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内阁刘珝生平简介,刘珝墓在哪里?(纸糊三阁老)

明朝内阁刘珝生平简介,刘珝墓在哪里?(纸糊三阁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2811 更新时间:2023/12/12 5:55:40

刘珝(1426~1490),字叔温,号古直。明代山东寿光人。正统十三年(1448年)进士,授编修。天顺时任太子(即后来的明宪宗)侍讲。宪宗即位后,以东官旧僚升任太常卿,兼侍读学士。成化十年(1474年)升吏部左侍郎,充讲官如故。翌年兼翰林学士,入内阁参预机务,人称刘阁老。宪宗称他为“东刘先生”,赐印章一枚,文“嘉猷赞翊”。不久升任吏部尚书,再加太子少保、文渊阁大学士。受命编《文华大训》,书成,加太子太保,进谨身殿大学士。弘治三年(1490年)卒,谥“文和”。

弘治皇帝御赐祭联:忠禆于国,允称一代名臣;孝表于乡,堪称三朝元老。有《古直文集》、《青宫讲义》等传世。

山东省青州市刘氏后人编辑的《刘珝诗文集》,于2005年春出版发行。由刘序勤搜集整理资料、隋同文撰文、田立胜作序,刘珝后裔序勤、序俭、序景三兄弟出资编印。该书以山东图书馆所藏明代刘鈗辑编的《刘古直文集》为基础编写资料,还将新发现的刘珝诗文二十余篇编入本书。另外《刘珝诗文集》中还收入了现代研究文章《刘珝年谱》、《刘珝墓与昭贤祠》等。《刘珝诗文集》是数百年来第一部全面宣传、评价刘珝的重要书籍。

2006年在山东省威海市发现了刘珝《新建环翠楼记》的残碑。弘治二年(1489年),奉旨巡察海道副使赵鹤龄莅威视察时,将威海卫等卫所的城池及墩堡整饬一新。他的功德感动了威海卫及周围卫所府县的官员和兵民,自愿捐俸修建环翠楼作为纪念。委托总督备倭将军姚升,请求优礼在家养老的刘珝为环翠楼作记。是年刘珝已64岁,欣然命笔写下《新建环翠楼记》。

刘珝七世祖刘八公,字寿山,生于1288 年,世居下邳县刘马庄,系汉室后裔,元朝延佑年间武举,后官至滁洲总管,1354

朱元璋率军攻打滁洲,八公看到元朝政治腐败,民心已失,遂弃官携妻子李氏、儿子刘清、孙子刘聚回到下邳老家,后又辗转数月到达青州府寿光县北阳河村(今属青州市朱良镇),看到此处人杰地灵,遂于此处定居。

刘珝曾祖刘让治家有方,家道渐殷,乐善好施,深得乡邻称赞。有子三人:良臣、良弼、良佐。

刘珝祖刘良佐(1367年-1427年),行三,性格豁达、爽慨刚方,善数算,通律理,文才横溢,闻名府县。洪武年间莱州发生大旱,知县江旗与刘良佐乃同窗好友,有莫逆之交,于是来向青州刘良佐借粮救灾。良佐慷慨答应,借给莱州人民五十七担粮食。青州知府睢叔端得知后随逐级上报,表彰刘良佐之义举。刘良佐病重时,嘱咐其子甄、昺、著、冕,把众乡邻的借粮券、据全部当众销毁。众乡里感其义举立碑颂扬。刘良佐的高尚品德,对刘氏明清两代七进士、九举人及皇恩荫封数十人的为官清廉产生了深远影响。

刘珝父刘昺(1401年-1489

年),字宗彝,号松溪。妻李氏,赠一品夫人。昺自幼熟读四书五经,有《少龄集》、《中岁集》、《暮年集》传于世。刘昺生六子:环、球、珝、珽、琬、玥。

刘珝墓

刘珝墓,人称阁老坟,始建于明代弘治年间,是明孝宗为追念内阁辅臣刘珝而敕修,墓园占地数十亩,园内松柏成荫,碑碣矗立,石门、石坊、翁仲、御碑依次排列,肃穆壮观,墓门前额镌有“敕修刘氏世墓”匾额。从葬制规格可见一代名相生前之德望。

建国初期,刘珝墓曾被列为“国务院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革期间惨遭破坏,墓碑、石人、石马等精美雕塑俱被砸毁,墓室亦被打开,参天古木砍伐殆尽,如今仅存三株明代古柏

近年来,刘氏后人广泛搜集原墓地内文物,同时筹资对其重修。如今,弘治帝圣旨、徐溥亲书“敕修刘氏世墓”和嘉靖帝钦赐“昭贤祠”匾额,以及原墓地一对上马莲花石、一个明代马槽及“文官下轿、武将下马”的石碑和祭文碑、墓志碑、墓道碑等文物已找回,并修复了刘珝墓、墓碑、牌楼、华表、石人、石羊、石柱、石马、石狮等文物,使整个刘珝墓初具规模。

更多文章

  • 明史刘珝传记,刘珝生平简介(纸糊三阁老)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明朝,刘珝,纸糊三阁老

    刘珝(1426——1490),字叔温,号古直。明代青州府寿光县阳河里(现青州市高柳镇阳河村)人。1448年(正统十三年)进士,授编修。天顺时任太子(即后来的宪宗)侍讲。宪宗即位后,以东官旧僚升任太常卿,兼侍读学士。1474年(成化十年)升吏部左侍郎,充讲官如故。翌年兼翰林学士,入内阁参预机务。宪宗称

  • 明朝最无能首辅万安:以进献房中术而闻名于世!(纸糊三阁老)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明朝,万安,纸糊三阁老

    万安,字循吉,为四川眉州人,明朝任内阁大学士,官之内阁首辅。万安少时在眉山读书,据史册记载,聪慧过人,小时候就在同龄人中崭露头角,可惜了这天赋异禀,成年后的万安颇受众人诟病,这其中内情还离不开他的旁门左道心机钻营。都说国家的正常运转离不开内阁的功劳,明朝内阁有张居正诸如此类的贤才,当然就有万安这样的

  • 明朝的内阁 “纸糊阁老”万安(纸糊三阁老)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明朝,万安,纸糊三阁老

    万安(生卒年不详),明朝内阁大学士,内阁首辅。字循吉,四川眉州人。明英宗正统十三年(1448年),万安考中进士。被任命为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宪宗成化初年,万安升为礼部左侍郎。成化五年(1469年)被提拔进入内阁,参与处理国家政务,同时仍兼翰林学士。同年又升为詹事。万安有个朋友叫李泰,是宦官永昌的养

  • 王颁仿伍子胥掘万安陵报仇 尸骨烧成灰熬汤喝(纸糊三阁老)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王颁,伍子胥,纸糊三阁老

    事情往往都是一环扣一环的,大概这也就是民间所谓的因果相连,冤冤相报吧。特别是在盗墓现象中,这情况似乎特别地明显。前面文章 中说到的,昭明太子萧统的儿子把杜崱的祖坟挖了,杜崱收把萧统的陵刨了。这里要说的,也是一件因果盗墓。南朝陈开国皇帝陈霸先,杀了“侯景之乱”的功臣王僧辩,王僧辩的儿子王颁多年后终于报

  • 民国时期颇有影响力的新月派为什么叫这个名字?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新月派,民国

    “新月派”是我国上个世纪二十至三十年代盛极一时、影响颇大的一个文学流派。它为什么叫“新月”?这两个字是怎么来的呢?根据史料得知其命名者原来是我国著名文化名人、南开大学教授张彭春先生(1892—1957)。张彭春(字仲述)是南开校长张伯苓的胞弟。一九○四年张伯苓和严范孙创建了私立中学堂(南开学校前身)

  • “新月派”名称的由来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新月派,徐志摩,林徽因

    “新月派”是我国上个世纪二十至三十年代盛极一时、影响颇大的一个文学流派。它为什么叫“新月”?这两个字是怎么来的呢?根据史料得知其命名者原来是我国著名文化名人、南开大学教授张彭春先生(1892—1957)。张彭春(字仲述)是南开校长张伯苓的胞弟。一九○四年张伯苓和严范孙创建了私立中学堂(南开学校前身)

  • 《北平无战事》的真实反映:功败垂成的新月派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北平无战事,功败垂成,新月派

    导读:《北平无战事》肯定是最近两三年国产电视剧的一个小高潮。一夜之间,电视剧又成了街谈巷议以及朋友圈中的高频话题。这种情况,《雍正王朝》《人间正道是沧桑》开播的时候,出现过。但是我看到三十集,觉得此剧实在有些可惜。属于这部电视剧的光荣,正日渐被它越来越扩大的瑕疵弄得暗淡。反腐之核是此剧在今天迅速红火

  • 无一战绩功勋的邴吉为何位列麒麟阁十一功臣?没有他就没有汉宣帝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汉朝,邴吉,麒麟阁十一功臣,汉宣帝

    汉武帝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出生才数月尚在襁褓之中的刘病已,即逢西汉历史上著名的“巫蛊之祸”。1所谓的“巫蛊之祸”,也就是古代屡见不鲜的一种玄之又玄的政治迷信事件,史载不绝如缕,大致就是下“茅山降头”之类的诅咒别人不得好死的非常邪恶的法术。据说汉代的宫廷妇人还特别擅长并钟情此法,失宠皇后陈阿娇就曾

  • 麒麟阁十一功臣、云台二十八将相是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赵国公,苏武,尉迟恭,麒麟阁十一功臣

    麒麟阁十一功臣是十一名中国西汉名臣的总称,后世简称麟阁。麒麟阁在未央宫中,因汉武帝元狩年间打猎获得麒麟而命名。甘露三年(前51年),汉宣帝因匈奴归降,回忆往昔辅佐有功之臣,乃令人画十一名功臣图像于麒麟阁以示纪念和表扬,后世往往将他们和云台二十八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并提,有“功成画麟阁”“谁家麟阁上”

  • 中兴大汉王朝:鲜为人知的“麒麟阁十一功臣”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麒麟阁十一功臣,汉朝

    西汉元狩年间,汉武帝在打猎中获得麒麟,因而将未央宫中的一处阁楼命名为麒麟阁。公元前51年汉宣帝刘询因匈奴归降,回忆往昔辅佐自己中兴大汉的有功之臣,于是令人画十一名功臣图像于麒麟阁以示纪念,中国古代图写功臣的画像制度也自此开始。但人们往往熟知云台二十八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却对麒麟阁十一功臣知之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