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骆宾王的一篇檄文,揭露武则天不堪一面,武则天看后却说:写得好

骆宾王的一篇檄文,揭露武则天不堪一面,武则天看后却说:写得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纯度茶生活 访问量:3041 更新时间:2024/4/11 5:16:36

一柄寻常的铁剑到了武术高超的剑客手中,就成为了杀人的利器。一支普通的笔,到了才华横溢的文人手中,就成为杆枪或一把利剑,能轻易地穿透一个人的心。在古代征战时,往往会先声明起兵之由,使己方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从而鼓舞和增添士气,并且起到“攻心”的作用。自古以来不是有过多少篇檄文,但唯有《讨武曌檄》能称得上是千古第一檄文。

《讨武曌檄》的作者是著名“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对于骆宾王想必大多数人印象最深刻的还是他在7岁时写的那首《咏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什么是天才,这两个字用在骆宾王的身上实在是再合适不过了,天才大概就是:别人七岁时写诗,而普通人7岁时却在背别人写的诗。

骆宾王虽然才华横溢,但仕途却并不怎么顺利。唐高宗永徽年间骆宾王曾担任道王李元庆府属,骆宾王是一个相当低调的人,他很少向别人炫耀自己的才华,因此也没有得到重用。

后来在数次平定蛮族叛乱的檄文中脱颖而出,于仪凤三年(678年)调任武功主簿,又由长安主簿入朝为侍御史,然而在武则天执政时,骆宾王多次多次上书讽刺,结果获罪入狱。在狱中,骆宾王写下了名传千古的《在狱咏蝉》,第二年,遇赦被释放。

遭受过一次牢狱之灾的骆宾王并没有就此低调,他依旧对武则天执政非常的不屑,原本在临海县做县丞做得好好的,武则天临朝称制后,骆宾王便又弃官而去,云游广陵,还写下了一首诗明志:“宝剑思存楚,金椎许报韩。”

嗣圣元年(684年),武则天废掉了唐中宗,自己称帝。徐敬业在扬州发病表示反对。当时,骆宾王正担任其府属,为了让徐敬业的军队能够显得更加的“大义凛然”,骆宾王起早了这篇《为徐敬业讨武曌檄》。

“伪临朝武氏者,性非和顺,地实寒微。昔充太宗下陈,曾以更衣入侍。洎乎晚节,秽乱春宫。潜隐先帝之私,阴图后房之嬖。入门见嫉,蛾眉不肯让人;掩袖工谗,狐媚偏能惑主践元后于翚翟,陷吾君于聚麀。加以虺蜴为心,豺狼成性,近狎邪僻,残害忠良,杀姊屠兄,弑君鸩母。人神之所同嫉,天地之所不容。”

光是开头的一段,便足以震慑人心,可谓是将武则天不堪的一面都淋漓尽致描绘了出来,。遣词用句更是把握得恰到好处,非真才子不以尽诉。据说武则天看了这篇《为徐敬业讨武曌檄》一问后都连连感叹:“写得好!”

当然,武则天自然不会因为一篇檄文而束手就擒,她当即派遣李孝逸率领了三十万大军,前往镇压,当年十一月,徐敬业兵败被杀,骆宾王也就此下落不明。

关于骆宾王最后的下落,历史上一直存在着诸多的争论,有说是和徐敬业一起被乱军所杀,也有说最后坠入了空门,总之因为这篇《为徐敬业讨武曌檄》,骆宾王算是把自己给坑惨了。

更多文章

  • 古诗词里的微历史|骆宾王《在狱咏蝉》:落难时的担忧和叹息

    历史解密编辑:大众日报标签:诗人,唐朝,骆宾王,徐敬业,李商隐,武则天,旧唐书,在狱咏蝉

    在狱咏蝉【唐】骆宾王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一看题目,就知道这是诗人落难时的作品,而且与绝大多数诗歌不同的是,本诗还配有大段的背景文字,使得后人很容易了解当时诗人的所思所想。序言大意说,自己所在的牢房西墙外是审案的公堂,院中栽着

  • 骆宾王最著名的两篇作品,前者使他名垂千古,后者令他万劫不复

    历史解密编辑:乐享盖生活标签:骆宾王,武则天,李治,李敬业,唐中宗,李勣

    骆宾王是唐朝最著名的诗人之一,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骆宾王一生写过不少诗作,其中有一首作品在中国可谓是家喻户晓,那便是著名的《咏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这首创作于骆宾王七岁时的作品不仅流传千古,还入选了现代小学教材,成为孩子们最早接触的经典唐诗之一。

  • 这三篇奇文,就是骆宾王一生的写照,惊艳开场,惊艳收尾

    历史解密编辑:趣故史标签:骆宾王,宋之问,王勃,奇文,武则天,咏鹅

    在唐朝历史上,为诗歌文化登上历史顶峰的是李白、杜甫,但开启这场诗歌艺术盛世大门的,则是“初唐四杰”。普遍认为,在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中,成就最大的当属王勃,但如果说普通百姓最为熟悉的,当然应该是骆宾王。之所以熟悉骆宾王,那是因为他的《咏鹅》基本上是我们接触的第一篇唐诗。其实,加上《咏鹅》一起,

  • 在唐朝统治者眼里骆宾王是个怎样的人?武则天:他是个大才子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骆宾王,武则天,徐敬业,唐朝,李治,李旦

    大唐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朝代之一,国家强盛也就意味着百姓会拥有较丰厚的物质基础和安定的社会生活,不同社会现状下文学体裁的主导地位大不相同,诗歌在唐朝兴盛,歌颂了当时人们的生活状况,所以人们常说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不无道理,以初唐四杰为代表的骈文万古流芳。初唐时期,诗歌兴起,家喻户晓的初唐四杰在唐

  • 他是天才少年,是大骂武则天的勇士,一口气看完骆宾王的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骆宾王,武则天,徐敬业,宰相,宋之问,李治

    大约在公元626年也就是唐太宗李世民登基的这一年,骆宾王出生于一个诗书门第,他祖父是一位文武双全的名士,他的父亲在当地也颇有声望,他在7岁时便作出了那首脍炙人口的《咏鹅》,从那之后骆宾王明振乡里,成了大家口中的神童。我家熊孩子的7岁和人家的7岁差距怎么就那么大呢!他从小博览群书,一直到18岁人生都顺

  • 为了让道士重新爱上道姑,骆宾王辗转千里前去劝解,结局让人惊讶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骆宾王,李荣,道士,李治,资治通鉴,通鉴,白居易,道姑,唐朝,艺术家

    唐高宗咸亨二年(671年)初春,乍暖还寒,朝阳初上,长安城一片金黄。一百五十年后,大诗人白居易登高远眺,写道: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遥认微微入朝火,一条星宿五门西。万年县修行坊一座洁室内,一位女冠(女道姑)正在素手弹琴,琴声幽怨哀伤,毫无清新出尘之意。道姑容颜俏丽,不施粉黛,眉头微蹙,宛若

  • 看看骆宾王的前半生,就知道唐朝文人找工作有多不容易

    历史解密编辑:中国诗人故事标签:王勃,长安,李治,诗人,骆宾王,颜真卿,卢照邻,唐朝文人,千古名句

    初唐四杰之骆宾王/PART 0101626年,年仅28岁的李世民伏兵玄武门,诛杀了哥哥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帝都长安改天换月,朝堂波谲云诡。远在千里之外的鹜州义乌县却平静无波,故隋右军长史骆雪庄这一年又得一孙。老人以《易经》中的观卦:“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为契,为孙子取名为宾王,字观光。期翼他日后

  • “初唐四杰”之骆宾王:与王勃相比,他更想建功立业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骆宾王,王勃,唐四杰,卢照邻,杨炯,滕王阁序

    684年,58岁的骆宾王手持大刀,冲入阵中与唐军厮杀。前后波涛汹涌的大海,后有唐朝十万追兵,他只能奋力一搏,求得一线生机。结果,李敬业的部将王那相倒戈,砍下李敬业、骆宾王的首级,然后送去洛阳给武则天。与其他“初唐四杰”相比,骆宾王的进取心更强,更想建功立业,结局也更悲怆。王勃,山西龙门人,是“初唐四

  • 初唐四杰诗歌欣赏:王勃七律夸滕王阁,骆宾王五律咏蝉,经典

    历史解密编辑:最爱故事标签:骆宾王,王勃,卢照邻,杨炯,五律

    唐朝初年的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合称"初唐四杰",他们是初唐文坛新旧过渡时期的人物,主要活动在唐高宗和武后时期。正是从初唐四杰开始,诗歌的题材和内容从宫廷走向市井,由初唐前期的绮靡纤柔风格走向刚健雄浑。被后人称道的声律风骨兼备的唐诗,正是由他们才开始定型。可以说,初唐四杰在文学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

  • 有说被杀,有说出家,神童骆宾王到底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中国诗人故事标签:宰相,神童,诗人,唐朝,骆宾王,宋之问,徐敬业,武则天,杜审言

    初唐四杰之骆宾王PART 0401献诗《帝京篇》之后,或许是裴行俭打过招呼,或许是有诗才加持,骆宾王又升职了,他调任明堂县主簿。明堂县属于京县,级别较高,所以他的品阶也升了两级,从正九品上提至从八品上。公元666年之前是没有明堂县的。由于京都两县“户口盈积,市狱殷繁”,为了能够改变“东西两县,官曹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