县人,中国古代著名的将领、军事家。白起在秦昭王时征战六国,为秦国统一六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曾在伊阕之战大破魏韩联军,攻陷楚国国都郢城,长平之战重创赵国主力,功勋赫赫,白起是继中国历史上自孙武、吴起之后又一个杰出的军事家、统帅,与廉颇、李牧、王翦并称为战国四

  • 为什么秦国最终会成功?主要是这一件事六国做不到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前221年,秦王政二十六年,秦国消灭了最后一个诸侯国—田齐,华夏终于结束了500余年的分裂,走向统一。曾经那个位列倒数第一的七雄之一,一跃而起,短短十几年间便夺取天下。而六国的溃败以及秦国的成功,亦在后世的两千多年中为人们道不尽、争不止。尤其是北宋三苏之一的苏洵,其认为,六国之所以失败,就在于以

  • 武安君白起如果不被赐死,秦国能否提前攻灭六国,完成统一大业?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白起赐死对秦国的影响,武安君白起壁纸,大秦帝国武安君白起

    [var1]即便白起没有被秦昭襄王赐死,秦国也无法提前统一六国。或许有白起在,秦国能提前攻灭赵国,但攻灭赵国后,秦国要想在短期攻灭其余五国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毕竟当时白起和秦昭襄王都过了花甲之年,余生所剩时间已不太多。 白起如果不被赐死,秦国能否提前统一全国? 白起和秦昭襄王的年纪就注定了秦国无法提

  • 秦国的军功爵制度,让秦军变成虎狼之师,白起获得战神称号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白起率秦军大破40万赵军,秦军虎狼之师与军功爵制,秦军白起的电影

    [var1]商鞅变法对秦国的改造,因为老秦人全成了军人,打仗可以赚爵位提升自己的职位,而爵位是可以世袭的也就是打仗砍人头就是赚钱。表面上确实好像名将都出自名门,可是事实上大家都是当兵的,越是名门军功越高。这是幸存者偏差,以商鞅法家的风格以及后来秦国名将如云,士兵战力的恐怖来看,绝不可能在职位上对贵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