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后庭花”到底是什么?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后庭花”到底是什么?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853 更新时间:2023/12/12 15:26:24

一、直击人心的“后庭花”

唐武宗会昌六年(846)深秋,43岁的杜牧由池州刺史调任睦州刺史,赴任路上途径金陵,正停靠在金陵秦淮河畔。那个秋风清冷的夜晚,目睹着秦淮河两岸灯红酒绿的热闹,聆听着水气里的靡靡之音,却又忧心着大唐王朝的家国命运。百感交集的杜牧,也就当场写下他那首流传后世千年的名作《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身为唐朝史学家杜佑的亲孙,亦是享有“小李杜”名号的晚唐大诗人。家学渊源深厚的杜牧,一直把“咏史诗”作为重点题材。他总是能把发人深思的历史往事,不动声色“化入”到情景交融的描述里,比如那“山顶千门次第开”的热闹里,是“一骑红尘妃子笑”的盛唐活剧。那乐游原上“长空澹澹孤鸟没”的景致里,更是“看取汉家何事业”的咏叹。但这首《泊秦淮》,却更是杜牧“咏史”里的大手笔。

就是在《泊秦淮》的四句里,作者先写那水月朦胧的秦淮河月色,再写“近酒家”的匆匆行程,然后就是在这孤冷景色下,靠近灯火通明的喧嚣,“不知亡国恨”“犹唱后庭花”的呐喊扑面而来,刹那间直击人心。如此风格,恰如明朝人杨慎对杜牧的那声感叹:“豪而艳 ,宕而丽 , 于律诗中特寓拗峭 , 以矫时弊”。

而与这充满忧思呐喊的诗风,一道常引起后人热议的,更有诗中的一桩“八卦”:这叫“商女”一个劲隔江弹唱,撞击多少读者心灵的“后庭花”,究竟是啥?

二、“加强版”的“堕落史”

在这昔日南陈王朝的“故都”金陵,写一首“咏史”的诗,杜牧笔下的“后庭花”,就是南陈“亡国之君”陈后主的“代表作”:《玉树后庭花》。

《玉树后庭花》,是陈后主创作的六支“清商乐曲”之一。其词也是以白描手法为主,无论是那“丽宇芳林对高阁”的景致,还是“妖姬脸似花含露”的风情,虽堪称是南北朝诗词史的高峰,但比起后来的唐诗宋词来,却充满着浓浓的庸脂俗粉气,境界差着档次。公认“靡靡之音”的代表。但即使是这“靡靡之音”,却也充满着独特的历史价值陈后主作死亡国的见证。

作为中国古代史上挂了号的“文青”皇帝,“玩文学”上瘾的陈后主陈叔宝,素来很“会玩”。登基后就建造高数十丈的华美宫殿,楼阁栏杆都用昂贵的沉香木打造,楼阁各处布满金银珠宝,楼下种满奇花异草。为这“大排场”,陈叔宝不惜“征取百端”,恨不得把国家掏空。然后就带着宠臣搂着美人,天天在里面唱着“靡靡之音”,变着花样享受人生。也终于不作不死,被隋王朝一顿强攻打得稀里哗啦,他自己连同几个宠妃,也被隋兵从井里活活捞出来……

这全程“作死”操作里,都少不了“靡靡之音”《玉树后庭花》来“助兴”,所以哪怕到了唐朝年间,《玉树后庭花》也十分知名,唐太宗年间的御史大夫江淹,就吐槽这《玉树后庭花》是“亡国之音”,盛唐“诗仙”李白更嘲笑说“天子龙沉景阳井,谁歌玉树后庭花”。不止生动还原了陈后主的作死现场,还给不久后的大唐“安史之乱”,来了句小小的神预言。

既然李白都用过了这典故,为何近一个世纪后,杜牧还要再用一次?因为在杜牧生活的年代里,比起彼时大唐权贵们的私生活来,南陈后主的“后庭花式奢靡”,早就是小儿科。

杜牧生活的年代,已是大唐日落西山的晚唐。唐王朝的经济军事国力民生,各方面都蒸蒸日下,唯独高官贵族们的私生活蒸蒸日上。唐王朝大小官僚权贵们,常年奢靡成风,大诗人白居易的诗里形容说,长安高官的住宅都是“栋宇相延连,一堂费百万”。李德裕等宰相们一顿饭“其费约三万”。这还都是些“能臣”,至于一般的庸臣,那更是“曾无愧耻”。变着花样享受。

秦淮河上那“不知亡国恨”“犹唱后庭花”的景象,就是晚唐高官富商们“夜生活”的写照。这“不知亡国恨”的生活,谁拿钱买单?当然是不停搜刮民脂民膏。

而与这奢华场面相对应的,却是晚唐年间越发艰难的民生。就是在杜牧写下《泊秦淮》的唐朝会昌年间,“入唐求法”的日本僧人圆仁,就看到山东淄博地区的农民,吃的都是“粗硬”的“栗饭”,而且吞咽时“吃即胸痛”。这都还算是晚唐农民里“条件较好的”。更多的贫民,甚至连盐都吃不上。唐穆宗年间的老百姓常“淡食动经旬月”。这,都还是晚唐“中兴”年间的生活水平。

到了更加混乱的唐末年间,以大臣皇甫枚的叹息说,乡村的民妇几乎都“著黄故衣”,老百姓“冻无衣,饥无食”。皮日休笔下的唐朝贫民,竟要把野菜“几曝复几蒸,用作三冬粮”。一边是变着花样的“豪奢”,动辄一餐数万钱的高消费,一边却是“野菜都吃不上”的寒苦民生。整个的大唐王朝,就在这样的奢华中悄然割裂,直到变成黄巢起义的天崩地裂。

如此一幕幕,对于诗人杜牧来说,可谓刻骨铭心。官宦家庭出身的他,又历经多年宦海的浮沉,既经过无数灯红酒绿的场面,也见识过多少艰难的世态民情。熟知历史的他,在南陈“故都”秦淮河的地界,听到那“熟悉”的“后庭花”,想到大唐接下来的命运,又怎能不五味杂陈?一声“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多少痛苦的领悟在其中。

三、热血渐凉的晚唐诗人

杜牧能够发出这样的忧思,也一点不奇怪。擅长“咏史”的他,人生的大半辈子,都把忧国忧民当做主题。

他的笔下,何止咏叹过“后庭花”,又何止嘲笑过“妃子笑”?他还曾为河湟光复“听取满城歌舞曲”。他还曾慷慨请战,曾苦学兵法韬略,却是“请数击虏事,谁其为我听”。他写过边民的苦难,为歌女舞女呐喊,他也曾在力所能及的范围里,减免过治下百姓的赋税徭役,也满怀“愿补舜衣裳”的壮志。但唐王朝无可救药的衰败,一次次给他泼冷水,更一次次令他挥毫泼墨,以声声犀利诗句,发出痛彻心扉的呐喊。

如果说“诗圣”杜甫写下的,是大唐的“诗史”,那么杜牧的“咏史”,何尝不是晚唐历史的另一种记录方式?一如秦淮河畔那一声“隔江犹唱后庭花”,那是正值壮年,历经世事的杜牧,还未曾凉的热血。

但是,这越发不可救药的唐王朝,也终于叫杜牧“心死”。从唐朝大中四年(850)重回长安后,杜牧的诗篇里,就已经少了诸如“不知亡国恨”之类的呐喊。晚年的他,除了日常上朝,就是在祖父留下的樊川别墅里游赏。两年后,生命弥留时的杜牧,又将自己一生大部分诗稿焚毁,留下结集出版的,只不到三分之一。而在他去世半个世纪后,轰轰烈烈的大起义席卷了大唐南北,这唐朝,也到尽头……

“后庭花”的背后,不止是“咏史”的感叹,更是一个叫杜牧的大唐诗人,一生的壮志、热血、忧思、心凉。而超越历史的,是一个永远当得起后人敬重的,伟大的诗人形象。

参考资料:

李元洛《亡国之思,警示之语》、祁和珲《为什么说“玉树后庭花”是亡国之音》、梅毅《华丽血时代》、陈企孟《晚唐杰出诗人杜牧》、缪钺《略谈杜牧的咏史诗》,许兆真《杜牧 泊秦淮 赏析》,卢厚杰《唐朝财经问题与国家治理研究》

标签: 后庭花

更多文章

  • 开学的第一课︱古代开学有哪些讲究?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

    又到一年开学季,“开学”代表了新的起点、新的开始。开学的仪式感,可隆重可简朴,可以帮助学生们调整好心态,开启一场新的征程。那么,在“十年寒窗苦读,一朝金榜题名”的古代,他们的开学又是怎么样的呢?在古代,“入学礼”被视为人生的四大

  • 打开越南互联网,我觉得自己是个假中国人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越南

    打开世界地图,世面上很难找到一个和中国如此相像的国家了。从反侵略、开始内战、开始土改、遭遇饥荒、改革开放、经济起飞……直到一头撞上互联网的巨大风口,中国和越南的近现代史,就好比两拨演员拿了同一个剧本。同样是社会主义国家,都是由共产党执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从行政区域来看,越

  • 从《红高粱》到《乖,摸摸头》:40年来,畅销书发生了哪些变化?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畅销书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大批知识青年从城里去了乡村。在下乡知青那里,一本书要传阅几十个人。为了多看几眼书,不少人会挑灯夜战,把整本书抄下来。70年代末,城市里的新华书店门口总是排着长队。王安忆说:“好像每个人都是文学青年似的。经典的文学名著,托尔斯泰、巴尔扎克等人的作品基本是全部读了个遍。&

  • 在这中元之夜,让我们聊聊所谓的“鬼节”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鬼节,中元节

    天地有中气,第一是中元。新秋七七,月出河汉斗牛间。今天农历七月十五日, 道教称为中元节,佛教称为盂兰盆节,民间俗称鬼节、七月半。中元节主要包含三个主要元素:祭祀祖先的孝道、救赎游魂的宗教慈善以及岁时行乐的表演和观赏。尽管这个节日 有着浓厚的道、佛两教色彩,但中元节的最初来源,却带有深刻的儒家印迹。盂

  • 跨越八百年的丝路对话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丝路

    南宋青白釉瓷执壶。明青花莲纹盘。元朝青釉莲瓣纹双鱼洗。清青花花卉纹方盒。游客在观展。“礁起礁没”版块。游客在观展。展出的文物。南宋酱釉小口陶罐。碧海浩瀚路,千帆竞相渡。黄沙千万城,悠悠驼铃声。一个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海南,一个是陆上丝绸之路的关口要塞敦煌。一场展览突破时空

  • 中国这个地方,被誉为“世界美食之都”,国人却有一半人都不知道!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顺德,顺德小吃,世界美食之都

    2014年,顺德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美食之都”的称号了,要知道获得这个称号的城市全球仅有8个,我国占了4个,其中一个便是顺德。本来被评为美食之都,是一件皆大欢喜的事情。但是相较于蠢萌的成都,网络上却流传着关于另一座美食之都顺德的种种负面传闻。传闻之一是,去过顺德之后

  • 牛郎织女本没有爱情,讲的人多了也便有了爱情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牛郎织女,七夕节,七夕

    今天是七夕。我们通常的理解是,这一天是牛郎织女搭鹊桥相会的日子。如此恩爱的小两口一年中只能见一次,一直以来引发着人们的同情。不过,凡事不能较真,爱情本是美好的象征,为什么人们偏偏选中了有些“悲剧色彩”的牛郎织女?为什么本是“乞巧节”的七夕,逐渐成了情人

  • 2/5的中国,住在草原上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的,大地,皮肤,住在,上,。,草原,中国

    草原,大地的皮肤。作为我国最大的内陆生态系统,草原不仅维护了一方气候,还是旷达洒脱的草原儿女幕天席地的生存家园。身处这片绿色的海,你甚至可以跨越“秦时明月汉时关”,听到远古的浩瀚回声。那达慕大会的振奋激昂,呼麦长号的低沉神秘,马头琴的深远悠长,以及劝驼歌的忧伤,交织成一阵呼啸

  • 历史上有哪些战争的胜负,是因为一个人而改变的?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许翰

    以往说起这个话题,许多朋友常追忆起的,是那些凭着智慧勇气力挽狂澜,大智大勇的历代英雄们。但同样值得铭记的,还有历史上另一类景象:有些本来已经看到胜利曙光,甚至局面一片大好的战事,却因为某一个人的自私贪婪,白白葬送了胜利机会,甚至给国家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这次要说的,就是某些造

  • 今天,仙女们选择不过七夕!答案都在这些古画里了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七夕,七夕节

    今天七夕有对象的过七夕节不用说那单身的过啥过乞巧节啊!旧时的这天姑娘们会用穿针引线等游戏向天上的织女星乞求自己心灵手巧乾隆看到这样的场面都忍不住题诗几句桐轩昼静彩针抛,绿倚红偎笑语交。自是女郎工乞巧,柳州文笔漫相嘲。月曼清游图册 桐荫乞巧-清 陈枚所以今天是“女儿节”要美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