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搜索>书论
书论
文人蔡邕:三国时被冤杀的旷世奇才
历史人物时间:2024/2/29 10:26:20阅读:1691
导读:冤杀事件在古代很常见,每一个时期都有不少有识之士被冤杀。在三国时期就有一位旷世奇才蔡邕被冤杀,是历史的一大遗憾。网络配图三国里不被人注意的次要人物,一个悲剧性的人物一个事实上的文化巨人一个被现代人忘却的人,他就是蔡邕,蔡中郎。蔡中郎是陈留人,他是大学者,大书法家,大音乐家,他是着名才女蔡文姬之
王羲之书论欣赏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1 8:36:23阅读:2724
王羲之书论欣赏王羲之的书论中既承卫铄,又继蔡邕。更加重要的是王羲之提出的“字居心后”、“意在笔前”的“心”、“意”说法。“心”、“意”指的是意会、情韵,“势”就是由“心”、“意”引申而来的它是一种对于所书写的字形的集体审美要求。王羲之简而言之,“势”的把握就是对字的形体的动态美的创造,是书法主题个性
如何看待蔡邕书论 书法家蔡邕的故事
历史人物时间:2024/1/15 11:58:53阅读:3983
蔡邕是东汉末年著名的书法家,他创立的“飞白书”,具有“骨气洞达,爽爽有神”的姿态,深受后世书法爱好者的推崇。除此之外,蔡邕还著有书法理论书籍,被后人称为书论,共有《篆势》、《隶势》、《笔论》、《九势》四篇文章,分别讲述了书法写作的技巧和特点。在《篆势》一书中,蔡邕以大雁和流水来象征书法作品,应该具有
王羲之书论提出什么要求
历史解密时间:2024/5/6 7:32:57阅读:514
王羲之书论王羲之的书论中既承卫铄,又继蔡邕。更加重要的是王羲之提出的“字居心后”、“意在笔前”的“心”、“意”说法。“心”、“意”指的是意会、情韵,“势”就是由“心”、“意”引申而来的它是一种对于所书写的字形的集体审美要求。王羲之简而言之,“势”的把握就是对字的形体的动态美的创造,是书法主题个性的展
米芾对于书法文章的独到论述分析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7 14:22:10阅读:4434
米芾书论米芾的著名书论是他对书法和写文章的一种独特的见解和书法发展的观点阐述。他说,当他看到古人的书法,有些引用很冷僻,或者文章太过追去辞工,导致后人无法理解他们的含义。所以,他认为书法和文章应该深入浅出,不需要刻意追求辞藻的华丽。米芾画像米芾在书论中说到他写书法的时候,写书法也和写文章一样,需要跟
傅山书论论的是什么 傅山四宁四毋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4 6:37:33阅读:4798
傅山书论傅山一生有很高的成就,是明清之际著名的书法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医学家。生于明历三十五年,卒于清康熙二十三年,享年77岁,傅山在他后半生,便过着隐居的生活。期间,研习研习哲学和佛法,并颇有心得。傅山书籍傅山的一生成就有很多,在文学方面留有著作《霜红龛集》、《两汉人名韵》等等。傅山在书法方面也有
雅致逸韵丨管窥王羲之尺牍的艺术特色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4 10:28:32阅读:4927
每次临摹王羲之尺牍,总会让我们通过字里行间,循其一点一拂而欲探究那个曾经的魏晋风度,这本属历代文人自有的“原风景”,一直让我们魂牵梦绕、流连忘返。今管窥王羲之尺牍的艺术特色,以求探骊得珠。▲ 王羲之《得示帖》一、精致之美。唐太宗《王羲之传论》云:“所以详察古今,研精篆隶,尽善尽美,其惟王逸少乎?”一
点画的战争:卫夫人《笔阵图》及王羲之相关书论义疏
历史解密时间:2024/1/4 4:29:00阅读:4770
点 画 的 战 争 :卫夫人《笔阵图》及王羲之相关书论义疏柯小刚(无竟寓)一、点画的发明与误导今人称之为“笔画”的东西,并不是从仓颉造字以来就有的。传说仓颉造字,并不是先造笔画,然后把笔画组合成字。字诚然是一笔一画写出来的,但文字的创始首先是整体的拟象和会意,然后才有后世的笔画分析。仓颉作为一个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