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搜索>15万

15万

  • 明朝灭亡后,让百官心惊胆战的锦衣卫哪里去了?说出来你可别不信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7 7:50:33阅读:4230

    明太祖朱元璋时期有一个叫做宋濂的文人,我们应该不会太过陌生,毕竟都有学习过他那一篇著名的《送东阳马生序》,他被朱元璋称为“天下文臣之首”,而且还是太子的老师,很受信任。有一次上朝的时候,大家都已经散了,只有宋濂一人被留了下来,朱元璋问他昨天晚上都干了写什么。 宋濂向来是个老实人,他就很老老实实地

  • 明朝灭亡后,曾让百官惧怕不已的锦衣卫去了哪里?

    历史解密时间:2024/2/20 22:56:37阅读:4218

    这个组织在明朝可是叱咤风云,风光无限,老百姓对他们十分忌惮。因为他们的做事风格雷厉风行,而且经常为了完成皇帝的任务,会无中生有,导致当时的京城人人心惊胆战,生怕因为一点事就被抓走。明朝时期是我国封建王朝中中央集权的鼎盛时期,这个朝代有许多的组织是像锦衣卫一样受皇帝指挥,拥有极大的权力。锦衣卫的最后一

  • 威震明廷近300年的锦衣卫,在明朝灭亡之时去了哪里?

    历史解密时间:2024/2/20 22:56:16阅读:2660

    锦衣卫几乎活跃在明朝每个时期,可以说和明朝是“命运共同体”,但到明朝灭亡的最后时间里,威震明廷近300年的锦衣卫去哪里了?先来说下锦衣卫的老大,被称为指挥使的首领,明末最后一任指挥使名叫骆养性,此人最大的贡献就是揭穿三朝元老周延儒谎报军情。1644年3月,李自成率大军攻占了北京,骆养性被农民军抓获,

  • 明朝让人胆寒的组织:官员看见先下跪,锦衣卫、东西厂看见绕道走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5 6:27:45阅读:592

    后来,为了制衡锦衣卫的力量,明朝后续的皇帝建立东厂,从此这两股力量分庭抗礼,成为了明朝最大的势力。锦衣卫和东厂的权力这么大,由谁来制衡他们呢?还真有,这是组织令官员、百姓都很惧怕,可惜只维持了五年就取消了。一个“能让官员下跪、厂卫都绕道而行的组织”是什么呢?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这其中的故事。锦衣卫和

  • 明朝灭亡时,号称明朝最强的15万锦衣卫做了什么,怎么没有救国?

    历史解密时间:2024/2/7 2:41:21阅读:1375

    锦衣卫分离国家的其他机构,它是由皇上直接管理和发展的,这支队伍服务于皇帝,只听从皇帝一人的命令,同时也承担着保护皇帝的重责任。后来这支队伍数量越来越大,需要专门的人来管理,所以这个统领必须是皇帝足够信任的人,选不对人这将是一大隐患。崇祯皇帝当时就选错了人,所以李自成攻城的时候自己孤立无援,15万锦衣

  • 明朝灭亡时,号称明朝最强的锦衣卫在做什么?为何没有力挽狂澜?

    历史解密时间:2024/2/4 19:52:27阅读:3660

    这一机构是明朝为了保护皇帝安全,搜集军政情报并从事侦察、逮捕、审问等工作而设立的专有机构。之后在洪武十五年,把亲军都尉府与仪鸾司都裁撤了,重新设置的锦衣卫。锦衣卫其实是朱元璋为了控制住那些不法群臣而设置,在《明史·刑法志》中就有记载:"胡惟庸、蓝玉两案,株连且四万。"所以说锦衣卫并非正规的作战部队,

  • 明朝灭亡后,威风八面的锦衣卫都去了哪里?结局让人唏嘘

    历史解密时间:2024/1/6 8:12:53阅读:2675

    锦衣卫这个官职是朱元璋发明的,他在成为天下之主后,可能是因为自己以前是平民,心中不自信,所以他总是觉得别人在觊觎自己的皇位,于是就派出许多锦衣卫去监视朝中官员的动向,甚至连民间都有隐藏的锦衣卫,将民间的一些风吹草动报告给皇上。宋濂相信大家不陌生,这是一位大文人,对于明朝的建立有着很大的贡献,朱元璋也

  • 明朝灭亡后,曾经让满朝文武大臣闻风丧胆的锦衣卫去哪里了?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19 17:01:01阅读:801

    既然是朱元璋创立的锦衣卫,那锦衣卫也发挥了它的作用,他们只效忠于皇帝,充当皇帝的眼睛,行踪诡秘,来无影去无踪,专门打探大臣家中机密,很多大臣的一举一动都会出现在锦衣卫的聚焦范围,他们无孔不入,只要发现大臣有反常的,或者对皇帝大不敬的,马上汇报给皇帝,或者直接逮捕审讯,被抓的官员也基本离死期不远了,而

  • 大明朝灭亡后,让人望风而逃的锦衣卫去哪了?讲完您不一定信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1 8:22:22阅读:2390

    作为现代人,一提起锦衣卫,给人一种酷酷的感觉,其是他那一身飞鱼服,一把绣春刀,还有他那一身出神入化的武功,让人十分的向往。但是实际上,历史上的锦衣卫的生活是十分的严格以及残酷的。他们既然做了锦衣卫,必须严格遵行锦衣卫的纪律,可以说毫无自由而言。锦衣卫的前身是拱卫司,是由朱元璋建立起来的情报机构。人们

  • 明朝灭亡时,让人谈虎色变的15万锦衣卫哪去了?为何不出来救国

    历史解密时间:2024/2/7 3:56:05阅读:116

    猜忌心重,且极度迷恋权力的朱元璋开始了步步为营的安排。他先是废掉了延续千年的宰相制度,直接分权六部,后设置了一个专门服务皇权的机构——锦衣卫。锦衣卫,顾名思义,锦衣的意思是漂亮衣服,卫,类似于“所”或者“厂”,是一个机构的称呼。锦衣卫的目的简单明了,只为服务皇帝而存在。明朝初年的锦衣卫人员,皆是皇帝

  • 江南遗事62:周军长驱直入,和战两难的南唐君臣陷入迷茫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4 23:28:50阅读:909

    金陵宣布戒严了。消息传开,金陵百姓人心惶惶,流言四起,面对强大的周军,朝野上下都担心长江防线被突破,金陵无险可守,前途难料。元宗李璟也慌了,这位南唐的当家人虽然连续发动了两场对外战争,但战场都在千里之外的福建和湖南,丝毫不影响金陵的歌舞升平。另外,李璟出生后江南基本就结束了战乱,迎来了长达几十年的太

  • 明朝第一忠臣被冤斩,锦衣卫抄家落泪,太后得知水米不进

    历史解密时间:2024/2/21 5:41:45阅读:2670

    大明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的八月十八日清晨, 大明王朝的金殿内传来了一阵阵撕心裂肺的哭声。这是大明王朝历史上最重要的一次朝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次朝会将决定着大明王朝的命运。朝会的主题很简单:是逃还是战? 一、 一个月前,明朝接到情报:也先率领瓦剌军队来犯。明英宗朱祁镇在太监王振的煽惑下,

  • 安禄山征洛阳、征长安,如日中天,为何被亲生儿子害死

    历史解密时间:2024/2/6 10:01:16阅读:487

    安史之乱由唐玄宗的养子三镇节度使安禄山发动,曾攻占洛阳、长安两都,赐杨贵妃死后迫使唐玄宗逃往川西。可就在安禄山建立起政权,准备震惊全世界的时候,却死在了自己儿子的手上。傀儡燕政权也在这时开始分崩离析,给了大唐翻身的机会。究竟是怎么回事?安禄山的儿子为什么要杀父?一、安史之乱与安禄山之死安禄山是典型的

  • 明朝灭亡时,威风凛凛的锦衣卫都到哪里去了呢?

    历史解密时间:2024/2/27 18:04:43阅读:873

    在明朝有三大机构,东厂、西厂和锦衣卫。西厂负责侦察臣民言行,东厂负责审讯和监视,而锦衣卫负责直接缉拿和刑狱。今天百里游就跟大家来说一说这三大机构中的锦衣卫,明朝灭亡时他们又去哪里了呢?在明朝当官最怕的一件事就是锦衣卫突然出现在自己家门口,因为这就意味着要跟家人交代后事了,由此可见明朝的臣子对锦衣卫的

  • 明朝灭亡后,锦衣卫去哪了?

    历史解密时间:2024/2/21 19:17:23阅读:4821

    那么问题来了,令人闻风丧胆的15万锦衣卫去哪了,他们为何不出来保家卫国?锦衣卫就是皇帝的私人保镖,他们可以说是距离皇帝最近的安保力量,职责是刺探军情、收集情报,以及执行暗杀任务。先说第一支,昔日李自成攻进北京,一部分锦衣卫拼死保护崇祯皇帝,可惜面对几十万的起义大军,大部分都在保卫崇祯的过程中战死。根

  • 慈禧太后为何一年消耗15万个苹果?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24 20:49:12阅读:3555

    按照清朝宫廷的伙食制度,皇帝一天的标准伙食包括:盘肉22斤、汤肉5斤、猪肉1斤、羊2只、鸡5只、鸭3只、白菜菠菜香菜韭菜共19斤、各种萝卜60个、各种瓜每种1个、苤蓝及闭蕹菜6斤、葱6斤、酱和清酱各3斤、玉泉酒4两、醋2斤、牛奶100斤、乳油1斤、香油1斤、芝麻1合5勺、澄沙3合、白糖核桃仁黑枣各1

  • 慈禧一年能消耗15万个苹果吗?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5 18:06:39阅读:256

    慈禧太后是历史上有名的“奢侈太后”,这一点在饮食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就拿负责慈禧个人饮食的寿膳房来说,这个坐落在颐和园大戏楼东侧的炊事班共由108间房屋组成,占有八个院落,在里面上班的厨师足足有128人!如此大规模的炊事班别说是供应一个人的伙食,就是伺候一个整编师都绰绰有余了。网络配图按照清朝宫廷的

  • 15万国军守南京 为何被5万日军破城?

    战史风云时间:2023/12/9 19:09:29阅读:807

    大型油画《南京大屠杀》15万保卫国都的国民党军队对阵5万攻城日军,人数三倍于敌,仅抵抗12天便土崩瓦解!战前誓与“首都共存亡”的南京卫戍司令长官唐生智,派出督战队封锁江面烧毁渡船,放言后退一步者死,却为何最终食言,乘坐沾满牛粪的板车狼狈北逃?在严令坚守与相机撤退中摇摆不定的蒋介石,到底打的是什么牌?