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他本是状元,因慈禧嫌弃他的名字落榜,不曾想最后却推翻了清朝

他本是状元,因慈禧嫌弃他的名字落榜,不曾想最后却推翻了清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2146 更新时间:2024/2/5 20:59:10

从隋朝开始到最后一届科举,一共经历了一千二百多年,这一千多年里,科举不断完善普遍,给国家全是选拔了不少人才。到了晚清时代,虽说国家千疮百孔但科举考试却没有停止。

学子们对于仕途是非常热衷的,这不是仅仅是可以有国家编制,更重要的是检验自己学问的途径,一朝上榜名动天下,可晚晴就有一人本该是状元,却因慈禧嫌弃他的名字落榜,最后还推翻了清王朝。

这个人就是谭延闿,在他的身上有着怎样的传奇人生呢?

高考落榜的“状元郎”

谭延闿出生于清朝光绪年间,祖籍湖南省茶陵县人,父亲谭钟麟是咸丰年间的进士,官拜江南道监察御史、杭州知府,家世显赫书香门第。

据说谭延闿出生的时候,谭钟麟正在午睡梦到何文安(凌汉)穿戴好衣冠过来拜会他,惊醒后才知道自己的夫人生下了儿子。对于谭延闿的教育谭钟麟是用尽了心思,谭延闿小时候更是继承家学聪明伶俐,才思敏捷。

父亲运用自己的关系请到了帝师翁同龢教授儿子的课业,5岁开蒙,11岁对于文章、作诗、小楷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了,翁同龢称赞谭延闿为“奇才”

1893年谭延闿参加童试中了秀才,全家都很高兴,谭延闿因为父亲年事已高身体不好一直在家陪伴着他,但并未放弃学习的机会。

直到1904年谭延闿参加了晚清最后一届科举考试,中了第一名的贡士,他的成绩更是填补了湖南地区二百多年的会元空白,相当于湖南省的高考状元。

他的成绩离状元只差一个殿试,信心满志的谭延闿期待着殿试的考核。当时清政府真正掌权的是慈禧,咸丰帝是清政府最后一个有实权的皇帝,可惜他死得早。

他这辈子犯的最大的错就是选慈禧入宫,更是纵容她专权干政。同治帝被她害死后,又立了光绪帝。

光绪帝当了三十五年的傀儡,好不容易亲政想干点大事,结果戊戌变法就在慈禧的干预下轰轰烈烈地失败了,戊戌六君子死得最壮烈要数谭嗣同,面对屠刀眼睛都不眨英勇就义在菜市口。

因为有了这一段的故事,谭延闿根本不受慈禧待见,当慈禧看到谭延闿的名字后心中就隐约有了答案,姓谭?湖南祖籍?这犯了她的忌讳。

因为谭嗣同也是湖南的,也姓谭,她认定了两人有亲戚关系,慈禧害怕这个谭延闿跟谭嗣同一样再搞个什么变法夺了她的权力。

自从戊戌变法后光绪基本成了扯线木偶,被囚禁在灜台形容枯槁,也不说话,如果再来一个谭嗣同,光绪说不定还得造反。

为了保住手里权力,谭延闿在殿试的时候只得了个第三十五名,赐进士出身,而第二名的贡士却得了状元。谭延闿虽难过但却无能为力,当政者如此儿戏,那么这个国家的政治还能不能统治下去?

谭延闿在心里打上了大大的问号,最终他被编入了翰林院,任编修,但是朝廷的腐败让他辞官回家办起了学校,他想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去拯救这个国家。

“革命成功”推翻清政府

回家办学的谭延闿面对清王朝的腐朽失望至极,没过几年慈禧实行“丁未新政”谭延闿觉得这是个机会,凭着一腔热血相信了清政府,担任了湖南省的长官。

但是没过多久谭延闿就发现这场改革换汤不换药,所有的权力均在慈禧太后手里。不仅如此,他在职场上处处受到排挤,他失去了湖南长官的地位,继续在家安心教书。

直至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谭延闿看到了曙光,在湖南与革命军汇合,因对湖南的了解,革命军一致推举他为湖南军政府参议院议长。1912年7月谭延闿正式被任命为湖南都督,9月正式加入国民党任湖南支部部长。

那时候国家大权全部落到了袁世凯的手里,谭延闿对袁世凯这个卖国贼只有唾骂没有妥协,于是在参加完第二次革命后就宣布湖南独立,更是公开批判袁世凯倒行逆施。

在湖南的地方谭延闿运用他的所学在救治这个国家,对于当年失去状元一职他并不后悔,因为这让他走上了革命的道路,最终亲手推翻了清政府,因为他的雷霆手段赵恒惕容不下他,最终把他驱逐出了湖南。

谭延闿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直接赴上海投奔孙中山先生,6月任命为讨贼总司令,因为突出贡献后来又担任了中央政治委员会主席。

孙中山很是欣赏他,谭延闿更是拿出自己的全部热忱奉献给了革命,1928年2月谭延闿任命为南京国民政府主席,这也是他最光辉的时刻。

或许这时候的他应该庆幸当年慈禧让他落榜,继而成就了他的事业,两年后谭延闿因积劳成疾病逝于南京。

谭延闿的一生非常传奇,父亲梦到古代文学家拜会,醒了以后竟然得了一个儿子,古代是很迷信的,或许谭延闿真是文才转世,翁同龢都夸他天才。

翁同龢那可是两代帝师,同治光绪都是在他的教导下长大,家里出了三个状元,父亲翁心存是咸丰帝的老师。门楣光烈,家族显赫,能得翁同龢夸奖谭延闿必然是有过人之处。

只可惜年少时碰到了无能的当政者,始终没有给他状元的头衔,谭嗣同被斩杀菜市口的时候说希望能用自己的血来唤醒大家,或许冥冥之中真的有定数,谭延闿接替了谭嗣同的理想。

谭延闿是成功的,是光辉的,他用自己的一生换来了革命的成功,或许慈禧真的做梦也没想到自己害怕的人最后还是给了她沉重一击,清政府在她手里风雨飘摇了四十八年,最终被覆灭。

或许当初隆裕太后代宣统帝下旨逊位的时候,慈禧早就料到了,为了不想当大清的罪人,自己只能先走一步,就是不知大清的列祖列宗对待这个卖国求荣的“媳妇”会有怎么样的惩罚。

更多文章

  • 将军凯旋,乾隆却御赐毒酒,将军一激动仰头喝下,却并无大碍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皇帝赐毒酒,乾隆对大将军的评价,乾隆杀了多少大将

    作为臣子,一定要随时揣摩皇帝的心思。常言说得好,如果能够获得君王的心,那么你就拥有了富贵和地位,如果你让皇帝起了疑心,那么皇帝一定不会让你活过今天。乾隆年间,有一位骁勇善战的将军,长年征战疆场,立下了赫赫战功。他就是清朝名将章佳阿桂,当他带领着浩浩荡荡的大军凯旋而归的时候,就连手下都认为一定会受到皇

  • 南宋荒唐一帝,赵禥,曾一夜睡30妃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赵禥简介,赵昰宋端宗,南宋皇帝赵昰简介

    根据记载,在《续资治通鉴·宋纪》上曾对此事有过描写:“赵禥在做太子的时候就非常好色了,甚至当时的权贵子弟都知道这个人好色成性,而等到他成了皇帝,就更是荒唐:召集30个妃子过夜。”这件事情在当时是有记载的,宫中的太监要详细记录妃子的受宠幸的日期,所以不会作假。 而关于赵禥这个人,历史学家给出的评价都

  • 南宋灭亡后,郑思肖写了一首菊花诗,读后震撼人心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菊花宋郑思肖古诗视频,赞美菊花的诗歌,郑思肖的诗

    中国历史上,不是汉族人主政的政权并不少,而真正让汉族文化龟缩起来的只有元朝,毕竟其他政权还多多少少被汉族同化,或者是为了政权的稳定,引入儒家文化进行管理,然而,只有元朝,灭亡南宋之后,元朝统治者坚持不被同化,汉人地位低下。 直到元仁宗时期,一些汉族人做到了高官,他们竭力影响着元仁宗,让元仁宗从他们

  • 南宋最有作为的皇帝,竟是靖康之变的最大受益人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南宋最有作为的皇帝,查找南宋靖康之变的历史资料,关于南宋靖康之乱的资料

    期间平反了岳飞的冤案,启用了大批主战派的将帅,在军事上锐意进取;对内整顿吏治、重视民生,开创了南宋史上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并最为后人称道的盛世——“乾淳之治”。而这一切,首先要从宋孝宗传奇的继位经历说起! ▲宋孝宗赵昚[shèn],南宋第二位皇帝,宋朝第十一位皇帝。 (一)建立南宋王朝的是宋高宗赵构,

  • 南宋初年竟有此七大名将, 要没有昏君奸臣,必能收复中原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南宋十大奸臣排行,南宋英雄人物排名,南宋时期有哪些名将

    吴玠 虞允文(1110年12月14日-1174年7月18日)。曾于采石之战大败大破南侵的金帝完颜亮;之后训练新军,宣抚四川,收复陕西数处州郡。受封雍国公,谥号“忠肃”。 杨存中(1102年-1166年)。于藕塘大破刘猊伪齐军队,名震北方。柘皋之战时,大败金军。死后追封和王,谥号“武恭”。 吴玠(1

  • 南京出土朱元璋女儿墓,打开发现有活人在里面住了37年,咋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随时代更迭,守墓人逐渐减少,迄今为止,皇陵之墓还有守灵人的,就只有福清公主的公主墓。1998年福清公主的墓被发现的时候,考古队才知道,还有个活人在墓里生活了37年,他平时就生活在棺椁的旁边。福清公主是朱元璋的女儿,朱元璋出生微末,却是一个时代的气运之子,最终建立大明朝。福清公主生于1370年,是朱

  • 千古仁君赵祯,为何落了个后继无人的下场,真实原因到底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千古仁帝赵祯,千古仁君宋仁宗,宋仁宗赵祯是个怎样的人

    前言导语古语 有云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受传统儒家思想的教育,从古至今,国人一直将生下儿子传宗接代看作是头等大事。而往往行事不正的小人,很容易被人诅咒“断子绝孙”。但是宋仁宗赵祯,他的仁政得到了天下人的认可,最后却落了个后继无人的下场。被迫只能将皇位传给了养子赵曙,也就是后来的宋英宗。 要说仁宗有

  • 北宋都城内竟有万顷良田无人耕种,为何肥沃土地却不受百姓重视?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北宋都城在哪里,北宋都城历史资料,北宋宫女图片大全

    一般来说,都城的人口是比较多的,所以经常出现人多地少的问题,尤其是在古代陕西河南这一带,大多数朝代在此建立都城,本身这个地方的耕地就是比较少的,而且到了王朝末年,土地兼并十分严重的,大量的平民没有土地,所以会私自开垦荒地。 但是在宋代的历史中,却记载了在河南中西部有一块大荒地,面积高达480万公顷

  • 北宋这个皇子,父亲为他扫清登基前一切障碍,然而他却因意外离世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北宋最聪明的皇子,北宋末代帝王登基,北宋皇子一般怎么称呼

    北宋初期国内局势还不稳定,宋太祖赵匡胤鉴于五代时期皇权更替频繁的原因,也同样因为自己母亲杜太后的要求,所以赵匡胤就将弟弟赵光义定为自己的继承人。 赵光义登基后,为了保障自己政权的合法性,就跟赵普搞了一个金匮之盟,这个金匮之盟的内容就是:赵匡胤百年之后,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弟弟赵光义,赵光义百年之后再将

  • 北宋皇帝住的地方,虽然不及北京故宫大,但是风景是真好!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北宋皇宫与故宫,宋朝皇帝住在哪儿,真正的北宋风景

    龙亭建筑历史,可以追溯至唐德宗时所建的永平军节度使治所——藩镇衙署。而后几代,封建统治者均把皇宫建置于此。北宋灭亡以后,金人焚毁了这座气派奢华的宫殿建筑群。直至金朝末年,迁都开封,龙亭又成了金朝皇宫。元灭金以后,它是河南江北行省的衙署。明代封藩开封的周王朱橚亦把王府建造于此。清初,这里是贡院,后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