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搜索>为徐敬业讨武曌檄
为徐敬业讨武曌檄
骆宾王的一篇檄文,揭露武则天不堪一面,武则天看后却说:写得好
历史解密时间:2024/4/11 5:16:36阅读:3041
一柄寻常的铁剑到了武术高超的剑客手中,就成为了杀人的利器。一支普通的笔,到了才华横溢的文人手中,就成为杆枪或一把利剑,能轻易地穿透一个人的心。在古代征战时,往往会先声明起兵之由,使己方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从而鼓舞和增添士气,并且起到“攻心”的作用。自古以来不是有过多少篇檄文,但唯有《讨武曌檄》能称得上
骆宾王:那个七岁写出《鹅鹅鹅》的神童,用一生诠释何谓尊严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1 19:40:27阅读:153
有一首小诗,流传了1300余年,至今依然是小学课本里的必备古诗词。这首诗就是《咏鹅》,是一名唐朝的7岁小童所作,读起来童趣十足: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写出这首诗的人,就是“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7岁的某一天,他看到大白鹅在池塘里戏水,于是略加思索,就脱口而出作了这首小诗。
中国人认识的第一位诗人骆宾王,为什么会在历史上突然消失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18 20:12:30阅读:1006
一说起古诗,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唐诗,而一说起唐诗,人们首先想到的一般是“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这两位大诗人,因为他俩的名气和诗文水平最高。但当代国人,尤其是80后、90后、00后认识的第一位诗人却既不是李白也不是杜甫,而是骆宾王。从上世纪80年代起,骆宾王所写的《咏鹅》就一直是我国一年级语文学习的第
7岁神童骆宾王,在职场上是个耿直的愤青?一生都绕不开武则天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17 22:02:10阅读:3980
7岁那年,骆宾王路过一条河,忽然口中说出了3个字:鹅,鹅,鹅。旁边的人就问他:咋打嗝啦?是不是吃太饱了?骆宾王没有理他,继续说道: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旁边的人这才恍然大悟,这小子居然在念一首诗!关键是这首诗还是骆宾王自己写的,更关键的是,这首诗写得还真不错!从此7岁的骆宾
老人模仿骆宾王《咏鹅》,写首《咏鸡》获大奖,写得到底怎么样?
历史解密时间:2024/3/9 6:25:35阅读:768
古代的将领在起兵造反前,为了避免被人认为是师出无名,通常都会找人作一篇讨贼檄文。所以唐朝的徐敬业在起兵反抗武则天之前,特意找来了当时著名的文人骆宾王,让他帮忙写一篇讨伐武则天的檄文。骆宾王本来就看不惯武则天的所作所为,所以马上就提笔写了一篇《为徐敬业讨武曌檄》。骆宾王是唐朝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也是“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