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搜索>钦点
钦点
周莹为什么被慈禧封为一品诰命夫人(慈禧为何封周莹诰命夫人)
文史百科时间:2024/1/19 12:14:24阅读:1377
说到周莹,大家一定会想到热播的电视剧《那年月满花开》吧?这部剧的女主角周莹是晚清历史上周莹最富有的女人,甚至是慈禧的养女,取名"一品夫人的钦点"。那么这个周莹是怎么成为慈禧的教女的呢?它为什么被命名为"一品夫人的钦点"什么事?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边肖吧!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周莹,慈禧为什么给她取名"一品夫人
朱元璋钦点的状元,不可能作弊,为何下榜不久就被车裂而死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8 23:28:50阅读:3900
本文,纵横就来跟大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被称为“闽南”十才子的陈安是如何考上状元的?中国从唐朝时期开始实行科举制,在整个科举史上,举人和进士可谓是数以百万计,但是能考取状元的,却是凤毛麟角。整个科举制历史期间,只有大约五百位状元,大明王朝276年间也只出了90名状元,而这位陈安就是其中之一。陈安在明朝
大清朝最后一位武状元,科举考试时展露一绝技,光绪看了龙颜大悦
历史解密时间:2024/2/24 16:38:13阅读:3062
既然有文状元,那就有武状元。中国最后一位武状元,是清朝的张三甲。能够成为武状元,毫无疑问是具有非同一般的本领的。张三甲十八般兵器样样精通,还颇通兵法,年纪轻轻就善于排兵布阵,是一位难得的将才。可是这样一个人却只活到了22岁,实在是非常可惜。张三甲的一生是轰轰烈烈的,他出生于武术世家,自小就受到父亲与
他本是状元,因慈禧嫌弃他的名字落榜,不曾想最后却推翻了清朝
历史解密时间:2024/2/5 20:59:10阅读:2146
从隋朝开始到最后一届科举,一共经历了一千二百多年,这一千多年里,科举不断完善普遍,给国家全是选拔了不少人才。到了晚清时代,虽说国家千疮百孔但科举考试却没有停止。学子们对于仕途是非常热衷的,这不是仅仅是可以有国家编制,更重要的是检验自己学问的途径,一朝上榜名动天下,可晚晴就有一人本该是状元,却因慈禧嫌
他本是状元,慈禧嫌弃他的名字而落榜,不曾想最终却推翻了清朝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24 9:50:30阅读:4725
都说将死之人必有恶臭,那时的大清国就没有那种一心进取的阳光气息了,通过各种史料所反馈出的事实都不难发现。大清朝光鲜其表、败絮其中了,内部早就烂透了。作为晚清一切灾祸的祸首,慈禧太后将前朝君主如同提线木偶一般的玩弄,令人义愤填膺。更可气的是,慈禧不单单是没有能力,就连私德方面也堪称败坏。国家身处危难,
史上最后一次科举考试:看姓名和籍贯选状元,慈禧荒唐却没选错人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6 3:28:31阅读:1605
史上最后一次科考 就在清廷宣布废除科举制度的前一年的1904年,还举行了最后一次殿试,也就是进士考试。当然,当时并没有人知道那是史上最后一次科考。也正因为这个原因,这次考试跟以往没有什么不同。参加殿试的士子一共273名,主考官排出前10名,送给慈禧太后御览,以最后确定状元及三甲人选。翻开主考官送来
本是落榜考生,却意外获得状元,全因康熙的一个特殊爱好?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9 4:31:08阅读:2529
邓钟岳在会试的时候,他的成绩就有些不太好,当时的考官看了一眼他的试卷,顿时就给了一个嫌弃的眼神,还说让他三年以后重新来过吧。可偏偏有一个叫徐陶璋的考官看到了他的试卷,并且还被他的一手好字给吸引到了,不过这位姓徐的考官本来也就是对书法有些研究的,自然是很清楚邓钟岳的字写得到底好不好了,所以他最后就和其
只因名字与籍贯就将第五名钦点为状元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8 4:45:29阅读:2120
靖康二年(1127年),宋徽宗第九个儿子赵构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登基,即宋高宗,从此南宋开始了。虽然复了国,但都城定在哪里合适,大臣们讨论来讨论去也没讨论出个所以然来,连高宗都急了,“先住在扬州吧,等你们讨论好了再搬!”复国后,一切都得照常运转起来,第二年,即1128年
见证皇位角逐:谁才是康熙钦点的接班人?
历史人物时间:2024/2/7 4:31:09阅读:461
英国医生约翰·贝尔在京期间,多次参加皇帝康熙和皇子为使团举行的各种宴会,他的记录很可能是从当日权力斗争的中心人物获得的,或为有关康雍之际皇位继承问题迄今尚未为人注意的一手文献。《康熙南巡》资料图在清代历史上,雍正即位始终是一个引人注目而又难以解决的疑案。他本人特别强调两点:其一,他与兄弟宗室绝无仇怨
雍正为什么传位给乾隆 是康熙钦点的吗
历史解密时间:2024/2/9 11:20:51阅读:2778
雍正为什么传位给乾隆关于雍正为什么传位给乾隆有很多的说法,不同的说法都有其一定的道理。接下来为大家详细介绍雍正为什么传位给乾隆。图为雍正的画像由于康熙在位时间比较长,等到他要传位的时候他的儿子们也都已经到了中年。康熙心里十分清楚他自己的儿子能做几年的皇帝。综合考虑,康熙不得不连同孙子也一起考虑,他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