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搜索>鹳雀楼
鹳雀楼
陌上桑原文及翻译
文史百科时间:2024/1/19 10:57:10阅读:4006
陌上桑原文:陌上桑,对于很多人来说,或许只是一个陌生的名字。但在那些热爱诗词、喜爱唐诗宋词的人中,这个名称却是颇为熟悉的。它,即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名篇《登鹳雀楼》中的一句描写: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登鹳雀楼》是唐代文学的代表作之一,被誉为“千古绝唱”,其中这句描述陌上桑景
《登河中鹳雀楼》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时间:2023/12/17 6:59:38阅读:4273
楼中见千里,楼影入通津。烟树遥分陕,山河曲向秦。兴亡留白日,今古共红尘。鹳雀飞何处,城隅草自春。
《题河中鹳雀楼》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时间:2024/1/16 15:00:02阅读:4227
高楼怀古动悲歌,鹳雀今无野燕过。树隔五陵秋色早,水连三晋夕阳多。渔人遗火成寒烧,牧笛吹风起夜波。十载重来值摇落,天涯归计欲如何。
《鹳雀楼晴望》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时间:2023/12/13 21:16:31阅读:581
尧女楼西望,人怀太古时。海波通禹凿,山木闭虞祠。鸟道残虹挂,龙潭返照移。行云如可驭,万里赴心期。
《和赵相公登鹳雀楼(楼在河中府,前瞻中条,下瞰大河)》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时间:2024/1/4 19:06:01阅读:600
危楼高架泬寥天,上相闲登立彩旃。树色到京三百里,河流归汉几千年。晴峰耸日当周道,秋谷垂花满舜田。云路何人见高志,最看西面赤阑前。
《同崔邠登鹳雀楼》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时间:2023/12/5 21:45:30阅读:3650
鹳雀楼西百尺樯,汀洲云树共茫茫。汉家箫鼓空流水,魏国山河半夕阳。事去千年犹恨速,愁来一日即为长。风烟并起思归望,远目非春亦自伤。译文鹳雀楼西边有百尺桅樯,汀洲上高耸入云的树木一片茫茫。汉家乐奏犹如逝去的流水,魏国山河也已经半入夕阳。往事过千年尚遗憾时间过得快,忧愁到来一天也觉得太长。战乱中更激起思念
《登鹳雀楼》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时间:2023/12/24 15:17:20阅读:2772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译文夕阳依傍着山峦渐渐下落,滔滔黄河朝着大海汹涌奔流。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那就请再登上一层高楼。注释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传说常有鹳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白日:太阳。依:依傍。尽:消失。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
登鹳雀楼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时间:2023/12/28 1:43:04阅读:4131
登鹳雀楼唐代:王之涣所属类型:唐诗三百首,登楼,写景,励志,哲理,早教,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译文及注释译文夕阳依傍着山峦慢慢沉落,滔滔黄河朝着大海汹涌奔流。想要看到千里之外的风光,那就要再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注释鹳(guàn)雀(
古诗登鹳雀楼全文解释(王之涣登鹳雀楼全诗意思赏析)
文史百科时间:2023/12/19 15:12:22阅读:1616
中小学生必背古诗文赏析之八:唐王之涣《登鹳雀楼》。登鹳雀楼(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登高望远诗,寥寥数语,把景色写得浩瀚壮阔,气魄雄浑,视野广阔,哲理深沉。“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被作为追求理想境界的座右铭,流传千古。王之涣,字季凌,祖籍并州晋阳(今山西
唐代王之涣《登鹳雀楼》古诗赏析
文史百科时间:2024/1/3 5:39:47阅读:3767
登鹳雀楼唐朝:王之涣黑日依山尽,黄河进海流。欲贫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译文斜阳依傍着山峦缓缓沉降,滚滚黄河晨着年夜海澎湃奔腾。念要瞧到千里以外的体面,那便要再登上更下的一层乡楼。赏析那尾诗写墨客正在登下看近中体现进去的没有凡是的胸怀志向,反应了衰唐时代人们主动背上的朝上进步粗神。诗的前两句写所睹。“黑
中国古代四大名楼: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鹳雀楼
文史百科时间:2024/2/9 9:25:39阅读:4578
中国历史上公认的只有三大名楼,依其成名的时间顺序,先后为:滕王阁(因王勃的《滕王阁序》而闻名),黄鹤楼(因崔颢的《黄鹤楼》诗而闻名),岳阳楼(因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而闻名。而四大名楼之说,就是在这三大名楼之上再加上自己所以为可以与之匹配的古楼。所以各地都有不同第四大名楼之说,这是没有定论的。下面是
王之涣《登鹳雀楼》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历史人物时间:2023/12/29 13:51:23阅读:2951
《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注释1.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传说常有鹳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2.白日:太阳。3.依:依傍。4.尽:消失。 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5.穷:尽,使达到极点。6.千里目:眼界宽阔。7.更:替、换。(不是
唐代王之涣之登鹳雀楼赏析,抒发了诗人什么感情?
历史人物时间:2023/12/27 8:40:12阅读:4834
登鹳雀楼,唐代王之涣,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诗的前两句写所见。“白日依山尽”写远景,写山,写的是登楼望见的景色,“黄河入海流”
李益《同崔邠登鹳雀楼》:起笔有居高临下、先声夺人之感
文史百科时间:2024/1/8 12:45:09阅读:4422
李益(746年—829年),字君虞,陇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后迁河南洛阳,唐代诗人。主要以边塞诗作出名,擅长绝句,尤其是七言绝句。其作品有: 江南曲、北从军征等。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李益的《同崔邠登鹳雀楼》,一起来看看吧!同崔邠登鹳雀楼李益〔唐代〕鹳雀楼西百尺樯,汀洲云树共茫茫。汉家箫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