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搜索>刘珝
刘珝
刘珝
名人大全时间:2024/1/19 22:31:42阅读:1955
刘珝(1426——1490),字叔温,号古直。明代青州府寿光县阳河里(现青州市高柳镇阳河村)人。1448年(正统十三年)进士,授编修。天顺时任太子(即后来的宪宗)侍讲。宪宗即位后,以东官旧僚升任太常卿,兼侍读学士。中文名:刘珝别名:刘叔温、东刘先生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地:山东省寿光市(今属青州)出
明宪宗时内阁大学士刘珝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时间:2024/1/3 10:32:50阅读:1668
众所周知,在明清之前,除皇帝之外就属丞相权势最大,负责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因而在朝堂之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明朝初年,明太祖朱元璋有感于前车之鉴历历在目,为避免重蹈覆辙,便借“胡惟庸案”趁机宣布废除丞相职位。为巩固君主权势,朱元璋甚至立下祖训,严禁后世子孙复立丞相。不过这
刘珝是什么人?明宪宗时期内阁三大学士之一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1 21:13:06阅读:4653
刘珝是什么人。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众所周知,在明清之前,除皇帝之外就属丞相权势最大,负责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因而在朝堂之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明朝初年,明太祖朱元璋有感于前车之鉴历历在目,为避免重蹈覆辙,便借“胡惟庸案”趁机宣布废除丞相职位。为巩固君主权势,朱元璋甚至
明史刘珝传记,刘珝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时间:2024/2/6 21:01:57阅读:3079
刘珝(1426——1490),字叔温,号古直。明代青州府寿光县阳河里(现青州市高柳镇阳河村)人。1448年(正统十三年)进士,授编修。天顺时任太子(即后来的宪宗)侍讲。宪宗即位后,以东官旧僚升任太常卿,兼侍读学士。1474年(成化十年)升吏部左侍郎,充讲官如故。翌年兼翰林学士,入内阁参预机务。宪宗称
明朝三朝元老的刘珝是什么人?他是怎么当上宰相的?
历史人物时间:2024/1/21 2:13:08阅读:1119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明朝三朝元老刘珝。众所周知,明清之前的封建王朝,丞相位高权重,辅佐帝王、统率群臣,拥有仅次于君主的权势,可谓显赫至极。明朝初年,明太祖朱元璋借着丞相胡惟庸案与前朝丞相权势过大的教训,趁机废除丞相一职以加强皇权,并立下祖训,要求后世子孙不得复立丞相。丞相职务废
明朝内阁刘珝生平简介,刘珝墓在哪里?(纸糊三阁老)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12 5:55:40阅读:2811
刘珝(1426~1490),字叔温,号古直。明代山东寿光人。正统十三年(1448年)进士,授编修。天顺时任太子(即后来的明宪宗)侍讲。宪宗即位后,以东官旧僚升任太常卿,兼侍读学士。成化十年(1474年)升吏部左侍郎,充讲官如故。翌年兼翰林学士,入内阁参预机务,人称刘阁老。宪宗称他为“东刘先生”,赐印
明史刘珝传记,刘珝生平简介(纸糊三阁老)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9 16:18:16阅读:4007
刘珝(1426——1490),字叔温,号古直。明代青州府寿光县阳河里(现青州市高柳镇阳河村)人。1448年(正统十三年)进士,授编修。天顺时任太子(即后来的宪宗)侍讲。宪宗即位后,以东官旧僚升任太常卿,兼侍读学士。1474年(成化十年)升吏部左侍郎,充讲官如故。翌年兼翰林学士,入内阁参预机务。宪宗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