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搜索>后庭花

后庭花

  • 《玉树后庭花(上元·般涉调)》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时间:2023/12/13 14:17:33阅读:1053

    华灯火树红相斗。往来如昼。桥河水白天青,讶别生星斗。落梅秾李还依旧。宝钗沽酒。晓蟾残漏心情,恨雕鞍归后。

  • 《玉树后庭花(般涉调)》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时间:2024/1/16 8:55:42阅读:3105

    宝床香重春眠觉。魫窗难晓。新声丽色千人,歌后庭清妙。青骢一骑来飞鸟。靓妆难好。至今落日寒蟾,照台城秋草。

  • 《后庭花》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时间:2023/12/30 12:03:49阅读:2842

    景阳钟动宫莺转,露凉金殿。轻飙吹起琼花绽,玉叶如剪¤晚来高阁上,珠帘卷,见坠香千片。修蛾慢脸陪雕辇,后庭新宴。石城依旧空江国,故宫春色。七尺青丝芳草绿,绝世难得¤玉英凋落尽,更何人识,野棠如织。只是教人添怨忆,怅望无极。

  • 《后庭花(或加玉树二字)》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时间:2023/12/24 10:25:43阅读:1423

    莺啼燕语芳菲节,瑞庭花发。昔时欢宴歌声揭,管弦清越¤自从陵谷追游歇,画梁尘黦.伤心一片如珪月,闲锁宫阙。轻盈舞伎含芳艳,竞妆新脸。步摇珠翠修蛾敛,腻鬟云染¤歌声慢发开檀点,绣衫斜掩。时将纤手匀红脸,笑拈金靥。越罗小袖新香蒨,薄笼金钏。倚阑无语摇轻扇,半遮匀面¤春残日暖莺娇懒,满庭花片。争不教人长相见

  • 《后庭花》作品介绍

    文史百科时间:2024/1/6 19:17:26阅读:1673

    《后庭花》元·郑廷玉做。写包拯明察春毫,破获两桩命案的故事。齐剧共四合。提要《包龙图智勘後庭花》,亦名《包待造智勘后庭花》,简称《后庭花》。《录鬼簿》、《太以及正音谱》均有著录。郑廷玉做。剧写赵廉访的管家王庆以及主人李逆的老婆有***情,王庆令李逆杀去世王翠鸾母女,李将王氏母女放走。王以此为托言,威

  • 陈后主:后庭花胭脂井

    野史秘闻时间:2023/12/15 17:20:29阅读:4049

    伴着“商女没有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人人皆知,陈后主荒***亡国的典故年夜家也没有生疏。但除了“后庭花”一典中,陈后主取其辱妃张丽华借奉献另外一故事:胭脂井。一心井以胭脂定名,名字喊患上陈明,古古唯此。考据其名去由,乃是果此井曾经涂染过姑娘的胭脂而患上名。那个把胭脂留正在井沿上的姑娘便是北晨四

  • 此花隋朝仅一株,阴风把花吹光,杨广一怒砍树,从此世间不见此花

    历史解密时间:2024/2/17 1:24:28阅读:4116

    这株花名叫琼花,在蕃丽观殿后面,有一丈多高,那花白得像雪一般,香气异常。相传,蕃阳有个仙人,在地上种下一块玉,结果就长出了这棵树,树上开出了白花,人们就叫它琼花。整个隋朝,只有这么一株。杨广非常高兴,带着众夫人去观赏,刚走到琼花树下,正想仔细看,突然就刮来一阵阴风,那风大得很,把人都快刮倒了。宫人们

  • “后庭花”代指性事最早起于何时?

    文史百科时间:2024/2/3 3:22:16阅读:4756

    “后庭花”原本就是一种花,多生长在我国南方地区。因其多被栽培在庭院里,故唤之“后庭花”。关于后庭花是一种什么样的花,说法不一。 宋朝王灼说“后庭花”是鸡冠花的一种。其《碧鸡漫志》中曰:吴蜀鸡冠花有一种小者,高不过五六寸,或红,

  • 皇妃张丽华:玉树后庭花倾国倾城,却被敌人污蔑成南朝妲己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8 18:14:46阅读:1966

    在中国历史上出现过许多祸乱朝堂政治的美人,"红颜祸水"便是人们对其的评价。在南北朝时期有一妃子,名张丽华,是南朝陈后主陈叔宝的爱妃。唐朝诗人杜牧所作的《泊秦淮》中提到过一首名为《后庭花》的曲,这曲被人称为亡国之音,而这首曲便是陈叔宝为张丽华作的。张丽华出身于兵家,家中较为贫困,只能靠父亲纺织为生。后

  • 隔江犹唱后庭花:隋朝名将贺若弼瞒天过海,轻松灭掉南陈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26 12:25:54阅读:493

    导语:“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这句诗相信大家一定都十分的熟悉,而这句诗是讽刺晚唐时统治者昏庸的生活,但同时也是南陈被灭的真实写照。当时陈后主也是在声色犬马中稀里糊涂被隋朝灭了国,而这也要仰仗大将贺若弼的瞒天过海之计。在公元588年,已经平定了北方的杨坚决定发兵南下,希望可以一举灭掉南陈,实

  •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后庭花”到底是什么?

    文史百科时间:2023/12/12 15:26:24阅读:853

    一、直击人心的“后庭花”唐武宗会昌六年(846)深秋,43岁的杜牧由池州刺史调任睦州刺史,赴任路上途径金陵,正停靠在金陵秦淮河畔。那个秋风清冷的夜晚,目睹着秦淮河两岸灯红酒绿的热闹,聆听着水气里的靡靡之音,却又忧心着大唐王朝的家国命运。百感交集的杜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